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诗歌鉴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1.下面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作品以叙事为主,仅用28字就塑造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形象。
B.景物描写中的修饰词“枯” “老” “昏” “古” “瘦”等传达出一种衰落、颓败的特点。
C.“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所呈现的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他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D.这篇作品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高度统一。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这两首诗都是李白的佳作。《峨眉山月歌》开篇用一个“① ”字直接点明季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中的“② ”暗示季节为暮春。
3.这两首诗都提到了月亮,请说说诗人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是怎样借助月亮表达情感的。
4.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本诗有一联与《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找出并赏析。
5.小滨觉得《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颇有韵味,请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说一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构思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自题小像①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留学日本时所写。一、二两句真实地反映了鲁迅先生当时的生活和思想,三、四两句表现了作者立志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决心。
7.第一句中的“灵台无计”写出了作者生活困顿、报国无路的苦闷,“逃”写出了作者坎坷的生活经历。试结合注释和《朝花夕拾》的内容具体说明。
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风雨”是指政治风雨。侵略者的掠夺和封建腐朽的统治,使人民深受重压,使祖国沦于黑暗之中。诗句表达了作者为此而产生的沉痛心情。
B.在漫漫黑夜中,天空的寒星是唯一闪光者,它为追求光明的人点燃了希望。鲁迅诗中的“寒星”是指国民,即民众。
C.“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言志的宣言,表现了作者愿为祖国奉献出青春的热血,何等坚贞、猛烈的爱啊。
D.“风雨如磐暗故园”一句,因为作者看到自然环境中狂风暴雨、昏天黑地,所以会用“风雨如磐”来形容。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纸船——寄母亲(节选)
冰心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9.“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中的“白船儿”象征什么?有何作用?
10.最后一句中的“爱和悲哀”指什么?
11.跨学科班长想用这首完整的诗歌参加这次校文学社举办的“感恩母亲”主题活动,如果配乐朗诵,背景音乐风格应是( )
A.高亢激越 B.深情舒缓
C.轻快活泼 D.悲愤沉郁
12.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中表示地点的词语不仅标示了地理位置,还承载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中具体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次北固山下〉〉 【唐】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 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14.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一联作反衬的
15.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6.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或表达乡愁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 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17.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的情怀 。
18.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 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19.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的句子(或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20.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触景生情,既写出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眼山川的宽阔胸襟。颔联完全是写景。其中“正”“悬”点示出的情景
2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诗歌鉴赏》参考答案
1.A
2. 秋 杨花落尽 3.诗人将明月人格化,友人虽然距离自己十分遥远,但是无论友人走到哪里,明月依然可以照见友人,就可以替自己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本联全是名词意象叠加,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出一幅荒山早行图。纯然写景,不说辛苦愁思,但意味尽在其中。
5.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6.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巧妙。
7.作者出国求学、弃医从文,以及回国后辗转的生活,说明了作者坎坷的生活经历和对革命的不懈追求。 8.D
9.“白船儿”象征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诗人思念母亲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10.“爱”指的是诗人对母亲的爱;“悲哀”指的是诗人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之情。 11.B
12.示例:“五溪”“龙标”“夜郎”都是唐代的偏远之地,暗含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同情。诗人记录友人的经行地及被贬之地,始终牵挂着友人的行踪,这些词语传递出对友人的关切。
13.D 14.D 15.思念故乡 1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入旧年”‘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 ” 17.客游他乡而思念故乡的情怀 18.D 1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0.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 21.⑴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 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⑵透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⑶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⑷“生”“入”用拟人手法,更有情趣。(谈出上述四点中的一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