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
1.速度的认识.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速度的认识
观察下面表格,有四个物体沿平直道路行驶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A.自行车
0
20
100
B.自行车
0
10
100
C.火车
500
30
1250
D.飞机
500
10
2500
如何比较A和B、B和D、B和C的运动快慢?
小组讨论一
1.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几种方法?
时间相同,通过路程越大,运动越 快 ;
通过路程相同,时间越短,运动越 快 ;
通过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运动快慢如何比较?
解: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大小.
小组讨论二
2.在物理学上,我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s/t,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在交通运输上通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单位,符号是km/h.
3.单位换算:1m/s=(换算过程)=3.6km/h.
1.速度的计算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速度单位的读法.
2.速度的意义可以按照速度定义格式叙述.
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B)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姗姗来迟 D.风驰电掣
速度的计算
阅读下面数据,完成下面问题:
水中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到108km/h,陆地上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5km;把它们的速度大小从大到小排列是褐海燕>猎豹>旗鱼.
1.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
(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80”的含义:此路段允许的最高速度为80km/h,乙“南京市60km”的含义:此地距离南京60km.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需要多少小时?
解:t=s/v=60km/(80km/h)=0.75h.
2.你见过速度表没有?给大家说说你的认识.
3.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的安全地带?(要求用三种方法解)
分析:
思路一:
思路二:
思路三:
独立完成三种解法解题过程.
解:方法一:t1=s1/v1=96cm÷0.8cm/s=120s,t2=s2/v2=500m÷5m/s=100s,
因为t1>t2,所以点火人能跑到安全地带;
方法二:t1=s1/v1=96cm÷0.8cm/s=120s,s=v2t1=5m/s×120s=600m,
因为s>s2,所以点火人能够跑到安全地带;
方法三:t1=s1/v1=96cm÷0.8cm/s=120s,v=s2/t1=500cm/120s=4.17m/s,
因为v1.解题过程要规范,题意弄清.
2.正确换算单位,熟练掌握公式变形.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0.16m/s.
匀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阅读课本第20、21、22页,完成下列填空:
1.物体做机械运动时,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4.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来描述运动的快慢叫平均速度.
小组探究一:
观察比较下面甲、乙两图中的小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有什么特点?能否由此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小组探究二:
一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在前一半路程内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内速度为v2,求其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一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在前一半时间内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速度为v2,求其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1.匀速直线运动有两个特点:①运动的路线是直线;②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
2.计算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某段路程除以对应的时间进行计算.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察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2-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m/s.
1.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路程里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D.以上说法都对
3. (襄阳中考)2013年9月29日建成通车的卧龙大桥是襄阳首座斜拉桥,全长4 343.5米,桥面宽31.5米,双向六车道.如果一辆大车通过该桥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则所用的时间是(保留整数位)( )
A.4 min B.6 min
C.8 min D.10 min
4. (潍坊中考)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如图1),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2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
图1 图2
A.135 m/s B.168.75 m/s
C.2.25 m/s D.2.81 m/s
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5 m/s速度匀速行驶,则2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________m.
6. (广安中考)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______km/h,合________m/s.
7. (永州中考)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 s内加速跑完了36 m,接着保持8 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________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课件18张PPT。运动的快慢【出示目标】 1.速度的认识 2.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指导一】速度的认识 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自主预习 观察下面表格,有四个物体沿平直道路行驶
如何比较A和B、B和D、B和C的运动快慢?●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一
1.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几种方法?
时间相同,通过路程越大,运动越 ;
通过路程相同,时间越短,运动越 ;
通过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运动快慢如何比较?
小组讨论二
2. 在物理学上,我们用 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读作 ,在交通运输上通常用 做速度单位,符号是 。
3.单位换算:1m/s= (换算过程)= km/h●教师点拨
1.速度的计算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速度单位的读法;
2.速度的意义可以按照速度定义格式叙述;●跟踪练习 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姗姗来迟 D、风驰电掣【学习指导二】速度的计算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自主预习 阅读下面数据,完成下面问题
水中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到108km/h,陆地上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5km,把它们的速度大小从大到小排列是 。●小组讨论 1.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
①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的含义: .
②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的时间需要多少小时?
2. 你见过速度表没有?给大家说说你的认识。
3. 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的安全地带?(要求用三种方法解)
分析:
思路一:
思路二:
思路三: ●教师点拨 1.解题过程要规范,题意弄清
2.正确换算单位,熟练掌握公式变形●跟踪练习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
【学习指导三】匀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自主预习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跟踪练习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第20、21、22面,完成下列填空:
(1)物体做机械运动时,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以分为 和
;
(2)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可分为 和
;
(3) 叫匀速直线运动;
(4) 叫平均速度。●小组讨论 小组探究一:
观察比较下面甲、乙两图中的小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有什么特点?能否由此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小组探究二:
一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在前一半路程内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内速度为V2,求其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一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在前一半时间内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速度为V2,求其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教师点拨 1.匀速直线运动有两个特点:①运动的路线是直线;②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
2.计算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某段路程除以对应的时间进行计算。●跟踪练习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察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2-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
本次课程结束,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