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4《认识图形(一)》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4《认识图形(一)》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9-09 09:21:18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一)”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学习的开端,也为后面“分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认识图形(一)”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看一看”“分一分”“玩一玩”“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直观几何体的不同形状,并知道相应的名称,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物体特征的理解。但是,由于生活背景、知识及经验的不同,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已经能够认识物体的特征,有的学生却还不知道。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物体,已经有形状方面的初步感知和体验,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会太困难,但是要他们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初步感知图形的特征并能辩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画、摆等操作,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难点: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流程】

↓       ↓

↓       ↓

↓       ↓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数21世纪教育网国里的小宝贝想和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什么不同的。(组内学生轮流说学具)
【探究新知】
1.分一分。
(1)活动。
师: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小组四人共同试试看。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
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揭示概念。
师:每种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多媒体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师:请你们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是否拿对了
。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球(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2.摸一摸。
(1)感知长方体。
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摸后交流汇报。
(2)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们还想认识什么样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与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交流汇报。
生1:正方体是方方的,6个面,不能滚动。
生2:圆柱是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生3:球是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说说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3.认一认。
(1)让学生从自己桌面的实物中,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球给大家看。
(2)同学互助,一个拿实物,另一个说名称。
【巩固应用】
1.游戏:看谁摸得准。
①老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②每小组中一人说物体形状,另外两名同学按要求摸,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开展“拼一拼”的活动。
(1)师:取出你们的积木,小组合作,分别用几个相同的物体拼一拼,看能拼什么。小组完成后推荐一个展览作品,并说明怎样用积木拼的。
(2)交流、展示、学生评价。
(3)小结:大家非常聪明,用积木拼成了大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4)及时巩固:完成第35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第2课时 有趣的拼搭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
【教材分析】
通过“拼一拼,搭一搭”让全体学生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将一个充满趣味的活动引入教学,通过动手让学生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表达和参与的热情。
【学情分析】
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亲自去尝试、去实践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体验,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加深了对几种形状特征的认识,更让学生体会到“玩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拼一拼,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搭一搭的实践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和空间观念。
3.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认识几何体的特征。
难点:根据一定的要求拼一拼、搭一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流程】

↓       ↓

↓       ↓

↓       ↓

【情境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认识物体,请大家回忆一下,你认识了哪些物体?
学生边回忆边口头汇报,老师边总结边出示图形(课件演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动手玩“有趣的拼搭”游戏。希望同学们在拼搭的活动中能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发现新知识。
【探究新知】
1.开展“搭一搭”的活动
(1)师:下面请大家当“小小设计师”。每个组的同学先集体讨论,然后大家动手,用桌子上的材料搭成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作品。
(2)讨论、交流、展示:你搭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物体搭的?为什么用这些积木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3)评选优秀设计师。
2.说一说。
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四个伙伴随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见,它们的用途可广了,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呢!现在,请小朋友再当一次小小设计师,搭一件你最喜欢的东西,并向其他伙伴介绍一下你搭了什么,用了哪些形体模型?各用了几个?
(学生动手搭学具后交流)。
师:在搭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不能把球放在最下面,它会滚走的。
生2:圆柱形的东西也不能放在下面。
生3:圆柱可以放在下面不过要竖着放,不能横着放。
生4:我把正方体、长方体搭在下面很稳,上面都不会倒。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所以像我们造房子用的材料通常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这样才稳固。
【巩固应用】
师生示范:老师说要求,指一名学生在投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仪下摆学具。先放一个正方体,在它的上面放一个球,在正方体的左边放一个圆柱,在正方体的右边放一个长方体。
老师说要求,全体学生摆学具。
老师巡视。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相互帮助。
【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有趣的拼搭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2.曲面 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