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练习三
课题 练习三
教学目标:1.使同学们熟练掌握10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的口算。2.进一步熟练100不进位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3.培养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0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口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口算和笔算。
教学准备:课件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过程:一、计算能力培养。 1.板书例题:57+20 65+2 88-4 60+4 8+70 57-20 65+20 88-40 64-60 78-8注意比较区别方法。2.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3.板演(列竖式)。 45+13= 75-65= 64+3= 注意及时反馈。独立完成第2题,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游戏练习。 完成第4题,小熊投篮,让学生脱离竖式计算,并连线。二、几何知识渗透。引导学生完成第3题。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看图(板书在黑板上),三个点分别代表三个地点,三条边代表路线,并让学生明白两点之间的路程分别是多少。读题理解问题(1),可让学生实地走一走帮助理解。然后列式解答在书上。42+35=77m做完(1)后问:小明要从家到少年宫怎样走比较近一小些? 77>54读题理解问题(2),列式解答在书上。三、探索规律。引导学生完成第5题。先找规律,让学生说一说,再完成在书上。四、计算能力综合练习。 完成第6题,你能写出得数是37的算式吗?写在孔雀的尾巴上。 可以让学生换一个得数再写。五、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完成第7题。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读题,理解题意,小组讨论完成。
板书设计: 练习三 57+20 65+2 88-4 60+4 8+70 57-20 65+20 88-40 64-60 78-8 板演: 45+13= 75-65= 64+3=
课后反思: 学生在做练习时,由于不认识字,对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如:小明从家到学校比从家到少年宫少走多少米?这句话太长了,让学生听懂这句话就要费点时间,然后还要理解,再写算式,一道题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对于这样的题,我认为没有必要,这道题的目的两个,一是知道用减法计算,另一个是会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本来就有两个难点了,又加上一个文字认识理解的难点,我认为不符合该年龄段的孩子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