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组成细胞的分子 高频考点 专题练
2026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1.下面是某真核生物体内一种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甲,其中的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肽链的部分放大图(图乙),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肽链的合成需要脱去124个水分子
B.图乙中氨基酸种类的不同决定于结构①②④⑥⑧
C.从图乙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D.控制这条肽链合成的基因中外显子部分至少含有372对碱基
2.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制作多种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豆的蛋白质、脂肪都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
B.大豆油含有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
C.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
D.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如丙氨酸
3.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
A.2/3ab-6b+18n B.1/3ab-6b
C.(1/3b-a)×18 D.1/3ab-(1/3b-n)×18
4.“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维生素等,是健康、营养、均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
B.大豆煮熟后蛋白质变性,肽键断裂,有利于消化吸收
C.谷类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
D.肠道吸收钙和磷的速率不受脂质的影响
5.新鲜桂圆果实易变质,烘成干果后即为中药桂圆干,能够长期保存。桂圆干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胶原蛋白、维生素E、铁、钾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大量食用桂圆干
B.新鲜桂圆果实在烘干过程中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
C.桂圆果实烘干过程中会导致胶原蛋白的部分肽键断裂
D.适量食用桂圆干有助于合成血红蛋白,缓解某些贫血症状
6.骆驼具有很强的耐寒抗旱特性,研究表明这与驼峰中丰富的脂肪有关,骆驼在饥渴时脂肪会大量氧化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脂肪具有保温作用,有助于骆驼耐寒
B.脂肪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有助于骆驼耐寒
C.脂肪氧化分解可产生大量水有利于骆驼抗旱
D.丰富的脂肪易与水结合有利于骆驼储水抗旱
7.下列关于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B.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因此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
C.细胞中的结合水主要与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结合,失去溶解性和流动性
D.菠菜的新叶与老叶相比,结合水/自由水比值更高,细胞质流动的速率更快
8.热干面是武汉人的首选早餐之一,食材原料包括面粉、芝麻酱、食盐等。一碗热腾腾的热干面,搭配一杯豆浆,吃下的不仅是一份早餐,也是一份情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盐调节口味的同时,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芝麻酱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由碳链构成基本骨架
C.热干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需在消化道内水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D.豆浆中的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已变性失活,其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
9.如图为溶酶体膜上的部分蛋白质及其作用示意图,其中H+-ATP酶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转运H+。当细胞自噬时,Ca2+通道蛋白开放,增强与溶酶体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膜上的H+-ATP酶具有催化和运输作用
B.溶酶体膜上的H+-ATP酶磷酸化不会导致其空间构象改变
C.H+-ATP酶抑制剂会干扰H+的转运,但不影响Na+的转运
D.当细胞自噬时,Ca2+通道蛋白开放,会引起溶酶体数量减少
10.乳铁蛋白是牛乳中的主要乳清蛋白,乳铁蛋白中的铁元素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在蛋白质分子中。乳铁蛋白能满足婴幼儿对铁和蛋白质的需求,在调制牛乳时通常需要控制水温,以保证牛乳的营养价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牛乳中乳铁蛋白的含量
B.构成乳铁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其R基含铁元素
C.牛乳不宜用沸水调制的原因是高温会加速蛋白质分解
D.牛乳的营养价值与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11.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离不开糖类等能源物质,也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不变
B.种子中的水大多以自由水形式存在,自由水减少代谢水平会降低
C.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形成NADPH,不可参与形成NADH
D.幼苗细胞中的无机盐可参与细胞构建,如Fe参与叶绿素的形成
12.苯丙酮尿症患者早期确诊后,可及时采取严格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的饮食策略辅助治疗。为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相关研究,下表为研究过程中患者体内几种矿质元素含量的检测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锌(μmol/L) 铁(μmol/L) 钙(mmol/L) 镁(mmol/L) 铜(μmo/L)
实验组 70.58±1.53 7.38±1.20 1.68±0.17 1.65±0.17 21.77±3.97
对照组 78.61±0.90 7.75±0.95 1.72±0.17 1.48±0.20 20.04±5.29
A.表中检测的5种元素均为微量元素
B.实验组不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对照组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
C.表中结果说明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会影响患者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
D.人体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但Ca2+的含量过高会引起抽搐
13.P4-ATPases被称为翻转酶,这种酶通过水解ATP将细胞膜中的脂质从胞外侧转移到胞质侧,是创造和维持细胞膜脂质不对称分布的关键因素。细胞膜成分的不对称分布对细胞的多种功能至关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分布也是不对称的
B.翻转酶发挥作用可使磷脂分子头部在膜内,尾部在膜外
C.细胞膜磷脂分子的运动除了翻转外还可以表现为侧向移动
D.磷脂分子的翻转可能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有关
14.水和无机盐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由水和结合水都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B.当农作物越冬时,细胞内的部分自由水会转化成结合水
C.农作物根系吸收无机盐时需要转运蛋白参与
D.农作物中的无机盐以离子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15.人体自身合成的硒代半胱氨酸可参与合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该酶能减少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和积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硒是组成人体细胞的大量元素
B.硒代半胱氨酸中的硒元素位于R基
C.硒代半胱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D.硒参与抗氧化反应可加速细胞衰老
二、解答题
16.下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化合物(其中a、b、c、d代表小分子物质,X,Y,Z代表大分子物质,C、H、O、N、P代表化学元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 ,检验物质a的常用试剂是 。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X作用最相似的物质是 。与物质X组成元素相同,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是 。
(2)若某种Y分子含有2条直链肽链,由18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组成,则该Y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4种,分子中 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图中d和 、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17.在农业生产中,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农民会根据矿质元素对作物所起的生理功能,结合作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适量地施肥。如钾肥能促进糖分转化和运输,使光合产物迅速运到种子;磷肥能促进各种代谢正常进行,提高作物的抗寒性和抗旱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磷在细胞内以磷酸基团的形式存在于有机化合物 中。(写出两种即可)
(2)细胞外的K+能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该运输方式是 。
(3)下表为花生各生育期的钾吸收量(%),花生在 期钾肥吸收量为最高,其原因是 。
生育期 苗期 开花期 结荚期 成熟期
K 6.7 22.3 66.4 4.7
(4)传统农业根据植物的元素缺乏症,往往会向农田投入化肥。但这样做有时仍会导致减产,原因可能是 。(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A C D A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B A B
1.D
【分析】分析图甲可知,该化合物是由12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肽链,肽链形成空间结构时形成了2个二硫键;图乙是多肽链的片段,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是R基,③⑤⑦是肽键,⑨是羧基。
【详解】A、该多肽链中的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目-1=124-1=123个,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图乙中含有的R基是②④⑥⑧,①是氨基,不是R基,R基决定氨基酸的种类,B错误;
C、从图乙中发现发现R基中有两个-COOH,从图乙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C错误;
D、m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直接决定其氨基酸种类和顺序,该肽链上共有124个氨基酸,则对应mRNA上碱基372个,控制这条肽链合成的基因中外显子部分至少含有372对碱基,D正确。
故选D。
2.A
【分析】脂质可以分为脂肪(储能物质,减压缓冲,保温作用)、磷脂(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产生)和维生素D(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详解】A、大豆的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都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A正确;
B、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B错误;
C、脂肪只含有C、H、O,不含磷元素,C错误;
D、丙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D错误。
故选A。
3.D
【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其中碱基对和氨基酸的比例是3:1,由此可知氨基酸的个数,再根据脱水缩合的过程若有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就可以计算出蛋白质的分子量。
【详解】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碱基对和氨基酸的比例是3:1可以推出氨基酸的个数是b/3,氨基酸的总分子量为ab/3,脱水缩合中失去的水分子个数为b/3-n,水的分子量(b/3-n)×18,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1/3ab-(1/3b-n)×18。
故选D。
4.A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在室温时一般呈液态,A正确;
B、大豆煮熟后蛋白质变性,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肽链伸展,有利于蛋白酶结合,因而有利于消化,但变性过程中肽键没有断裂,B错误;
C、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谷类细胞中不含有糖原,C错误;
D、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吸收钙和磷,维生素D属于脂质,故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钙和磷速率受到脂质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5.C
【分析】1、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
2、水在细胞中一两种形式存在,绝大多部分水呈游离状态,可以自由流动,叫作自由水;很少一部分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结合,叫作结合水。
【详解】A、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偏高,桂圆干因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故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大量食用,A正确;
B、水在细胞中一两种形式存在,绝大多部分水呈游离状态,可以自由流动,叫作自由水,新鲜桂圆果实在 烘干过程中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B正确;
C、桂圆果实烘干过程中蛋白质变性破坏空间结构,不会导致肽键断裂,C错误;
D、桂圆干含有铁,适量食用有助于合成血红蛋白,缓解缺铁性贫血的症状,D正确。
故选C。
6.D
【分析】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详解】A、脂肪是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具有保温作用,有助于骆驼耐寒,A正确;
B、脂肪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有助于骆驼耐寒,B正确;
C、脂肪氧化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水,这有助于骆驼在缺水环境中生存,有利于骆驼抗旱,C正确;
D、脂肪本身并不易与水结合,因此丰富的脂肪并不能直接帮助骆驼储水抗旱,D错误。
故选D。
7.A
【分析】细胞中的水有两种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含量高,结合水的比例上升时,植物的抗逆性增强,细胞代谢速率降低。
【详解】A、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A正确;
B、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B错误;
C、脂肪一般不与水结合,C错误;
D、菠菜的新叶与老叶相比,代谢更快,自由水相对较多,其结合水/自由水比值更低,细胞质流动的速率更快,D错误。
故选A。
8.A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后经过加工形成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导致功能具有多样性;高温、强酸、强碱等因素能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而变性。
【详解】A、食盐在饮食中主要起到调节口味的作用,它并不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
B、芝麻酱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属于有机物,由碳链构成基本骨架,这些碳链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B正确;
C、热干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需在消化道内水解成葡萄糖(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C正确;
D、豆浆中的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变性,失去其原有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和松散,从而失去活性,D正确。
故选A。
9.A
【分析】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能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而废物则被排出体外。
【详解】A、分析题意,H+-ATP酶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转运H+,由此可知,溶酶体膜上的H+-ATP酶可以催化ATP水解和运输H+,A正确;
B、溶酶体膜上的H+-ATP酶磷酸化会导致其空间构象改变,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Na+运入溶酶体时需要H+的浓度差提供势能,溶酶体膜上的H+-ATP酶可以催化ATP水解和运输H+,故H+-ATP酶抑制剂会干扰H+的转运,间接影响Na+的转运,C错误;
D、分析题意和题图,细胞自噬时,溶酶体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从溶酶体进入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中的钙离子浓度升高,增强与溶酶体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会引起溶酶体数量增加,D错误。
故选A。
10.D
【分析】1、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蛋白质的变性:受热、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乙醇、甲醛等)、紫外线等作用时蛋白质可发生变 性,失去其生理活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
3、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详解】A、双缩脲试剂能检测牛乳中的蛋白质,但不能检测含量,且乳铁蛋白只是牛奶中的一种蛋白质,A错误;
B、由题目可知,乳铁蛋白中的铁元素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在蛋白质分子中,说明铁元素没有位于R基上,B错误;
C、沸水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变性,蛋白酶才能促进蛋白质分解,C错误;
D、必需氨基酸的种类越丰富,数量越多的牛乳营养价值越高,D正确。
故选D。
11.B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 ATP ;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 ;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 ATP 。
2、光合作用: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 ATP 和NADPH 的生成;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 。
【详解】A、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增加,A错误;
B、种子中的水大多以自由水形式存在,自由水减少代谢水平会降低,有利于储存种子,自由水含量上升有利于种子的萌发,B正确;
C、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光合作用形成NADPH,也可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生成NADH,C错误;
D、幼苗细胞中的无机盐可参与细胞构建,如Mg参与叶绿素的形成,D错误。
故选B。
12.C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详解】A、钙、镁是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A错误;
B、据题干信息“苯丙酮尿症患者早期确诊后,可及时采取严格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的饮食策略辅助治疗”可知,实验组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B错误;
C、对患者进行严格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后,据表中数据可知,患者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与对照组相差不大,说明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会影响患者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C正确;
D、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但是Ca2+的含量太低会引起抽搐,D错误。
故选C。
13.B
【分析】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磷脂分子疏水性的尾部,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详解】A、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分布也是不对称的,如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外侧,A正确;
B、翻转酶通过水解ATP将细胞膜中的脂质从胞外侧转移到胞质侧,翻转后的磷脂分子依然是分子头部(亲水部分)在膜外,尾部(疏水部位)在膜内,B错误;
C、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因此细胞膜磷脂分子的运动除了翻转外还可以表现为侧向移动,C正确;
D、磷脂分子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细胞膜作为细胞的屏障,起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磷脂分子的翻转可能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有关,D正确。
故选B。
14.A
【分析】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有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其主要功能如下: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②自由水: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提供反应介质;能运输养料和废物;参与细胞内的一些化学反应;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详解】A、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A错误;
B、寒冷条件下,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升高,抗逆性增强,抵御寒冷,B正确;
C、农作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无机盐,均需要转运蛋白参与,C正确;
D、农作物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少部分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正确。
故选A。
15.B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详解】A、硒是组成人体的微量元素,A错误;
B、硒代半胱氨酸中的硒元素位于R基,B正确;
C、硒代半胱氨酸是人体能够自己合成的氨基酸,所以属于非必需氨基酸,C错误;
D、硒代半胱氨酸可参与合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该酶能减少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和积累,所以可以减缓细胞衰老,D错误。
故选B。
16.(1) 葡萄糖 斐林试剂 糖原 脂肪
(2)2016
(3)含氮碱基
(4)胆固醇
【分析】据题图分析可知,X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可能是淀粉,基本单位a是葡萄糖;d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和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d是脂质(性激素);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Z含有P,因此Z是RNA,Y是蛋白质,b为氨基酸,c为核糖核苷酸。
【详解】(1)植物细胞内特有的储能物质是X淀粉,淀粉的基本结构单元是a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糖,检验的常用试剂是斐林试剂。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X淀粉作用最相似的物质是糖原。与物质X组成元素相同,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脂肪。
(2)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氨基酸的个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水分子个数=18×128-(18-2)×18=2016。
(3)Z表示RNA,基本结构单位c是核糖核苷酸,有4种,分子中的含氮碱基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d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和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d是脂质(性激素),性激素、胆固醇和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17.(1)核酸(核苷酸、DNA、RNA)、磷脂、ATP
(2)主动运输
(3) 结荚 钾肥能促使光合产物迅速运到种子,有利于种子饱满,而结荚期是花生种子生长的关键期,所以该时期钾肥的需求量大
(4)投入化肥的种类和数量不当;投入化肥的时期不当;投入化肥的方式不当等
【分析】1.主动运输属于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2. DNA、RNA、ATP都含有P元素。
【详解】(1)磷在细胞内以磷酸基团的形式存在于有机化合物核酸、ATP、磷脂等。
(2)细胞外的K+能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而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和能量,符合主动运输,故该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从表中分析可知,花生在结荚期钾肥吸收量为最高,由于钾肥能促进糖分转化和运输,使光合产物迅速运到种子,有利于种子饱满,而结荚期是花生种子生长的关键期,所以该时期钾肥的需求量大。
(4)若投入化肥的种类和数量不当或投入化肥的时期不当或投入化肥的方式不当等也会导致减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