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时区的划分、计算 高频考点 专题练
2026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贾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完成下面小题。
1.贾先生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该岛的经度为( )
A.160°E B.40°E C.160°W D.80°W
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 )
A.东十一区 B.东三区 C.西十一区 D.西五区
2024年巴黎(48°52'N、2°25'E)奥运会开幕式于当地时间7月26日19时30分举行,8月11日闭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巴黎奥运会开幕时,达州的我们正值( )
A.早读 B.午休 C.体育活动 D.熟睡
4.巴黎奥运会期间,巴黎正午日影( )
A.朝向南方 B.由南转北 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
北京时间2025年1月28日(除夕)20:00分乙巳蛇年春节联欢晚会全球直播,此时,全球不同的地区虽呈现出多样的昼夜状况和时间差异,却在这一时刻共享节日的欢乐。远在英国伦敦留学的小明通过手机观看晚会直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小明开始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
A.1月27日11:00 B.1月27日12:00
C.1月28日11:00 D.1月28日12:00
6.乙巳蛇年春节假期(除夕至正月初七)期间,成都( )
A.昼渐短 B.正午物影渐长 C.日出东南 D.皎月高悬
下图示意2023年12月22日某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图中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经度接近( )
A.60°E B.45°W C.90°W D.160°E
8.推测该地6月22日的昼长约是( )
A.8.5小时 B.10.5小时 C.12.5小时 D.14.5小时
9.该地10月份日出—正午—日落的方位分别是( )
A.东北—正南—西北 B.东南—正南—西南
C.东北—正北—西北 D.东南—正北—西南
2025年2月28日,一场罕见的“七星连珠”天象震撼上演,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在天空中自西向东近乎排成一线。张同学与居住在美国纽约(74°W)的李同学相约一起通过手机直播观测此次罕见的天文奇观,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七星连珠”天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七颗行星必须完全在同一直线上 B.由于行星轨道近似共面,因此可以观测到
C.地球位于七颗行星的正中间 D.每100年必然发生一次
11.当位于我国某城市的张同学在北京时间20:00观测到七星连珠现象时,此时李同学所在地的时间为( )
A.28日7:00 B.27日7:00 C.28日17:00 D.27日17:00
12.该日过后的一个月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南半球各地昼长逐渐变长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D.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下图为甲、乙两学生测量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并绘制的图像。该日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完成下面小题。
13.甲学生所在地位于乙学生的(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14.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甲乙两学生( )
A.都位于南半球 B.都位于北半球 C.都位于东半球 D.都位于西半球
冬至日,家住山东青岛的L同学拍到了美丽的日出海景图,发给了居住在国外的M同学。3个小时后,M同学拍了一张树影照片(如图)回复。完成下面小题。
15.M同学家最可能在( )
A.巴西北部 B.澳大利亚东部 C.新西兰南部 D.马达加斯加南部
16.该月,最能示意两位同学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差(ΔH)变化的图为( )
A. B. C. D.
南京(32°N,118°E)某中学学生用广角相机记录天空中的太阳轨迹,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其中外围圆圈为地平圈,圆心O为天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甲方位是( )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18.太阳位于M位置时( )
A.东京(139°E)在正午附近 B.新德里(77°E)约为16时
C.乌鲁木齐钟表时间8时左右 D.开普敦(18°E)日出东南
19.太阳视运动轨迹从③到②期间( )
A.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纬度减小 B.黄赤交角逐渐变小,直到为0°
C.南京朝正南墙壁光照时长减小 D.南半球非极夜地区昼长增加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12时51分,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11月15日23时13分,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托举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点火升空,顺利将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随后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距离地球约350千米的中国空间站成功“握手”,新一批“家乡货”顺利运抵“天宫”。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携带的各类物资可支持3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9个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0.在纽约(西五区)的华人通过电视直播观看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发射时,当地时间接近( )
A.29日23时51分 B.30日10时13分
C.16日12时13分 D.15日10时13分
21.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时( )
A.伦敦居民正值午餐期间 B.悉尼海边正日落潮水涨
C.新一天的范围西半球约占2/7 D.新疆某中学旗杆的影长将变长
北京时间2024年3月25日6时34分,水星抵达东大距(大距:水地连线与日地连线夹角最大)位置,最佳观测时间为日落后的1小时内。下图示意水星大距、合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此次水星东大距时,最佳的观测地位于( )
A.东九区 B.西四区 C.东六区 D.西八区
23.水星东大距时最适合在地球上观测,是因为( )
A.观测时间长 B.水星亮度大 C.水星距地球近 D.水星距太阳远
为测试新车的各项性能,总部位于我国的某汽车企业选择位于芬兰伊瓦洛(69°N,27.5°E)的汽车测试场进行新车测试。测试新车时驾驶员沿场地(下图)顺时针行驶,测试团队与总部进行实时沟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伊瓦洛汽车测试场于1月15日迎来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此时测试车辆驾驶员受日光干扰最大的路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测试团队与总部协调利用上班时间在室外夜间测试新车的灯光系统,测试适合安排在当地( )
A.11月30日9:00 B.1月30日12:00
C.3月30日18:00 D.6月30日21:00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C D C B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A C B C B A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C A
1.C 2.C
【解析】1. 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当北京时间为6点40分,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由此可计算出两地时差为5时20分,可判断该太平洋中小岛位于160°W,C正确;160°E经线地方时为9点20分;40°E不在太平洋中,80°W经线此时17:20,ABD错误。故选C。
2.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当北京时间为6点40分,160°W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太平洋中小岛位于160°W,160°W属于西十一区(西十一区经度范围是172.5°W-157.5°W),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时区是地球上使用同一个时间的区域,由于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经度不同,地方时也有所不同,因此会划分为不同的时区。原则上,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每个时区有一条中央子午线。
3.D 4.C
【解析】3.根据巴黎的经度可知,巴黎位于中时区,当中时区为19:30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时间,比中时区早8小时,为次日3:30,达州地方时与北京时间差异不大,且达州在120°E以西,地方时不到3:30,故达州的人们正值熟睡,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巴黎奥运会期间从7月26日至8月11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巴黎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一直位于正南,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可推其正午日影朝北,正午日影逐渐变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方位变化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具体规律如下:1.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
5.D 6.C
【解析】5.根据材料可知,乙巳蛇年春晚于北京时间2025年1月28日20:00分开始,英国伦敦为零时区,两地相差8个时区,相差8个小时;北京位于伦敦的东侧,时间要早8小时,故小明观看直播时,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当地时间是1月28日12:00,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春节假期为除夕(1月28日)至正月初七(2月4日),期间,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逐渐向北移动,成都昼长渐长,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物影渐短,AB错误。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成都日出东南,日落西南,C正确;该假期为农历除夕至初七,月相为新月至上弦月变化,无法一直看见月亮高悬空中,D错误。故选C。
【点睛】“同区相加,异区相减”的原则,计算两地时差;区时的计算可以利用“东加西减”原则,即已知偏东时区的区时求偏西时区的区时用减法,反之,用加法。
7.B 8.B 9.D
【解析】7.读图可知,该地正午时间是北京时间23:00,比东八区晚11个小时,位于西三区,经度最接近45°W,B项正确。 ACD错误,故选B。
8.12月22日,该地日出北京时间为16:15左右,日落北京时间约为5:45左右,昼长13.5小时。由此可知,6月22日昼长接近10.5小时。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9.12月22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位于南回归线上。10月份,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以北,日出—正午—日落的方位分别是东南—正北—西南。D项正确。故选D。
【点睛】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北半球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春分和秋分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10.B 11.A 12.A
【解析】10."七星连珠"并非要求行星严格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是从地球视角看大致成一线,实际上的七星未必在一条直线上,A错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轨道近似共面,这使得它们在天球上更容易呈现近似直线的排列,因此可以观测到“七星连珠”天象,B正确;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内行星是水星、金星两个行星,地外行星是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五个行星,地球不可能居中,C错误;“七星连珠”天象属于罕见的天文奇观,其出现未必有明确的周期,无法判断每100年必然发生一次,D错误。故选B。
11.北京时间为东八区(120°E地方时),纽约位于西五区(74°W接近西五区中央经线75°W)。时差计算:东八区与西五区相差13小时(8+5)。当北京时间为2月28日20:00时,纽约时间为20:00 -13小时 = 7:00,日期并未改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2月28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从南半球逐渐北移,该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A正确;随着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南半球各地昼长逐渐变短,B错误;在2月28日到春分日的这段时间北极圈内没有极昼现象,C错误;在2月28日到春分日的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越来越靠近赤道,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但并非完全共面;八大行星的公转速度不一致,在地球上看会出现七星连珠;七星连珠的成因需结合黄道面轨道特性与投影效应来分析。
13.A 14.C
【解析】13.由材料可知,该日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所以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除极昼和极夜地区,越往北白昼越长。从太阳高度日变化图可知,甲地昼长约为10小时,位于南半球,乙地昼长约为16小时,乙地在北半球。由图可知,该日甲地太阳高度角最高时,即当地正午时分,世界时大约为8时,其所在经线靠近60°E;乙地正午时分,世界时大约为13时,其所在经线靠近15°W。综合上述分析,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根据上题分析,甲学生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乙位于北半球、东半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在北半球,从春分日到秋分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期间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且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同样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南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均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
15.B 16.C
【解析】15.结合所学知识,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青岛(位于北半球)同学拍到日出,3 小时后 M 同学拍到树影照片,从树影较短可推测此时当地接近正午,此时青岛大概时间为9:00-10:00左右,说明该地位于青岛东部且大概具有2-3小时时差。巴西北部位于西三区为主,距离青岛具有11小时时差且位于青岛西边,A错误;澳大利亚东部大概位于东十区,位于青岛东部且具有2个小时时差,B正确;新西兰南部为东十二区,距离青岛相差4小时,C错误;马达加斯加南部位于东三区,位于青岛西部,时间相差5 小时左右,D错误。故选B。
16.结合上题可知,M地位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位于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在12月,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直射南回归线后,然后再向北移动。根据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为:H=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和当地纬度的差值),因此两地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差(ΔH)=2*太阳直射点纬度+两者纬度差,两者纬度差为固定值,主要看太阳直射点变化数值,在12月份,太阳直射点数值先增大,直射南回归线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减小,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是指某地在正午时分,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它的大小取决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17.B 18.A 19.D
【解析】1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西向东旋转,所以太阳是运动为自东向西;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南京位于32°N,所以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即太阳位于天顶以南,所以O点下方为南,所以甲点位于偏北方;该图为从地面仰拍天空,所以该图所表示的是我们抬头看天空的效果,并且此时面朝南方,所以左边为东,右边为西,所以甲位于偏西方向,即位于西北方向,B正确,A、C、D错。所以选B。
18.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太阳位于M点时,距离正南方向较近,应该为正午之前,南京为118°E,与120°E相差不大,地方时与区时相当,所以此时大概为区时11时左右;南京为东8区,东京位于东9区,比南京早1小时,故可能在正午附近,A正确;新德里位于东5区,位于西边,所以时间大概为8时左右,B错误;乌鲁木齐和南京同样为东8区区时,所以钟表时间为11时左右,C错误;图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距离南京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时太阳最接近天顶,即③轨迹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有昼夜交替的地区日出东北,开普敦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日出东北,D错误。所以选A。
19.根据上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为夏至日轨迹,①轨迹正午时太阳距离天顶最远,为冬至日,②位于两者之间,所以为二分日轨迹;当太阳视运动轨迹从③到②期间,即由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缩小,向高纬度移动,所以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纬度增大,A错误;黄赤交角为赤道平原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接近为固定,与直射点移动无关,B错误;朝正南墙壁的光照时间为太阳位于正东到正南,再到正西的时间之间都可以受到太阳光照。夏至日到秋分日,南京是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太阳升至正东的时间逐日提前,到达正西的时间延迟,所以朝正南墙壁光照时长增加,C错误;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所以南半球有昼夜交替现象的地区昼长逐渐增加,D正确。所以选D。
【点睛】日出日落方位: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有昼夜交替的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有昼夜交替的地区,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20.D 21.C
【解析】20.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发射时,为北京时间15日23时13分,北京时间使用东八区的区时,纽约使用西五区的区时,西五区比东八区晚13小时,因此发射时在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所在区时为15日23时13分减去13小时,即15日10时13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时北京时间为2024年10月30日12时51分,伦敦(中时区)为30日4时51分,不是午餐时间,A错误;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时,悉尼(东十区)为30日14时51分,还没有日落,B错误;由于使用现实背景(区时计算)无正确答案,因此使用地方时进行计算。东八区为30日12时51分,即120°E为30日12时51分,据此可知零时经线约为73°W,即73°W往东至180°为新的一天,其中处于西半球的部分为73°W-20°W以及160°E-180°,共跨经度73°,约占全球2/7,C正确;新疆的经度约为73°E-96°E,与 120° E经度差基本在24°以上,地方时相差1h36min以上,由此推测,当北京时间(东八区)为2024年 10月30日 12时51分,即120°E的地方时为12:51时,新疆的地方时在11:15之前,此时新疆处于上午,未到正午时刻,某中学旗杆的影长将变短,D错误。故选C。
【点睛】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各时区同一使用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就叫区时,时刻为东早西晚,相邻两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22.B 23.D
【解析】22.此次水星东大距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年3月25日6时34分,3月25日接近春分日,地方时约18时日落。结合材料可知最佳观测时间为日落后的1小时内,因此最佳观测地为此时地方时18-19时的区域。东九区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此时为7:34,不适宜观测,A错误;西四区北北京时间晚12小时,此时为18:34,最适宜观测,B正确;东六区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此时为4:34,不适宜观测,C错误;西八区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此时为14:34,不适宜观测,D错误。故选B。
23.水星为离太阳最近的行星,通常因与太阳角距太小而难见。东大距(或西大距)时水星与太阳的角距离最大,水星距太阳远,观测水星时受太阳光的干扰最小,因而最易观测(并非因为距地球最近或亮度最大),D正确,BC错误;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最佳观测时间为日落后的1小时内,观测的时间较短,A错误。故选D。
【点睛】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各时区统一使用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就叫区时,时刻为东早西晚,相邻两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24.C 25.A
【解析】24.伊瓦洛(69°N)在1月15日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时,太阳高度角极低,方位接近正南。此时驾驶员顺时针行驶,甲丁路段位于测试场南侧,且为东西向路段,影响小,AD错误;丙路段位于测试场东侧,且为南北向路段并朝南行驶,太阳光线几乎平行地面直射驾驶员视线方向,形成强烈眩光干扰,C正确;乙路段位于测试场北侧,且为东西向路段,太阳光影响小,B错误。故选C。
25. 11月30日9:00 ,伊瓦洛(27.5°E为东二区)此时处于极夜期间,全天无日照,可测试灯光系统,且北京时间(东八区)为15:00(时差+6小时),正值总部下午工作时间,A正确;1月30日12:00 ,极夜已结束,正午前后有阳光,不符合“夜间”要求,B错误;3月30日18:00,昼长夜短,18:00还没有入夜,且对应北京时间为次日0:00,超出总部上班时间,C错误;6月30日21:00 ,夏至前后极昼现象明显,无真正黑夜,无法测试灯光系统,且对应北京时间为次日3:00,超出总部上班时间,D错误。故选A。
【点睛】3月21日到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段时间为北半球夏半年(南半球冬半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9月23日到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段时间为北半球冬半年(南半球夏半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黑夜越长。某地昼长夜短,说明该地为夏半年,日出时间小于6点,日落时间大于18点;某地昼短夜长,说明该地为冬半年,日出时间大于6点,日落时间小于18点。春秋分这两天,全球各地昼夜等长,6点日出,18点日落,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