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5 人体生理(3)——呼吸系统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大单元复习(河南)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大概念5 人体生理(3)——呼吸系统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大单元复习(河南)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4 06:3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大单元复习
大概念5 人体生理
课时3 呼吸系统
描述呼吸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学习目标
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三位航天员入驻空间站。空间站中空气较稀薄,为适应这样的环境,人体各系统需要更有效地协作,保证供氧和能量的供应。在空间站中,航天员是如何保障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呢?
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任 务
1
说明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任 务
2
情境任务
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任 务
1
情境1:太空中,良好的有氧工作能力,是失重生理效应防护的主要目标之一。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维持航天员良好的有氧工作能力。进行有氧运动时,身体时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气管
支气管
左肺
右肺
会厌软骨

呼吸道

呼吸系统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外界寒冷干燥的空气,经过呼吸道到达肺部时温度可升到约37 ℃,湿度也达到饱和
人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咽。但食物会进入食管,空气会进入气管,这是为什么呢?
呼吸时
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
吞咽时
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吃饭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可能来不及盖住喉口,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
在进行人工呼吸前,为什么要先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污物?
确保被救者气道畅通无阻,呼吸顺畅,防止窒息,减少感染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急救效果和安全性
说明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任 务
2
情境2:航天员每天都会进行有氧运动,每人每天大约需要消耗0.9kg的氧气,那么氧气是如何进入航天员体内并被利用的?
明确气体进入肺的途径
气体进入肺的途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中,分析胸廓等结构的具体变化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胸廓的变化实现的
①肋骨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是导致胸廓扩大和缩小的因素
肋骨间肌肉收缩
肋骨
向上向外
胸廓扩大
肋骨间肌肉舒张
肋骨
向下向内
胸廓缩小
②膈肌的收缩和舒张,是导致胸廓扩大和缩小的因素
膈肌收缩
膈肌舒张
膈顶部下降
膈顶部上升
胸廓上下径
增大
胸廓上下径
缩小
2.模拟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的关系
向上推橡皮膜
模拟膈肌舒张时膈顶部上升
气球回缩
放松
橡皮膜
模拟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
气球胀大
向上推橡皮膜
放松
橡皮膜
肋骨间肌肉收缩
膈肌收缩
肋骨间肌肉舒张
膈肌舒张
胸廓扩大
胸廓缩小
胸腔容积扩大

扩张
肺内气体压力降低
吸气
胸腔容积缩小

回缩
肺内气体压力增大
呼气
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阐述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氧气含量不同的原因
血液
肺泡
二氧化碳
氧气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泡与血液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行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
血液
二氧化碳
氧气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是怎样的?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肺泡数量多,体积小,与空气接触面积大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大大增加了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描述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组织细胞
血液
二氧化碳
氧气
体外
肺泡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消耗这些氧,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了解空间站中的氧气进入航天员体内,最后在组织细胞中被利用的过程
归纳总结
人体生理
人体的呼吸
呼吸过程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右肺
左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