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6 人体健康(1)——传染病和免疫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大单元复习(河南)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大概念6 人体健康(1)——传染病和免疫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大单元复习(河南)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4 06:5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大单元复习
大概念6 人体健康
课时1 传染病和免疫
举例说明传染病的危害,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做出合理判断,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
尝试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1
2
学习目标
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74万例。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慢性传染病,若不及时规范治疗,会严重损害患者肺功能,还可能引起结核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除此之外,现代社会中,人体健康面临多重威胁——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外部威胁等。我们应如何避免健康遭受威胁,科学构筑健康防线呢?
阐述传染病的病因、传播及预防措施
任 务
1
了解人体的免疫
任 务
2
情境任务
阐述传染病的病因、传播及预防措施
任 务
1
情境1:肺结核具有高传染性、治疗难度大、并发症严重等特点,对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系统带来极大的负担。但并非结核病就是传染病,如肺外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等)通常不传染。结核杆菌是怎样侵入人体引起人体患病的,我们又应该如何防治?
①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
②传染病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病毒
细菌
寄生虫
了解传染病,并说明传染病具有的特点
传染病的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了解传染病的病原体
结核病
细菌:结核分枝杆菌
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寄生虫:血吸虫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简称艾滋病)
血吸虫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明确传染性肺结核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阐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及时治疗患者
戴口罩
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
接种疫苗、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等
性传播疾病
(如淋病奈瑟球菌引起的淋病)
呼吸道传染病
血吸虫病、棘球蚴病等寄生虫病
麻疹、脊髓灰质炎
《汉书 · 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是我国历史上有关防治传染病的记载,你知道这是采用了哪些防治措施吗?
①对于染上疫病的民众,空出房舍,建立隔离场所,为他们医治,给他们提供药物
②“空出房舍,建立隔离场所”是切断传播途径;“为他们医治,给他们提供药物”是控制传染源
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同时控制传染源
天花是一种在全球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只有极少数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是否有可能“死灰复燃”?为什么?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有关部门要做好哪些工作?
①天花尽管已经被消灭,但还有可能“死灰复燃”
②保存在实验室里的天花病毒,可能会由于战争等不可预测的原因而散布在空气、水和土壤中,进而进入人体,导致天花流行
③有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将保存在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定时或定期进行培养,并进行研究
了解人体的免疫
任 务
2
情境2:人体初次受到结核杆菌感染时,是否会发病取决于入侵细菌的数量、细菌的毒力和被感染者机体的抵抗力。当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抑制结核菌繁殖时才会发病。
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分析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人体免疫防线对结核杆菌的抵抗
防线 组成 功能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主要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主要是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结、脾)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
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分泌抑菌和杀菌物质,及特殊的结构清除病原体
抗菌、消炎,吞噬病菌、衰老的细胞等
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了解人体内的免疫防线清除结核细菌的过程
抗体
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病原体
①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使病原体失去致病能力
②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分解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
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例如,接
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等可能感染该病。某人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后并没有患手足口病,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①这个人过去得过手足口病,机体还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②这个人的抵抗力比较强,不属于易感人群
了解免疫的类型和特点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时间
作用特点
人体防线
人生来就有
(先天免疫)
不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第一 二道防线
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形成(获得性免疫)
主要针对特定的
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
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抵抗病原体的侵入
免疫的功能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
发现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如肿瘤细胞
免疫的功能
免疫不总是对人体有益,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
免疫功能异常还会引发某些疾病,说说看你都知道哪些实例?
①虾、蟹过敏
②花粉、尘土过敏
③青霉素过敏
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1.过敏反应:机体对某些抗原的入侵产生免疫反应后,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2.过敏反应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3.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它
免疫功能缺陷也会威胁人体健康,请查阅资料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①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也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
②艾滋病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HIV变异快,能够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这给疫苗研发带来了极大挑战。研究人员积极探索多种艾滋病疫苗研发的途径,如研发DNA疫苗、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等
请同学们说一说下列哪些行为会传播艾滋病?
会传播
不会传播
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了解疫苗对于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疫苗
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或者其中的抗原性物质制成的生物制品
接种疫苗
人体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相应传染病的抵抗力
相当于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人体获得对相应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
了解免疫规划的意义
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方法
意义:
有效控制一些传染病的流行
保护广大儿童免受传染病的危害
不是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有些传染病没有临床上可以使用的疫苗,如艾滋病等
归纳总结
传染病和免疫
免疫与免疫规划
人体的三道防线
抗原和抗体
免疫类型
免疫规划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病因:病原体
传染病及其预防
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基本环节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