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剃头大师
【教学目标】
1.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厘清“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2.借助表格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感受语言的幽默风趣。
4.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教学重点】
梳理“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教学难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剃头大师,一起来读读课题。那所谓剃头大师,其实就是指的。
师:看来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比较牢固。那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开火车读一读,谁来评价一下这里火车读的怎么样?
师:你评价很到位,说明你听的很认真。老师愿称你为倾听大师。同学们来看一下这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呢?上一排词语都是在描写谁给谁剃头呀?(板书:老师傅、小沙)
师:下一排词语都是在描写对“我”给小沙剃头。(板书:“我”)
师:那小沙称老师傅为什么?(板书:害人精)
师:小沙为什么称老师傅为害人精呢?(板书:咬住不放、碎发掉入)
师:你的理由说得十分充分,这剃头技术带给小沙怎样的感受?
师:板书(受刑)这剃头技术让小沙备受折磨,于是他央求我想要我给他剃个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我”是怎样帮小沙剃头的。
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受剃头过程
师:走进课文7~1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我给小沙剪头画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沙反应的句子。明白了吗?那开始吧。
师:谁找到了我给小沙剪头发的句子?把这句话读完整更好。还有吗?
师:继续来分享第二处。第三处在哪里呢?第四处
师:我们总共找到了这四处描写我给小沙剪头发的句子。那小沙的反应又有几处呢?第一处,这是第二处。第三处
师:同学们,我们可以通过小沙3次反应,“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分为三次。10——12自然段是第一次剪发、12-15自然段是第二次,16-17自然段是第三次。
探究“我”剃头技术
1.第一次剪发过程
师:那每一次我是怎样帮小沙剪头发呢?小沙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先来看第一次剪发过程,同学们,请你读一读下面这两个自然段,用圈圈出我给小沙剪头发的动作,用括号括出描写小沙头发变化的词句。明白了吗?
师:你找到的动词有哪些?
师:找的真准确。掌声送给他。那小沙头发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剪下一堆。
师:见到我把头发剪下来一大堆。此刻小沙的心情是怎样子的呢?(高兴)谁能来读出小沙高兴的语气?
师:哎呀,你可真开心!听小沙这么说,“我”的心情又是怎样子的呢?(骄傲、自豪)你是从哪里看到的?
师:从没理发经验的我,觉得此刻我的理发水平可以跟“剃头大师”平起平坐,所以我真是信心十足,得意。那我会怎样回应小沙呢?
师:请一个同学来当小沙,另一个同学来当“我”来读一读“我”跟小沙的对话内容,注意,读出我和小沙的心情。
师:你们都得声情并茂。刚刚我们通过抓关键词句,理清了我给小沙第一次剪头发的过程,体会到语言的幽默风趣。
2.第二次剪发过程
师:第二次和第三次“我”又是怎么帮小沙剪发的呢?一起来合作学习,来看这里的学习提示,1.读:默读12~17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2.圈:圈出我剃头的动词。3.括:用括号括出描写小沙头发变化的词句。计时五分钟。
师:现在开始吧。那个小组来说一下第二次剪刀,“我”的动作是什么?
生:这儿一剪,那儿一剪,随意乱剪。
师:还有哪些描写“我”剪头发的动词。
生:随意乱剪(板书:随意乱剪)
师:那小沙头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长长短短。
师:小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无所谓。
师:见小沙不在意,我就只敢说,(读)
师:我为什么会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呢?谁能来说一下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理解这句话的?
生:我是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的,小沙不在意头发剪得咋样,只在意耳朵。
师:如果“我”这样根本不会剪头发的剃头师傅给你剪,你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
师:可是同学们,小沙唯一的要求是?
师:别剪破耳朵,还说要给我5元钱。怪不得我会说
生:“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
师:你觉得“我”会给小沙取个怎样的称呼
生:优秀顾客(板书)
师:同学们看刚刚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了句子的含义。
3.第三次剪发过程
师:我们一起看第三次剪发的过程。你抓住了哪些动作呢?
生:剪掉了,修了修。
师:又修又剪。那小沙头皮头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嗯,坑坑洼洼,层层梯田。
师:同学们,坑坑洼洼是什么意思?
生:我通过联系生活理解了坑坑洼洼的意思,凹凸不平。
师:你见过坑坑洼洼的什么?
师:那你们见过梯田吗?我们来看。这是一层一层的梯田,你发现了有什么特点?
生:不平,一层一层的,一层一层高低不平。
师:高低不平。如果你的头发被剪成了这样坑坑洼洼,层层梯田,你有什么感受?
生:这个太丑了。
师:同学们,一次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刚刚我们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借助图片的方式,理解了难理解的词句。“坑坑洼洼”、“层层梯田”不仅让我们有了画面感。
师:看到这么丑的头发,我的心情是怎样子的呢?
生:紧张。
师:“我”心里明明知道头发很丑。但是我想稳住他。这又叫故作镇定。
师:那小沙儿看到自己头发的心情是什么呢?
生:叫起来说明他此刻对呀,有点害怕,有点惊慌。
师:那我们来想象一些他们会说什么吧!为了稳住小沙,我故作镇定的对他说什么呢?那小沙惊慌的说什么呢?
说说的的理发技术
师:刚刚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体会小沙的心情变化,梳理了我给小沙剃头的全部过程。
师:请你借助下面的鱼骨图从剃头动作、小沙头发的变化以及心情三个方面,评价一下“我”的理发技术。
生:从动作上看”我“给小沙剃头的动作其实很简单,只会剪,还随意乱剪,所以我觉得“我”的剃头技术不好。
生:从头发变化来说,发现小沙的头发越剪越糟,所以我觉得“我”的剃头技术不好。
生:从“我”和小沙的心情来看,“我”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小沙最开始很开心,结果让他不满,所以我觉得“我”的剃头技术不好。
师:嗯,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我的剃头技术十分的糟糕(板书:技术糟糕)
感受语言的幽默风趣
(一)对比“我”和老剃头师傅剃头的不同
师:那同样是剃头,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那你觉得我算不算得上是剃头大师呢?为什么不算?
师:看来你学的很认真,那你觉得老师傅算是剃头大师吗?嗯,有没有不同答案?好,你也说一下为什么不算?我们都说顾客是上帝,老师傅这让小沙受尽的苦头好像离剃头大师的水平有点远。
师:那既然我和老师傅都称不上是剃头大师,为什么题目还要以《剃头大师》为题呢?你来说一下。
(二)感受题目的幽默风趣
师:你看文中的我,其实其实剃头技术并不高,但我却要一个相当的名字来称号自己。这其实是一种幽默风趣的表达,是一种自嘲,读起来让人感觉到非常有意思。(板书:幽默风趣)
(三)发现身边有趣的人
师:同学们,学习本课《剃头大师》,你也可以运用小称号的方式来写你的什么有身边有特点鲜明的人呢?比如说善于跑步的人,可以叫他
生:飞毛腿
师:那你身边还要还有哪些有特点的人?你可以称呼他们什么呢?
四、总结,推荐读物
师:这么有趣的童年故事是谁写得呢?
生:秦文君,这个故事选自他的《调皮的日子》。
师:文中的我就是书中的朱多星,别称智多星,而小沙是我的表弟。小说中智多星是这样来介绍自己的表弟的。
师:智多星被寄养在姑妈家。他是这样来介绍自己的姑妈的。
师:是不是很有意思啊!智多星还养了一只猫,大名叫猪咪咪,小名不怎么好听,叫臭美。他是这样介绍的。
师:读了这些有趣的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快乐、有趣)
师:这就是作者“我”眼里有趣的童年经历。
师:好的文章可以让我们从文字走向画面,你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翻开《调皮的日子》这本书来读一读呢?就请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秦文君《调皮的日子》这本书,想一想,作者还介绍了哪些小伙伴,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设计】
19 剃头大师 (幽默风趣)
老剃头师傅 小沙 “我”
“害人精 ” “优秀顾客” “ 剃头大师”
咬住不放 (画剪刀) 随意乱剪
碎发掉入 技术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