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逐字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6《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逐字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3 17:4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6课
雷 雨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压、蝉”等 5 个字。
2.能在语境中体会“挂、坐”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3.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试着背诵课文。
4.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并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走进雷雨。
(一)听音频。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课前张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叫做天气预报。游戏是这样玩的:老师说天气,请你做后面对应的动作,比如:我说雷雨,你们就要跺跺脚。看看谁跟老师有默契,准备好了吗?
师:玩得开心吗?那准备好上课了吗?这节课我们接着雷雨,一起来响亮地读课题。
二、回顾内容,理清顺序。
(一)《雷雨》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回顾课文内容,给下列三幅图排排序。
老师:第二幅图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对应课文第几到几自然段?第一幅图画得是什么时候的情景情景,对应课文第几到几自然段?第三幅图画得是什么时候的情景情景,对应课文第几到几自然段?看来你上节课学得特别认真。那我们的课文就是按照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那雷雨前的景物都有哪些变化呢?
三、读D1~3,学习“雨前”的景象。
(一)自读并完成学习要求
师:读学习要求。明白了吗?那开始行动吧!
师:大自然变幻莫测,在雷雨来临之前,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生说师出示,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师:哪个景物的变化令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二)学习写第一自然段,感受“压”字用得妙
指名读 (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压下来是个怎样的动作?
生:压是从上往下使劲的动作
师:从这个“压”字感受乌云怎么样?
生:多、厚、越来越低
师:还从哪个词语感受到乌云多、厚?
生:黑沉沉、满天
师:这么多,这么厚的乌云“压”下来,你心中会有什么感觉?
生:害怕、紧张
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小结:一个“压”字把满天的乌云和人们的感觉都写出来了,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天气如此闷热,怪不得树上的叶子-----,蝉呢?(引读第二句)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理解并感受“垂”字用得真好
师:接下去天气又有了变化,指名读。
生: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感受风大
师:天气这么闷热,这风来得快吗?你从那个词语看出来的?
生:(忽然)
师:用你的声音读出风的变化(通过把“忽然”这个词语读得重而快,读出了风快)
师:“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句话有个词也用得很好,你认为是哪个词呢?
师: “垂”是什么意思呢?(把垂下来换成落下来好不好?)
师:这个“垂”字到底好在哪里呢?小队子读读这句话,再讨论一下。
生:“垂、落”虽然都是笔直向下的,但你看蜘蛛是怎么垂下来的,“垂”是东西的一头向下,另一头是连着的,这里有丝连着。
随机动画演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
(出示四幅图),这几幅图哪些可以用垂下来呢?
师:现在我要来看看你是不是真的理解“落”和“垂”了,
随机出示词语: “垂柳”、 “下垂”、“垂头丧气” 把三个词语读一遍
师生合作读第二自然段,你们读大风,我读蜘蛛,你觉得这也是一只怎样的小蜘蛛?(机灵、害怕)
小结:“垂”字用得真妙,让我们看到了雷雨前蜘蛛非常害怕,逃走的速度好快。
(四)出示第3自然段
师:幸亏它逃得快,你看,(展示课件)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一场雷雨就要来了,谁能把雷电越来越近的情景读出来。(指名读)
师:雷雨前,除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你还能用上“越来越”来说一说雷雨前景物的变化吗?(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的用词真准确)
师:雷雨前的景象让人感到什么?
生:(不安、沉闷、害怕)这都在告诉我们雷雨的脚步越来越(近),雷雨前的景象是不是已经印在了你的脑海中了呢!能不能把这景象背下来?(齐背诵)
读D4~6,学习“雨中”的景象。
(一)合作学习,体会雨的变化
师:随着越来越亮的闪电,越来越响的雷声,雨终于落下来了。自由读第4—6自然段,想雷雨是怎样变化的,画相关句子。
请生说。
教师相机板书:雨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师:你们能通过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来读出天气变化吗?注意字体越大,声音越响亮,反之声音越小,红色字体可以读得重一点。指3名同学来朗读第二部分。
师:听了他们绘声绘色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浮现一幅雷雨风景画。
读D7~9,学习“雨后”的景象。
(一)小组合作学习雷雨后的景象
师: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看啊,雨终于停了。雷雨后的景象会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运用学习雷雨前的方法继续学习。
(出示方法)
师:雨后的景物找全了吗?请你们组来读。
师:哪个景物的变化令你印象深刻,为什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出示彩虹图片和“一条彩虹挂在天上”。引导想象:彩虹像什么一样挂在天空?给你怎样的感受?(一条彩带、一座彩桥、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非常美丽……)
师:你有没有见过什么东西像彩虹一样挂在哪里吗?(彩带、灯笼)
师:原来“挂”指的是两边凌空,不接触地面。
师:你看雷雨前后的天空发生了变化,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雷雨后哪个景物的变化令你印象深刻,为什么?(雷雨前蜘蛛是怎样的?心情很?那这时的蜘蛛是怎样的心情?雷雨后小动物的变化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雷雨后你还闻到了什么?空气掺杂着什么的味道呢?让你感觉怎样?
生:(空气清新、洁净,到处充满了生机)
小结:雷雨过后,空气清新、洁净,到处充满了生机。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第三部分。
拓展
师:《雷雨》这篇课文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作者为什么能够把这场雨写得这么生动、具体呢?学生讨论、交流。
师:作者善于观察景物特点、善于倾听、巧用动词。
师:老师发现不同的雨,产生的景色也不同,不信你瞧!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毛毛雨,像牛毛,无数条细丝从天空中落下来,给花儿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澡。
生:天空下起蒙蒙细雨,雨点儿打在树叶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渐渐地,雨停了,森林被浓雾弥漫,好像披上了一层轻纱。
生:暴雨:转眼间,豆子般的雨点儿从天上打下来,打在行人的身上,行人瞬间被淋湿了!打在汽车的车窗上,发出了劈里啪啦的响声,没过一会儿,街道被雨水淹没,汽车在暴雨中艰难的前行。
生:暴雨:雨水倾斜而下,像瓢泼下来一样。
雨各有千秋,景各有不同。
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师:亚里士多德曾经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像本文的作者那样认真观察,细心体会,把大自然的奥秘试着写下来。”
【板书设计】
16 雷雨(认真观察)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雨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