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七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一)生物学
一、单选题
1.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大量繁殖引起的腹泻,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酵母菌、诺如病毒等。青霉素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阻断其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临床上,可利用光学显微镜直接鉴别病原体的类型
B.肠道上皮细胞可能是诺如病毒的宿主细胞
C.青霉素对以上三类生物引起的腹泻均有效
D.细菌、真菌、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2.下列对生物体所含元素、化合物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用过多淀粉类食物可能使人体脂肪含量增加
B.多糖、蛋白质和固醇可参与组成细胞结构
C.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释放能量
D.ATP与DNA的元素组成不完全相同
3.如图,下列有关细胞内结构或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④会出现核酸分子
B.③上附着的核糖体,其组成蛋白质在细胞核内合成
C.图甲中,若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溶酶体
D.图乙中囊泡沿细胞骨架运送细胞“货物”,细胞骨架由蛋白质和纤维素构成
4.内质网将抗体分子正确装配后,出芽形成囊泡,囊泡通过识别、停靠和融合将抗体分子运入高尔基体,由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抗体所需能量全部由线粒体提供
B.内质网中正确装配的抗体分子无免疫活性
C.参与抗体合成与加工的细胞器的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D.核糖体能形成包裹该抗体的小泡
5.盐碱地中含大量NaCl、Na2CO3等钠盐,会威胁海水稻的生存,同时一些病原菌也会感染水稻,影响其生长。图为海水稻抵抗逆境的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分子与水通道蛋白发生结合后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B.海水稻细胞只依赖SOS1将多余的Na 运出细胞从而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 浓度
C.海水稻通过胞吐方式分泌抗菌蛋白抵御病原菌的侵染
D.H 从液泡内运输到细胞质基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6.当叶绿体中ATP不足时,叶绿体上的ATP/ADP运输蛋白(NTT)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ATP转运至叶绿体,并转运出等量的ADP和Pi,为叶绿体内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研究发现,衣原体等胞内寄生生物中也有NTT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内许多放能反应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
B.衣原体可能通过NTT获取宿主细胞的ATP,实现生长繁殖
C.光照充足时,叶绿体上的NTT运输ATP的速率会增大
D.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上都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7.某团队在研究一种病毒感染者的上皮细胞时发现,部分细胞形态明显改变,数量异常增多。对这些细胞进一步检测发现:p53基因表达的p53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凋亡抑制基因A表达的Bcl-2蛋白含量升高。此外,病毒的衣壳蛋白还能与p53蛋白结合并促进其降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部分细胞形态的改变与细胞骨架有关
B.Bcl-2蛋白表达量升高可以促进细胞凋亡
C.p53基因可能是抑癌基因
D.病毒衣壳蛋白能促进p53蛋白降解,从而调控细胞生命历程
8.同位素标记法和荧光标记法常用于生物学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 N代替 H标记亮氨酸无法示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B.用 S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可对噬菌体的DNA进行示踪
C.用带荧光标记的特定分子与基因结合,可用于研究基因中完整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D.用 H和 C分别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9.人体出现呼吸障碍时,体内CO 不能及时排出,会引发呼吸性酸中毒;因哮喘或精神性过度通气等导致CO 排出过多,会引发呼吸性碱中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性酸中毒患者体内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 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基质
B.缺氧使无氧呼吸产生CO 增多,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C.CO 是细胞呼吸产生的代谢废物,同时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将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10.某单基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有a 和a 两种,其遗传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患有该病的某家族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Ⅰ 只含致病基因a ,Ⅱ 含有致病基因a 、a 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其余家族成员的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不考虑新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Ⅱ 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都不患该遗传病
C.Ⅱ 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1/2
D.Ⅱ 染色体异常是因为I 减数分裂时XX两染色体未分离
11.根据格里菲思的实验可推断:已加热致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可促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在此基础上研究“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底物完全水解
B.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C.步骤③中,将R型活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更利于⑤
D.艾弗里根据该转化实验的结果直接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12.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RNA聚合酶催化,成熟红细胞中无此过程
B.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该过程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C.基因1存在于人体各种细胞中,基因2只存在于红细胞中
D.镰状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13.在美洲热带地区,纯蛱蝶幼虫主要取食西番莲叶,西番莲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杀死该幼虫,还可通过改变叶片形状、“造出”黄色假卵减少纯蛱蝶产卵,并分泌“花外蜜露”引诱纯蛱蝶天敌捕食其幼虫;此过程中纯蛱蝶则增强了寻找西番莲的能力,少数幼虫拥有抵抗上述化学物质的能力。根据以上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纯蛱蝶和西番莲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B.西番莲分泌的“花外蜜露”属于化学信号
C.纯蛱蝶觅食的刺激使西番莲发生了基因突变
D.西番莲叶形的变化说明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
14.人工合成的芸苔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用不同浓度芸苔素和赤霉素处理杜仲叶片,然后测定叶片中的有效成分桃叶珊瑚苷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芸苔素处理相比,杜仲叶片对赤霉素更敏感
B.与芸苔素相比,赤霉素具有效果稳定的优点
C.设置对照组是为了排除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赤霉素浓度越高,抑制杜仲叶片合成桃叶珊瑚苷的作用越明显
15.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现仅分布于我国青海湖周边地区的草原上。1994年普氏原羚数量不足300只,经过采用各种保护措施,在2018年时其数量已达2793只,但它们仍面临着生存威胁。在牧场围栏附近常可见到普氏原羚的尸骨,有的是狼捕食后的残骸,有的是被围栏上的刺丝勾挂致死的。由于道路和牧场围栏阻隔,普氏原羚被隔离在13个分布区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围栏内优势牧草大量繁殖,生产者生物量与多样性都会增加
B.隔离阻碍了普氏原羚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可能会导致近亲繁殖,加速灭绝
C.草原上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D.可通过大量捕杀狼、拆除牧场围栏等措施保护普氏原羚
16.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人体内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可通过肾小球从尿液中排出。在妊娠早期,HCG的浓度迅速升高。科学家以HCG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发明了早孕检测试剂,可在受精10天左右检测出是否怀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纯化的HCG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等量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经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C.体外培养单个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HCG的单克隆抗体
D.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二、实验题
17.不当施肥、人为踩踏、大型农业机械碾压等因素均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如土壤紧实等。为研究土壤紧实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用压实的土壤(压实组)和未压实的土壤(疏松组)种植黄瓜,得到黄瓜根系中苹果酸和酒精含量数据如下表。
组别 苹果酸/μmol·g 酒精/(μmol·g )
压实组 0.271±0.005 6.114±0.013
疏松组 0.467±0.004 2.233±0.040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苹果酸主要在根系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生成,由此可推测,其为 (填“有氧”或“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
(2)由表可推知:相较于疏松组,压实组黄瓜根系的无氧呼吸更强,判断依据是 。为维持根系细胞正常生命活动,压实组消耗的有机物总量更多,原因是 。
(3)疏松组未压实的土壤更有利于根细胞与氧气接触,氧气在 (填场所)与 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
(4)由题干信息可知,为解决土壤紧实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答出2点即可)。
18.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提高种植棉花的产量,探究叶片喷洒不同浓度的Mg 溶液对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Mg 溶液的浓度(%) Rubisco酶活性(μmol·min·g-1) 叶绿素含量(mg·g-1) 光合速率(CO2μmol·m-2·g-1)
0 7.33 1.59 12.18
0.1 7.62 1.87 13.15
0.2 8.31 1.93 14.58
0.3 8.55 2.02 15.87
0.4 8.12 1.85 14.02
注:Rubisco酶能够催化CO 与C 反应。
(1)棉花的光合色素分布在 上,溶液中光合色素的浓度与其光吸收值成正比,选择适当波长的光可对色素含量进行测定。若在蓝紫光下测定叶片光合色素提取液中叶绿素的含量,测定结果会比实际值 (填“偏高”或“偏低”),原因是 。
(2)据表推测,在适宜浓度范围内Mg 能够 (填“提高”或“降低”)棉花的光合作用速率,机制可能是 (答出1点)。
(3)当土壤中缺乏Mg 时,棉花的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升高,原因是 。
19.研究发现,存在于海马突触中的一氧化氮(NO)能向突触前膜逆向传递信息,这是生物体学习与记忆的基础,NO含量不同会触发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其主要机制如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NO进入突触前神经元的运输方式是 ,不同含量的NO促使不同类型神经递质以 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适量的NO可通过途径 (填“Ⅰ”“Ⅱ”或“Ⅲ”)刺激前后两个神经元持续兴奋,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2)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NO含量增加,进而引起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结合图示分析原因可能是 (答出2点即可)。
(3)研究表明天麻素具有较好的镇静和安眠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其是否能改善由睡眠不足引起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请以生理盐水、天麻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健康小白鼠和睡眠不足的模型小白鼠等为实验材料,以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为检测指标(乙酰胆碱是脑内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调节认知功能和学习记忆过程。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能降解乙酰胆碱的酶。),设计实验,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
三、解答题
20.塞罕坝曾经由于森林被砍伐殆尽,由“美丽的高岭”沦为风沙肆虐的沙丘。1962年,国家批准在塞罕坝建立林场,塞罕坝属半湿润半干旱区,最初几年树苗成活率低,科研人员发现适合该地区的华北落叶松可快速成林,遂大量种植。但人工林物种单一、土壤酸化、病虫害严重等,经研究人员不懈努力,增加了樟子松、云杉等的种植,并培育兴安落叶松、冷杉等优良树种,合理搭配和混交,大大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也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塞罕坝植树选择华北落叶松、樟子松等树种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 原理。
(2)当地的华北落叶松林曾爆发大规模松毛虫虫害,云杉、冷杉等树木的引入可为杜鹃等鸟类提供栖息场所,构建“落叶松→松毛虫→杜鹃”食物链进行治理。在该过程中,对松毛虫的防治方法主要是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治虫的目的是 。
(3)图表示“落叶松→松毛虫→杜鹃”食物链中的部分能量流动过程。A~E中,表示被松毛虫同化吸收后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算式表示为 ×100%。(用图中字母表示)
(4)新建立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北京和浑善达克之间的绿色长廊,更是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的屏障,其独特的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1.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的关键酶,它能催化多肽链中苯丙氨酸和甲硫氨酸之间的肽键水解以促使牛奶凝结来生产奶酪。直接利用动植物生产凝乳酶受多种因素限制,从牛胃液中分离到的凝乳酶以催化能力强而被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该酶的基因转移到微生物细胞中。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使用PCR技术获取和扩增凝乳酶基因,PCR的过程包括 。
(2)若利用上图中的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最好选用 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理由是 (答出1点即可),再利用 (写1种即可)DNA连接酶将二者进行连接。
(3)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最初多采用重组大肠杆菌或芽孢杆菌生产凝乳酶,现多采用重组毛霉生产,毛霉作为受体细胞的优势是 。
(4)研究发现,如果将该凝乳酶第20位和第24位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其催化能力将提高两倍。通过蛋白质工程生产高效凝乳酶,选择合理的步骤并排序 (填序号)。
a.蛋白质的结构设计 b.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c.蛋白质结构的定向改造 d.凝乳酶基因的定向改造
e.将改造后的凝乳酶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f.将定向改造的凝乳酶导入受体细胞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C
6.B
7.B
8.A
9.B
10.C
11.C
12.A
13.C
14.C
15.B
16.D
17.(1)有氧
(2) 压实组黄瓜根系中酒精含量更高 与疏松组相比,压实组无氧呼吸强度更强,释放能量更少,消耗的有机物更多
(3) 线粒体内膜 NADH
(4)合理施肥、适度翻耕、减少大型农业机械的不必要碾压等
18.(1)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偏高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能吸收蓝紫光
(2) 提高 Mg2+通过提高Rubisco酶的活性从而增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Mg2+参与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叶绿素的含量,从而增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答出1点即可)
(3)土壤中缺少Mg2+,棉花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速率降低,需要更强光照条件才能使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棉花的光补偿点升高
19.(1) 自由扩散 胞吐 Ⅰ
(2)NO含量增加会通过途径Ⅱ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阻断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通过途径Ⅲ抑制突触前神经元的线粒体功能,引起供能障碍;通过途径Ⅲ抑制细胞核的功能,进而抑制相关物质的合成(合理即可)
(3)设置甲、乙、丙三组,每组小白鼠数量相同,甲组为健康小白鼠腹腔注射适量生理盐水,乙组为睡眠不足的模型小白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为睡眠不足的模型小白鼠腹腔注射等量的天麻素溶液,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检测各组小白鼠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并比较
20.(1)协调
(2) 生物防治 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 B E/A
(4)间接和直接
21.(1)变性、复性、延伸
(2) BamHⅠ和PstⅠ 获得完整的目的基因/避免目的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防止目的基因与载体自身环化 E.coli/T4
(3)毛霉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修饰,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凝乳酶
(4)b、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