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七 语言文字运用
突破练25 词语积累与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9分)
湘大的四周没有高山,一眼望去的是些低矮而平缓的丘陵,这里的人家,不像喜欢抱团聚居的瑶村,而是三三两两,散开在各个山洼中,很多还是独门独户,房子基本都掩映在青林间,跟人捉迷藏似的。有时你在林子里转来转去,到了人家的屋前还不知道。突然间爆出的一声犬吠,就会吓得你一跳。心魂甫定,你一边后退,一边与狗对吼,狗愈发来劲了,咆哮着追出来,几乎被咬到。主人这时会恰到好处地出来,喝住黄狗,然后笑着跟你打招呼。
站在稍高的地方放眼望去,是重重叠叠的苍翠,黛碧上的那一抹新绿,则像国画大师,醉酒后随意洒上去的笔墨。山坳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像几根新发芽的昂藤,不过得以青翠的山色为背景,一旦高出山脊,就淡了,虚了,散了,飘渺了,与云天一色,再也看不见了。
山洼的荒塘里,白水的中央,则娇娇俏俏地擎几枝新荷,像是舞台上一群少女,在音乐响起之前摆出的一种造型。动心之处,似乎比柔柔弱弱的花更胜二三分。最奇的是,每口池塘的水面都俏立着这么一群精灵,难怪湘潭被人称作莲城。
★1.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即“重重叠叠”“娇娇俏俏”“柔柔弱弱”,说说它们和“重叠”“娇俏”“柔弱”相比,在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5分)
★2.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几乎”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7题。(20分)
初读《史记》的人,不难发现,它的记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与篇之间会有这种问题,就是一篇之内也能摆好几种说法,让人觉得莫衷一是。但熟悉《史记》体例的人,他们都知道,这是作者“兼存异说”,故意如此。①它讲哪个国家就围绕哪个国家的史料为主,②尽量让“角色”按“杰色”讲话。③这非但不是《史记》的粗疏,④而且是它的谨慎。如果吹毛求疵,给《史记》挑错,当然会有大丰收,但找错误的前提,首先是理解。
《史记》伟大,它的作者更伟大。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一定要读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很重要, A ,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名师传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笔也老道。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他还有一封《报任安书》。如果我们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掏心窝子,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
司马迁为( )的李将军(李陵)打抱不平,惨遭宫刑,在我看来,正是属于鲁迅所说敢于“抚哭叛徒”的“脊梁”。他和李将军素无杯酒交欢,竟能置性命于不顾,仗义执言,已是诸、刿之勇不能当。而更难的是,他还能在这场“飞来横祸”之后,从命运的泥潭中撑拄自拔,发愤著书。读《报任安书》,我有一点感想:历史并不仅仅是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 B 。这种人生体验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贯穿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历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类“超越”中尤为重要。他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虚有数”的众多生命汇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首先就在于,他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我想, C ,《史记》之为《史记》,人有侠气,书有侠气,实与这种人生经历有关。一帆风顺,缺乏人生体验,要当历史学家,可以;但要当大历史学家,难。我以为,“大历史”的意义就在通古今,齐生死。
★3.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坐山观虎斗 B.阳沟里翻船
C.墙倒众人推 D.吃了豹子胆
★4.下列句子中的“就是”与文中加点的“就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懂就是不懂,千万不能装懂。
B.就是小事,也应该认真地对待!
C.这个人不错,就是不太爱讲话。
D.就是,我跟你的看法完全相同。
5.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4分)
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A.
B.
C.
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一帆风顺,缺乏人生体验,可以当历史学家,但难当大历史学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8分)
古人作文章,对声音节奏很讲究。相传欧阳公作《昼锦堂记》,把稿子交给来求的人,等那人离去后才想起开头一句“仕宦至将相”应该加一个“而”字,就立刻派人骑快马去追回。我们把原句和改句拿来朗诵比较,就会明白“而”字确实关系重大。原句气局促,改句便很舒畅;原句意直率,改句便有抑扬。这个例子也可以表明音与义不能分开,更动了声音就连带更动了意义。 A ,意思就多一个转折,要深一层。
从前的人研究古文,特别着重朗读。姚姬传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情趣、气势或神韵。自己作文,也要常拿来读,读, B ,节奏是否流畅。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普通人以为这要耳朵灵敏,因为声音要用耳朵听才生感觉。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耳朵固然要紧,但是还不如周身筋肉。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骨作同样有节奏的运动;如果音调节奏上有毛病,我的周身筋肉都会感觉局促不安,好像听厨子刮锅烟似的。
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A.
B.
★9.借鉴材料第一段的相关内容,对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虚词进行赏析。提示:可从文意与声音节奏关系的角度品鉴。(4分)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1分)
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岁。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他生于公元一二三六年。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①人们指望他能扶大厦之将倾,然而,②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他就在四十七岁那年化作啼鹃去了。③当他死时,不,当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虽共工也触不倒的擎天玉柱。
毫无疑问,他是可以永生的了。南宋遗民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的战友,庐陵人王炎午,才在他被押往北方的途中,张贴了数十份《生祭文丞相文》,疾呼:“大丞相可死矣!”敦促他舍生取义,保全大节。他自己又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因此,一路上才又是服毒,又是绝食,自谓“惟可死,不可生”。然而,且慢——打量历史,我们只能作这般理解——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的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
★10.请将第一段中①②③处画线句所表达的意思分别用一个成语来概括。(3分)
1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四句话是作者对文天祥的赞许和钦佩,笔力雄健,寓意深刻,请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的。(4分)
★12.请分析文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0分)
此时,我正站在内蒙古准格尔旗龙口镇准格尔丹霞地质公园的观景台上,如痴如醉地听着民歌《黄河船夫曲》。歌手的声音 ① ,仿佛猛虎呼啸于山谷一般,他的目光里荡漾着一层湿漉漉的水雾。
我的脚下就是 ② 的黄河,它宛若一匹骏马奔驰在内蒙古高原上。此刻的黄河是灵性的,她智慧地改变了天下黄河向东流的步伐,逆流而行,自东向西,流出了一段夺人眼目的传奇。
黄河, ③ ,就是黄泥沙多的河。但谁能想到此刻的黄河之水会是碧蓝一顷 她像一面微倾的镜子,映照着两岸风光,映照着蓝天白云。她用智慧的脚步,丈量出一道壮观的峡谷景观,又怎能不让我心旌摇荡 河岸边水清见底,游鳞可见,谁又会想到黄河也会有如此俏丽的身影
准格尔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黄河在这里却出现了“天下黄河向东流,龙口回头朝西走”的奇观。这里山脉如龙,河边的龙口小镇因地得名。黄河水似不甘被拘束在狭长的晋陕大峡谷中,从龙壕峡谷中倾泻而出,于河中央留下了两片不小的滩涂,仿若两个金元宝,浮在水中。
13.下列选项中,与画横线处的句子句间关系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C.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D.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1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15.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用“我”“谁”两个代词,各有何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4分)
六、(2025·八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20分)
彗星,也称“帚星”,是由冰、尘埃和其他挥发性物质组成的一类小天体,因形状如扫帚而得名。大多数彗星比较暗弱,通常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或其他专业设备才能观测和拍摄到,因而肉眼可见的彗星 ① 。近来引发观星热潮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正是一颗肉眼可见的大彗星,它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首先发现的。这颗彗星在一个近抛物线的椭圆轨道上运行,环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61751年,即每过六万多年才有机会见到。该彗星亮度很高,2024年10月中下旬是最佳观测期,在此期间人们裸眼就能看到壮观的彗尾。
在网友们分享的众多照片和视频中,还出现了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与北京西郊玉峰塔、颐和园十七孔桥、西藏的雪山“同框”的作品,天文景观与地理景观 ② ,美不胜收。有“追星人”表示,能够目堵这六万年一遇的星际邂后,堪称宇宙级的浪漫体验。10月下旬之后,这位天外来客托着修长的大尾巴渐行渐远,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16.下列词语与文中加点的“帚星”得名方式最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汤勺 B.云鬓
C.草堂 D.花车
17.文中第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4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①
②
19.文中画波浪线的“追星人”指什么 为什么要加引号 (3分)
20.某少儿科普栏目计划在最佳观测期前夕,推出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的卡通形象。请根据以上材料,替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写一段自我介绍,要求信息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80个字。(6分)
参考答案
1.①“重重叠叠”形容一层又一层地摞在一起的样子,比“重叠”表示的数量更多,更能凸显苍翠的绿意。②“娇娇俏俏”意为柔美俊俏,比“娇俏”更能描摹荷花当时柔美娇羞的状态。③“柔柔弱弱”比“柔弱”表示的程度深,更能表现其他花娇小、令人怜惜的特点,更能凸显荷花的“娇羞”“俏皮”,这才更让人心动。
2.“几乎被咬到”中的“几乎”表示差点儿,文中指的是差点儿就被狗咬到,而实际上并未被狗咬到,通过写狗的凶猛凸显居住的分散、主人的及时出现等。
3.C 解析 补句内容需要结合史实:李陵因深入匈奴腹地,寡不敌众,被迫投降,但心里一直装着大汉,想要遇到机会即回归,但是无奈汉朝因为李陵叛变,朝中大臣对其心生仇恨,最终采取株连处罚,对其家族进行迫害。因此应用“墙倒众人推”,以此来与司马迁的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相对比。墙倒众人推: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
4.B 解析 文中的“就是”表示假设兼让步,相当于“即使”。A项,表示肯定判断;B项,表示让步假设;C项,表示轻微转折;D项,表示肯定判断。
5.① 修改为:它讲哪个国家就以哪个国家的史料为主。
④ 修改为:反而是它的谨慎。
6.A.因为只有读这篇文章 B.也是一种由活人塑造的体验 C.司马迁之为司马迁
7.①原句“可以”“难”独立成句,起到强调作用,更加突出人生体验对成为历史学家的重要作用。②原句表达的是设想,即事实并未发生;改后语句表达肯定的判断。两者相比原句更符合事理。③原句句式长短参差,不呆板,更灵活,同时与文段语体风格更契合。(答对两点即可)
8.A.改句多了一个“而”字 B.才见出声音是否响亮
9.“矣”字读来,声音悠长,节奏舒缓,有助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与恍如隔世的深沉感慨。
10.①力挽狂澜 ②独木(力)难支/回天乏术 ③虽死犹生
11.①比喻。分别用“光华”“钙质”“磨刀石”“音符”比喻文天祥一片孤勇的忠心和不愿沉沦的精神,并形象地表达了其于民族精神的意义。表达含蓄,寓意深刻。②排比。选取多个喻体,运用类似的句式,突出对文天祥精神品质的盛赞,气势充沛,笔力雄健。
12.文中使用叠词“昂昂”“凛凛”,其中“昂昂”突出了文天祥形象器宇轩昂、气度不凡,“凛凛”突出了文天祥勇赴国难时凛然肃恭、令人敬畏的样子。使用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13.B 解析 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与B项的句间关系都是转折关系。A项,并列关系;C项,顺承关系;D项,假设关系。
14.①穿云裂石 ②浩浩荡荡 ③顾名思义
15.①前一句用人称代词“我”,表达“我”在欣赏黄河的峡谷景观时的心旌摇荡的感受,突出了景色的壮观;②后一句用疑问代词“谁”,表达黄河水清见底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之意,突出了黄河水清的特点。
16.B 解析 “帚星”和“云鬓”是“像……的”(星星/鬓发),“汤勺”是“用于……的”(勺子),“草堂”“花车”是“由……构成的”(堂/车)。选B项。
17.“堵”改为“睹”;“后”改为“逅”;“托”改为“拖”。
18.示例 ①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②交相辉映/相映成趣
19.第一问:“追星人”指跟踪观测和拍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的人。
第二问:加引号是为了表明此处“追星人”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崇拜当红明星的追星的人。
20.示例 我叫紫金山-阿特拉斯,是一颗彗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最先发现了我,我绕太阳转一圈要六万多年呢!2024年10月我们就要见面了,不要错过我美丽的大尾巴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