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七 语言文字运用
突破练29 修辞运用与效果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9分)
年画,古称“门神画”,起源于汉代,盛行于明清。唐代之前的年画多为手绘年画;隋代后期,随着木刻书籍的出现,木版年画应运而生;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术日渐成熟,木版彩色套印年画走向普及。
我国的年画产地很多,素有“南桃(苏州桃花坞)北柳(天津杨柳青)”之说。到了清代中期——杨柳青木版年画全盛时期,杨柳青全镇连同附近的30多个村子,画店鳞次栉比,店中画样高悬,各地商客络绎不绝,是名副其实的绘画之乡。一座弹丸小镇,“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杨柳青从头到脚都是属于年画的,年画既是它的全部行头,又是它的全部生命。这就是说,没有年画,苏州还是苏州,但杨柳青就不是杨柳青了。杨柳青年画,在传统的木版套印年画中以印绘结合的特点独树一帜,以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连续性被誉为中国民间的“百科全书”。
★1.下列选项中,和文中加点的“弹丸”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D.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杨柳青的主要产业就是年画,年画是它的全部。”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11分)
作为《礼》之新疏的礼图具有一观就一目了然、一用则文意清晰可见的“图像”特质。“礼,履也”,礼之内涵重在践行。礼图可谓“政治、社会、人生教育的基本教材”。冗繁的《周礼图》《仪礼图》被司马光、朱熹等 ① ,编成简洁易懂的《书仪》《家礼》。这类居家礼仪规范得到广泛推广。时至今日,此类规范依然是一些地方家风、村风、社风的圭臬。
礼图文献的影响力由古至今 ② ,且远播周边国家。当前,日本等国的礼图汉籍及具体礼仪依然带有中国礼图文献和中国文化的深深烙印。全面整理和深入研究礼图文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域外汉籍的整理,如钱宗武教授所言,“更能厘清汉文化在异域文化中的存在形态与演变脉络,发掘出双方文化的共性因子与异质元素,通过中外文化对话,激活对话对象的历史记忆,提升对话己方的文化自信”。
礼图作为承载六经之本的重要载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不可缺失的文献依据与思想基础。广泛深入开展礼图及礼图学研究,是深刻体认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 的前提条件。
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4.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8分)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对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念于心、念兹在兹。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告诫“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 ① ”;在海南考察调研时叮嘱“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的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平原和中原大地以及育种基地跟鱼米之乡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大党大国领袖见微知著的战略思维、 ② 的忧患意识、驾驭发展的高超能力。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信心。这份信心源自哪里呢 源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源自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深入实施,也源自我国粮食生产“十九连丰”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
心怀“国之大者”,巩固拓展 ③ 的成绩,把大国粮仓的根基夯得更实,我们就一定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更多积极力量。
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8分)
在怒江生活工作多年,我常常被怒江的山水之美感动(吸引),其中,最令我心动的景致是彩虹桥。在雨季,有太阳雨时,彩虹会不时横挂怒江上空,有时长,有时短。到了这个季节,平常不太喜欢拍摄的我也会 ① 地挎上相机驱车穿梭在小镇的江东江西、旧城新城,以捕捉彩虹瞬间的美丽,因此也就拥有了别样的惊喜和收获。
一天早晨,我驱车在路上,不经意地望去,只见云团携着怒江水的气流缓缓上升,但升得不快,也不高,在离我们头顶五六米处停止了。不一会儿,云团渐渐淡去,天色由漆黑和浓稠渐渐变为湛蓝和透明。渐渐地,从云团下面下起小雨,在初升的朝阳的辉映下,一轮彩虹从六库向阳桥横跨在老窝河口,仿佛一匹七彩骏马,头在老窝河口饮水,尾部在向阳桥下舞动。我连忙按动快门将这一倩影永恒地定格。之后,我一连拍到了十几张怒江上空彩虹飞架的照片,它们令我 ② 。但这些彩虹时间短暂,最长的也不过十几分钟,你还没欣赏够或完整地拍下,它的倩影便消失得 ③ 了。这让人难免也有失落,总觉得它如海市蜃楼般转瞬即逝。
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5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2分)
成都大运会,其规模创历史新高,是一场 ① 的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交流盛宴。不同国家的大学生、不同文明的相约,在青春的见证下,让成都大运会成为 ② 的焦点。
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化因多样而丰富。作为国际的重大体育盛会,既是一场文化交流展示的大会,又是一场竞技比拼的大会。以体育比赛为载体,以青春激情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不同国家的文化得到集中展示。运动场上,运动员们挥洒汗水, ③ 的比赛正在进行。同时,文化交流活动将贯穿整个赛程。赛场内外,无所不在的人文交流为世界大学生运动员提供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1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分析其效果。(5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文中“弹丸”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A项,拟人,鲜花迎接饰有佩剑的官员,柳条轻拂仪仗的旗帜,把鲜花、柳条人格化。B项,谐音双关,“晴”与“情”谐音,诗句表面上是关于天气的描述,实际上则隐含了对人物情感的微妙表达。C项,借代,“千门”代指京城长安,拟人,“草色闲”把草人格化。D项,夸张,极言去京遥远。
2.示例一 ①(词语)原文“从头到脚”一词突出了年画对于杨柳青的重要意义;②(修辞)原文中“行头”“生命”两个词带有拟人色彩,语言生动形象;③(句式)原文句式整齐,富有韵味。
示例二 ①(词语)用词准确形象:原文“从头到脚”一词形象描绘出年画是杨柳青的全部,突出了年画对于杨柳青的重要意义;②(修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原文中“行头”“生命”两个词带有拟人色彩,把杨柳青人格化,化无生命为有生命,语言生动形象;③(句式)句式整齐,富有韵味:“既是……又是……”结构对称,内容丰富,点出了年画对于杨柳青的独特意义。
3.①删繁就简 ②绵延不绝 ③古为今用
4.礼图作为《礼》之新疏,具有“图像”之特质,观之则一目了然,用之则文意清晰可见。
5.比喻。文中把礼图里的规范比喻成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或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强调了礼图规范的重要意义和影响;生动形象,给人直观的感受。
6.①麻痹大意 ②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③来之不易/来处不易
7.①运用设问,引发读者的思考与追问,突出强调“端牢中国人饭碗”的信心来源;②运用排比句式,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语气语势,强调了信心来源的不同方面,具有较好的表达效果。
8.①情不自禁(一反常态) ②欣喜若狂 ③无影无踪
9.画波浪线句子将彩虹比作七彩骏马,并用“饮水”“舞动”等骏马的动作来描绘彩虹,既写出彩虹的色彩之美,又赋予彩虹以动感之美。
10.①盛况空前 ②举世瞩目 ③精彩纷呈
11.这场重大的国际体育盛会,既是一场竞技比拼的大会,又是一场文化交流展示的大会。(或者:作为重大的国际盛会,成都大运会既是一场竞技比拼的大会,又是一场文化交流展示的大会。)
12.比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把人文交流比喻为文化大餐,两者相似之处是人文交流丰富多样,一场大餐的菜品也是丰富多样的,此处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赛场内外的人文交流活动之多,大学生运动员们沉浸其中品味不同文化之快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