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二 小说阅读
突破练6 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四世同堂(节选)
老 舍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地有些醉意了!
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或摊子上,又都摆列的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①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况且,他们还会唱呢!他们精心地把摊子摆好,而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唉——一毛钱儿来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
同时,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地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大酒缸”门外,雪白的葱白正拌炒着肥嫩的羊肉:一碗酒,四两肉,有两三毛钱就可以混个醉饱。高粱红的河蟹,用席篓装着,沿街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到正阳楼去用小小的木槌,②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
同时,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地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这雕塑的小品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心中种下美的种子。
同时,以花为粮的丰台开始一挑一挑地往城里运送叶齐苞大的秋菊,而公园中的花匠,与爱美的艺菊家也准备给他们费了半年多的苦心与劳力所养成的奇葩异种开“菊展”。北平的菊种之多,式样之奇,足以甲天下。
同时,像春花一般骄傲与俊美的青年学生,从清华园,从出产莲花白酒的海甸,从东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荷花久已残败,可是荷叶还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
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祁老太爷的生日是八月十三。口中不说,老人的心里却盼望着这一天将与往年的这一天同样的热闹。每年,过了生日便紧跟着过节,即使他正有点小小的不舒服,他也必定挣扎着表示出欢喜与兴奋。在六十岁以后,生日与秋节的联合祝贺几乎成为他的宗教仪式——在这天,③他须穿出最心爱的衣服;他须在事前预备好许多小红纸包,包好最近铸出的银角子,分给向他祝寿的小儿;他须极和善的询问亲友们的生活近况,而后按照着他的生活经验逐一地给予鼓励或规劝;他须留神观察,教每一位客人都吃饱,并且捡出他所不大喜欢的瓜果或点心给儿童们拿了走。他是老寿星,所以必须作到老寿星所应有的一切慈善,客气,宽大,好免得教客人们因有所不满而暗中抱怨,以致损了他的寿数。生日一过,他感到疲乏;虽然还表示出他很关心大家怎样过中秋节,而心中却只把它作为生日的尾声,过不过并不太紧要,因为生日是他自己的,过节是大家的事;这一家子,连人口带产业,都是他创造出来的,他理应有点自私。
今年,他由生日的前十天,已经在夜间睡得不甚安帖了。他心中很明白,有日本人占据着北平,他实在不应该盼望过生日与过节能和往年一样的热闹。虽然如此,他可是不愿意就轻易地放弃了希望。钱默吟不是被日本宪兵捉去,至今还没有消息么 谁知道能再活几天呢!那么能够活着,还不是一件喜事吗 为什么不快快活活地过一次生日呢 这么一想,他不但希望过生日,而且切盼这一次要比过去的任何一次——不管可能与否——更加倍的热闹!说不定,这也许就是末一次了哇!况且,④他准知道自己没有得罪过日本人,难道日本人——不管怎样不讲理——还不准一个老实人庆一庆七十五的寿日吗
他决定到街上去看看。到了街上,他没有闻到果子的香味,没有遇到几个手中提着或肩上担着礼物的人,没有看见多少中秋月饼。他本来走得很慢,现在完全走不上来了。他想得到,城里没有果品,是因为,城外不平安,东西都进不了城。他也知道,月饼的稀少是大家不敢过节的表示。他忽然觉得浑身有些发冷。现在,他看明白,④日本已经不许他过节过生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篇两段写太平年月北平中秋前后的水果,从视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来写水果的品种、色彩与形状,“果赞”的内容特别有生活情味。
B.文中“所以必须作到老寿星所应有的一切慈善”,这里的“慈善”与《包身工》“有几个‘慈祥’的老板”中“慈祥”都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C.祁老太爷在生日仪式闹过之后会有疲乏之感,他把中秋节作为自己生日的尾声,觉得过不过节日不太重要,生日是自己的,节日是大家的。
D.祁老太爷到街上游走,没闻到果子的香,也没看见多少中秋月饼,这与城外不平安、东西都运不进城里来有关,其实也是日本入侵后的结果。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写果贩都是艺术家,这艺术家的特质从立体图案画与有腔调的“果赞”便可知。
B.句子②细节描写精妙,“毛茸茸”写蟹局部形态,“轻轻敲裂”写人们享受蟹的惬意。
C.句子③连续用“他须”句式,突出祁老太爷昔日过生日时的欣喜、和善、客气与宽容。
D.句子④从“没有得罪过日本人”而被允许过生日到“不许”,突出日本人的反复无常。
3.祁老太爷在准备过七十五岁寿日时,先有盼望心理,后产生了明显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
★4.本文与孙犁的《荷花淀》开篇都用大量笔墨写当地的风物人情等,其用意有相同处,也有不同点,请简要概括。(6分)
关键能力:本题考查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精准审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
林荫幽径
蒲 宁
寒峭的秋雨已经淅淅沥沥下了好几天,在郊外的一条大道上,黑魆魆的车辙纵横交叉,到处都积聚着雨水。一辆溅满污泥的四轮马车正在大道上奔驰,驰至一幢长方形的木屋前停了下来,坐在车厢里的是个上了年纪的军官。他头戴制帽,身穿海狸皮翻领军大衣,不但身体还未发胖,连眉毛也还是乌黑的,下颏剃得精光。这人的目光疑惑、森严,同时又疲惫。
马停下来后,他先从马车里伸出一只脚来,快步走上了农舍的台阶,朝左边那间上房走去。
上房里温暖、干燥、一尘不染。左边墙角里供着一尊崭新的描金圣像,圣像下边摆着一张铺有洁净的本色台布的桌子,桌子后面是一排擦洗得干干净净的木炕;右边的墙角相当进深,那里砌有一个烧菜用的炉子,炉子新粉了一层白垩,显得分外洁白。炉旁放着一张类乎沙发的躺椅,上面披着一条呢毯,椅背靠着炉子的一侧,从炉门里飘出一股股诱人的肉汤的香气——正在煮一锅加有月桂叶的牛肉卷心菜汤。
来客脱下军大衣,扔到木炕上。上房里一个人也没有,他不高兴地喊道:
“喂,来人呀!”
一个乌黑头发的妇人应声走进屋来,她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相当漂亮。
“欢迎您,大人,”她招呼说,“您要用饭还是要茶炊 ”
来客朝她丰腴的双肩和小巧的双脚——脚上穿着一双旧了的鞑靼式红便鞋——瞟了一眼,漫不经心地三言两语回答说:
“茶炊。你是这里的店东还是女侍 ”
“店东,大人。”
“这么说,店里的事你自己一把抓 ”
“是的。我一把抓。”
“怎么回事 是寡妇吗 否则怎么自己来侍候顾客 ”
“不是寡妇,大人,人总得挣钱糊口呀。”
“哦,是这样。这很好。你店里挺干净,也挺舒适。”
妇人始终微微眯缝着眼睛,用一种要看穿他心底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他。
“我喜欢干净,”她回答说,“我从小是在贵族老爷家长大的,怎么会不讲究整洁呢,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
他听到喊他的名字,惊得挺直身子,睁大了眼睛,脸红耳赤。
“纳杰日达!是你 ”他气急败坏地问。
“是我,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她回答说。
“我的天哪,我的天哪!”他一边说着,一边坐到木炕上,目不转睛地望着她。“真想不到!我们多少年没见面了 有三十五年了吧 ”
“三十年,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
“怎么会有这种事……我的天哪,太奇怪啦!”
“有什么奇怪的,老爷。”
“但是这一切,这一切……真是难以想象!”
他脸上方才那种倦容和心不在焉的神态顿时消失了。他站了起来,在屋里大步地踱来踱去,两眼望着地板。后来,他站停下来,脸涨得通红,说道:
“自从那以后,我没有得到过你一点音讯。你怎么会流落到这儿来的 ”
“说来话长,老爷。”
“听你刚才的口气,你没有嫁人啰 ”“没有。”
“为什么 凭你当年那么漂亮,怎么会嫁不出去 ”
“我不愿意嫁人。”
“为什么不愿意 这话什么意思 ”
“这还用得着解释吗 想来您还记得吧,我当初是多么爱您。”
他羞愧得泪水盈眶,便蹙紧眉头,重又踱起方步来。
“一切都会过去的,我的朋友,”他喃喃地说,“爱情、青春,一切的一切无不如此。这是一桩庸俗的、司空见惯的事。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切都会过去的。”
“未必见得。的确,每个人的青春都会过去,可爱情却是另外一回事。”
他站停下来,抬起头,凄然地笑着说:“你总不可能为我守一辈子吧!”
“恰恰是可能的。多少年过去了,我始终是独身。我知道您早已不是过去的您了,而且您当初也根本不把它当一回事,可是……今天再来责备您已经晚了。话要讲回来,您当时把我扔掉,也够心狠手辣的啦。要知道,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时候,我是管你叫尼科连卡的,那时候您还常常念诗给我听,是关于各种各样‘林荫幽径’的诗。”她冷笑着补充说。
“啊,那时候你可真迷人呀!”他摇着头说,“那么热情,那么可爱!那么美丽的身段,那么美丽的眸子!”
“当时您也非常英俊,我可是把我的美貌、我的热情都给了您。这种事怎么忘记得了。”
“唉!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忘记的。”
“一切都会过去,但一切并不都会忘记。”
“你出去吧,”他说着,掉过身子朝窗口走去,“请你出去吧。”
他掏出手帕来揩着眼睛,又急促地补充说:
“但愿上天宽恕我,而你大概已经宽恕我了。”
她这时已走到门口,站住停下来回答说:
“没有,没有宽恕您。我永远也不会宽恕您。不但当时对我来说世上再也没有比您更亲的人,此后也没有过。因此我无法宽恕您。算了,何苦去回忆这些事,人死了,是没法再把他从墓地上领回家去的。”
“是的,是的,没有必要去提了,请你去关照把马车准备好,”他回答说,离开了窗口,脸色已变得十分严峻。“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我一生并未有过幸福的时候,请你别以为我是幸福的。我爱我的妻子,爱到神魂颠倒的地步。可是她却背弃了我,把我扔掉,跟人跑了,她使我受到的凌辱远比我使你受到的厉害。不过所有这一切,也无非是一桩司空见惯的、庸俗的事罢了。好啦,亲爱的朋友,祝你健康。我想,我也是把我生活中曾经有过的最可贵的东西都留给你了。”
她走到他跟前,吻了吻他的手,他也吻了她的手。
“请你去关照把马车……”
当他重又登程的时候,他忧郁地想道:“是呀,她当年是那么可爱!那么迷人!”他想起最后跟她讲的那席话,想起还吻了她的手,他感到羞愧,可马上又因自己为了这么点事就感到羞愧而愧上加愧。“不过,她的确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刻都给了我,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
苍白的太阳正在西沉。车夫撵着马,选择着泥浆较少的地方向前驰去。夕阳将昏黄的余晖洒在荒凉的旷野上,三匹马齐步扑通扑通地踩着一洼洼水,朝前奔去。他望着一闪一闪的马蹄,皱紧乌黑的眉毛,想道:
“是啊,只好怨自己。是啊,的确是最好的时刻。岂止最好的时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黄金时刻。‘一条条林荫幽径蜿蜒在椴树间,姹紫嫣红的蔷薇在周遭争妍斗艳……’但是,我的天哪,如果当初我没有将她遗弃,那日后会怎样呢 无稽之谈!不过,话又要讲回来,这个纳杰日达如果不是客店的店主,而是我的妻子,是我在彼得堡那个家的主妇,是我孩子们的母亲,那又会怎样呢 ”
想到这里,他阖上眼睛,摇了摇头。
1938年10月20日
(戴骢译,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通过“身体还未发胖”“目光疑惑、森严”等细节描写从外貌、神态等方面刻画了军官精干的形象。
B.作者有意将军官在认出女子前后的行为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了军官对过去所犯错误的忏悔和想要弥补的心理。
C.女店主面对军官的接连问话,回答的语言简短有力,显得从容和克制,说明她经过岁月的打磨变得冷静坚强。
D.文中开头和结尾都写到马在泥洼地上奔驰,色调凄冷,营造了凄凉氛围,前后形成照应,有力地烘托了主旨。
6.小说主要由军官和女店主两人的对话构成,关于对话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军官未认出故人前的问话,看似关心女店主,实则显出其随意散漫的性格。
B.女店主多次由称呼“老爷”转而称呼军官的全名,表明了她不卑不亢的态度。
C.军官通过女店主的回话,以为她已经宽恕他,却再一次引发了女店主的情绪。
D.军官对女店主吐露自己一生的不幸,感慨人生沧桑,也关涉小说主题。
★7.请从场景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段。(4分)
关键能力: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环境描写艺术效果的能力。
精准审题:
8.小说标题“林荫幽径”形象而有寄寓,试结合全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 B项,“都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错误,此处“慈善”没有用反语的修辞手法。
2.D 解析 无中生有。“难道日本人——不管怎样不讲理——还不准一个老实人庆一庆七十五的寿日吗 ”只是祁老太爷的推测,日本人从未允许过他,也构不成“反复无常”。
3.模式一:从不安(担忧/矛盾/怀疑)到绝望(失望/难过)。
模式二:不安(担忧/矛盾/怀疑)→绝望(失望/难过)。
4.(1)相同点: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并生发出对日本入侵者的痛恨。
(2)不同点:①本文写太平年月北平秋天的繁荣景象与下文日本入侵后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引出祁老太爷对自己不能过生日的担忧。②《荷花淀》对白洋淀风物人情的描写自然引出水生告别亲人以及在淀里伏击敌人和妇女们成立队伍保家卫国的内容。
5.B 解析 B项,“突出了军官对过去所犯错误的忏悔和想要弥补的心理”错误。军官并未想要弥补这个错误,而只是在惋惜过去、追忆青春。
6.A 解析 A项,“实则显出其随意散漫的性格”错误,言之过重。军官未认出故人前的问话,只是客人与主人之间一般的询问和关心,并没有显出其随意散漫的性格。
7.①(修辞)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一尊”“一张”“一排”等数量词的使用,将屋子里的陈设一一摆出,表现出布置的有序和整洁;②(感官)文段从视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如“描金”“本色”“洁白”等词极具画面感,渲染了上房的温暖干净,从侧面也体现出了主人的能干;③(观察角度)采用定点换景的方式,采用全方位的视角观察屋子,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8.小说标题“林荫幽径”写得生动形象,寄寓了丰富的情感。①形象:“林荫幽径”是主人公追忆过去的青春和爱情的凭借,这“不折不扣的黄金时刻”也是二人美好爱情的象征。②寄寓:(人物)将两人不同的爱情观联系起来,寄寓了作者对于女店主历经沧桑却忠于爱情、勤劳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于军官感慨沧桑人生的触动。③(情感)赞美了女主人公忠于爱情勤劳乐观的优秀品质,也启发读者因此而思考爱情和青春、人生际遇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