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突破练7 赏析小说的形象(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突破练7 赏析小说的形象(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4 19:5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二 小说阅读
突破练7 赏析小说的形象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贾长沙痛哭
郭沫若
在一天晚上,几个彗星正在东方拖长尾巴的时候,文帝在宣室里召见贾谊,旁边只有一位胖子丞相张苍侍坐。
——“彗星是不足怕的,”他说,“彗星这种东西只是稀罕的自然现象,怪异诚然是可以怪异,但用不着担心,因为它于人事的休咎并没有关系。没有智识的人因怪而生畏,狡黠的人便乘着这种机会图谋不轨。执政的人在这时候是应该加以善导的。开发民智自然是根本的办法,但这种办法不能应急。应急的办法是利用民众的常识来加以新的解释。譬如彗星像扫帚,就说这是除旧布新,是天老爷提起了扫帚来扫除天下的弊端,扫除国家的外患。这样一来,一般没有智识的人便可以得到安心,狡黠者也就无机可乘了。”
他这番意思,在文帝是闻所未闻。文帝听得也真是专心,在贾谊说话的时候,把自己的座席向前移动了好几次,几乎和贾谊接起了膝来。
但是,胖子丞相张苍却有点不大安稳了。张苍是习天文律历的人,他在旁边听着贾谊的“除旧布新”的话,觉得就像是在暗射自己,又看到文帝那样倾心,隐隐感觉着自己的位置和权威有点动摇,但他一点也不露声色。
室中的铜壶漏滴了三下。张苍这时候才很稳静地说:“贾先生的除旧布新的话是极应该采纳的,但今晚已经夜深了,贾先生身体不甚健康,皇上也不好过劳。”
贾谊便先退下去了。之后,文帝又对着张苍吐露了一下自己对贾谊的倾心。
——“贾生毕竟是一位天才,”他说,“很久不见他,以为我自己的识见是超过了他的,但今晚听起他的话来,当今的人实在是没有一个能够赶得上他的。”
——“是,是,是,”张胖子回答着,“贾先生的确是一位不世出的天才,天才。有天才的人是不同凡俗的,我记得他在长沙做过一篇《吊屈原赋》,那文字真真是屈原再来。那里面有几句是‘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真是契合屈原的身世,但一般的人便不很了解他,说他明明是借题发挥,存心毁谤朝廷;说他把自己比成屈原,把陛下比成楚襄王,真真是‘曲高和寡’呢。贾先生如再涵养得几年,我看是愈会得到人望的。贾先生终竟是未来的大器啦。”
就这样,贾谊又受了老头子的一箭。
贾谊经过一次召见之后,他的意见果然得到采纳,他的位置也得到超迁:他由长沙王的太傅被调为了梁王的太傅。
文帝是把张苍的话照着字面解释的,他的确想为贾生养蓄资望,好让他做张苍的后继者。他让他做了梁王太傅之后时常召他进京咨询,直率的贾谊照旧是慷慨淋漓地对权势者毫不客气。他那篇有名的万言的《陈政事疏》,在两千年后的今日虽然都还虎虎有生气,但在当时的权贵者却字字都是眼中钉。别人正在歌舞升平的时候,而他偏要“痛哭”,要“流涕”,要“长太息”。
他在梁国住了将近四年,在前元十一年的六月又陪着梁王入朝。他们是一路骑着马进京的,临到咸阳城下,刚好入冠的梁王有意矜示自己的英武,便纵马飞跑起来。但不幸在咸阳桥上马失前蹄,梁王便坠了马,把脑袋跌破了,死了。
贾谊看到梁王的死,由于突然的冲击和过分的失望,顿时在马上便吐了几口血。
老头子们得到了总攻击的绝好的机会,他们的非难的箭丛集在可怜的贾谊的病躯。
“究竟是少不经事,丧心病狂——文不习武事啦,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啦,何况是皇子,是帝胄——这罪是值得连诛九族的——他自己应该跳下咸阳桥去以一死谢陛下——他还腆颜人世,装病吐血啦——到底不愧是天才,天才,天字第一号的蠢材……”
贾谊的病已经没有再起的希望了。
在有一天晚上行将破晓的时候,他一个人睁着眼睛仰卧着。他突然看见虚空中有一位很憔悴很瘦削的人,年纪怕有六十岁的光景,颈上戴着一串秋兰穿成的花圈,上衣是荷叶集成的,那人很亲蔼地埋下头来看着他。
“贾先生,你认得我吗 ”
“呵,你不就是屈原先生吗 ”他叫了出来,声音是嘶的。“难得你老人家远来。我有一肚子的话正想对你老人家说……我看,我是败北了。我活了三十二年,自从有了知觉以来,我自己问得过良心,我从不曾做过一件对不起人的事……我并不曾倾轧过人,并不曾想把别人挤掉让我自己称霸。我教梁怀王骑马射箭,是念到天下的局面十分阽危,内患随时有爆发的可能,外患没有一天的止息,我希望梁王成为真正的国家的柱石。然而……谁料得梁王……竟因此而夭折呢 我自己努力了一辈子,尽心竭力想做一个‘人’……然而,我到底因为什么得罪了他们,他们是这样执拗地残刻呢 内忧和外患……一天一天地加紧了,而他们不管,他们却只晓得来攻击我……他们到底是怎样的心肝呢 屈原先生,我实在是不明白,我要请你告诉我。”
那人对他说:“你怪那些老人们为甚要忌刻你 就是因为你太聪明,太高尚。你受人忌刻,是应该引以为安慰的。因为你比他们强,故而他们怕你,觉得他们的地位和权威会被你夺掉。你该把他们的攻击看成一群蚊虻过耳。你哀怜他们罢,因为他们生成是蚊虻,只能有点蚊虻的本领。天下赞成你的人很多,忌刻你的人究竟是少数,你该为赞成你的多数人保重。”
贾谊愈见用力握着拳头,像要从床上起来的样子,但他的身子突然反倒下去了。
床头的矮桌上一盏如豆的灯光,为倒下去的风势所扑灭。室中黑暗,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是东壁的窗缝里漏进了一些破晓的光线。
1936年5月3日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贾谊将彗星天象解释为“除旧布新”,文帝闻所未闻,将座席前移了好几次,从侧面表现出贾谊的才华。
B.张苍虽然说贾谊是天才,但他实际并不这么认为,这样说只是为了附和文帝,引出后面对贾谊的议论。
C.张苍的“不露声色”“稳静”都表现出这个人物的城府,与文帝的对话话里有话,更显出他的阴险。
D.“如豆”的灯光被风势扑灭,暗示了贾谊的逝去,而窗缝里漏进的“破晓的光线”则带来了些许希望。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用不少笔墨描写张苍,为下文权贵们的围攻作铺垫,展现了黑暗势力的强大,暗示了贾谊的悲剧结局。
B.本文主要描写了贾谊与文帝、张苍与文帝、贾谊与屈原的三段对话,既有历史的真实,也有小说的虚构。
C.小说通过对比、心理、语言等手法描绘了汉文帝时期的社会现实,也影射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所处形势。
D.李商隐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两句恰当地点出了本文的主题:对君王昏聩弃贤的讽刺。
3.贾谊对屈原的独白段落,写出了贾谊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
关键能力:本题考查梳理概括人物心理感受的能力。
精准审题: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理想·现实·坚守”,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屈原”。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关键能力:本题考查联系全文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精准审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
酒香戏外
曾 瓶
高明远在轩辕宫附近开酒坊,既酿酒,也卖酒。高明远卖酒有规矩,每天最多卖三十斤,每人最多卖二斤。每天卖完酒,高明远就去三泸茶园。
高明远去三泸茶园看戏,买票,有讲究。如果是陈三卿的戏,必买一个好位子,似乎离陈三卿越近越好,不怕花钱。如果没有陈三卿的戏,不管是哪个名角,都花最少的钱,进园即可。
相传,陈三卿刚到三泸茶园演出,因相貌平平,脸上还有麻点,同行和观众并不看好。她演的是《挑帘打饼》。陈三卿一出场,步法身段,时如蜻蜓点水,螃蟹行沙;时如电闪风犁,云行雨骤;时如垂柳摇曳,时如海棠婀娜。看戏的人,刚开始漫不经心,殊不知待几步金莲挪动,眼睛和耳朵,全到了陈三卿身上,一场戏下来,陈三卿让台下观众似醉如痴,掌声如雷。
①那天,高明远在观众席。
陈三卿有了名气,常有人请她到家中唱戏。为了热闹喜庆,名角要向主家献酒。陈三卿献酒,手中酒壶,必盛高家酒。
城隍庙北边的张记桐油店张老板,母亲七十八岁,生了病,临时决定,提前替母亲办八十大寿,冲冲病痛;也临时邀约,请陈三卿来唱戏喜庆喜庆。因是临时,一时难以凑上那么多高家酒。陈三卿也直率,问张老板,我那几杯,应该准备好了吧 张老板直点头。其实,张老板藏有心眼儿,他就不信,你陈三卿,能把酒城这家那家的酒喝出来
锣鼓敲得昂扬激烈,唢呐吹得高亢喜庆,陈三卿端着酒献老寿星,她执酒壶,捧酒杯,正陪饮,酒刚进嘴,即如彩虹般喷射而出。陈三卿笑盈盈的脸陡然间结满冰霜,冷冰冰地说,不是高家酒!
张老板惊讶得嘴都合不拢,正要狡辩,陈三卿卸妆,对张老板拱拱手,告辞走人。
张老板还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问,陈师傅,怎么了
陈三卿不停脚,说,你坏了我的规矩。
这事,很快传开了。高明远心里鼓胀着一句话:以后,陈师傅,你喝高家酒,收成本价。高明远这话,没机会说。陈三卿喝酒,用不着她到高家酒坊买。
这天,排轮子买酒的长龙中出现了陈三卿。尽管换了戏装,一眼,高明远就看到了。嘴巴,差点惊歪了,但很快镇住神,问,陈师傅,今天什么日子,你亲自来 不管如何掩饰,还是有些磕磕巴巴,语气里,是满当当的惊诧,甜丝丝的欢喜。
②陈三卿像还在舞台上,甩出很多笑意,像要把阳光摘下来,给高明远抛过去,说,高师傅,未必你家的酒坊,我就来不得 得看日子,才来得
高明远被晃得有些头晕,说,陈师傅那么忙,完全可以叫人来。陈三卿说,今天得亲自来,其他人来要不得。
高明远的脑子使劲转,想,今天是什么日子
陈三卿说,驻蓝田坝的皮团长,叫卫兵送来信,要下午去他那里唱戏。买上高家酒,带过去,正好。
望着排着轮子买酒的人头,高明远喊叫起来,陈师傅,前面来,你要去皮团长那边,你先买。
陈三卿没挪脚步,说,排起,排起,挨着轮子,规矩,坏不得。
陈三卿不动,高明远没办法。陈三卿前面,排着十好几人。高明远打定主意,如果到陈三卿那里,酒,卖完了,就去酒坊取,破规矩,也要陈三卿买上。
运气还好,轮到陈三卿,坛里还有三四斤。高明远问,陈师傅,两斤酒,够不
陈三卿眼波如酒般明媚亮堂,边笑,边问,不够又怎样 规矩,高师傅忘了
高明远的脸大红一片,他心里有些抱怨,你就不能找一个人和你一起来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陈三卿像根本不知道高明远的心思,说,够了。多了,误事。
陈三卿接过高明远递过来的酒坛,那是她自带的一个翡翠绿瓷坛,从手袋里拿出一张戏票,递给高明远,声音像从街石下面飘上来,明天晚上,我的戏!
戏票上那个座位,高明远一看,惊讶得不得了。陈三卿的戏,每一次,他都买最好的位子,不怕多花钱。陈三卿给的票上那个座位,花钱都买不到。那种座位,留给重要人物,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自己是重要人物 高明远的心,跳上跳下。
《杀端方》,高明远看过,讲的是清末同盟会联络鄂军起义,杀了端方,掀翻了大清朝的事。高明远看过的《杀端方》,不是陈三卿演的,陈三卿演这出戏,演什么角色 端方 议员龚向全
陈三卿笑,到了,就知道了。
③陈三卿的笑声像钻进了陶坛瓷坛,酒香比往日浓了好多。她的眉眼上,似乎挂着什么期许,声音压得很低,说,谢谢你,天天都来捧场!
高明远像被电击一般,原来,那个台上演出的陈三卿,看到了台下的自己啊!并且还场场都记得清楚!高明远拿着戏票,像丢了魂。
第二天,卖完酒,高明远急匆匆去三泸茶园。卖酒的时候,听人讲,昨晚蓝田坝那边在抓共产党。驻扎在城里的张团长,带着队伍,去蓝田坝那边,冲进皮团长的军营,抓人,还放了枪,打死一个,抓住一个,其余的跑了。高明远三步并作两步往三泸茶园赶。
刚到门口,看见张贴栏里,贴着一张大大的告示:今天下午,陈三卿演出的《杀端方》,改为王三品演出《思子轩传奇》。
高明远向卖票的吴跛子打听。他想知道,陈三卿怎么样了 现在在哪里
吴跛子说,哪个晓得 有人说,被张团长带回来关在军营;有人说,跑了,是共产党,她唱戏是给那些开会的人打幌子。
④高明远提着陈三卿送的戏票,呆立在三泸茶园门口。
不久,“泸顺起义”爆发。1926年12月1日,驻扎在蓝田坝的袁品文旅长以邀请军政长官参加军士训练学校毕业典礼为名,将驻防城区的李章浦旅长诱至蓝田坝逮捕。下午四时,袁品文旅长、陈兰亭旅长宣布起义。
中午,高明远推开酒坊大门,哪有往日排着长龙般买酒的队伍!
一人立在酒坊前,冲高明远喊,高师傅,来两斤酒!
高明远满脸惊喜,你还活着
陈三卿一脸灿烂,像被龙透关顶上的朝霞涂过抹过,笑盈盈地说,起义成功,来点酒,好好庆祝!
仍是那个翡翠绿瓷坛。
陈三卿接过高明远打好的酒,说,明晚,川南师范,我演《杀端方》。边说,边递一张票过来。
很多年后,高明远早已离休,坐在轮椅上,酒城党史办的人找到他,送上一份资料,请高老帮忙把关。
资料写道:陈三卿,女,四川泸县人。1906年生,192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泸县特支宣传委员、组织委员。1926年12月参加“泸顺起义”,任泸县特支副书记、泸纳军团联合军事政治学校副教导员。1927年4月22日,随起义军在与川黔联军激战中,牺牲于酒城龙透关。
高明远捧着那份只有三页纸的资料全身不住颤抖,过了很久,才说,我是由她引上革命道路的。
党史办的人拿着录音笔,他们希望从高明远那里,得到一些珍贵史料。
沉默良久,高明远才说,她的川剧,唱得真是好!《挑帘打饼》你们听说过吗 《杀端方》你们听说过吗
说着说着,高明远就哼唱起来。眼泪,滴在资料上,像一朵朵清明时节的花。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明远卖酒有规矩但是又想为了陈三卿打破规矩,体现他作为商人讲人情、灵活变通的一面。
B.陈三卿因张老板冒用高家酒而中途罢演,既表现其品酒水平之高,又说明她对规矩的坚守。
C.“多了,误事”,这既是陈三卿不想多买酒的理由,又暗示她去皮团长那里不仅仅是唱戏。
D.再见到陈三卿时,高明远满脸惊喜,流露出对陈三卿的真切挂念,与打探陈三卿消息相照应。
6.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单独成段,强调高明远在“观众席”,极言普通,与后来看陈三卿的戏必买好位子构成对比。
B.句子②中“甩出”“抛过去”等词语将陈三卿的笑意具象化,彰显出陈三卿阳光热情的心理状态。
C.句子③从高明远的视角表现陈三卿笑声的穿透力,也写出高明远得到陈三卿赠票后内心的欢喜。
D.句子④中手握戏票“呆立”的高明远像一尊雕像,满溢出他得知陈三卿是共产党员时的茫然失措。
7.“酒香戏外”作为文章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分)
8.高明远对塑造陈三卿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关键能力: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
精准审题:

参考答案
1.B 解析 B项,“这样说只是为了附和文帝”错误。由文中张苍的话及“就这样,贾谊又受了老头子的一箭”可知,张苍看似在夸赞贾谊,实则是忌妒讽刺之语,是将贾谊视为眼中钉,背后对贾谊进行打压。
2.D 解析 D项,“点出了本文的主题:对君王昏聩弃贤的讽刺”错误。诗歌表达的是对文帝的讽刺,李商隐借此来抒发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满;本文写于1936年,中华民族处于救亡图存的阶段,作家借贾谊表达自己的苦闷、迷惘,表达对贾生的怀念以及无用武之地的惋惜之情。
3.①贾谊对屈原很是敬重和信任,想得到屈原的认同;②贾谊心念国家安危,建功立业,但梁怀王坠马夭折,深感愧疚和痛苦;③贾谊和屈原一样一心为国为民,都才华横溢遭人忌妒和攻击,有对权贵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懑;④贾生独白有几处省略号,说话断断续续,符合生命进入尾声的病体形象,表明了内心的冤屈和怀才不遇的遗憾。
4.选择关键词:理想·现实·坚守。
①理想:贾谊尽心为国,渴望建功立业,拯救国家于内忧外患中,值得赞颂。
②现实:国家内忧外患,局面阽危,贾谊病体衰弱,忧国伤时,却遭受权贵们的无情攻击,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艰难处境引人深思。
③坚守:三十二年来贾谊尽心竭力,专注忠诚,忧国忧民,始终没想放弃努力,不向现实妥协,但终是抱憾离世,值得敬佩,也令人惋惜。
选择关键词:屈原。
①历史上屈原为了保持自己的清白,正道直行,选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在本文中作者写他劝说贾谊把攻击看成一群蚊虻过耳,表明对贾谊的同情、激励,对群小们的鄙视、鞭挞。
②屈原告诉贾谊受人忌刻是因为太聪明,太高尚,该为赞成你的多数人保重,是鼓励贾谊振作起来,在内忧外患的黑暗现实中,积蓄力量,坚持斗争,具有现实意义。
③屈原其实是贾生想象出来的,是借屈原来肯定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也进一步暗示贾生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5.A 解析 A项,“作为商人讲人情、灵活变通的一面”错误,应该是体现对陈三卿的崇拜,不惜打破规矩。
6.D 解析 D项,“得知陈三卿是共产党员时的茫然失措”错误,应该是对陈三卿是共产党员的震惊,对她可能被抓遭遇不测的担忧。
7.①表层意蕴:高家酒品质好,陈三卿演戏技艺高,高明远与陈三卿因“酒”“戏”结缘,演绎了一段观众与名角惺惺相惜的动人故事。②深层意蕴:暗含陈三卿献身革命的光辉事迹以及高明远在陈三卿的引领下参加革命的人生经历。
8.①高明远是亲历者,通过高明远的所见所闻来写陈三卿,使其演艺高超、待人平和、坚守规则的戏剧名角形象更真实可感。②以高明远的有限视角来写陈三卿,层层揭秘,让陈三卿的真实身份逐渐展现在读者眼前。③高明远在陈三卿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凸显了陈三卿的影响力与革命品质,让陈三卿的形象更丰满具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