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突破练13 文言实词的理解与积累运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突破练13 文言实词的理解与积累运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4 20:0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突破练13 文言实词的理解与积累运用
一、(2025·八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乐天始言,试指“之”“无”二字,能不误。(作者自注:具乐天与予书。)始既言,读书勤敏,与他儿异。五六岁识声韵,十五志诗赋,二十七举进士。贞元末进士尚驰竞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摈落。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拔萃甲科。由是《求玄珠》《斩白蛇》等赋,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矣。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
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之名,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①,衔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作者自注: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予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予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②。”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诏还。予时刺会稽,因得尽征其文,手自排缵,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长庆讫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至于乐天之官秩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节选自《元稹集》卷五十一)
[注] ①模勒:仿照原样雕刻。②微之:元稹字微之,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正确的答案标号。(3分)
贞元A末B进C士尚驰D竞E不尚文F就中G六籍H尤摈落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风》《骚》,文中指《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
B.会,恰巧、适逢,与《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的“会”意思相同。
C.“召而问之”与《论语·学而》中“学而时习之”的“而”用法不相同。
D.刺,指担任州刺史或郡守,与《屈原列传》中“以刺世事”的“刺”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居易自小聪慧,与一般儿童不一样,刚开始学说话时,就能明确无误地分辨出“之”与“无”字,后来他在给元稹的书信中曾经提到过这一细节。
B.礼部侍郎高郢开始用儒家经典来决定录取或黜退,白居易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所创作的《求玄珠》《斩白蛇》等赋在新进士中广泛流传。
C.由白居易、元稹所引领的新诗风十分流行,时人纷纷仿效,称之为“元和诗”,扬、越等地常常有人雕版印制元、白二人的诗作,并叫卖于市井之中。
D.元稹在会稽时亲自收集并编辑了白居易的作品,共成五十卷,因为考虑到次年皇帝要把年号改为“长庆”,就把这部作品集命名为《白氏长庆集》。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4分)
(2)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4分)
5.根据材料,说说在元稹看来“叙文之要”应包含哪些内容。(3分)
二、(2024·河北石家庄质检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2分)
材料一 叔向见韩宣子①,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节选自《国语·晋语》)
材料二 (王)充性恬淡,不贪富贵。为上所知,拔擢越次,不慕高官。不为上所知,贬黜抑屈,不恚下位。比为县吏,无所择避。或曰:“心难而行易②,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 ”答曰:可效放者,莫过孔子。孔子之仕,无所避矣。为乘田委吏,无於邑③之心;为司空相国,无说豫之色。舜耕历山,若终不免。及受尧禅,若卒自得。忧德之不丰,不患爵之不尊;耻名之不白,不恶位之不迁。世能知善,虽贱犹显;不能别白,虽尊犹辱。处卑与尊齐操,位贱与贵比德,斯可矣。
(节选自《论衡·自纪篇》)
材料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注] ①韩宣子,姬姓,韩氏,名起,谥号宣,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②心难而行易:心怀高远而行为随便。③於邑:同“呜唈”,唉声叹气,愁闷不乐。
6.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正确的答案标号。(3分)
起也A将亡B赖子存之C非起也D敢专承之E其自桓叔F以下G嘉吾子H之赐
   
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离,通“罹”,“遭受”,与《屈原列传》中“‘离骚’者,犹离忧也”的“离”意思相同。
B.子,古代为男子的美称,称别人为“吾子”,有“相亲”或“敬爱”之意,可直译为“您”。
C.耻,以……为耻,与《石钟山记》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的“鸣”用法不同。
D.归,“归附”之意,与《项脊轩志》中“后五年,吾妻来归”的“归”意思不同。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栾武子没有很多田产,也没有完整的祭祀礼器,但是他能够行德遵法,声名远播,故而荫及儿子桓子。
B.由于叔向对自己的态度真诚,直言不讳,韩宣子深解其义,对叔向的祝贺由不解到欣然接受,并且由衷感激。
C.王充性格淡泊,不贪图富贵。他主张学习孔子,因为孔子出仕,做小官不避权贵,做高官无骄傲自满之色。
D.“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说明孔子强调实现“仁”更需要自我修养和实践,不能指望别人帮助。
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4分)
(2)处卑与尊齐操,位贱与贵比德,斯可矣。(4分)
10.三则材料分别从什么角度来阐述如何“修身” 请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
1.BEF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贞元末年,选拔进士还崇尚武力,不崇尚文学,其中六经等典籍尤其被排斥。
“贞元末”为时间状语,放在句前,其后B处断句;“进士”作主语,“尚”作谓语,“驰竞”作宾语,宾语后E处断句;“尚”作谓语,“文”作宾语,宾语后F处断句。故选BEF。
2.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句意:适逢我到江陵任职;/适逢天下大雨。C项,“用法不相同”错误。两个“而”用法均为“连词”,表承接。句意:召来问他们/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
3.D 解析 D项,“考虑到次年皇帝要把年号改为‘长庆’”理解错误,原文说“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长庆讫于是”,意思是长庆的年号要结束了。
4.(1)不久,进入了翰林院,掌管起草皇帝诏令,连连上书谈论朝政得失。
(2)自从有文章以来,没有像这样流传广泛的。
5.①白居易生平的才能表现;②作品影视及流传情况;③作品编辑过程;④作品得名缘由。
参考译文 《白氏长庆集》,是太原人白居易写的。居易,字乐天。乐天开始说话时,(大人)试着指出“之”“无”二字,能正确无误。已经开始说话,读书勤奋聪明,与其他孩子不同。五六岁就熟知声韵,十五有志于诗赋,二十七岁考中进士。贞元末年,选拔进士还崇尚武力,不崇尚文学,其中六经等典籍尤其被排斥。礼部侍郎高郢开始采用经典为进士考试的标准,乐天一举考中上等。第二年,在甲科考试中十分突出。因此《求玄珠》《斩白蛇》等赋,被新进进士在京城竞相流传。不久,进入了翰林院,掌管起草皇帝诏令,连连上书谈论朝政得失。于是作《贺雨》《秦中吟》等几十章,评述天下大事,当时的人把它们比作《国风》《离骚》啊。
开始我与白居易同为校书秘书,多用诗文相互赠答。正赶上我到江陵任职,乐天仍在翰林院,寄给我百韵长律诗和杂议文章,前后几十章。此后,两人各在江、通任职,又相酬寄。巴蜀江楚间直到长安城中年轻人,紧接着相仿效,争相写作新词,自称为“元和诗”。然而二十年之间,皇宫、观寺、驿站墙壁上没有不题记上的,王公贵族、闺阁中的妇女、奔走的奴仆之人没有不提及的。至于抄写模刻在市场上出售,有人拿着它去交换酒茶的,到处都是。我曾经在平水市场,看到村校孩子们争相学诗,召来问他们,孩子们回答说:“先生教我们乐天、微之诗。”他们不知道我就是微之了。自从有文章以来,没有像这样流传广泛的。
长庆四年,白居易自杭州刺史凭右庶子的身份被召回。当时我在会稽做刺史,因而得以全部征集他的文章,亲手编排,成五十卷,总共二千一百九十一首。前辈们多以“前集”“中集”为名,我认为陛下明年会改变年号,长庆直到这就要结束了,所以称之为《白氏长庆集》。至于乐天的官职品行,和我的交情深浅,并不是文章的重点,所以就不写了。长庆四年冬季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6.BCE 解析 句意:我韩起将要灭亡之际,幸亏您保全了我,这不是我韩起一个人敢单独承受的,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激您的恩赐。“起”作主语,“也”字是句中表提顿,“将亡”作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所以B处断句;“赖子”作状语,“存”作谓语,“之”作宾语,省略主语“我”,结构齐全,所以C处断句;“之”作“承”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E处断句。“桓叔以下”作主语,“嘉”是谓语,“吾子之赐”是宾语,中间不断开。
7.D 解析 D项,错误。“归,‘归附’之意”错误,材料中“归”是“称赞、称许”之意。“后五年,吾妻来归”的“归”是女子出嫁。
8.C 解析 “做小官不避权贵”错误。“避”,躲开之意。此句意思是“不挑选官职”。
9.参考答案 (1)如果您不去忧虑自己不能立德,而只担忧财物不足,我恐怕哀悼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呢
(2)身处低位和身处高位时操行一样,身份低贱和身份尊贵时品德相同,这样就可以了。
解析 (1)“患”,担忧;“吊”,哀悼;“何贺之有”,宾语前置句,正常句式“有何贺”。
(2)“处卑”,身处低位;“比”,相同;“斯”,这样。
10.①材料一从“安贫修德”的角度阐述;②材料二从“保持恬淡,不贪富贵”的角度阐述;③材料三从努力“克己复礼”的角度阐述。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叔向去见韩宣子,宣子正为自己贫困而忧愁,叔向反而祝贺他。韩宣子说:“我有正卿的虚名,却没有正卿的财产,无法和卿大夫们交际往来,我正因此发愁,你却祝贺我,是什么缘故呢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百顷的田产,他的家里置备不齐祭祀的礼器,但他能宣扬德行,遵循法制,使名声传播到各诸侯国,诸侯亲近他,戎、狄归附他,依靠这点治好了晋国,执行法令没有弊病,所以避免了灾难。到他儿子桓子,骄纵奢侈,贪得无厌,违法乱纪,任意妄为,借贷牟利囤积财物,本应遭到祸难,然而依赖他父亲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到了怀子,改变了桓子的行为,发扬武子的美德,本可以凭此免除祸难,但受到他父亲桓子罪恶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去了。如今您像栾武子那样清贫,我认为您也能具备他的美德,所以向您道贺。如果您不去忧虑自己不能立德,而只担忧财物不足,我恐怕哀悼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呢 ”韩宣子下拜叩头,说:“我韩起将要灭亡之际,幸亏您保全了我,这不是我韩起一个人敢单独承受的,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激您的恩赐。”
材料二 王充的性情淡泊,不贪图富贵。当被上司了解、破格提拔的时候,不为官大而高兴。当不被上司了解、被降职罢官受压抑的时候,也不因职位低而怨恨。几次担任县里的小吏,也没有挑选而不愿干。有人说:“你心胸那么高而行为却一般,喜欢结交趣味相投的人,做官也不计较地位,这样玷污了你的节操败坏了你的品行,世人向你学习什么呢 ”王充回答说:值得学习的人,没有谁能比得上孔子。孔子做官,什么也不挑选逃避。当他做乘田、委吏的时候,没有不高兴的心情;当他做司空、相国的时候,也没有欢乐的表现。舜在历山耕种,就像要那样过一辈子。等到他继承了尧的天下,又像是本来就该这样似的。人应该担忧德行上的不足,而不应担心爵位不尊贵;人们应该以名声不清白为耻,而不应羞耻于官职得不到提升。世人能识别什么是好人,那么好人即使处于卑贱的地位,也仍然是尊贵的;世人不能辨别好坏,那么即使你地位再高,也仍然是耻辱的。身处低位和身处高位时操行一样,身份低贱和身份尊贵时品德相同,这样就可以了。
材料三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附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条目细则。”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说,不合礼的行为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这些话去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