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八角楼上 教案+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八角楼上 教案+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3 18:13:33

文档简介

远景校区2.5班 教师:张远芳
《八角楼上》教案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课文部分含义深刻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学习讲述革命领袖的故事。
3.通过看图、学文,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引导想象,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会讲述毛主席在八角楼上的故事。
2.通过第2自然段中的关键词句,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任务情境,导入新课
师:本单元,我们要学习四篇描写革命先辈们事迹的文章,一起走进红色纪念馆,探寻红色之旅,看,我们来到了第一站,说一说这是什么地方?(八角楼上)
师:在这堂课上,我们要学做红领巾讲解员来讲述一个发生在这座楼上的一个感人的故事。那么孩子们,要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信息,比方说?这个故事发生在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在哪里干什么?当你找到了这些基本信息,我们就能讲故事啦。
二、简单讲故事
(一)自学课文,找到基本信息
师:接下来老师要请大家用好课本,去找到这些相关信息,用不同的标记把它标出来,等会儿我们来进行交流,明白了吗?小朋友们迅速打开课本,翻到71页。
师:我们需要带着下面这两个任务来自学课文。第一个任务我请哪位小朋友来读。第一遍读的时候的要求。第二个学习任务是找到信息标上记号,明白了吗?那开始行动,完成的同学以坐姿告诉我。
汇报四要素
1.了解故事主人公
师:我先来问第一个问题,请问这个故事讲的是谁?一起说吧
师:是啊,是我们敬爱的革命领袖毛主席。
2.了解故事地点,走进八角楼
师:真不错。再来看,那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呢?谁有补充?其实还有一个呢,读上面课文的第一句,预备齐。本文就有三个表示地点的词,你看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读好这个词,茅坪村,毛坪村平后音再来一遍。
师:谁能连起来把这三个地名读准确。
师:你们看,这就是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地图。在咱们中国江西省有一个井冈山地区,井冈山地区里面有一个什么村。八角楼就在茅坪村里。当年毛主席就就在这儿。
师:同学们,八角楼,这个名字你猜是怎么来的呢?(可能他的房里有八个角吧。)
师:回答非常好,猜测他有可能。那是不是这样的呢?老师带来了一张知识卡片,哪位小朋友认识的字多,为大家读一读。我请这位小朋友来读。其余小朋友请你专心听,认真看,找找看,到底是什么原因。
师:这么长的文章一口气读下来了,小朋友们先给他竖个大拇指,给他点赞。那你们发现了吗,为什么这座楼被称为八角楼?找到那句话了吗?你说
师:说话多完整,就是这句话。我们一起读一遍。预备起。因为这座楼上有一个八角形的,所以被人们称作八角楼。
师:下面老师就带大家去实地参观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呢?这就是井冈山茅坪村毛泽东的旧居。这座八角楼毛主席曾经在这儿居住过,它是一座二层小楼,二楼就是毛主席的卧室。请抬头看天窗,我们来顺着数一数,有几个脚:12345678,果然是八个角,所以叫它为八角楼。
3.抓住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好的,小朋友们很厉害。我们找到了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那么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是这个词语特别难读,长长的短语谁能读好来,你来读。
师:这位小朋友读的好的原因是在山字后面停了一停,换口气继续读就顺利多了。哪些小朋友也来试试。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
师: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个短语,预备起。
师:这个短语你画出来了吗?没有请自己完善一下,已经滑滑的小朋友手指指着它,再读一遍。
4.理解“夜幕降临”的意思
师:在下面其实还有一个时间词,小朋友有没有找到,划好呢?没有的话,赶紧补上一条横线,然后读一读它。临是我们要学的生字,前鼻音。再来一遍,你看最早的时候临是这样写的,你看就像一个人睁大着眼睛从上往下看他自己的东西。所以临这个字的意思是从上往下或从高处往低处的意思。那根据临的意思,你能来猜猜夜幕降临的意思吗?(应该是傍晚时分了,你说出了他的时间,对不对?你才是在太阳下山了,所以你说是傍晚时分,我觉得应该已经是晚上了。如果是冬天的话的,天已经暗了,天已经黑了。)
师:孩子们,你看看屏幕,太阳落山了,夜色渐渐黑了,整个天空就好像是被一块黑色的幕布从上往下盖住了一样。所以他就告诉我们,天黑了,晚上来临了。明白了吗?好,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词。再读读课文中的句子,预备读。
5.理清事件
师:这时谁在楼上干什么?请这位同学来。
师: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写文章。同意吗?是的。有多少小朋友把写文章已经划下来了请举手。那有没有小朋友也划下这个短语的,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有小朋友举手,真厉害!这个短语跟写文章的意思差不多。它在课文的末尾,请你找到它,用波浪线划下它,画好了。请你读一读。
6.区分“文章”和“著作”的含义
师:著作和文章,他们是一对近义词,都是表示写出来的作品。不过呢,著作更具有独创性,更著名的一些。所以我们读的时候来把它加重,再来读一遍。
师:读的真好。你看,这就是毛主席当年在八角楼上写下的两部光辉著作啊。看过了以后咱们再去读,我相信你会读的更好,预备起。
(三)师示范简单讲故事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什么时候干什么。现在把这四个问题连在了一起,我们就能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了。老师先来做讲解员讲给大家听,好不好?你们现在就是游客,准备好,我要开始讲故事!
师: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里,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毛主席就在茅坪村八角楼上写文章,他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四)生尝试自己讲故事
师:谁也能够像老师这样简单的来讲解一下这个故事呢?这样吧,我们先自己练习一下,自己讲解给自己听。
师:请一位讲解员,现在你是讲解员,其他小朋友都是游客,请你转身朝向他,用眼睛注视着这位小朋友。讲解员,你准备讲了吗?其余小朋友要听仔细。
师:啊!你看,有的小朋友给他鼓掌了,是不是跟你想的一样?来。那就哦,你也想来试试。好的,那我们也请这位小朋友来做一下讲解员。其余小朋友向他行注目礼。
三、聚焦细节,把故事讲具体
师:这位小朋友讲的也很好,掌声也送给他。我已经从他的讲解中感受到了。他想把故事讲得更具体。你有听到吗?通过梳理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如果我们要把故事讲得更清楚,就得继续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借助插图,把毛主席怎么样去写文章,怎么工作弄明白。
理清动词+干什么
1.连线
师:认真读课文第二自然再完成下面的这道连线。
师:请一位讲解员来连一连,请这位小小讲解员带着我们来读读他连的词语,好不好?他读一遍,你们读一遍。
2.读准“芯”字,理解“清油灯”和“星星之火”的含义
师:好,这儿老师要插一下芯,前鼻音,灯芯这样东西呢,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你看这那个时候我们的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当时照明都是用这样的油灯,我们叫它清油灯,油灯里面放着一根或者几根灯芯,把它点燃以后就会有火光。不过,点燃一段时间以后,光线就会变得昏暗,那就需要用工具拨一拨它。你看,我们在插图中就能看到毛主席的右手拿着握着毛笔,左手就是拿着工具去什么呀?
师:于是灯光就亮一些了,对不对?不过这个灯光也不怎么亮,就像是小小的火星一样,所以它又有一个名字叫星星之火。请你再领读一下最后一个词语,看你能不能读好。好的,谢谢你。
抓住关键词,体会工作条件的艰苦
1.抓住“寒冬腊月”,体会天气的寒冷
师:你看刚才这位小朋友帮我们连线以后,我们发现我说毛主席穿着披着。这是毛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的穿着呀?
师:寒冬腊月,寒冬腊月的深夜,我们知道寒冬腊月指的是……我们在课文《寒号鸟》中我们读到过这个句子,一起再来读一读,预备起。
师:写的北风像狮子一样,我好冷啊。那么在你的印象中寒冬腊月还是怎么样的。
2.抓住穿着,体会条件艰苦
师:就在毛主席写文章的八角楼那边,就已经很冷了。你看,白天都冷的那么刺骨,要是到了深夜呢,那就更冷了。这样的天气下,毛主席穿着什么?你军衣不是棉的,居然是布做的,居然是布做的,而且是薄薄的一层。再来看它披着什么薄毯子。不是棉被,是薄毯子。那他坐在哪里?什么椅子上?坐在竹椅子上,你有什么感受?竹椅子上很凉。是的,夏天的时候舒服极了,对不对?那到了冬天呢。带着这种感受,小朋友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看看能不能把冷读出来。预备起。
3.判断+总结条件艰苦
师:老师,请你做一道判断题。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读,其余小朋友请你看和思考,然后用手势告诉我,你认为它是对的还是错的。
师:那么请用手势告知我,你的判断不用嘴巴。大家都认为这是对的。当时在井冈山,条件非常艰苦,我们从毛主席的穿着中就能感知到了。所以你看啊,我们发现课文第一句话中就在告诉我们当时的艰苦环境,预备读。
抓住关键词,体会毛主席忘我的工作状态
1.理解“凝视”、“沉思”和“察觉”的意思
师:孩子们,毛主席就在这样辛勤的工作着。我们要把故事讲好,还需要去读懂两个词语。第一个词凝视,第二个词语察觉。这两个词语里面都有一个分别都有一个汉字是表示看的,中哪个字是表示看,察觉中哪个字不是察觉?
(1)理解“凝视”、“沉思”的含义
师小朋友,看看图画,你觉得凝视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看看?
师:说的真好。有没有其他词语。还有吗?
师:是啊!他就是这样目不转睛的,聚精会神的,专注的看着这星星之火,脑海里思考着怎么把我们的革命带上胜利的道路,怎么让我们的老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像这样毛主席这样陷入深深的思考就是“沉思”。
(2)理解“察觉”的含义
师:毛主席就是这样看着,想着他连什么都没有察觉到?你说
师:连毯子滑落下来都没有察觉到。小朋友们看上图画是不是发现了?是的,他连毯子从他背上滑落都没有知觉,注意到。
判断+总结忘我工作
师:又有一道判断题了,哪位小朋友为大家读一读?你来读,小朋友听仔细。用手势判断告诉我答案。
师:好,大家都打的叉叉,对不对?错了。
师:那错的原因是什么?
师:你看你们说的都很好,因为老师跟你们的观点一样。不过我的表达不同。我想请个女同学们来为大家读一读。
师:同学们明白了吗?原来咱们毛主席呀!他拨了拨灯芯。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沉思着连毯子滑落都没有察觉,原因是他在那儿忘我的工作着。他忘了冷,忘了饿,忘了苦,忘了泪,只顾着认真的写文章。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照亮,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合作讲故事
1.分任务
师:接下来老师想请小队子分工合作,同桌一人来讲条件艰苦的这一部分故事内容。另一位来讲一讲忘我工作的这一部分内容,合作来把毛主席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内容说具体明白了吗?在讲故事的时候还可以加上一些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用上自己的话把意思说出来就行了。
2.合作讲解
师:已经有不少小朋友敢来尝试一下了,对不对?好,我先邀请一位,待会儿请你先简单的讲讲故事,好不好?好,我们再请一位讲讲条件艰苦的这一部分故事内容。哪位来讲讲忘我工作这一部分。咱们三位小朋友合作真的忘记的时候可以转头看一下,好不好?来三位小朋友合作,我们一起来完整的讲讲这个故事。
师:请看,我们现在要开始进行八角楼红领巾讲解员的活动了。老师先来致欢迎词,请下面的小朋友都做游客,小眼睛盯牢,待会儿我要请你来评一评的。尊敬的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红色纪念馆第一站八角楼参观,下面邀请2.5班的红领巾讲解员为大家做精彩的讲解。
师:说的真好,其实你还可以在最后加上总结,他就是这样忘我的工作。你也可以加上这一句:当时的条件可真艰苦呀!
3.点评
师:我要请下面的小朋友来评一评。来游客啊你觉得怎么样?真好。我这位小朋友听的很专心,再请一位小朋友评一评,哪位游客也想来说一说,你觉得刚才这些小朋友讲的怎么样?
师:用掌声送给这三位小朋友,吸取他们的优点,改进他们的不足。你也能够讲故事了吗?好的,会讲的点点头。
师:课后请小朋友们再把故事去讲一讲,可以先简单的说说这个故事,再具体的来讲讲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讲的时候还可以听上一些自己的感受,那么就更有意思了。
四、概括品质,悟“精神要素”创意讲故事
师:孩子们,故事在最后的时候,其实你可以加上一句赞颂八角楼上毛主席的话,这样会使你的故事更有创意。如果让你说,你打算用哪句话来赞美毛主席啊?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的演讲就是创意讲故事,我相信你们都会成为一名名优秀的红领巾解说员的。
五、结束
最后我们一起来至结束词,起立,先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