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差 利用 给出的材料引导认真解读分析材料
3.学习目标确定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古代各文明发展的不同特点。
2. 各大帝国的建立和区域性影响。
教学难点: 1. 时空条件对古代文明多元特点的影响。
2. 文明扩张和文明交流的影响。
5.学习评价设计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古代文明,时空范围包括公元前4千纪左右至公元5世纪前,亚洲、北非、欧洲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文明。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1.文明是如何产生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制作文明产生的逻辑链条。 生产力的进步是文明诞生根本原因,农业的诞生是文明产生的前提。城市、阶级、国家和文字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教师活动1 1、找出教材中关于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标志有哪些? 2、尝试用图示的方式去描述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历程。学生活动1 认真阅读课本,圈出关键信息,用图示法连接起来活动意图说明:学会客观分析解读材料的方法,学会用图示法表示事件之间的联系环节二:文明的多元特点和时空条件。请大家观察教材图片、阅读正文,填写古代西亚、埃及、印度和希腊文明的成就,总结古代文明的特点。教师活动2 仔细观察可知,古代文明大都分布在中纬度、北温带,大多邻近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这也体现出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影响。学生活动2 古代文明有多元的特征,各地区的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彼此之间的差别也很大。 活动意图说明 利用地图和四大文明古国的成就总结得出结论环节三:思考文明的多元特点背后的原因教师活动3 对每年洪水泛滥的恐惧,加之永远存在的外族人入侵的威胁,……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 尼罗河流域……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犯。……(尼罗河)把整个流域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因此,埃及文明是稳定、保守的。……关心死亡,为来世——尤其是国王的来世——做好物质方面的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斯塔夫利阿诺斯学生活动3 受地理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加之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所以。古代文明呈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活动意图说明 学会客观分析解读材料的方法……
7.板书设计
(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使用PPT应注意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史诗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最初形式之一。有部史诗主要描写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之间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反映了雅利安人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社会情况,堪称一部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书。该史诗产生于 A.古代印度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巴比伦 【解析】由材料可知这部史诗是《摩诃婆罗多》,是古代印度文学的代表作,故A正确。 2.下为古代世界两个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示意图(阴影部分)。 与下列两图所示疆域对应的帝国是 A.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 B.波斯帝国、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解析】第一幅地图所示的帝国疆域不包括古希腊地区,所以判断是波斯帝国,不是亚历山大帝国。第二幅地图所示的疆域不包括法国德国等地区,所以判断不是罗马帝国,而是6世纪一度扩张的拜占庭帝国,故A正确。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利用学案和PPT呈现更多的历史素材,通过多元材料分析解读,从而得出历史结论
教学反思与改进:重点反思单元教学内容分析给教学带来的改变
(一)有助于辅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在以往的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分课时实施教学的,他们紧扣每一个课时的教学重难点,设计相对应的活动,并没有站在单元整体的视角关联各个知识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以从单元整体的视角出发去审视单元内容,自然也无法帮助他们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实施大单元教学,科学合理地设计单元教学活动。这样便能够帮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进行串联,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学习相关的知识点,进而完成知识框架的建构,这样也能引领学生获得深层次的发展。 (二)有利于帮助教师系统整合知识 大单元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关联性,不管是单元内各个课时内容之间的关联,还是教学资源的关联,都系统展现了单元知识之间的关系。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来实施大单元教学,能以更为科学且合理的方式去整合单元内的知识内容,更为系统且合理地呈现这些知识点,这样便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有助于核心素养的落地。 (三)有利于提升历史课程教学实效 历史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实施大单元教学,可以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高效掌握单元内的知识点。而教师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章节的知识内容来实施教学,而是从多个不同的维度设计教学活动,创新教学内容的呈现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与研究。这样便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的学习状态,以更为积极的学习心态去完成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充分彰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便能大大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在促进学生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价值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