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江阴实验学校
007七年级语文作业检查
2025.10.09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小语为加入校文学社,准备了一段自我介绍,其中存在问题,阅读后请帮助她。(8分)
大家好!我是来自七年级1班的小语。我从小热爱文学。我时常徜徉书海,与古今中外的先贤对话。无论是沁()凉的夜色还是火热的骄阳,都蕴藏着作家的无限情思。当然,我也热爱写作。我时常表出家门,鉴赏壮美山河,它们都会成为我写作的素材,偶得一两句妙语,我便喜出望外。我相信,只要我有一颗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写出动人心弦的文字。听说文学社有不少读书沙龙活动,我一定不会lìn()啬与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文学世界气象万千,我想加入文学社,让大家看到我zhàn()放的光芒!
(1)小语从书中摘录了一个词,但不知道读音,请你帮她标注。(1分)
沁()凉
(2)有两个字,小语忘记了写法,请你帮她写出。(2分)
.①l ìn( )啬 ②zh àn( )放
(3)划横线的词语中,有一个使用不当,请你找出()(3分)
A.徜徉 B.鉴赏 C.喜出望外心.气象万千
(4)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3),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月亮表达自己对远方朋友的关切之情。
(6)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时,往往会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来抒发自己的愁思。
3.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百年奋斗,换了人间”,伟大的中国人民正是这部奋斗史的谱写者,每一轮科技攻关、每一次勇攀高峰的背后,是逐梦的中国奋斗者。
①每一颗螺栓、每一个铆钉的背后,是大写的中国劳动者
②他们在田间地头耕耘,在工厂车间值守,在社区街头忙碌,在学校、科研机构劳作不息
③同样,从AI 大模型到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
④从无人化生产车间到火星车、月球车
A. ③①②④ B. ②③①④ C. ④①③② D. ②④①③
4.班级举办了与交友相关的主题班会,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任务。(7分)
材料一:古代朋友称呼
童年时代最要好的朋友称为“竹马之交”;割脖子的交情称为“A()之交”;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称为“金兰之交”;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称为“B(i)之交”;没有抵触、感情融洽的交情称为“莫逆之交”;年辈不相当而结为友称为“C(、丷之交”;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称为“D()之交”;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称为“道义之交”;贤者之间平淡如水、不尚虚华的交情称为“E()之交”。
华东师范大学江阴实验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材料二:
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
选择的网友对象 凭感觉交网友 看重才华 看重外貌 看重人品
比例 19% 17% 19% 45%
(1)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一括号处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患难;②忘年;③刎颈;④君子;⑤贫贱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①②⑤④ C ③⑤②④①. D. ①⑤②③④
(2)材料二为小文同学做的有关“中学生结交网友”的调查表,请你帮他概括出表格所反映的中学生交友情况。(2分)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班会课上同学们就此展开激烈的讨论,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3分)
二、阅读与鉴赏
(一) (18分)
学习《〈世说新语〉二则》时,同学们觉得“咏雪”这一生活细节反映了魏晋文人的内心情感和生活情趣,就此展开了讨论。请你一起参与。
[甲]咏雪
南朝梁/吴均①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②如雾转,凝阶③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看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丙]宋陈善《扪虱新话》卷三云:“撒盐空中,此米雪也。柳絮因风起,此鹅毛雪也。然当时皆以道韫之语为工。予谓《诗》云:‘相彼雨雪,先集维霰’霰即今所谓米雪耳。乃知谢氏二句当各有谓固未可优劣论也。”
余嘉锡 在《世说新语笺疏》中云:“句虽各有所谓,而风调自以道韫为优。
注释①吴均:南朝梁文学家。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知识分子只能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②萦空:在空中缠绕、飘动。此处写雪花凌空盘旋之姿。③凝阶:凝积于台阶。④陈善:字子兼,号秋塘,罗源(今属福建)人,著有《扪虱新话》,共十五卷。⑤余嘉锡:中国目录学家、古典文献学家。
5.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相思空何益(益处,好处) B.俄而雪骤(大、急)
宋陈善《扪虱新话》卷三云(说)D先集维霰(暴雨)
6.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限两处)(2分)
乃 知 谢 氏 二 句 当 各 有 谓 固 未 可 优 劣 论 也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柳絮因风起,此鹅毛雪也。(2分)
2
华东师范大学江阴实验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2)然当时皆以道韫之语为工。(2分)
8.请赏析甲诗“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的妙处(3分)
9.小语认为谢道韫的句子更好,而小文认为谢朗的句子更好。请你结合乙文,参照小语的辩词,帮助小文给谢朗写一段辩词。(2分)
[示例]小语辩词:我认为谢道韫的句子更好。以柳絮喻雪,既点明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又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极富神韵。而谢朗的句子没有诗意,缺乏美感。
小文辩词:
10.按要求完成各题。(4分)
咏雪 内心情感 (1)结合甲诗,说说吴均借“咏雪”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活情趣 (2)乙文透露出古人怎样的家庭生活情趣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二) (18分)
母亲的“梳妆台”
艾科
①自我记事开始,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扫帚将屋内屋外打扫干净,然后从水缸里面舀出一盆清水,端到堂屋门后的老式木质盆架前洗漱。盆架的形制自上而下简单又有层次————上端的木框里嵌有一面方镜,镜子下方的小木盒里放着几样梳洗用品,小木盒的下面才是放洗脸盆的地方。母亲就是在如此简陋的盆架前完成每天的“梳妆打扮”的,即便条件有限,她也乐此不疲。
②滴水成冰的冬晨,母亲做好早饭数次喊我起床无果后,便会不容分说地把我从温暖的被窝里薅起来,再连推带搡地拽到盆架前洗漱。洗脸水虽然冒着热气,但我依旧奋力抗拒。母亲罔顾我的抵触情绪,径直按下我倔强的头,抄起湿热的毛巾迅速地给我洗脸,洗完脸又生猛地将廉价的雪花膏挤在掌心揉开,双手再以排山倒海之势往我脸上扑来,待打圈涂匀后一把将我推开,不惯我還里還過的臭毛病。
③相比之下,“老奸巨猾”的父亲比我聪明多了,多年的夫妻磨合让他知道逃避无效,于是每天起床后都会自觉地走到盆架前剃须、刷牙、洗脸、梳头、整理衣衫。每天早上睁开眼,盆架上的那面方镜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工作,照完母亲照父亲,最后轮到满脸愠怒之气的我。等所有人都梳洗完毕,母亲会拿起专用抹布,将镜面和整个盆架擦得明亮如断。
④儿时住的土屋虽逼仄拥挤,但家什总是摆放得井井有条,地上亦是一尘不染。我和父亲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夸赞面容干净、衣衫整洁、幽香浮动,而我们这种“干净”“整洁”“幽香”的状态,在母亲不辞辛劳的维系下早已成为日常,乡亲的夸赞也让冬日洗漱带来的不快瞬间烟消云散。
⑤在生活窘困的岁月里,卫生之于饱腹犹如鸿毛之于千钧,母亲不仅恰切地做到了两者平衡,还“逼迫”随性的奶奶跟着“精致”起来。
⑥我曾在暖阳和煦的午后,看到母亲像“虐”我一样, “粗暴”地先将奶奶按坐在门前梧桐树下的椅子上,然后返回屋里从盆架上拿来梳子和篦子给奶奶“梳妆打扮”————先用梳子梳头,再用篦子刮虱。刮完虱子之后,母亲将奶奶拉至盆架前,再从锅里舀出事先烧好的热水着手给她洗头。见儿媳妇如此贤惠,自己又還通得不成体统,同为女人,奶奶非常难为情。母亲一边揉搓奶奶的头发一边说:“娘,不想难为情以后就要讲卫生,你面洁衣净我
华东师范大学江阴实验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们也脸上有光。”奶奶羞得满面通红,连声说以后一定讲卫生,不给孩子们“丢脸”。在母亲的监督下,奶奶言出必行, “被迫”活成了全村鲜有的爱干净的老太太。
⑦在清淡如水的日子里,盆架就是母亲的“梳妆台”,她偶尔会利用变卖废品换得的零钱,给“植妆台”添置一些不分男女、全家可用的梳洗用品。有时物件多了,盆架上放不下,母亲就在旁边的墙面上钉上几颗铁钉,用于悬挂毛巾等物件,以节省盆架上的空间。
⑧后来我想,母亲的精致是灵魂的精致,生活就是她的梳妆台,家人幸福是她最高级的化妆品,家人健康是她最昂贵的新衣衫,家中每位成员都是生活舞台上的不可或缺,唯有全家齐心协力,以崭新面貌盛装登台,才能将人生这部独一无二的影视剧演出精彩。
⑨原来母亲一直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梳妆台,她的梳妆台内化于心、有血有肉,充满希望、永不陈旧。
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母亲每天早起打扫,后在简陋的盆架前完成梳妆,即便条件有限,也乐此不疲。
B.母亲在冬天强迫孩子起床洗漱,而父亲则很自觉地完成任务,这种对比突出了母亲的角色。
C.在冬天,母亲会强迫奶奶梳头、刮虱子洗头。这种细致的照顾让奶奶感到难为情。
D.文章结尾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深刻揭示了母亲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12.母亲对“我”、父亲和奶奶分别有怎样的影响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13.赏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我曾在暖阳和煦的午后,看到母亲像“虐”我一样,“粗暴”地先将奶奶按坐在门前梧桐树下的椅子上。
14.文中母亲的“梳妆台”具有丰富的意蕴,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5分)
(三) (8分)
15.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了很多对他影响深远的“益友”。你认为谁能称作鲁迅的“益友” 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理由。(4分)
我认为是鲁迅的“益友”,因为
16.《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全书描写了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请结合以下任意一篇文章,谈一谈少年鲁迅的童心童趣。(4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狗·猫·鼠》 《无常》
三、表达与交流(50分)
在成长的旅程中,我们总有很多初遇的机会。初遇某个人,发生心灵的碰撞;初遇某件事,感悟情感的真谛;初遇某本书,陶冶自我的心智……无论是怎样的初遇情形,都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以“初遇”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除诗歌外,体裁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江苏省无锡市华东师范大学江阴实验学校 2025-2026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1)qìn (2)①吝 ②绽 (3)B (4)我相信,只要我有一颗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写出动人心弦的文字。(或:我相信,只有我有一颗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写出动人心弦的文字。)
2.(1)山岛竦峙 (2)日月之行 (3)海日生残夜 (4)归雁洛阳边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D
4.(1)B (2)中学生结交网友时,最看重对方人品(占比 45%),凭感觉交网友和看重外貌的比例相同(均为 19%),看重才华的比例相对较低(17%)。 (3)示例一:网络交友有利。互联网打破地域限制,能让我们结识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拓宽交友范围;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和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深入交流,分享见解,丰富精神世界。示例二:网络交友有弊。网络具有虚拟性,我们难以真正了解网友的真实情况,容易受到欺骗;过度依赖网络交友,可能会减少现实中的社交互动,影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二、阅读与鉴赏
(一)(18 分)
5.D
6. 乃知谢氏二句当各有谓 / 固未可 / 优劣论也
7.(1)柳絮凭借风力飘起,这描写的是鹅毛般的大雪啊。 (2)但是当时的人都认为谢道韫的诗句更精妙。
8.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空中飘动的雪花比作 “雾”,写出雪花轻盈、迷蒙的姿态;将凝结在台阶上的雪花比作 “花”,写出雪花堆积的厚重与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雪景的不同形态,富有画面感。
9. 我认为谢朗的句子更好。以 “撒盐空中” 喻雪,准确写出了米雪细密、洁白的特点,贴合当时雪骤的情景,朴素贴切,真实再现了雪景的形态。而谢道韫的句子虽有诗意,却未必完全契合米雪的特点。
10.(1)吴均借 “咏雪” 抒发了对时光流逝、春光难觅的怅惘,以及无人理解的孤独相思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黑暗社会现实的苦闷与无奈。 (2)透露出古人温馨和睦、重视文化交流的家庭生活情趣。谢太傅在寒雪日召集家人,与儿女讨论文章义理,当雪骤时还兴致勃勃地引导晚辈咏雪,展现出家庭中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家庭成员间亲密融洽的关系。
(二)(18 分)
11.D
12. 对 “我”:母亲通过强迫 “我” 早起洗漱、注重整洁,让 “我” 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也让 “我” 因乡亲的夸赞而化解冬日洗漱的不快;对父亲:母亲的勤劳和对整洁的要求,影响父亲自觉做好个人梳洗,保持良好形象;对奶奶:母亲 “粗暴” 又耐心地帮奶奶梳妆、洗头,监督奶奶讲卫生,让奶奶 “被迫” 成为爱干净的老太太,也让奶奶感受到家人的关怀。
13.“虐”“粗暴” 看似贬义,实则是对母亲动作的生动描写。“虐” 体现出母亲对 “我” 和奶奶要求严格,不纵容邋遢的态度;“粗暴” 写出母亲帮奶奶梳妆时动作干脆,不拖泥带水,既表现了母亲直率的性格,又暗含着母亲对家人的关爱,用词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
14.①母亲的 “梳妆台” 表面指家中堂屋门后的老式木质盆架,是母亲和家人日常梳洗的工具,承载着家人的生活起居;②深层指母亲的生活态度和对家人的爱,母亲将生活当作 “梳妆台”,以勤劳和精致维系家庭的整洁与和睦,用对家人的关爱 “装扮” 生活,让家人幸福健康,体现出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责任。
(三)(8 分)
15. 示例一:长妈妈。长妈妈虽然粗俗、迷信,但她真心关爱鲁迅,为鲁迅买来心心念念的《山海经》,满足了鲁迅的求知欲,让鲁迅感受到温暖,对鲁迅的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示例二: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不歧视鲁迅,认真批改鲁迅的讲义,关心鲁迅的学业,鼓励鲁迅追求真理,他的正直、热忱和对学术的严谨态度,深深影响了鲁迅,成为鲁迅弃医从文的重要精神动力。
16. 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少年鲁迅在百草园里充满童趣。他在百草园中寻找覆盆子、桑葚等果实,和蟋蟀、覆盆子为伴,听美女蛇的传说,在雪地捕鸟,这些充满童真的活动,展现了少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快乐生活的追求,体现出他的童心童趣。示例二:《狗 猫 鼠》中,少年鲁迅对隐鼠充满怜爱。他回忆儿时饲养隐鼠的经历,描写隐鼠 “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 的可爱模样,以及自己对隐鼠的照顾,字里行间流露出少年鲁迅的天真善良和对小动物的喜爱,充满童心童趣。示例三:《无常》中,少年鲁迅对无常充满好奇与喜爱。他喜欢看无常的形象,欣赏无常公正、富有人情味的特点,甚至希望自己死后能遇到无常,这种对民间鬼神形象的独特喜爱,展现了少年鲁迅天真烂漫的一面,体现出童心童趣。
三、表达与交流(50 分)
初遇
那是一个飘着细雨的春日午后,我撑着伞在老街闲逛。青石板路被雨水打湿,泛着温润的光,两旁的老房子檐角垂着水珠,滴滴答答落在石阶上,像一首轻柔的歌。
走着走着,一阵淡淡的墨香吸引了我。我顺着香气拐进一条更窄的巷子,尽头竟藏着一家小小的书店。木质的门板上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用毛笔写着 “墨香书屋”,字迹清雅,带着几分古朴的韵味。
推开门,风铃轻轻作响。书店不大,书架沿着墙壁排开,摆满了各类书籍,从经典名著到小众散文,应有尽有。阳光透过临街的窗户,在书页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纸张与墨汁混合的清香,让人瞬间静下心来。
店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她正坐在靠窗的藤椅上,戴着老花镜翻着一本书。见我进来,她抬起头,露出温和的笑容:“小姑娘,随便看看,喜欢哪本可以拿下来读。” 她的声音像春日的细雨,轻柔又温暖。
我走到书架前,指尖轻轻拂过一本本封面。忽然,一本浅蓝色封面的散文集映入眼帘,封面上画着几枝淡雅的丁香花,和窗外的雨景格外契合。我取下书,走到老奶奶旁边的小桌前坐下,轻轻翻开。
书页间夹着一张干枯的枫叶,叶脉清晰,像是被精心保存了许久。文字像涓涓细流,描述着春日的花、夏日的风、秋日的叶、冬日的雪,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我看得入了迷,连窗外的雨声都仿佛消失了。
不知过了多久,老奶奶端来一杯温热的菊花茶,放在我手边:“慢慢看,不急。” 我抬头对她笑了笑,接过杯子,茶香与墨香交织在一起,暖了胃,也暖了心。
那天,我在书店待了一下午,直到雨停。离开时,我买下了那本散文集,老奶奶还在书的扉页上用毛笔写下 “春日初遇,墨香相伴”,字迹和店牌上的一样清雅。
如今,每当我翻开那本书,就会想起那个春日的午后,想起那家飘着墨香的小店和温和的老奶奶。那次初遇,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种下了对阅读的热爱,也让我明白,生活中总有不期而遇的美好,等待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