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十四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第十四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23 19:11:49

文档简介

安庆十四中初三年级月度调研
化 学 试 题
(命题 )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 17 小题,满分 40 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 4 页,“答题卷”共 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
1.中学生需要合理膳食,促进健康成长。假期,自己动手制作一盘舌尖上的美食,可以锻炼劳动能力,
也可以放松心情。以下美食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洗菜 B. 切菜 C. 炒菜 D. 盛菜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校运动会上,下列事实中能体现化学改善我们生活的是( )
①色彩鲜艳的服装 ②同学们带来的食品经过了科学的防腐处理
③开幕式上燃放烟花后造成的空气污染 ④用化学工艺制成的饮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如图为福州地区某日的空气质量情况,其中 AQI指数
0~50对人体健康无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首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能导致酸雨
C.污染物 X可能是二氧化碳
D.当天不适合户外运动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安全提示:图标 提示,实验中产生有害气体或烟雾时应开启排风扇
B.数据记录:用托盘天平称取了5.35 g氯化钠固体
C.规范操作:洗涤后的试管倒扣在试管架上
D.药品取用:液体按照最少量1 ~ 2 mL取用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倾倒液体
化学试题第 1页(共 4页)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蒸馏水 B. 干净空气、液氧与氧气混合物
C. 氮气、二氧化碳 D. 澄清石灰水、过氧化氢溶液
7. 氧化反应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氧化反应的是( )
A. 农家肥料的腐熟 B. 粮食酿醋
C.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做饭
8. 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
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9.“人造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21%、78%、0.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人造空气”的成分与空气的成分完全相同
B.该“人造空气”的可以用于航天和航海作业
C.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人造空气”中,会燃烧得更旺
D.若“人造空气”只含有氧气,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10.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装置:室温下,两滴管同时滴入 1mL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可观察到两试管内都产生
气泡,球膜向右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B.本实验能证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完全反应后恢复室温,球膜保持右凸
D.球膜变形因为消耗二氧化锰生成更多氧气
12.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
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 3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图 1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变化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a和 c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继续燃烧
D.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化学试题第 2页(共 4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28 分。)
13.(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二氧化氯 ClO2 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用二氧
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
沸点为 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一定浓度的二
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黏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同时产生氧气,
所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潮湿的氯酸钾 KClO3 和草酸 H2C2O4 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
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
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有: (写 1条即可);化学性质有: (写 1条即可)。
(2)写出二氧化氯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的方法是 。
14.(6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 a的名称∶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若用 F装置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b”或“c”)口通入。
(5)若用 E装置来收集氧气,收集到的氧气不纯的原因 。
15.(5分) 化学科学十分重视实证和理性思维。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选用典型物质进行实验,来探究
物质的有关性质。如图所示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一:木炭在图______(填“①”或“②”)中燃烧更剧烈,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
(2)实验二:图④中集气瓶内放入水的目的______,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化学试题第 3页(共 4页)
16.(6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
(1)Ⅰ.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装置中水的作用是 。
Ⅱ.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
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
(2)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
测量结果应该比理论值 (填偏大或偏小)。
(3)如果用气压传感器测瓶内气压的变化, 段表示水倒吸的过程。
【实验改进】
查阅资料:Ⅰ.铁生锈原理:铁与氧气、水作用生成铁锈。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如图实验
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前 实验后
测量项目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 /mL 80.0 54.5 126.0
(4)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 3分,试卷总分不超过 40分】
【反思】
(5)请分析,压强图中 d点比 a点低的可能原因是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根据温度和
压强图分析得出,红磷燃烧熄灭不是 b点对应的时刻,请简述原因 。
17.(5分)小华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吸入 2L氧气。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
数约为 2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约为 1.43g/L。计算:
(1)在标准状况下,2L氧气的质量是 g。
(2)成年人每分钟大致需要吸入多少 L空气?
化学试题第 4页(共 4页)安庆十四中初三月度调研化学卷答案
一、选择题:1-6 CDBBDB
7-12 CCBAAB
二、非选择题
13.(1)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或熔点为-59℃或沸点为
11.0℃或易溶于水等一条即可):
不稳定:有毒(或有强烈腐蚀性或能与水反应等一条即可)
(2)二氧化氯
一氯气+氧气:分解反应
(3)喷洒大量的水
14.(1)铁架台
(2)B
箧酸铆如垫,
锰酸钾+二轧化锰+氧气
(3)
(4)b
(5)集气瓶内水没有装满: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答一条即可)
15.(1)②:氧气浓度
(2)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使集气瓶炸裂;铁+氧气燃→四氧化三铁
16.(1)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吸收白烟、加速冷却
(2)偏小
(3)cd
(4)20.2%
(⑤)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
bc段压强减少,是因为氧气被消耗,温度降低
17.(1)2.86
2L
(2)21%×1min9.52L
答:成年人每小时大致需要吸入9.52L。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