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与反应机理 备战2026高考真题题集(全国通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与反应机理 备战2026高考真题题集(全国通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25 08:2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战2026高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与反应机理高考真题集
试卷难度
难度 题数
容易 1
较易 3
适中 24
较难 2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一、单选题
1 0.4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焓变产生原因及表示;复合判据;燃料电池
2 0.65 反应热大小比较;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盖斯定律的应用
3 0.65 盖斯定律理解;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的应用;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 0.65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盖斯定律的应用
5 0.65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碰撞理论及活化能;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基元反应与反应历程
6 0.65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7 0.65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根据△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计算
8 0.65 常见能量转化形式;燃烧热概念;燃料电池
9 0.94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化学能与物质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10 0.65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1 0.65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2 0.65 化学能与物质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苯分子结构的特点;苯的加成反应;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3 0.65 化学反应中热量(Q)及(△H)相关判断;活化能
14 0.85 盖斯定律
15 0.85 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反应热大小比较
16 0.65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反应热的内能变化与焓变
17 0.65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中和热概念;燃烧热概念;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18 0.65 盖斯定律;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9 0.65 燃烧热
20 0.65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1 0.65 物质的转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2 0.85 盖斯定律;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化学平衡图像分析;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3 0.65 无机物与有机物;常见能量转化形式;高分子化合物通性的概述;通用高分子材料
24 0.65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反应热与焓变概念比较;反应热大小比较
25 0.65 根据△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计算
26 0.65 常见能量转化形式;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盖斯定律
27 0.65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计算
28 0.65 盖斯定律的应用
29 0.4 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根据△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计算
30 0.65 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计算
一、单选题
1.(2025·海南·高考真题)等温等压下, 。此反应放出的热用于火力发电,能量转化效率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
B.产物为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
C.该反应在燃料电池模式下进行,反应焓变为,
D.该反应在燃料电池模式下做电功,转化效率为,
2.(2025·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反应均能自发进行,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3.(2025·重庆·高考真题)肼()与氧化剂剧烈反应,释放大量的热量,可作火箭燃料。已知下列反应:



则反应的为
A. B. C. D.
4.(2025·北京·高考真题)为理解离子化合物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可设想固体溶于水的过程分两步实现,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溶解是吸热过程
B.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C.根据各微粒的状态,可判断,
D.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与固体和溶液中微粒间作用力的强弱有关
5.(2025·河北·高考真题)氮化镓(GaN)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电信息材料等领域,可利用反应制备。反应历程(TS代表过渡态)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是吸热过程
B.反应ⅱ中脱去步骤的活化能为2.69eV
C.反应ⅲ包含2个基元反应
D.总反应的速控步包含在反应ⅱ中
6.(2025·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和混合无明显现象,则反应在该条件下不自发
B.,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则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C.,则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则
7.(2024·重庆·高考真题)二氧化碳甲烷重整是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涉及的主要热化学方程式有:



已知键能为,键能为,键能为,则中的碳氧键键能(单位:)为
A. B. C. D.
8.(2024·海南·高考真题)已知时,,的临界温度(能够液化的最高温度)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燃烧热
B.题述条件下和,在燃料电池中完全反应,电功+放热量
C.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在于安全储存与运输
D.不同电极材料电解水所需电压不同,产生消耗的电功相同
9.(2011·上海·高考真题)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摩尔质量为)
(i)
(ii)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中通入,反应放热
B.固态碘与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
C.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
D.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10.(2024·贵州·高考真题)AgCN与可发生取代反应,反应过程中的C原子和N原子均可进攻,分别生成腈和异腈两种产物。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的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TS为过渡态,Ⅰ、Ⅱ为后续物)。
由图示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生成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过渡态TS1是由的C原子进攻的而形成的
C.Ⅰ中“”之间的作用力比Ⅱ中“”之间的作用力弱
D.生成放热更多,低温时是主要产物
11.(2024·广东·高考真题)对反应(I为中间产物),相同条件下:①加入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幅缩短;②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减小。基于以上事实,可能的反应历程示意图(——为无催化剂,------为有催化剂)为
A. B. C. D.
12.(2024·北京·高考真题)苯在浓和浓作用下,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中间体到产物,无论从产物稳定性还是反应速率的角度均有利于产物Ⅱ
B.X为苯的加成产物,Y为苯的取代产物
C.由苯得到M时,苯中的大键没有变化
D.对于生成Y的反应,浓作催化剂
13.(2024·安徽·高考真题)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发生下列反应:,,测得各气体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反应进程示意图符合题意的是
A. B. C. D.
14.(2011·海南·高考真题)已知: kJ·mol-1
kJ·mol-1
则反应的为
A.+519.4kJ mol-1 B.-259.7kJ mol-1 C.+259.7kJ mol-1 D.-519.4kJ mol-1
15.(2017·江苏·高考真题)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s)+ H2O(g)=CO(g)+H2(g) △H1=a kJ/mol
②CO(g)+H2O(g)=CO2(g)+H2(g) △H2=b kJ/mol
③CO2(g)+3H2(g)=CH3OH(g)+H2O(g) △H3=c kJ/mol
④2CH3OH(g)=CH3OCH3(g)+H2O(g) △H4=d kJ/mol
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反应CH3OH(g)=CH3OCH3(g)+H2O(l) △H=kJ/mol
D.反应2CO(g)+4H2(g)=CH3OCH3(g)+ H2O(g)的△H=(2b+2c+d) kJ/mol
16.(2011·海南·高考真题)某反应 kJ/mo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 kJ/mol 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 kJ/mol
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 kJ/mol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 kJ/mol
17.(2009·重庆·高考真题)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3O2(g)=2CO2(g)+3H2O(g) △H=-1367.0kJ/mol (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kJ/mol (中和热)
C.S(g)+O2(g)=SO2(g) △H=-296.8 kJ/mol (反应热)
D.2NO2=O2+2NO △H=+116.2kJ/mol (反应热)
18.(2023·江苏·高考真题)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


在密闭容器中,、时,平衡转化率、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所测得的实际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题图所示。的选择性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焓变
B.的平衡选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C.用该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约为480~530℃
D.450℃时,提高的值或增大压强,均能使平衡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
19.(2023·海南·高考真题)各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20.(2023·广东·高考真题)催化剂Ⅰ和Ⅱ均能催化反应。反应历程(下图)中,M为中间产物。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Ⅰ和Ⅱ,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 B.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R的浓度增大
C.使用Ⅱ时,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 D.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21.(2023·北京·高考真题)一种分解氯化铵实现产物分离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其中代表或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分别是
B.既可以是,也可以是
C.已知为副产物,则通入水蒸气可减少的产生
D.等压条件下,反应①、②的反应热之和,小于氯化铵直接分解的反应热
22.(2023·浙江·高考真题)一定条件下,苯基丙炔()可与发生催化加成,反应如下:

反应过程中该炔烃及反应产物的占比随时间的变化如图(已知:反应I、Ⅲ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焓变:反应I>反应Ⅱ
B.反应活化能:反应I<反应Ⅱ
C.增加浓度可增加平衡时产物Ⅱ和产物I的比例
D.选择相对较短的反应时间,及时分离可获得高产率的产物Ⅰ
23.(2023·辽宁·高考真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CO2合成了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
B.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其成分属于无机盐
C.研制了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形式:太阳能→电能
D.革新了海水原位电解制氢工艺:其关键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蚀
24.(2018·浙江·高考真题)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的
B.相同条件下,HCl的比HBr的小
C.相同条件下,HCl的()比HI的大
D.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1mol H-X键放出a kJ能量,则该条件下
25.(2012·重庆·高考真题)肼()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键为942、O=O键为500、N-N键为154,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是
A.194kJ B.391kJ C.516kJ D.658kJ
26.(2016·江苏·高考真题)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 =2H2(g)+ O2(g) Δ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 H2O(g) =CO(g)+ H2(g) Δ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 H2O(g) =CO(g)+3H2(g) ΔH3=206.1kJ·mol–1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减小
D.反应CH4(g)=C(s)+2H2(g)的 ΔH= +74.8 kJ·mol–1
27.(2008·重庆·高考真题)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B.
C.
D.
28.(2022·重庆·高考真题)“千畦细浪舞晴空”,氮肥保障了现代农业的丰收。为探究(NH4)2SO4的离子键强弱,设计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可得△H4/(kJ mol-1)为
A.+533 B.+686 C.+838 D.+1143
29.(2023·浙江·高考真题)标准状态下,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已知和的相对能量为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可计算键能为
C.相同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历程Ⅱ>历程Ⅰ
D.历程Ⅰ、历程Ⅱ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0.(2014·重庆·高考真题)已知:C(s)+H2O(g)=CO(g)+H2(g) ΔH=a kJ·mol-1 
2C(s)+O2(g)=2CO(g) ΔH=-220 kJ·mol-1
H-H、O=O和O-H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496 kJ·mol-1和462 kJ·mol-1,则a为
A.-332 B.-118 C.+350 D.+130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备战2026高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与反应机理高考真题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C D B B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D C D C D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A D B D C C C D
1.C
【详解】A.反应中气体物质的量减少(3 mol→1 mol),且生成液态水,系统混乱度降低,ΔS<0,A正确;
B.生成H2O(g)时,相比H2O(l)少释放了液化潜热,故放出的热量减少,B正确;
C.焓变(ΔH)是状态函数,与反应途径无关。燃料电池中反应的焓变ΔH'与原反应ΔH相等,C错误;
D.燃料电池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损失小于火力发电(需经热能→机械能→电能),故η'>η,D正确;
答案选C。
2.C
【分析】将五个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④、⑤。
【详解】A.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难溶于水而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已知反应①,
②,则反应①放出的热量小于反应②,即,故,A正确;
B.已知反应②,
③,
利用盖斯定律将反应③-反应②得到,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该反应的,即,B正确;
C.已知反应⑤(化合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利用盖斯定律,将反应④-反应③得到反应⑤,即,,C错误;
D.已知反应③为放热反应,,结合C项解析知:,则,D正确;
故选C。
3.B
【分析】根据目标方程式与原方程式的特点可知,将原方程式进行(①-3×②+③)变换,可得目标方程式,所以,ΔH应为,据此解答。
【详解】A.选项A的表达式为,但根据推导结果,ΔH应为,与A不符,A错误;
B.推导过程中,通过组合反应①、③及反转的反应②×3,得到总ΔH为,再除以4得,与选项B一致,B正确;
C.选项C未除以4,直接取,不符合目标反应的系数比例,C错误;
D.选项D的表达式为,符号和系数均与推导结果不符,D错误;
故选B。
4.C
【分析】由图可知,固体溶于水的过程分两步实现,第一步为NaCl固体变为Na+和Cl-,此过程离子键发生断裂,为吸热过程;第二步为Na+和Cl-与水结合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的过程,此过程为成键过程,为放热过程。
【详解】A.由图可知,固体溶解过程的焓变为,为吸热过程,A正确;
B.由图可知,固体溶于水的过程分两步实现,由盖斯定律可知,即,B正确;
C.由分析可知,第一步为NaCl固体变为Na+和Cl-,此过程离子键发生断裂,为吸热过程,a>0;第二步为Na+和Cl-与水结合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的过程,此过程为成键过程,为放热过程,b<0,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却决于固体断键吸收的热量及Na+和Cl-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有关,即与固体和溶液中微粒间作用力的强弱有关,D正确;
故选C。
5.D
【详解】A.观察历程图可知,反应ⅰ中的相对能量为0,经TS1、TS2、TS3完成反应,生成和,此时的相对能量为0.05eV,因此体系能量在反应中增加,则该反应为吸热过程,A正确;
B.反应ⅱ中因脱去步骤需要经过TS5,则活化能为0.70eV与TS5的相对能量差,即3.39eV-0.70eV=2.69eV,B正确;
C.反应ⅲ从生成经历过渡态TS6、TS7,说明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包含2个基元反应,C正确;
D.整反应历程中,活化能最高的步骤是反应ⅲ中的TS7对应得反应步骤(活化能为3.07eV),所以总反应的速控步包含在反应ⅲ中,D错误;
故选D。
6.B
【详解】A.根据复合判据ΔG=ΔH-TΔS,该反应ΔH<0、ΔS<0,温度较低时ΔG<0,故低温能自发进行,A错误;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平衡常数减小,B正确;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则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反应②得到目标反应Na(s)+Cl2(g)=Na+(g)+Cl (g),则ΔH=,由于不能明确相对大小,则ΔH不能确定,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②-③可得反应:,该反应,根据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键能和可得:4c+2b-3a-中的碳氧键键能=,中的碳氧键键能=(),故B正确;
故选:B。
8.D
【详解】A.氢气燃烧热为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则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燃烧热,故A正确;
B.由题意可知,氢氧燃料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和,在燃料电池中完全反应,电功+放热量,故B正确;
C.氢气是易燃易爆的气体,难于安全储存与运输,所以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在于安全储存与运输,故C正确;
D.W=Uq,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即电解池转移的电荷数q相同,不同电极材料电解水所需电压U不同,则W不同,所以产生2g氢气消耗的电功不同,故D错误;
故选D。
9.D
【详解】A.与物质的量均为1mol,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放出的热量小于9.48kJ,故A错误;
B.由盖斯定律知(i)-(ii)得I2(g)=I2(S) ,故1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35.96kJ,故B错误;
C.反应(i)、反应(ii)的产物都是HI(g),状态相同,稳定性一样,故C错误;
D.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能量低,故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A.由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图可知,两种路径生成的产物的总能量均低于反应物,故从生成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A项正确;
B.与Br原子相连的C原子为,由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图可知,过渡态TS1是由CN-的C原子进攻的,形成碳碳键,B项正确;
C.由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图可知,后续物Ⅰ、Ⅱ转化为产物,分别断开的是和,且后者吸收更多的能量,故Ⅰ中“”之间的作用力比Ⅱ中“”之间的作用力弱,C项正确;
D.由于生成所需要的活化能高,反应速率慢,故低温时更容易生成,为主要产物,D项错误;
故选D。
11.A
【详解】提高反应温度,增大,说明反应的平衡逆向移动,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减小,说明S生成中间产物I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属于吸热反应,由此可排除C、D选项,加入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幅缩短,即反应的决速步骤的活化能下降,使得反应速率大幅加快,活化能大的步骤为决速步骤,符合条件的反应历程示意图为A,故A正确,
故选A。
12.C
【详解】A.生成产物Ⅱ的反应的活化能更低,反应速率更快,且产物Ⅱ的能量更低即产物Ⅱ更稳定,以上2个角度均有利于产物Ⅱ,故A正确;
B.根据前后结构对照,X为苯的加成产物,Y为苯的取代产物,故B正确;
C.M的六元环中与相连的C为杂化,苯中大键发生改变,故C错误;
D.苯的硝化反应中浓作催化剂,故D正确;
故选C。
13.B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X的浓度逐渐减小、Y和Z的浓度逐渐增大,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X和Y的浓度逐渐减小、Z的浓度继续逐渐增大,说明X(g)Y(g)的反应速率大于Y(g)Z(g)的反应速率,则反应X(g)Y(g)的活化能小于反应Y(g)Z(g)的活化能。
【详解】A.X(g)Y(g)和Y(g)Z(g)的 H都小于0,而图像显示Y的能量高于X,即图像显示X(g)Y(g)为吸热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图像显示X(g)Y(g)和Y(g)Z(g)的 H都小于0,且X(g)Y(g)的活化能小于Y(g)Z(g)的活化能,B项符合题意;
C.图像显示X(g)Y(g)和Y(g)Z(g)的 H都小于0,但图像上X(g)Y(g)的活化能大于Y(g)Z(g)的活化能,C项不符合题意;
D.图像显示X(g)Y(g)和Y(g)Z(g)的 H都大于0,且X(g)Y(g)的活化能大于Y(g)Z(g)的活化能,D项不符合题意;
选B。
14.D
【详解】将已知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①—②得到反应,则反应△H=(-701.0kJ/mol)-(-181.6kJ/mol)= -519.4kJ/mol,故选D。
15.C
【详解】A.反应①②可以生成CO2和H2,为③提供原料气,A正确;
B.反应③消耗二氧化碳生成燃料甲醇,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B正确;
C.反应CH3OH(g)=CH3OCH3(g)+H2O(g) 可由反应④×得到,故△H=kJ/mol,但是若水为液态,则会放出更多热量,C错误;
D.反应2CO(g)+4H2(g)=CH3OCH3(g)+ H2O(g)可由②×2+③×2+④,故其焓变△H=(2b+2c+d) kJ/mol,D正确;
故选C。
16.D
【详解】A.反应热=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该反应的反应热为+100 kJ/mol,则正反应活化能大于100kJ/mol,A项错误;
B.根据A选项分析,逆反应活化能可能小于100kJ/mol,B项错误;
C.正反应活化能大于100kJ/mol,C项错误;
D.题中焓为正值,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D项正确;
答案选D。
17.C
【详解】A.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稳定的物质(水为液态水)过程放出的热量,故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 H=-1367.0kJ/mol,A错误;
B.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kJ/mol,C错误;
C.硫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故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g)+O2(g)=SO2(g) H=-296.8 kJ/mol,C正确;
D.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2(g)=O2(g)+2NO (g) H=+116.2kJ/mol,D错误;
故答案为:C。
18.D
【详解】A.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的焓变,A错误;
B.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的含量降低,故的平衡选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错误;
C.由图可知温度范围约为350~400℃时二氧化碳实际转化率最高,为最佳温度范围,C错误;
D.450℃时,提高的值可提高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压强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均能使平衡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D正确。
故选D。
【点睛】
19.D
【分析】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的物质放出的热量称为燃烧热。
【详解】A.H2O应该为液态,A错误;
B.,B错误;
C.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则,C错误;
D.,D正确;
故选D。
20.C
【详解】A.由图可知两种催化剂均出现四个波峰,所以使用Ⅰ和Ⅱ,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A正确;
B.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达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R的浓度增大,B正确;
C.由图可知Ⅰ的最高活化能小于Ⅱ的最高活化能,所以使用Ⅰ时反应速率更快,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C错误;
D.由图可知在前两个历程中使用Ⅰ活化能较低反应速率较快,后两个历程中使用Ⅰ活化能较高反应速率较慢,所以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D正确;
故选C。
21.C
【分析】分解的产物是和,分解得到的与反应生成,又可以分解得到和,则a为,b为,c为,d为。
【详解】A.由分析可知,a为,c为,A项错误;
B.d为,B错误;
C.可以水解生成,通入水蒸气可以减少的生成,C正确;
D.反应①和反应②相加即为氯化铵直接分解的反应,由盖斯定律可知,等压条件下,反应①、反应②的反应热之和等于氯化铵直接分解的反应热,D错误;
故选C。
22.C
【详解】A.反应I、Ⅲ为放热反应,相同物质的量的反应物,反应I放出的热量小于反应Ⅱ放出的热量,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焓变越小,因此反应焓变:反应I>反应Ⅱ,故A正确;
B.短时间里反应I得到的产物比反应Ⅱ得到的产物多,说明反应I的速率比反应Ⅱ的速率快,速率越快,其活化能越小,则反应活化能:反应I<反应Ⅱ,故B正确;
C.产物I和产物II存在可逆反应,则产物II和产物I的比值即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由于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增加HCl浓度平衡时产物II和产物I的比例不变,故C错误;
D.根据图中信息,选择相对较短的反应时间,及时分离可获得高产率的产物Ⅰ,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3.A
【详解】A.常见的脂肪酸有: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二者相对分子质量虽大,但没有达到高分子化合物的范畴,不属于有机高分子,A错误;
B.嫦娥石因其含有Y、Ca、Fe等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又因含有磷酸根,是无机盐,B正确;
C.电池是一种可以将其他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
D.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成分,可以将大多数物质腐蚀,而聚四氟乙烯塑料被称为塑料王,耐酸、耐碱,不会被含水腐蚀,D正确;
故答案选A。
24.D
【详解】A.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气体溶于水的逆过程吸热,即HF的△H1>0,故A错误;
B.由于HCl比HBr稳定,所以相同条件下HCl的△H2比HBr的大,故B错误;
C.△H3+△H4代表H(g)→H+(aq)的焓变,与是HCl的还是HI的无关,故C错误;
D.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1molH X键放出a kJ能量,则断开1molH X键形成气态原子吸收a kJ的能量,即为△H2=+akJ/mol,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应热和焓变,难度中等,解题时要理解图中△H1所表达的意义,注意当反应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25.B
【详解】根据图中内容可知,,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产物的能量与反应物能量的差值,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建形成释放能量,设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为K,所以有154+4K+500=2218;解得K=391;
故答案选B。
26.D
【详解】A.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
B.反应②的ΔH2=131.3kJ·mol–1>0,则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故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③-反应②得, CH4(g)=C(s)+2H2(g) ΔH= +74.8 kJ·mol–1,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7.C
【详解】由图可以看出,mol N2(g)和mol H2(g)断键吸收的能量为a kJ,形成1mol NH3(g)的放出的能量为b kJ,所以N2(g)+H2(g)NH3(g) ΔH=(a-b)kJ/mol,而1mol的NH3(g)转化为1mol的NH3(l)放出的热量为c kJ,根据盖斯定律可知:N2(g)+H2(g)NH3(l) ΔH=(a-b-c) kJ/mol,N2(g)+H2(g)2NH3(l) ΔH=2(a-b-c)kJ/mol;
故合理选项是C。
28.C
【详解】①;
②;
③;
④;
⑤;
⑥;则⑤+①-⑥-②+③得④,得到+838 kJ mol-1,所以A B D错误, C正确,
故选C。
29.C
【分析】对比两个历程可知,历程Ⅱ中增加了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
【详解】A.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但是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因此,A正确;
B.已知的相对能量为0,对比两个历程可知,的相对能量为,则键能为,B正确;
C.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因此相同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历程Ⅱ=历程Ⅰ,C错误;
D.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由图像可知,历程Ⅱ中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最低,所以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
故答案为:C。
30.D
【详解】①C(s)+H2O(g)=CO(g)+H2(g)ΔH=akJ·mol-1
②2C(s)+O2(g)=2CO(g)ΔH=-220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得2H2O(g)= 2H2(g)+ O2(g) ΔH=2akJ·mol-1+220kJ·mol-1;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即462kJ·mol-1×4-436kJ·mol-1×2-496kJ·mol-1=2akJ·mol-1+220kJ·mol-1,则a=+130,故选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