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黄河颂[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3-16 08: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黄河颂光未然课文导入走近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精神支柱。
下面看几组黄河的图片感受黄河的气魄
黄河发源地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 看了这么多黄河的图片大家觉得黄河是这么样的一条河啊?你觉得他具有哪些精神?课文导入历史背景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当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创作过程文学常识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曲作者文学常识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1913年生于河北省光化县,1927年参加革命,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在延安创作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广阔的历史画卷,刻画了黄河母亲的伟大形象,反映中华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词作者文学常识参照书本生字教学听录音的朗诵及歌曲《黄河颂》
学习正确朗诵诗歌
望黄河—颂黄河 整体感知黄河颂1、本课题目《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2、听罢《黄河大合唱》,读过《黄河颂》,你感受到了黄河怎样的气魄?3、《黄河颂》从音乐结构上来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4、序曲和尾声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5、主体部分可以分成哪两个层次?6、主体部分的第二层次是从哪些方面歌颂黄河的?这几个方面在写法上是采用了由“实”到“虚”,还是由“虚”到“实”的顺序?8、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2、 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1)使得歌词主体部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2)有利于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表达对黄河的赞美。
即“颂黄河”部分可清楚地划分为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三个层次。由实到虚,逐步深入。问题探究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B、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E、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2、收集几条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迁移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