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传移模写
【本课情境】
古代画家大多对名家画作进行过临摹,清代王翚就是极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临摹作品有《临唐宋各家山水册》《临关仝山水图》《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
古人为什么要进行大量临摹呢?
临摹山水画要注意哪些问题?
仿荆浩烟峦晚景
仿关仝太行山色
仿董北苑夏木垂阴
仿李营丘雪图
仿李晞古竹坞幽居
仿王晋卿烟江叠嶂
“传移模写”本是古人复制画作的一种方法,后多指临摹画作以达到细致学习画作、传承画作笔墨技法、获得经营布局能力的方法。临摹前需要仔细分析作品。
"传移模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艺术理论术语,最早见于南齐谢赫《古画品录》提出的绘画"六法论"。
知识链接
六法论:出自南齐谢赫的《画品》,是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重要标准和美学原则。 六法依次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传移模写”是“临摹学习”古人优秀绘画,然后融会贯通,自出机抒,从依门傍户走向自立门户。主要从“传”“移”“模”等具体词性及文化语境中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传移模写”乃为六法之“临摹学习”。
“临摹学习”是对历代经典之作的传承和发展,一是师承技巧;另一方面是绘画精神和画品标格的师承,以得之心源,积跬以进。
仿赵孟頫春山飞瀑图(中国画)[清代]王翚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任务一
观察并思考:
左图运用了哪些笔法?运用了哪些色彩?是如何布局的?
古代画家认为“一笔不到,笔笔不到”,这是强调中国画用笔的重要性。中国画基本笔法可概括为勾勒、皴擦、点染。
国画中常用的基本笔法,如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等,以及基本墨法,如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等。
笔法的快慢
笔法的提按
笔法的转折
托笔
泼墨法顾名思义泼而成之,如泼水一般,一遍或者多遍泼墨。干、湿、浓、淡同时进行,用笔一气呵成,是典型的大写意之墨法。往往在一大片墨中同时有干、湿、浓、淡的变化。
破墨法,指在当前墨迹未干之际,又画上另一墨色,以求得水墨浓淡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破墨法有以重破淡、以淡破重、以干破湿、以湿破干、以水破墨、以墨破色等。画面效果多呈水墨、水色,交融多变,富有生机活泼之感。
积墨,顾名思义多层积累、堆积,层层溃染,层积而厚。积墨过程先淡后浓,或先浓后淡均可。积墨法最大的特点是必须等前一遍稍干后再积下一遍,这是不可改变的规律。
中国山水画中山石纹理千变万化,古人用勾、皴、擦、点、染等几个基本步骤。
石是山水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石分三面』,应把石画成有空间感和有一窍不通厚的度才对。当石立于土坡或水面上时,石下不应只勾一条线,否则,石就浮在上面,缺少体量感。
勾勒多用于外形结构处,皴擦多用于体现树石质感,点染常用于勾勒、皴擦之后,进一步丰富画面层次。
用中锋勾出山石的轮廓,注意线条干、湿、浓、淡的变化。
在山石的暗部加以皴笔,加强山石的立体感。
在皴的缝隙间加擦笔,加强山石的质感。
在皴擦间用淡墨渲染暗部,要多蘸水。
任务二 尝试将《仿赵孟頫春山飞瀑图》中不同形状的山石提炼出来,重新组合成一幅新的山水画。
每一组山石、每一簇树叶在不同的组合下,会形成不同的山石样貌、树木姿态。
皴是依山石的纹理以各种线条(或点)画出石头的质感或立体感。皴笔要简练,不宜过于密集,否则笔法就显示不出来,墨色也容易呆腻。
“点皴”常用来营造山石葱郁的效果;“线皴”常用来表现山石的结构;“面皴”是侧锋用笔,常用来表现山石的肌理。
皴法是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属山水画核心程式化语言。该技法通过毛笔侧锋淡干墨皴擦,模拟山石树木的脉络、质地及明暗关系,其形态分类包含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斧劈皴等,可归为点皴(如雨点皴、豆瓣皴)、线皴(如披麻皴、荷叶皴、折带皴)、面皴(如大小斧劈皴)三大体系。
披麻皴:表现树木的皮肤和质感。
斧劈皴:用于表现坚硬、棱角分明的山石。
雨点皴:笔触形似雨点,适合表现细腻的山石。
折带皴:用于表现山石的层次感。
卷云皴:表现云彩的变化。
米点皴:适合表现细小的山石。
解索皴:用于表现复杂的山石结构。
披麻皴
解锁皴
知识拓展
山水画树的画法:树分四枝,要表现其立体感。树枝要分出前、后、左、右。画树干运笔要用中锋,用墨宜千些,以显得苍劲有力。画小枝干笔墨可鲜活些,以显得有生气。树枝的分布应疏密有致。
夹叶
点叶
感知与体验 你认为下图的山石适合哪种皴法?树干适合配哪组树叶?尝试着画一画。
新知探究:
从色彩的角度对山水画分类,一般可分为水墨山水、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它们都遵从“随类赋彩”原则。
水墨画:指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体。相传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以来继续有所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取得“水晕墨章”、“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在中国画史上占重要地位。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所谓“五色”,说法不一,或指焦、浓、重、淡、青,或指浓、淡、干、湿、黑。实际上都是指墨色的变化丰富而言。
王维《江干雪霁图》局部
五代关仝《秋山晚翠图》
王维:南宗山水画之祖,开创中国山水画一代画风 。以水渗透墨彩来渲淡(破墨)的新技法,打破了青绿重色和线条勾勒的束缚,更适宜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
青绿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
张大千 金碧山水图
《江山秋色图》局部宋赵伯驹
《青绿山水图》明张宏
浅绛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在水墨钩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画。浅绛山水画法特点是素雅青淡,明快透澈。其方法是先用浓淡,干温变化之墨线勾勒轮廓结构变化之后,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掺少稍失砂类)染山石,树木结构处,最后用淡花青类色渲染即成。浅绛山水画,以树、石、云、水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笔墨为构架,着色以浅赭为主。
黄公望 天池石壁图
王时敏 山水册
吴装——山水 王时敏 《仿王维江山雪霁》 轴
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任务三 对比莫奈作品《垂柳》与中国画中的树木,说一 说它们在色彩运用上的差别。
《垂柳》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于1918年至1919年间创作的油画作品,该作以吉维尼花园睡莲池畔的垂柳为主题,通过浓烈的色彩与粗犷笔触展现柳枝垂落水面的动态景象,画面中融合水面倒影与光线变化,形成独特的印象派风格。
《白云红树图》明代蓝瑛,中国画。此幅用没骨法以石青、石绿色画山石,用朱砂画小草,树叶也用浓艳的红、黄、青、绿没骨点出,云用白粉渲染。画面色彩浓重丰富,却又典雅清新。
任务四
想想之前学习了哪些山水构图法,本课中作品构图可如何概括。
山水构图法
山水画构图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章法布局方式,亦称布局、章法,其合理性直接影响画面效果,需通过提炼自然物象完成画面秩序构建。该技法强调规律性与辩证关系,运用宾主、呼应、虚实等对立统一要素形成结构均衡,兼具表现“大”与“多”的特点
山水画构图的核心特点包括奇、远、形神统一及墨法交融,采用散点透视法营造高远、深远、平远的地貌效果 。
主要表现形式涵盖S型构图、藏露开合构图、三段平远构图等七种方法,通过虚实相生、疏密对比实现动态平衡,如“疏可走马,密不通风”的疏密法则 。创作遵循“搜尽奇峰打草稿”原则,结合立意、取舍、造势等步骤完成画面经营 。
临摹山水画,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选择作品:初学者可以选择构图简单、层次分明的山水画进行临摹,以便快速掌握基本造型规律。
学习技法:集中练习树木和山石的画法,包括树干、树枝、树叶的画法,以及山石的皴法。
逐步深入:从简单的元素开始,逐步增加复杂度,增强信心。
研究背景: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及艺术特色,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反复练习:通过反复临摹,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这些步骤将帮助你在临摹山水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艺。
构图就是布置要表现的物象的位置。如果是创作的话,构图要心中有数,有所谓“胸有丘壑”就是这个意思。
不同的山水画作品在构图与形式上都有所不同,临摹时可先选择构图较简单的作品。
山水画一般先画前景,比较多的是画树,前景的树木比较大,结构比较明确。所以这时候画前景的树,还是要讲究树分四歧,就是立体的树,要有所透视关系。还有要掌握笔法的特征以及树的老干与出枝的方向和结构,这些都要把握好,要注意研究分析临本的笔法和意味。
勾勒山石轮廓要求把握住临摹范本的“精神”,石头的方圆错落大小结构要合适,这是大的布排。再说皴擦。皴擦的作用就是分出阴阳面和强调立体感。皴与擦有所不同,皴法线的因素多,尤其是披麻皴、折带皴和解索皴。擦的特点是可能笔痕不明显,面的因素多,它的作用是使得石头更加浑厚立体有质感,或者是补充皴法的不足。所以皴的时候效果可能是线条比较清晰,其中皴的走向、排列、疏密、苍润都应该很讲究。
关于“水”:有道说“山无水而不媚”,水也有关于画面的整体感。要首先搞清楚水的来龙去脉,再进而分析笔法墨色,笔法墨色不可脱离于物象形态而存在。
关于“云”有道说“山无云而不高”,云在山水中极其重要,一定要深入研究好好地掌握。云的画法很多,有的勾线,有的渲染衬托,这时位置和型状都要顾及。
关于烟岚雾气:比云要薄、淡、轻、清的烟岚雾气很微妙,是增添山水画气韵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现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虽然它们似有若无,但又不能缺少,要靠淡染、留白、衬托等手法处理。切忌画得生涩、污浊,需要细心分析,认真对待。
关于雨雪气象:雨中山水不是山水画主要题材,但雨景山水一般和雾气挂钩。再就是于点、雨条、风的感觉、配景中人的装束和动作如蓑衣、伞、船只等等。雨条就是倾盆大雨了,表现不多。但是如果表现的话,也可以用染法、刷染法、洒矾水法等等表现雨景。
关于设色:需要设色的山水画在纯水墨的过程中要掌握住笔墨的明度对比,要比纯水墨的黑白灰对比度强,设色时中间调子加上去,色度正合适。
山水画完成后大致的设色效果特点如下:
纯水墨山水,画面要清澈、韵味足和文人气息(虽然不能说纯水墨就一定是文人气息,但是,纯水墨会有的文人气息特征比设色山水强,这是不可否认的)。
浅绛山水,要明净、清雅。青绿山水,要富丽、精致。
作业
选择一张山水画作品进行临摹,了解该作品的背景立意与构成法则,摹写时注意先后顺序,体会原作的笔墨技法与精神气韵。
课堂拓展:
山水画作品的临摹,是在临摹中不断分析和学习就会掌握。因为画画是一步一步边画边审美来完成的,把握住山水画的既注重向自然学习,又注重向传统学习,从而体会“中国传统山水画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的特点,就可以在绘画的时候把握你绘画的每一步乃至一个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