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专题09 海陆的变迁
期中复习
1
海陆变迁的原因
(1)自然原因
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这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人为原因
人类活动也会造成局部海陆的变化,如填海造陆。
情境素材
我国南海永暑礁填海造陆
知识点1沧海桑田
永暑礁位于我国南沙群岛腹地,孤立于海域中央,无论是作为科学考察站进行观察,还是作为军事基地对周围海域进行控制、防守,都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永暑礁长26千米,宽约7.8千米,面积约108千米’。2014年,我国启动了对永暑礁的“填海造陆”工程,在永暑礁西南礁盘上建立了2.8千米’的人工岛,即永暑岛。
想一想永暑礁面积的变化说明什么活动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答案:人类活动(填海造陆)。
知识点1沧海桑田
2
海陆变迁的例证
海陆变迁 实例 证据 原因
海洋→陆地 喜马拉雅山脉 岩石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地面隆起
荷兰围海造陆 荷兰的国土面积在扩大 人类活动
陆地→海洋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 海底有古河道和古森林等遗迹 地面下沉,海平面上升
知识点1沧海桑田
教材P58图3.20解读
知识点1沧海桑田
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最先提出。
大陆漂移说的猜想依据
从世界地图上可以看出,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如果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
特别提醒
海牛生活在热带的浅海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却分布在两块大陆上,而且两块大陆拼合后,它们生活的位置是一致的,这说明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经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1
2
知识点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大陆漂移说的内容
3
知识点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格局还处在变化之中,而且永不停息。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西洋是原始的非洲大陆、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分裂后,逐渐形成的。这种海陆分布,现在还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根据测量,大西洋、红海在扩张,太平洋、地中海在收缩。
特别提醒
证明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证据
(1)人造地球卫星的精密测量表明: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与美洲大陆以平均每年5.1厘米的速度靠近
(2)人们在南极大陆发现了煤。
知识点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4
大陆漂移说的科学依据
(1)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相吻合
(2)非洲和南美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3)非洲和南美洲古生物的一致性。
教材P60“思与学”解读
魏格纳从世界地图上得到什么启示
从魏格纳与大陆漂 移说的故事中,我 们得到的启示 (1)人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
(2)成功不是偶然的,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3)在科学上,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学习也应是 这样,向魏格纳对科学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学习。
知识点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
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
20 世纪 60 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拓展延伸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六大板块分别为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2
知识点3板块运动
知识点3板块运动
误区警示
容易混淆的板块位置
1.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位于亚洲,但属于印度洋板块。
2.2.亚洲的东西伯利亚地区位于美洲板块。
3.太平洋大部分位于太平洋板块,小部分位于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4.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知识点3板块运动
3
板块运动的影响
(1)板块运动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①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在地图上用“← →”表示张裂拉伸。
②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世界上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如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在地图上用“→←”表示碰撞挤压。
(2)火山、地震的分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知识点3板块运动
情境素材
2023 年全球活动火山的分布概况2023年全球共有26个国家的114 座火山记录到火山活动(较 2022 年减少 13 座)。在构造环境上,大部分活动火山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上(见下图),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美国、日本、俄罗斯、瓦努阿图、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冰岛、厄瓜多尔等国,尤其以印度尼西亚的活动火山分布最为密集。
想一想 印度尼西亚为什么火山分布最为密集?
答案:因为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知识点3板块运动
1.(2024秋 永吉县期中)造成“沧海桑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的填海造地和围海造陆
B.暴风雨使大部分田地淹没
C.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D.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
地壳变动与海平面的升降会使陆地变为海洋,海洋变成陆地,是造成“沧海桑田”变化的主要原因,C正确;人类的填海造陆也能造成“沧海桑田”,但是影响范围和尺度相对较小,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暴风雨造成的只是短暂或季节性的积水,属于气象灾害范畴,不会导致陆地长期变为海洋或海洋长期变为陆地的地质巨变,B错误;人类活动(采矿、伐林等)可在局部改变地形或造成地面沉降,但其规模和强度远不足以产生宏观上的海陆转换效应,D错误。
故选:C。
C
考点1 海陆变迁
2.(2024秋 蓬莱区期中)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B.全球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C.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填海造陆
D.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D
考点1 海陆变迁
3.(2024秋 虞城县期中)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大致可分为七大板块
B.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C.板块交界地带都是相互挤压的
D.板块内的海洋与陆地是稳定不动的
两板块之间若发生张裂运动,会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或海洋,B正确;全球大致划分为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A错误;板块交界地带既有挤压碰撞运动,也有张裂运动,C错误;板块内部的海洋与陆地是相对稳定的,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D错误。故选:B。
B
考点2 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4.(2024秋 耒阳市校级期中)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大陆轮廓线基本吻合,并据此提出大陆漂移说的科学家是( )
A.麦哲伦
B.魏格纳
C.牛顿
D.哥白尼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线基本吻合,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故选:B。
B
考点2 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5.(2024秋 虞城县期中)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故选:C。
C
考点3 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
6.(2024秋 云岩区校级期中)漫画中,造成“我也越来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地球自转
C.地壳运动
D.海平面上升
漫画中,造成“我也越来越高了”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形成的,该山脉未来还会增高。
故选:C。
C
考点4 板块的运动
7.(2024秋 夏邑县期中)如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
③处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
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读图可得,③处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即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
故选:B。
B
考点5 世界著名山系
8.(2024秋 永吉县期中)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
( )
A.岛屿连片分布地带
B.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C.环大西洋沿岸
D.海洋与大陆的交界处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易发生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岛屿连片分布地带和海洋与大陆的交界处不一定有火山、地震灾害,环大西洋沿岸地壳稳定、少火山地震,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B
考点6 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
运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