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专题06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期中复习
1
地球大气的能量来源
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大气的受热过程
2
知识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
过程 形成机制 热量来源
太阳暖大地(太阳短波辐射) 太阳辐射穿过厚厚的大气层,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球表面,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温 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大地暖大气(地面长波辐射)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其中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 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也是来源于此
大气还大地 (大气逆辐 射) 大气增温的同时形成大气辐射少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成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把
热量还给地面
知识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
原理
1
知识点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意义
2
知识点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运动的成因、分类和意义
1
知识点3三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热力环流
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
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原理
过程
案例 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反映了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的日变化
知识点3三大气热力环流
风形成的原理
1
知识点4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风的三种作用力
2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一般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面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始终与风向垂直 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不改变风速的大小,只改变风向 北半球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
摩擦力 始终与风向相反 下垫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使风速减小 与其他两个力共同作用,使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知识点4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3
风的类型 作用力 受力分析(北半球) 风向
理想状态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真
高空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地转偏向力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斜交等压线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知识点4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削弱作用原理的应用——分析某地太阳能的丰歉
1
地区 分析
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知识点5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
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的应用
(1)解释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
(2)在农业中的应用
2
应用 原理
利用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等生产反季节蔬菜 塑料大棚、玻璃温室能让太阳短波辐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很难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其内部升高气温
秋冬季节,人造烟雾防霜冻 人造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热量散失,从而减少农作物冻害
知识点5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
(3)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现象 原因
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 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
晚秋或冬季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多,地面气温低,易出现霜冻现象
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气温低 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
知识点5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综合应用——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1)天气状况对昼夜温差的影响
3
天气状况 大气削弱作用 大气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昼夜温差
晴朗 弱(白天气温高) 弱(夜晚气温低) 大
阴雨 强(白天气温不太高) 强(夜晚气温不太低) 小
知识点5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
(2)海拔对昼夜温差的影响
(3)下垫面状况对昼夜温差的影响
由于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戈壁、沙漠等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昼夜温差大;海洋、森林、草地和湿地等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慢,昼夜温差小。
海拔 云层 大气削弱作用 大气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昼夜温差
高 薄 弱(白天气温高) 弱(夜晚气温低) 大
低 厚 强(白天气温不太高) 强(夜晚气温不太低) 小
知识点5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
常见形式 成因分析 影响
海陆风 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山谷风 夜晚冷的山风吹向谷底或盆地,在谷底或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山谷或盆地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知识点6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城市热岛环流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避免污染物通过热力环流进入市区
沙漠与绿洲间的热力环流 降低沙漠地区气温,增加大气湿度
知识点6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海洋,空白部分为陆地。据此完成下面小。
考点1 等压线地图的判读与应用
1.影响图中P、Q两地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地转偏向力
③摩擦力 ④重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根据所学知识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影响风的大小和方向,①正确。
摩擦力和风向相反,影响风的大小和方向,③正确。
②地转偏向力和风向垂直,只能影响风的方向不影响风的大小,②错误。
重力不影响风的大小,④错误。
故选:A。
A
考点1 等压线地图的判读与应用
空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的温度层结,称为逆温层结,而在逆温层结中某些高度有逆温极大值,通常称它为逆温中心。山谷热力环流使山谷中常出现逆温现象,受山谷风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影响,山坡常在垂直方向上出现双逆温中心现象。如图示意受山谷风影响,某谷坡处气温和风速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2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2.双逆温中心的形成与消失的顺序是( )
A.下部逆温中心先形成,先消失
B.上部逆温中心先形成,先消失
C.下部逆温中心先形成,后消失
D.上部逆温中心后形成,先消失
逆温中心是山风下沉形成的,夜晚山风刚形成时势力弱,主要集中在近地面,风速小,影响高度低;日出后,太阳辐射加强,地面逐渐升温,近地面逆温逐渐减弱、消失;随着热量不断向上传递,上部逆温中心消失,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A
考点2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图为某湖泊附近正午前后等温面分布图,此刻天气晴朗,湖泊周边形成了热力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3 大气的受热过程
3.图示时刻,地面辐射由强到弱的依次排序是( )
A.林地、弃石场、湖泊 B.弃石场、林地、湖泊
C.林地、湖泊、弃石场 D.弃石场、湖泊、林地
地面辐射越强,一般气温越高,因此图示时刻地面辐射由强到弱的依次排序是弃石场、林地、湖泊,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B
考点3 大气的受热过程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4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4.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
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
③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
④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因为火星大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大气逆辐射弱,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导致气温较低,①③正确。
白天火星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火星表明,因此不是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②错误。
火星大气稀薄,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少,④错误。
故选:B。
B
考点4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我国有很多著名诗歌以及景点里面都蕴含了地理现象,例如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多次提到当地的夜雨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三峡库区的云海(下图)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相符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三峡库区为峡谷地形,云海的形成往往在夜晚或清晨,地面辐射冷却导致近地面空气温度降低,当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时,水汽凝结形成云雾。②为海风,③为谷风,均出现在白天,错误。
①为山风,④为陆风,均出现在夜晚,①④正确。
故选:D。
D
考点5 热力环流原理及相关现象
(2024秋 武侯区校级期中)如图为某时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6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
受力分析
6.图示时刻,乙地的风向是( )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东风
在对图中乙地的风向进行判断时,首先要找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图中乙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北指向东南;风在近地面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实际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30°﹣45°夹角,乙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得风向向右偏,故乙地为偏北风,A对,BCD错。
故选:A。
A
考点6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
受力分析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如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7 太阳系的结构
7.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 )
A.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 B.金星在小行星中穿梭
C.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 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
火星上大气稀薄,能见度很高,夜晚可以观察到银河系,A正确。
金星位于火星内侧的轨道运行,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运行轨道与其外侧木星运行轨道之间,金星远离小行星带,故不可能看到金星在小行星中穿梭,B错误。
因地球公转轨道位于火星公转轨道之内,尽管夜晚可以短暂观察到地球,但由于地球体积较小,只能观察到地球较为明亮的光点,而不可能是圆圆的球体,D错误。
土星在火星外侧轨道运行,二者相距较远,故土星不可能遮住火星的卫星,C错误。
故选:A。
A
考点7 太阳系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