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原卷+教师版)2025-2026学年 高一必修一地理人教版2019 期中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原卷+教师版)2025-2026学年 高一必修一地理人教版2019 期中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24 09:44:09

文档简介

专题0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点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述
大小 形状 成分 表面温度
体积、质量巨大 球状 主要是氢和氦 约为6000K
2太阳辐射概述
概念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 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特点 能量巨大;太阳目前处于稳定的壮年期
3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辐射是地球及整个太阳系光和热的主要源泉,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影响 表现
有利影响 地理环境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使得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现纬度地带的差异
人类活动 为生活、生产提供能量 直接被吸收、转化成热能。例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辐射直接吸收、转化成热能
被捕获并存储,转换成热能、电能等。例如,太阳能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被固定并积累后使用。例如,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
不利影响 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会危害地球生物
知识点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
范围 人类能观测到的太阳的部分
结构 外↓里 日冕层 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用肉眼看见
色球层 在日全食时或者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光球层 肉眼可见
图示
2太阳风
概念 太阳大气不断释放的高速带电粒子流
影响 正常情况下,地球的磁场能阻挡太阳风,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危害,但当太阳风很强劲的时候,它会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
3太阳活动
(1)概念:太阳大气的变化。
(2)类型
类型 位置 表现 特征
太阳黑子 光球层 黑斑点 ①温度比周围低,因此颜色看上去深一些; ②数量有周期性变化,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
太阳耀斑 色球层 忽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①一个大的太阳耀斑在短期可以发出相当于10亿颗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 ②长期的观测发现,大多数太阳耀斑和太阳黑子活动相关
日珥 色球层 喷射的气体呈弧状,像太阳的耳朵一样 ①日全食时,可用肉眼观测火红的日珥; ②爆发时会喷射大量带电粒子
日冕物质抛射 日冕层 日冕结构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明显变化,向外抛射大量带电粒子 ①使大范围日冕受到扰动,破坏太阳风的流动; ②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3)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点三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1全球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空间分布 宏观 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见下图)大致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微观 ①②两区域太阳辐射总量大,大于赤道地区。原因:①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②区域位于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半岛沙漠区,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赤道地区阴雨天多,太阳辐射总量反而比①②两区域少
时间分布 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2我国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空间分布 我国太阳辐射总量(见下图)大体上自东南向西北递 增;西部非季风区多于东部季风区,地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的地区
时间分布 各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风光互补道路照明是一个新兴的能源利用领域,该系统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发电。它不仅减少了城市照明对常规电的依赖,也为农村照明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能的能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地壳运动 C.天体引力 D.太阳活动
1961~199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呈减少趋势。其中Ⅰ区—青海、甘肃省,Ⅱ区—四川、贵州省,Ⅲ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下降趋势最明显。甲图示意30年间三个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平均日变化,乙图示意三个地区地面能见度年变化趋势(每日14时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024秋 宁波期中)影响I区、Ⅲ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低 C.地表植被 D.积雪状况
3.一天中,在14时统计地面能见度的原因是(  )
A.大气层结稳定,能见度最低
B.太阳辐射最强,大气能见度最高
C.大气悬浮物大量扩散,能见度最高
D.太阳辐射最强,大气能见度最低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珠三角地区
C.长三角地区 D.华北地区
5.(2024秋 揭东区校级期中)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上海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阴雨天气多
C.空气湿度小 D.日照时间长
6.(2024秋 安徽期中)广东省北部和西部多为山地和丘陵,夏季多地形雨,南部以平原和台地为主。广东省经济发达,近年来积极发展“光伏+农业”产业模式,形成了陆地区“农光互补”、沿海区“渔光互补”的新型农业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图示意广东省年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广东省东、西部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海陆位置 C.天气状况 D.纬度位置
如图为我国年均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某能源公司想在图中城市规划建设一大型太阳能发电基地,选址最合适的是(  )
A.北京 B.阿克苏 C.拉萨 D.哈尔滨
年日照时数是指在一年时间内太阳实际照射时数的总和,以小时为单位。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据此完成8﹣8题。
8.造成丙丁两地太阳实际照射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大气杂质 C.大气状况 D.地形
9.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能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若你推销太阳能热水器,应选择的城市是(  )
A.北京、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郑州 D.福州、广州、成都
10.(2024秋 郫都区校级期中)西藏首个清洁能源集中供暖特许经营试点项目——措勤县特许经营供暖项目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供暖。随着热水通过供暖管道,西藏措勤县众多居民的家里瞬间暖和起来,人们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纷纷感慨着,开心地迎接这场太阳能清洁能源智慧供暖所带来的“绿色暖冬”。以上材料中体现了利用太阳辐射能可以(  )
A.为人类提供能源
B.为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动力
C.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D.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11.(2024秋 红桥区期中)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来源于太阳外部的核裂变
B.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C.地球上具备生命的唯一条件
D.地球纬度越低获得辐射越弱
12.(2024秋 普陀区校级期中)太阳源源不断地为地球提供能量与生机,下列地理事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①岩石圈板块运动
②动植物蓬勃生长
③沿海地区的海陆风
④煤炭等化石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2024秋 天河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
①岩浆喷
②“磁暴”现象
③冰岛地热资源丰富
④水的运动
⑤植物生长
⑥干扰有线电话接听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蜀犬吠日是用以比喻少见多怪的一个成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结合图“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蜀犬吠日”形成的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高且蒸发强,降水多
B.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覆盖率较高
C.盆地地形,污染物难扩散,多雾霾
D.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如图),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准备开始月壤采集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着陆器的太阳能帆板获取的能源直接来自(  )
A.地热能 B.核能 C.太阳能 D.风能
17.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如图为“我国太阳能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下列现象与太阳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
①岩浆喷发
②“磁暴”现象
③冰岛地热资源丰富
④水的运动
⑤树木生长
⑥干扰有线电话接听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广东省北部和西部多为山地和丘陵,夏季多地形雨,南部以平原和台地为主。广东省经济发达,近年来积极发展“光伏+农业”产业模式,形成了陆地区“农光互补”、沿海区“渔光互补”的新型农业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如图示意广东省年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2024秋 庐阳区校级期中)仅考虑太阳辐射量,广东省发展“光伏+农业”产业模式效果最差的城市为(  )
A.连州 B.罗定 C.阳山 D.汕头
太阳能屋顶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进行发电,以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据此完成19﹣19题。
19.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太阳能屋顶的是(  )
A.珠三角地区 B.塔里木盆地
C.长三角地区 D.四川盆地
太阳能屋顶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进行发电,以达到节能减排目标。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与太阳辐射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
①海水潮汐运动
②“磁暴”现象出现
③煤炭资源形成
④河流水体运动
A.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跋(cūn)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2024秋 枣强县校级期中)关于太阳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外部的核裂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
C.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属于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D.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要少
22.(2024秋 辽源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影响地面长波通信
D.印尼的学生在晚上做作业时看到了美丽的极光现象
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重要影响。北京时间2024年8月14日14时04分,日面中心附近爆发了一个X1.1级耀斑,于15:07结束,达到橙色警报级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与耀斑发生在同一太阳大气层的太阳活动是(  )
A.黑子 B.日珥 C.太阳风 D.磁暴
2024年10月11日和12日夜间,受地磁暴影响,北京地区多处再次见到极光,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不少天文爱好者都拍到了红色的极光。其实早在今年5月,北京等多地看到极光的新闻也曾冲上热搜。如图为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于2024年10月2日拍摄的太阳照片。据此完成24﹣24题。
24.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磁暴和极光 B.日珥和磁暴
C.耀斑和日珥 D.黑子和耀斑
25.(2024秋 郫都区校级期中)北京时间2024年10月8日8时到10月10日8时,太阳先后发生了五次明显爆发活动。受地磁暴影响,全球多地上演“极光秀”,引发的极光也可能是过去500年来有记录的最强的极光之一。10月15日,NASA和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国际太阳周期预测小组宣布,太阳活动正式进入了有记录以来的第25个极大期。图为太阳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之前的太阳活动极小期可能是(  )
A.2011年 B.2013年 C.2019年 D.2020年
研究表明,太阳活动由太阳磁场驱动,太阳黑子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可指示这一现象。太阳磁场会周期性发生反转,从而影响太阳活动周期性爆发。太阳磁周期被称为海尔周期,它涵盖了两个太阳活动周期。在太阳活动极小值时(低谷期),太阳的磁场接近偶极状态,有一个北极和一个南极,类似于地球的磁场。但随着进入太阳活动极大值阶段,太阳的磁场变得更加复杂,没有明确的南北极。完成下面小题。
26.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两极
27.海尔周期约为(  )
A.10年 B.11年 C.20年 D.22年
28.(2024秋 西青区校级期中)人类对太阳及其活动的探测从未停歇,如图为2018年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绕日飞行(计划6年绕日24圈)部分轨道示意图,四个大圆为近日行星轨道。图中金星有着主要由CO3组成的浓密的大气和云层,表面温度高达460℃。完成下面小题。
对该探测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穿过小行星带近距离拍摄照片
B.能观测到地球从日面经过的情景
C.可探测黑子及整个太阳活动周期
D.能探测到日冕层的的太阳风活动
2024年5月9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磁暴预警,受到高能带电粒子抛射过程(太阳风)的影响,5月10日、11日可能出现地磁活动,其中5月11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预计地磁活动将持续到5月11日甚至5月12日。地磁暴是一种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简称磁暴。完成下面小题。
29.“高能带电粒子抛射(太阳风)”出现在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核层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03日,太阳爆发了一个X9.0级大耀斑,达到橙色警报级别,为第25个太阳活动周以来最大级别耀班。如图示为太阳结构图,据此完成30﹣30题。
30.耀斑发生在(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②层和③层
如图示意2024年8月地球经历的一次特大地磁暴过程(Kp指数越大,对应的地磁活动越强),该过程由日冕物质抛射现象产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图示期间的地磁活动(  )
A.发生在太阳光球层
B.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D.8月12日强度达到最大
北京时间2024年8月12日,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地球累计出现长达15小时的地磁暴过程。如图示意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对地磁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我们日常肉眼所见的太阳的光亮面是(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珥层
2024年5月5日,国家天气监测中心发布如下信息提示:北京时间14时01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1.3X级),预计未来三天仍可能爆发M级甚至X级以上耀斑。完成下面小题。
33.耀斑(  )
①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②持续时间约为11年
③是太阳内部能量剧烈释放的表现
④表现为太阳表面增亮的斑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读太阳大气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34.太阳的大气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  )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据外媒2022年8月报道,随太阳活动逐渐接近最大值,在短短两周内,太阳已经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这意味着太阳目前正处于第25次太阳周期之中,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达到顶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推断第26次太阳活动峰值年最可能是(  )
A.2036年 B.2033年 C.2047年 D.2040年
36.(2024秋 宁波期中)2024年3月23日世界时01时左右,太阳释放了一个强烈爆发,伴随一个朝向地球的强力日冕物质抛射(CME),这可能给地球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闪电 B.磁暴 C.极光 D.断电
37.(2024秋 津南区校级期中)地理兴趣小组发现,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黑子数量最大年被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如图示意2019~2030年的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剧烈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有(  )
A.低纬普遍出现极光
B.地球磁场完全消失
C.卫星导航信号被扰乱
D.大气成分的组成发生剧变
据外媒2022年8月报道,随太阳活动逐渐接近最大值,在短短两周内,太阳已经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这意味着太阳目前正处于第25次太阳周期之中,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达到顶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2022年8月的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有(  )
①我国出现大范围极光现象
②无线电短波通信信号削弱或消失
③发生磁暴现象
④引发火山喷发和地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据外媒2022年8月报道,随太阳活动逐渐接近最大值,在短短两周内,太阳已经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这意味着太阳目前正处于第25次太阳周期之中,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达到顶峰。据此完成问题。
39.试推断,太阳黑子数目第24次峰值年及造成的主要现象是(  )
A.2014年,极端天气增多
B.2011年,粮食全面减产
C.2014年,树木年轮变宽
D.2011年,河流汛期延长
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重要影响。北京时间2024年8月14日14时04分,日面中心附近爆发了一个X1.1级耀斑,于15:07结束,达到橙色警报级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0.本次太阳活动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最可能是(  )
A.卫星导航误差增大 B.当日气温显著升高
C.我国降水概率增加 D.有线网络通信中断
41.(2024秋 郫都区校级期中)北京时间2024年10月8日8时到10月10日8时,太阳先后发生了五次明显爆发活动。受地磁暴影响,全球多地上演“极光秀”,引发的极光也可能是过去500年来有记录的最强的极光之一。10月15日,NASA和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国际太阳周期预测小组宣布,太阳活动正式进入了有记录以来的第25个极大期。图为太阳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受此次太阳活动影响,北美洲部分地区可能出现(  )
①指南针失灵
②极光现象
③卫星通信中断
④收音机完全无信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大地磁暴预警:3月24日、25日和26日三天,可能出现地磁活动,其中3月25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预计地磁活动将持续到26日。地磁暴是一种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简称磁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磁暴”发生时,对地球的影响最可能是(  )
A.干扰卫星通信 B.威胁人类健康
C.引发强烈地震 D.全球气温升高
研究表明,太阳活动由太阳磁场驱动,太阳黑子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可指示这一现象。太阳磁场会周期性发生反转,从而影响太阳活动周期性爆发。太阳磁周期被称为海尔周期,它涵盖了两个太阳活动周期。在太阳活动极小值时(低谷期),太阳的磁场接近偶极状态,有一个北极和一个南极,类似于地球的磁场。但随着进入太阳活动极大值阶段,太阳的磁场变得更加复杂,没有明确的南北极。完成下面小题。
43.当太阳磁场进入偶极状态时(  )
A.地球大概率会发生磁暴
B.地球两极极光范围较小
C.全球无线电短波通信易中断
D.地球磁场相应得到加强
2024年5月9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磁暴预警,受到高能带电粒子抛射过程(太阳风)的影响,5月10日、11日可能出现地磁活动,其中5月11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预计地磁活动将持续到5月11日甚至5月12日。地磁暴是一种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简称磁暴。完成下面小题。
44.此次磁暴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①泰国夜空有可能观察到极光现象
②冰岛夜空有可能观察到极光现象
③滑坡或泥石流出现概率大为提高
④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和信号传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03日,太阳爆发了一个X9.0级大耀斑,达到橙色警报级别,为第25个太阳活动周以来最大级别耀班。如图示为太阳结构图,据此完成45﹣45题。
45.此次大耀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①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②该年全球农业倾向减产
③指南针指示方向失灵
④浙江上空可以看到极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如图示意2024年8月地球经历的一次特大地磁暴过程(Kp指数越大,对应的地磁活动越强),该过程由日冕物质抛射现象产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6.此次地磁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①航天器遭受更强的阻力
②有线电通信的中断
③导航卫星无法跟踪信号
④电力传输服务失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北京时间2024年8月12日,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地球累计出现长达15小时的地磁暴过程。如图示意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对地磁的影响。据此完成47﹣48题。
47.图中a区域太阳活动是指(  )
A.太阳风 B.太阳黑子
C.太阳耀斑 D.日冕物质抛射
48.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增强产生的影响有(  )
A.使低纬地区树木年轮变窄
B.干扰卫星向地球传输数据
C.使热带地区广泛出现极光
D.产生地磁暴中断长波通信
2024年5月5日,国家天气监测中心发布如下信息提示:北京时间14时01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1.3X级),预计未来三天仍可能爆发M级甚至X级以上耀斑。完成下面小题。
49.耀斑爆发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引发持续性干旱 B.诱发高震级地震
C.提供丰富太阳能 D.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读太阳大气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50.在耀斑强盛的时期,下列现象与其相关的是(  )
①信鸽迷失方向
②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加剧
③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④地球极端天气现象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6月3日,月表取样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石头版”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1.对“嫦娥六号”与地面间通信干扰最大的是(  )
A.强烈的太阳辐射 B.厚厚的云雨层
C.日冕物质的抛射 D.密集的流星雨
据外媒2022年8月报道,随太阳活动逐渐接近最大值,在短短两周内,太阳已经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这意味着太阳目前正处于第25次太阳周期之中,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达到顶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2.此次太阳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有(  )
①改变地球大气层的厚度
②可能会引发火山喷发或地震
③扰乱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现象
④无线电短波通信信号质量下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1日凌晨,太阳抛射出大量日冕物质,引发了特大地磁暴,导致地球空间环境产生一系列剧烈变化。如图为10月11日地磁活动水平与往日数据的对比(Kp指数数值越大,对应的地磁活动越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3.本次特大地磁暴表明(  )
A.太阳活动较强 B.太阳辐射过强
C.太阳活动周期变长 D.太阳活动周期缩短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1日凌晨,太阳抛射出大量日冕物质,引发了特大地磁暴,导致地球空间环境产生一系列剧烈变化。如图为10月11日地磁活动水平与往日数据的对比(Kp指数数值越大,对应的地磁活动越强)。读图回答54﹣54题。
54.特大地磁暴对地球的影响最可能是(  )
①气温急剧升高
②信鸽迷失方向
③极光遍布全球
④供电出现故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如图是某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周期黑子数进展图,如表为部分地理现象预报指标。据此完成55﹣56小题。
①短波收听指数 ②信鸽飞行指数 ③空气质量指数 ④极光指数
指数(小﹣大) 适宜收听程度(适宜﹣不适宜) 影响信鸽飞行程度(小﹣大) 空气质量(差﹣优) 极光可复范围(小﹣大)
55.据图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是20年
B.2025年前后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
C.2020年太阳活动处于高峰期
D.日珥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56.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值时,表中指数不会明显变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蜀犬吠日是用以比喻少见多怪的一个成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结合图“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完成57﹣57题。
57.图中昼夜温差较大的城市是(  )
A.广州 B.福州 C.兰州 D.郑州
风光互补道路照明是一个新兴的能源利用领域,该系统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发电。它不仅减少了城市照明对常规电的依赖,也为农村照明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8.新疆乌鲁木齐适宜推广风光互补道路照明的原因是(  )
A.干旱且多大风 B.常规能源短缺
C.经济发展水平高 D.科学技术发达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如图),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准备开始月壤采集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9.与地球表面相比,月球表面布满陨石坑,主要原因是(  )
A.月球引力比地球大 B.月球表面没有水体
C.月球表面不是固态 D.月球上无大气保护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6月3日,月表取样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石头版”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完成以下小题。
60.五星红旗在月球需克服的恶劣环境条件主要是(  )
A.极端异常天气多发 B.气温日较差大
C.沙尘暴发生频率高 D.洪涝灾害频发专题0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点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述
大小 形状 成分 表面温度
体积、质量巨大 球状 主要是氢和氦 约为6000K
2太阳辐射概述
概念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 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特点 能量巨大;太阳目前处于稳定的壮年期
3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辐射是地球及整个太阳系光和热的主要源泉,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影响 表现
有利影响 地理环境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使得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现纬度地带的差异
人类活动 为生活、生产提供能量 直接被吸收、转化成热能。例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辐射直接吸收、转化成热能
被捕获并存储,转换成热能、电能等。例如,太阳能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被固定并积累后使用。例如,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
不利影响 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会危害地球生物
知识点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
范围 人类能观测到的太阳的部分
结构 外↓里 日冕层 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用肉眼看见
色球层 在日全食时或者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光球层 肉眼可见
图示
2太阳风
概念 太阳大气不断释放的高速带电粒子流
影响 正常情况下,地球的磁场能阻挡太阳风,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危害,但当太阳风很强劲的时候,它会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
3太阳活动
(1)概念:太阳大气的变化。
(2)类型
类型 位置 表现 特征
太阳黑子 光球层 黑斑点 ①温度比周围低,因此颜色看上去深一些; ②数量有周期性变化,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
太阳耀斑 色球层 忽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①一个大的太阳耀斑在短期可以发出相当于10亿颗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 ②长期的观测发现,大多数太阳耀斑和太阳黑子活动相关
日珥 色球层 喷射的气体呈弧状,像太阳的耳朵一样 ①日全食时,可用肉眼观测火红的日珥; ②爆发时会喷射大量带电粒子
日冕物质抛射 日冕层 日冕结构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明显变化,向外抛射大量带电粒子 ①使大范围日冕受到扰动,破坏太阳风的流动; ②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3)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点三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1全球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空间分布 宏观 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见下图)大致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微观 ①②两区域太阳辐射总量大,大于赤道地区。原因:①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②区域位于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半岛沙漠区,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赤道地区阴雨天多,太阳辐射总量反而比①②两区域少
时间分布 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2我国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空间分布 我国太阳辐射总量(见下图)大体上自东南向西北递 增;西部非季风区多于东部季风区,地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的地区
时间分布 各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风光互补道路照明是一个新兴的能源利用领域,该系统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发电。它不仅减少了城市照明对常规电的依赖,也为农村照明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能的能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地壳运动 C.天体引力 D.太阳活动
【答案】A
【解答】解:地壳运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不是太阳能的能量来源,B错误。
天体引力是潮汐能的能量来源,C错误。
太阳活动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活动,不是太阳能的能量来源,D错误。
太阳能指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本身也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A正确。
故选:A。
1961~199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呈减少趋势。其中Ⅰ区—青海、甘肃省,Ⅱ区—四川、贵州省,Ⅲ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下降趋势最明显。甲图示意30年间三个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平均日变化,乙图示意三个地区地面能见度年变化趋势(每日14时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024秋 宁波期中)影响I区、Ⅲ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低 C.地表植被 D.积雪状况
【答案】B
【解答】解:据材料信息可知,Ⅰ区—青海、甘肃省,Ⅲ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如果受纬度位置影响,Ⅲ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应该大于I区太阳总辐射量,A错误。
I区太阳总辐射较III区高,主要与海拔和天气有关。青海、甘肃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各大洋水汽很难到达,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青海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甘肃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而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与Ⅲ区相比,I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B正确。
地表植被、积雪状况不是造成两区域太阳辐射差异的主要因素,CD错误。
故选:B。
3.一天中,在14时统计地面能见度的原因是(  )
A.大气层结稳定,能见度最低
B.太阳辐射最强,大气能见度最高
C.大气悬浮物大量扩散,能见度最高
D.太阳辐射最强,大气能见度最低
【答案】C
【解答】解:一天中14时前后气温最高,大气垂直运动显著,有利于大气中悬浮物的扩散,地面能见度最高,C正确。
14时大气垂直运动显著,大气层结并不稳定,A错误。
太阳辐射最强是处在当地正午时刻,B错误。
太阳辐射最强,大气能见度较高,D错误。
故选:C。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珠三角地区
C.长三角地区 D.华北地区
【答案】A
【解答】解:太阳能光热电站主要需要充足太阳能资源,所给我国的地区中,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华北地区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太阳辐射较内蒙古高原地区少,地狭人稠,不适合建造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BCD错误。
内蒙古高原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晴天多,降水少,太阳辐射最多,且地广人稀,地租便宜,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A正确。
故选:A。
5.(2024秋 揭东区校级期中)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上海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阴雨天气多
C.空气湿度小 D.日照时间长
【答案】B
【解答】解:据图分析:成都与上海两地纬度相当,纬度因素并不是造成两地太阳辐射差异的原因,A错误。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闭塞,热量、水汽不易散失,空气湿度大,导致阴雨天多,日照短,B正确,C、D错误。
故选:B。
6.(2024秋 安徽期中)广东省北部和西部多为山地和丘陵,夏季多地形雨,南部以平原和台地为主。广东省经济发达,近年来积极发展“光伏+农业”产业模式,形成了陆地区“农光互补”、沿海区“渔光互补”的新型农业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图示意广东省年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广东省东、西部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海陆位置 C.天气状况 D.纬度位置
【答案】C
【解答】解:广东在第三级阶梯,海拔高度差异对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小,A错误。
海陆位置不是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B错误。
读图联系材料“广东省北部和西部多为山地和丘陵,夏季多地形雨,南部以平原和台地为主”可知,广东省太阳辐射量东多西少,是因为西部多山地丘陵、夏季多地形雨,云雨和大雾天气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东部地形平坦,对夏季风及海风的抬升作用不明显,降雨天气相对更少,因此导致东、西部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状况,C正确。
东西的纬度差异小,D错误。
故选:C。
如图为我国年均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某能源公司想在图中城市规划建设一大型太阳能发电基地,选址最合适的是(  )
A.北京 B.阿克苏 C.拉萨 D.哈尔滨
【答案】C
【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则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萨最适合建设太阳能发电基地,C正确。
北京的太阳能资源属于较丰富区,不如拉萨丰富,故A错误。
阿克苏太阳能资源较丰富,但人口稀少,市场小,故B错误。
读图,哈尔滨太阳能资源属于贫乏区,故D错误。
故选:C。
年日照时数是指在一年时间内太阳实际照射时数的总和,以小时为单位。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据此完成8﹣8题。
8.造成丙丁两地太阳实际照射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大气杂质 C.大气状况 D.地形
【答案】C
【解答】解:据图分析可知,丁地比丙地(西北内陆)纬度低,但年日照时数少,太阳辐射弱,其原因是靠近东南沿海,海洋水汽影响大,阴雨天气多,影响因素是大气状况,C正确,A错误。
大气杂质和地形不是影响两地实际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原因,BD错误。
故选:C。
9.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能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若你推销太阳能热水器,应选择的城市是(  )
A.北京、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郑州 D.福州、广州、成都
【答案】C
【解答】解:在只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的情况下,太阳能热水器营销市场则主要投向太阳辐射量丰富的地区。由图可知,昆明、兰州、郑州年太阳辐射量均较丰富,而贵阳、重庆、成都等城市均较低,可知营销最合理的城市组别应为昆明、兰州、郑州,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2024秋 郫都区校级期中)西藏首个清洁能源集中供暖特许经营试点项目——措勤县特许经营供暖项目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供暖。随着热水通过供暖管道,西藏措勤县众多居民的家里瞬间暖和起来,人们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纷纷感慨着,开心地迎接这场太阳能清洁能源智慧供暖所带来的“绿色暖冬”。以上材料中体现了利用太阳辐射能可以(  )
A.为人类提供能源
B.为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动力
C.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D.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答案】A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此项目为清洁能源集中供暖特许经营试点项目,体现了利用太阳辐射能可以为人类提供能源,A正确。
材料并没有体现为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动力、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增强植物光合作用,BCD错误。
故选:A。
11.(2024秋 红桥区期中)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来源于太阳外部的核裂变
B.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C.地球上具备生命的唯一条件
D.地球纬度越低获得辐射越弱
【答案】B
【解答】解: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而非外部的核裂变,A错误。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资源,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条件,B正确。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它并非唯一条件。生命的存在还受到地球环境、大气层、水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C错误。
地球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通常越强,太阳高度角大,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更多,D错误。
故选:B。
12.(2024秋 普陀区校级期中)太阳源源不断地为地球提供能量与生机,下列地理事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①岩石圈板块运动
②动植物蓬勃生长
③沿海地区的海陆风
④煤炭等化石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答】解:岩石圈板块运动属于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不是来自太阳辐射,①错误。
我国东部的季风属于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③正确。
动植物蓬勃生长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辐射进行的光合作用,②正确。
煤炭等化石能源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④正确。
故选:C。
13.(2024秋 天河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D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为27°N,说明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当地的南方,且有一定的坡度,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10°的坡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当地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这个数值在1月的正午最大,因为此时当地地平面的太阳高度很小,导致分母数值小而比值大,而7月的正午时当地地平面的太阳高度比坡面的太阳高度大,导致分母数值大而比值小于1。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月时该地不同方向的太阳辐射与当地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差异最大,很容易得出结论1月为北半球冬季,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
①岩浆喷
②“磁暴”现象
③冰岛地热资源丰富
④水的运动
⑤植物生长
⑥干扰有线电话接听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答案】B
【解答】解:水的运动是太阳辐射推动的,植物生长是太阳辐射为其光合作用提供能量,④⑤符合题意;
岩浆喷发和冰岛地热资源丰富是由地球内能作用形成的,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关系不大,①③不符合题意;
“磁暴”现象是由太阳活动造成的,太阳辐射不能干扰有线电话接听,②⑥不符合题意。
综上,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蜀犬吠日是用以比喻少见多怪的一个成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结合图“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蜀犬吠日”形成的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高且蒸发强,降水多
B.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覆盖率较高
C.盆地地形,污染物难扩散,多雾霾
D.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
【答案】D
【解答】解:根据材料可知,当地的阴雨天气多,狗见到太阳出来会感到奇怪而吠叫。四川盆地四周高山环绕,使得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深入,内部水汽又不易扩散出去,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雨雾天气较多,日照时间短,晴天较少,D正确。
纬度低、气温高且蒸发强、降水多,并不是“蜀犬吠日”现象的主要原因,ABC错误。
故选:D。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如图),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准备开始月壤采集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着陆器的太阳能帆板获取的能源直接来自(  )
A.地热能 B.核能 C.太阳能 D.风能
【答案】C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着陆器的太阳能帆板获取的能源直接来自太阳辐射,C正确。
地热能源自地球内部的能量,A错误。
核能开发主要源自重元素(如铀)的裂变或轻元素的聚变,B错误。
风能源自大气的温差和气压差异,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D错误。
故选:C。
17.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如图为“我国太阳能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下列现象与太阳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
①岩浆喷发
②“磁暴”现象
③冰岛地热资源丰富
④水的运动
⑤树木生长
⑥干扰有线电话接听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答案】B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岩浆喷发和冰岛地热资源丰富是由地球内能作用形成的,与太阳对地球影响关系不大,①③错误。
“磁暴”现象是由太阳活动扰乱地球磁场造成的,②正确。
太阳辐射能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④正确。
树木生长是太阳光为树木光合作用提供能量,⑤正确。
太阳活动干扰的是无线电短波通讯,不能干扰有线电话接听,⑥错误。
故选:B。
广东省北部和西部多为山地和丘陵,夏季多地形雨,南部以平原和台地为主。广东省经济发达,近年来积极发展“光伏+农业”产业模式,形成了陆地区“农光互补”、沿海区“渔光互补”的新型农业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如图示意广东省年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2024秋 庐阳区校级期中)仅考虑太阳辐射量,广东省发展“光伏+农业”产业模式效果最差的城市为(  )
A.连州 B.罗定 C.阳山 D.汕头
【答案】A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连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数值在1150﹣1200kW.h/㎡之间,罗定在1300﹣1350kW.h/㎡之间,阳山在1200﹣1250kW.h/㎡之间,汕头在1400﹣1450kW.h/㎡之间;仅考虑太阳辐射量,连州的“光伏+农业”产业模式效果最差,A对,BCD错。
故选:A。
太阳能屋顶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进行发电,以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据此完成19﹣19题。
19.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太阳能屋顶的是(  )
A.珠三角地区 B.塔里木盆地
C.长三角地区 D.四川盆地
【答案】B
【解答】解:太阳能屋顶的效能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太阳辐射强度。珠三角地区位于我国南方,虽然纬度较低,但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相对较弱。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太阳辐射强,非常适合建设太阳能屋顶,故B正确。
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类似,位于南方,受季风气候影响,阴雨天气较多,太阳辐射较弱,故AC错误。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形闭塞,多云雾,太阳辐射较弱,塔里木盆地因其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的特点,最适宜建设太阳能屋顶,D错误。
故选:B。
太阳能屋顶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进行发电,以达到节能减排目标。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与太阳辐射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
①海水潮汐运动
②“磁暴”现象出现
③煤炭资源形成
④河流水体运动
A.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答】解:海水潮汐运动主要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引起,与太阳辐射无直接关系,①错误。
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在太阳能作用下形成的有机物质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转化而成的,河流水体运动的动力之一来自太阳辐射,③④正确。
“磁暴”现象出现与太阳活动有关,但具体是指太阳风中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影响地球磁场的现象,而非直接由太阳辐射引起,②错误。
故选:A。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跋(cūn)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2024秋 枣强县校级期中)关于太阳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外部的核裂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
C.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属于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D.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要少
【答案】B
【解答】解: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误。
结合所学可知,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B正确。
煤炭和石油均是化石能源,是通过远古的生物转化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的有机物,C错误。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更多,D错误。
故选:B。
22.(2024秋 辽源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影响地面长波通信
D.印尼的学生在晚上做作业时看到了美丽的极光现象
【答案】B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为一次太阳活动周期,B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在光球层上,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影响地面无线短波通信,C错误。
极光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印尼纬度太低,印尼的学生在晚上看不到极光,D错。
故选:B。
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重要影响。北京时间2024年8月14日14时04分,日面中心附近爆发了一个X1.1级耀斑,于15:07结束,达到橙色警报级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与耀斑发生在同一太阳大气层的太阳活动是(  )
A.黑子 B.日珥 C.太阳风 D.磁暴
【答案】B
【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耀斑和日珥均分布在色球层,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故B正确,AC错误。
磁暴是太阳活动带来的影响,不是太阳活动,D错误。
故选:B。
2024年10月11日和12日夜间,受地磁暴影响,北京地区多处再次见到极光,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不少天文爱好者都拍到了红色的极光。其实早在今年5月,北京等多地看到极光的新闻也曾冲上热搜。如图为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于2024年10月2日拍摄的太阳照片。据此完成24﹣24题。
24.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磁暴和极光 B.日珥和磁暴
C.耀斑和日珥 D.黑子和耀斑
【答案】D
【解答】解:太阳活动中的黑子(出现在光球层)和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增多时,其它太阳活动也随之增多,因此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D正确。
太阳风和日珥不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磁暴是太阳活动引起的地球反应现象,不是太阳活动现象,ABC错误。
故选:D。
25.(2024秋 郫都区校级期中)北京时间2024年10月8日8时到10月10日8时,太阳先后发生了五次明显爆发活动。受地磁暴影响,全球多地上演“极光秀”,引发的极光也可能是过去500年来有记录的最强的极光之一。10月15日,NASA和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国际太阳周期预测小组宣布,太阳活动正式进入了有记录以来的第25个极大期。图为太阳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之前的太阳活动极小期可能是(  )
A.2011年 B.2013年 C.2019年 D.2020年
【答案】C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2024年为太阳活动极大期,由于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那么上一个太阳活动极大期为2013年,而两个太阳活动极大期之间的2019年则为极小期,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研究表明,太阳活动由太阳磁场驱动,太阳黑子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可指示这一现象。太阳磁场会周期性发生反转,从而影响太阳活动周期性爆发。太阳磁周期被称为海尔周期,它涵盖了两个太阳活动周期。在太阳活动极小值时(低谷期),太阳的磁场接近偶极状态,有一个北极和一个南极,类似于地球的磁场。但随着进入太阳活动极大值阶段,太阳的磁场变得更加复杂,没有明确的南北极。完成下面小题。
26.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两极
【答案】A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7.海尔周期约为(  )
A.10年 B.11年 C.20年 D.22年
【答案】D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海尔周期涵盖了两个太阳活动周期,约为22年,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8.(2024秋 西青区校级期中)人类对太阳及其活动的探测从未停歇,如图为2018年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绕日飞行(计划6年绕日24圈)部分轨道示意图,四个大圆为近日行星轨道。图中金星有着主要由CO3组成的浓密的大气和云层,表面温度高达460℃。完成下面小题。
对该探测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穿过小行星带近距离拍摄照片
B.能观测到地球从日面经过的情景
C.可探测黑子及整个太阳活动周期
D.能探测到日冕层的的太阳风活动
【答案】D
【解答】解:太阳风是指从太阳大气的日冕层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该宇宙飞船可以探测到日冕层的太阳风活动,D正确。
该探测器计划飞行6年,而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不能完整观测太阳活动周期,C错误。
该探测器的飞行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而小行星带处在火星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A错误。
该探测器的飞行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故不可能观测到地球从日面经过的情景,B错误。
故选:D。
2024年5月9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磁暴预警,受到高能带电粒子抛射过程(太阳风)的影响,5月10日、11日可能出现地磁活动,其中5月11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预计地磁活动将持续到5月11日甚至5月12日。地磁暴是一种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简称磁暴。完成下面小题。
29.“高能带电粒子抛射(太阳风)”出现在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核层
【答案】C
【解答】解:A.光球层是太阳大气层最内层,主要对应黑子现象,故A错误。
B.色球层对应耀斑和日珥等现象,故B错误。
C.日冕层是太阳大气层最外层,高能带电粒子抛射(太阳风)正是从该层向外辐射,故C正确。
D.日核层属于太阳内部结构,不属于太阳大气层范畴,故D错误。
故选:C。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03日,太阳爆发了一个X9.0级大耀斑,达到橙色警报级别,为第25个太阳活动周以来最大级别耀班。如图示为太阳结构图,据此完成30﹣30题。
30.耀斑发生在(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②层和③层
【答案】B
【解答】解:由于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所以图中①是光球层,②是色球层,③是日冕层;耀斑发生在②色球层,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如图示意2024年8月地球经历的一次特大地磁暴过程(Kp指数越大,对应的地磁活动越强),该过程由日冕物质抛射现象产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图示期间的地磁活动(  )
A.发生在太阳光球层
B.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D.8月12日强度达到最大
【答案】D
【解答】解:图中显示8月12日Kp指数最高,表明地磁活动强度达到最大,D正确。
结合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日冕物质抛射主要发生在日冕层,A错误。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B错误。
地磁活动主要是地球磁场受到太阳活动干扰,能量并非来自太阳辐射,C错误。
故选:D。
北京时间2024年8月12日,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地球累计出现长达15小时的地磁暴过程。如图示意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对地磁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我们日常肉眼所见的太阳的光亮面是(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珥层
【答案】A
【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平时肉眼见到的太阳的光亮面是太阳外部大气层中的光球层,A正确。
色球层、日冕层不能直接用肉眼观测到,BC错误。
日珥层不是太阳外部大气层,D错误。
故选:A。
2024年5月5日,国家天气监测中心发布如下信息提示:北京时间14时01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1.3X级),预计未来三天仍可能爆发M级甚至X级以上耀斑。完成下面小题。
33.耀斑(  )
①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②持续时间约为11年
③是太阳内部能量剧烈释放的表现
④表现为太阳表面增亮的斑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答】解:耀斑是太阳大气层能量剧烈释放的表现,是太阳色球层短期内增亮的斑块,①错误,③④正确。
耀斑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标志,活动强弱周期约为11年,而不是持续时间约为11年,②错误。
故选:D。
读太阳大气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34.太阳的大气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  )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答案】A
【解答】解: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从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据外媒2022年8月报道,随太阳活动逐渐接近最大值,在短短两周内,太阳已经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这意味着太阳目前正处于第25次太阳周期之中,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达到顶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推断第26次太阳活动峰值年最可能是(  )
A.2036年 B.2033年 C.2047年 D.2040年
【答案】A
【解答】解:根据材料可知,第25次太阳活动将在2025年达到顶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平均约为11年,由此推断第26次太阳活动顶峰大约发生在2036年,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6.(2024秋 宁波期中)2024年3月23日世界时01时左右,太阳释放了一个强烈爆发,伴随一个朝向地球的强力日冕物质抛射(CME),这可能给地球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闪电 B.磁暴 C.极光 D.断电
【答案】A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剧烈时所发射出的大量高能粒子会干扰电磁信号、损害电子元件等,会对无线通讯、地球卫星、电力供应等造成短暂影响,D正确,不符合题意。
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B正确,不符合题意。
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C正确,不符合题意。
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闪电与太阳活动无关,A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
37.(2024秋 津南区校级期中)地理兴趣小组发现,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黑子数量最大年被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如图示意2019~2030年的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剧烈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有(  )
A.低纬普遍出现极光
B.地球磁场完全消失
C.卫星导航信号被扰乱
D.大气成分的组成发生剧变
【答案】C
【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极光出现在高纬度地区,低纬度出现极光的可能性极小,A错误。
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磁场,但不会使地球磁场消失,B错误。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从而影响穿过其中的卫星导航信号,C正确。
大气成分的组成与太阳活动无关,D错误。
故选:C。
据外媒2022年8月报道,随太阳活动逐渐接近最大值,在短短两周内,太阳已经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这意味着太阳目前正处于第25次太阳周期之中,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达到顶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2022年8月的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有(  )
①我国出现大范围极光现象
②无线电短波通信信号削弱或消失
③发生磁暴现象
④引发火山喷发和地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答】解: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会扰乱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②③正确。
地震、火山喷发与地球内力有关,与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爆发没有直接关系,④错误。
极光现象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的夜晚,我国主要位于中纬度,①错误。
故选:C。
据外媒2022年8月报道,随太阳活动逐渐接近最大值,在短短两周内,太阳已经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这意味着太阳目前正处于第25次太阳周期之中,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达到顶峰。据此完成问题。
39.试推断,太阳黑子数目第24次峰值年及造成的主要现象是(  )
A.2014年,极端天气增多
B.2011年,粮食全面减产
C.2014年,树木年轮变宽
D.2011年,河流汛期延长
【答案】A
【解答】解:由于太阳黑子的平均活动周期为11年,第25次太阳活动如果在2025年达到顶峰,则第24次太阳活动峰值应该在2014年,BD错误。
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黑子主要影响气候,导致极端天气增多,粮食产量、树木年轮宽度和河流汛期的长短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但存在区域差异和正负相关性。故A正确,C错误。
故选:A。
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重要影响。北京时间2024年8月14日14时04分,日面中心附近爆发了一个X1.1级耀斑,于15:07结束,达到橙色警报级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0.本次太阳活动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最可能是(  )
A.卫星导航误差增大 B.当日气温显著升高
C.我国降水概率增加 D.有线网络通信中断
【答案】A
【解答】解:耀斑爆发会扰动电离层,影响卫星导航信号,使卫星导航误差增大,A正确。
太阳活动会影响气候,但不是最主要影响,BC错误。
太阳活动会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不影响有线电视,D错误。
故选:A。
41.(2024秋 郫都区校级期中)北京时间2024年10月8日8时到10月10日8时,太阳先后发生了五次明显爆发活动。受地磁暴影响,全球多地上演“极光秀”,引发的极光也可能是过去500年来有记录的最强的极光之一。10月15日,NASA和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国际太阳周期预测小组宣布,太阳活动正式进入了有记录以来的第25个极大期。图为太阳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受此次太阳活动影响,北美洲部分地区可能出现(  )
①指南针失灵
②极光现象
③卫星通信中断
④收音机完全无信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答】解:耀斑爆发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导致指南针失灵,①对。
耀斑爆发伴随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喷发,会影响卫星通信,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高空,产生极光现象,②③对。
耀斑发生干扰电离层,导致短波通讯信号质量下降甚至中断,收音机接收的信息质量差或者无信号,④错。
故选:A。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大地磁暴预警:3月24日、25日和26日三天,可能出现地磁活动,其中3月25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预计地磁活动将持续到26日。地磁暴是一种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简称磁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磁暴”发生时,对地球的影响最可能是(  )
A.干扰卫星通信 B.威胁人类健康
C.引发强烈地震 D.全球气温升高
【答案】A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磁暴”发生时,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电离层,此时经电离层反射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导致通讯衰败或中断会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A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对人类健康、地震发生及全球气温升高影响不大,BCD错误。
故选:A。
研究表明,太阳活动由太阳磁场驱动,太阳黑子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可指示这一现象。太阳磁场会周期性发生反转,从而影响太阳活动周期性爆发。太阳磁周期被称为海尔周期,它涵盖了两个太阳活动周期。在太阳活动极小值时(低谷期),太阳的磁场接近偶极状态,有一个北极和一个南极,类似于地球的磁场。但随着进入太阳活动极大值阶段,太阳的磁场变得更加复杂,没有明确的南北极。完成下面小题。
43.当太阳磁场进入偶极状态时(  )
A.地球大概率会发生磁暴
B.地球两极极光范围较小
C.全球无线电短波通信易中断
D.地球磁场相应得到加强
【答案】B
【解答】解:据“在太阳活动极小值时(低谷期),太阳的磁场接近偶极状态”可知,当太阳磁场进入偶极状态时,太阳活动进入低谷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此时地球两极极光范围较小,B正确。
全球无线电短波通信被干扰程度减小,不易中断,C错误。
当太阳磁场进入偶极状态时,地球磁场基本不受影响,D错误。
当太阳磁场进入偶极状态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地球发生磁暴概率减小,A错误。
故选:B。
2024年5月9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磁暴预警,受到高能带电粒子抛射过程(太阳风)的影响,5月10日、11日可能出现地磁活动,其中5月11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预计地磁活动将持续到5月11日甚至5月12日。地磁暴是一种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简称磁暴。完成下面小题。
44.此次磁暴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①泰国夜空有可能观察到极光现象
②冰岛夜空有可能观察到极光现象
③滑坡或泥石流出现概率大为提高
④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和信号传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答】解:①泰国位于低纬热带地区,极光现象通常出现在中高纬度地区,故①错误。
②冰岛纬度较高,符合极光观测条件,故②正确。
③磁暴主要影响电离层和磁场,与地球内部地质灾害无直接关联,故③错误。
④磁暴发生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和信号传输,故④正确。
故选:B。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03日,太阳爆发了一个X9.0级大耀斑,达到橙色警报级别,为第25个太阳活动周以来最大级别耀班。如图示为太阳结构图,据此完成45﹣45题。
45.此次大耀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①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②该年全球农业倾向减产
③指南针指示方向失灵
④浙江上空可以看到极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答】解:太阳的大气结构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①代表光球层、②代表色球层、③代表日冕层,发生在②层的太阳活动是耀斑爆发。太阳活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①正确。
耀斑爆发该年全球农业倾向增产,②错误。
太阳活动能在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指示方向失灵,③正确。
极光现象只出现在高纬度地区上空,我国浙江所处纬度较低,不会有极光现象,④错误。
故选:A。
如图示意2024年8月地球经历的一次特大地磁暴过程(Kp指数越大,对应的地磁活动越强),该过程由日冕物质抛射现象产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6.此次地磁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①航天器遭受更强的阻力
②有线电通信的中断
③导航卫星无法跟踪信号
④电力传输服务失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答】解:地磁活动可能干扰无线电通信,对有线电通信影响较小,②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次地磁活动由剧烈的太阳活动引起,强烈的磁暴现象可能导致航天器遭受更强的阻力、卫星无法跟踪信号、电力传输服务失效等,①③④正确。
故选:C。
北京时间2024年8月12日,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地球累计出现长达15小时的地磁暴过程。如图示意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对地磁的影响。据此完成47﹣48题。
47.图中a区域太阳活动是指(  )
A.太阳风 B.太阳黑子
C.太阳耀斑 D.日冕物质抛射
【答案】C
【解答】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区域出现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突然变亮的活动现象,为太阳耀斑,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8.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增强产生的影响有(  )
A.使低纬地区树木年轮变窄
B.干扰卫星向地球传输数据
C.使热带地区广泛出现极光
D.产生地磁暴中断长波通信
【答案】B
【解答】解: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增强会扰动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B正确。
太阳活动增强,有的地区降水增多,树木年轮可能变宽,A错误。
极光出现在高纬地区,热带一般不会出现极光,C错误。
地磁暴影响短波辐射,不会影响长波通信,D错误。
故选:B。
2024年5月5日,国家天气监测中心发布如下信息提示:北京时间14时01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1.3X级),预计未来三天仍可能爆发M级甚至X级以上耀斑。完成下面小题。
49.耀斑爆发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引发持续性干旱 B.诱发高震级地震
C.提供丰富太阳能 D.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答案】D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大量的带电粒子,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电子设备,D正确。
太阳活动异常往往导致气候异常,但不会引发持续性干旱,A错误。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表现,耀斑对其影响较小,B错误。
耀斑爆发不会提供丰富太阳能,C错误。
故选:D。
读太阳大气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50.在耀斑强盛的时期,下列现象与其相关的是(  )
①信鸽迷失方向
②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加剧
③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④地球极端天气现象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答】解:耀斑强盛时太阳爆发强烈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影响地球磁场,可能使信鸽迷失方向,①正确。
太阳活动使地球自然灾害增多,可能出现极端天气事件,④正确。
太阳活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现象,③错误。
太阳活动与二氧化碳增多没有关系,②错误。
故选:D。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6月3日,月表取样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石头版”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1.对“嫦娥六号”与地面间通信干扰最大的是(  )
A.强烈的太阳辐射 B.厚厚的云雨层
C.日冕物质的抛射 D.密集的流星雨
【答案】C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嫦娥六号”主要通过无线电短波与地面通信,日冕物质抛射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其发生时发出大量带电粒子流,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嫦娥六号”与地面间通信,C正确。
强烈的太阳辐射、厚厚的云雨层、密集的流星雨都不会干扰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影响,ABD错误。
故选:C。
据外媒2022年8月报道,随太阳活动逐渐接近最大值,在短短两周内,太阳已经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这意味着太阳目前正处于第25次太阳周期之中,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达到顶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2.此次太阳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有(  )
①改变地球大气层的厚度
②可能会引发火山喷发或地震
③扰乱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现象
④无线电短波通信信号质量下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答】解:日冕物质抛射来自太阳大气最外部的日冕层,对地球大气层厚度没有影响,①错误。
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爆发与地震、火山喷发没有直接关系,②错误。
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④正确。
太阳活动会扰乱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③正确。
故选:D。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1日凌晨,太阳抛射出大量日冕物质,引发了特大地磁暴,导致地球空间环境产生一系列剧烈变化。如图为10月11日地磁活动水平与往日数据的对比(Kp指数数值越大,对应的地磁活动越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3.本次特大地磁暴表明(  )
A.太阳活动较强 B.太阳辐射过强
C.太阳活动周期变长 D.太阳活动周期缩短
【答案】A
【解答】解:由材料“太阳抛射出大量日冕物质,引发了特大地磁暴”可知,太阳抛射出大量日冕物质属于太阳活动结果,表明太阳活动较强,A正确。
太阳活动的周期不会因地磁暴的强弱发生变化,CD错误。
太阳辐射过强会导致地面温度升高,与本次特大地磁暴无关,B错误。
故选:A。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1日凌晨,太阳抛射出大量日冕物质,引发了特大地磁暴,导致地球空间环境产生一系列剧烈变化。如图为10月11日地磁活动水平与往日数据的对比(Kp指数数值越大,对应的地磁活动越强)。读图回答54﹣54题。
54.特大地磁暴对地球的影响最可能是(  )
①气温急剧升高
②信鸽迷失方向
③极光遍布全球
④供电出现故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答】解:特大地磁暴发生时,日冕层太阳活动扰乱地球磁场,使信鸽突然迷失方向,②正确。
气温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地磁暴不会导致气温急剧升高,①错误。
日冕层太阳活动会引起两极地区的上空出现极光,一般中高纬度地区可见,③错误。
会破坏电力设备,引发电网故障,甚至可能导致停电现象,④正确。
故选:C。
如图是某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周期黑子数进展图,如表为部分地理现象预报指标。据此完成55﹣56小题。
①短波收听指数 ②信鸽飞行指数 ③空气质量指数 ④极光指数
指数(小﹣大) 适宜收听程度(适宜﹣不适宜) 影响信鸽飞行程度(小﹣大) 空气质量(差﹣优) 极光可复范围(小﹣大)
55.据图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是20年
B.2025年前后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
C.2020年太阳活动处于高峰期
D.日珥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答案】B
【解答】解:读图,图中连续两次黑子数量最多的时期(高峰年)相隔约为11年,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A错误。
2025年前后黑子数量达最大值,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B正确。
2020年太阳活动处于低谷期,C错误。
太阳黑子、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D错误。
故选:B。
56.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值时,表中指数不会明显变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答】解:太阳活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出现中断现象,所以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值时,短波收听指数会明显变大,故①对,不符合题意。
太阳活动有可能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信鸽飞行,故②对,不符合题意。
太阳活动和空气质量无关,故③错,符合题意。
太阳活动有可能导致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故④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蜀犬吠日是用以比喻少见多怪的一个成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结合图“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完成57﹣57题。
57.图中昼夜温差较大的城市是(  )
A.广州 B.福州 C.兰州 D.郑州
【答案】C
【解答】解:广州地处南方沿海地区,气候湿润,云量较多,昼夜温差相对较小,A错误。
福州位于东南沿海,受海洋影响较大,昼夜温差较小,B错误。
兰州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散热快,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较大,C正确。
郑州位于中原地区,气候较为适中,昼夜温差不如兰州大,D错误。
故选:C。
风光互补道路照明是一个新兴的能源利用领域,该系统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发电。它不仅减少了城市照明对常规电的依赖,也为农村照明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8.新疆乌鲁木齐适宜推广风光互补道路照明的原因是(  )
A.干旱且多大风 B.常规能源短缺
C.经济发展水平高 D.科学技术发达
【答案】A
【解答】解:新疆乌鲁木齐常规能源并不短缺,B错误。
新疆乌鲁木齐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科学技术并不发达,CD错误。
新疆乌鲁木齐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烈,同时风力强劲且大风日数多,利于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适宜推广风光互补道路照明,A正确。
故选:A。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如图),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准备开始月壤采集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9.与地球表面相比,月球表面布满陨石坑,主要原因是(  )
A.月球引力比地球大 B.月球表面没有水体
C.月球表面不是固态 D.月球上无大气保护
【答案】D
【解答】解: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小很多,因而月球的引力作用很小,A错误。
月球表面没有水,但是这与布满陨石坑没有关系,B错误。
月球表面是固态,C错误。
由于月球质量小,产生不了足够的引力,不能将气体分子大量吸附在月球的表面,所以月球上并没有大气层,缺少大气的保护作用,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天体表面通过陨石撞击就会在月球表面形成多处陨石坑,D正确。
故选:D。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6月3日,月表取样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石头版”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完成以下小题。
60.五星红旗在月球需克服的恶劣环境条件主要是(  )
A.极端异常天气多发 B.气温日较差大
C.沙尘暴发生频率高 D.洪涝灾害频发
【答案】B
【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没有天气变化,没有风,不会发生沙尘暴,C错。
月球没有降水,不会发生洪涝灾害,AD错误。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气温较高,夜晚没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B正确。
故选: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