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概念和类型
概念 天体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
类型 天然天体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
人造天体 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空间站、人造卫星等
(2)常见天体
类型 组成物质(或成员) 炽热的气体 观察到的现象
恒星 炽热的气体 ①质量庞大,能自己发出光和热; ②球状或类球状; ③恒星之间相距遥远; ④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是除太阳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星云 气体和尘埃,主要物质是氢 ①呈云雾状,一般星云里会有恒星; ②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行星 如:八大行星 ①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近似球状; ②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卫星 如:月球 ①绕行星运转,本身不发光; ②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但是质量一般不会超过它所绕转的行星
流星体 尘粒和固体块 ①不能自己发光,但进入大气层后,会同大气摩擦产生燃烧发光的现象,即流星现象; ②少数没有烧尽的残体落到地面,叫陨星,其中石质陨星叫陨石,铁质陨星叫陨铁
彗星 凝结成冰的水、尘埃和岩石等 ①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外表; ②绕太阳运行; ③包括彗核、彗发和彗尾,彗发中的气体和尘埃通常在背向太阳的一面形成一条很长的扫帚状彗尾;④大部分彗星运行的轨道是扁长的椭圆形
2天体系统
(1)形成
(2)级别
(3)主要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 组成 具体内容
地月系 ①中心天体:地球。 ②绕转天体:月球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太阳系 ①中心天体:太阳。 ②其他成员: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 ①太阳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 ②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银河系 由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 ①有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 ②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
河外星系 主要由恒星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大多数河外星系由几十亿到上万亿颗恒星组成 ①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河外星系有数百亿个; ②大多数河外星系直径从几千光年到几十万光年不等
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 ①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 ②半径约为137亿光年
知识点二行星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结构特征: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运动特征:地球与其他七颗行星十分相似
(1)结构特征
按照与太阳的距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分类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成员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
表面状态 有固体表面 主要由气体构成 主要由气体构成
表面平均温度 高 中 低
质量 小 大 中
体积 小 大 中
平均密度 大 小 小
卫星数目 少或无 多 较多
有无光环 无 有 有
(2)运动特征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运动方向
共面性→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轨道平面
近圆性→各行星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非常小,轨道近似正圆→轨道形状
2地球的特殊性
表现 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原因 地球上具有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这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自身的体积和质量有关,也与地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有关
3宇宙环境保护
知识点三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条件 原因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 ①日地距离适中; ②公转、自转周期适中
适合生命生存和繁衍的大气 大气厚度、密度适宜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保证了适当的引力,既可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大气层,又不会因引力过大而妨碍地球表面物质的运动
大气成分适宜 ①原始地球大气成分不适合生物生存,经过漫长的演化,地球大气转化为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地球大气高空的氧气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合成臭氧,形成臭氧层,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少受紫外线的伤害
液态水 ①温度适宜,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 ②由于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地球内部温度逐渐升高,不断产生水汽,这些水汽逸出地表,逐渐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汇聚到地表低洼地带,形成原始海洋
知识点四月相
1月相概述
含义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这种月球位相变化叫作月相
形成原因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全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其迎着太阳的半球是亮的,背着太阳的半球是暗的。 ②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向东运行而变化
周期 平均为29.53天,为一个朔望月
图
2月相的观察和规律总结
月相 农历日期 能观测到月相的时间 与太阳升落比较 月出时间 月落时间 目视效果
新月 初一 彻夜不见 几乎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蛾眉月(新) 初二一初六 日落后一段时间内 迟升后落 日出后 日落后
上弦月 初七、初八 上半夜 迟升后落 正午 午夜
满月 十五、十六 彻夜可见 此升彼落 黄昏 清晨
下弦月 廿二、廿三 廿二、廿三 下半夜 早升先落 午夜
蛾眉月 (残) 廿四一三十 日出前一段时间内 早升先落 午夜后 黄昏前
1.(2024秋 普陀区校级期中)如图为天体系统关系示意图,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可观测宇宙 B.乙﹣地月系
C.丙﹣银河系 D.丁﹣太阳系
【答案】A
【解答】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代表可观测宇宙,乙代表银河系,丙代表太阳系,丁代表地月系。
故选:A。
2.(2024秋 朝阳区校级期中)2019年1月21日出现了本年度首次“超级月亮”,当日还发生了“月全食”,被称为“超级红月亮”。下列天体系统中,包含“红月亮”且级别最高的是( )
A.太阳系 B.地月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答案】D
【解答】解:“超级月亮”是指处于近地点位置附近的满月。地月系和太阳系虽然包括超级红月亮,但级别较低,银河系包括超级红月亮是级别最高的,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属于同一级别,但不包括超级红月亮。ABC错误。
故选:D。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等3名宇航员顺利进驻天宫空间站,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天宫空间站与其绕转的天体系统,类似于下列哪个级别的天体系统(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A
【解答】解:据材料信息可知,天宫空间站围绕地球运转,属于地月系,A正确。
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属于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都是比地月系高级的天体系统,BCD错误。
故选:A。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瞿志刚身着新型舱外航天服首次出舱。新型舱外航天服(如图)是一个小型的飞行器,能够为航天员提供在舱外活动8小时的生命保障功能。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绕转地球一圈的时间大约是1.5h。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以下叙述属于天体的是( )
A.地球上的流星雨
B.等待发射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
C.运行中的空间站
D.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火箭发射装置
【答案】C
【解答】解:运行中的空间站在太空中围绕地球运行,是天体,C正确。
地球上的流星雨是一种天文现象,不是天体,A错误。
等待发射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是地球上的物体,不属于天体,B错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火箭发射装置是地球上的设施,不是天体,D错误。
故选:C。
2023年《问天少年》杂志第6期《你就是个太阳系》一文中用人体结构比例关系来表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间距,形象地展示了太阳与八大行星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5.比图示天体系统高一级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C
【解答】解:据材料信息“形象地展示了太阳与八大行星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再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C正确。
故选:C。
2024年11月4日凌晨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地球。在神舟十八号返回舱距地面10公里左右时,返回舱的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打开,伞的面积从几平方米到1200平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体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的
B.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卫星
C.夜晚天空中发亮的天体都是恒星
D.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运动
【答案】D
【解答】解:天体的物质组成多样,有固态(如岩石行星)、气态(如木星)等,并非都由固态物质组成,A错误。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不是卫星,B错误。
夜晚天空中发亮的天体不都是恒星,还有行星(如金星)、卫星(如月球)等,C错误。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这是宇宙的基本特征之一,D正确。
故选:D。
7.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漂浮在天空中的云
B.红白条纹的神舟大伞
C.在预定轨道运行的神州十八号
D.着陆的神舟十八号返回舱
【答案】C
【解答】解:漂浮在天空中的云,位于地球大气层内,是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A错误。
红白条纹的神舟大伞,是神舟飞船的组成部分,且在地球大气层内,不是独立的天体,B错误。
在预定轨道运行的神舟十八号,处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的宇宙空间,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属于天体,C正确。
着陆的神舟十八号返回舱,已经回到地球表面,是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D错误。
故选:C。
目前“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探测范围可达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图为“生命宜居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2024秋 贵州校级期中)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答案】D
【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该望远镜探测范围可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目前人类可以探测到的宇宙范围为可观测宇宙,属于目前天体系统的最高级别,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我国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发射对我国空间站建造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中国空间站将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图为中国空间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空间站所处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答案】D
【解答】解:中国空间站主要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因此可得中国空间站还处于地月系之中,也是宇宙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2024秋 盐田区校级期中)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媒体报道了相关事宜,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着陆的返回舱外表看起来“颜值”不是那么高。时隔一个月,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当日,多地网友在夜空中拍到我国空间站过境祖国上空,直呼美极了。读下面两幅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卫星
【答案】D
【解答】解: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卫星,原因是其围绕地球转动,属于人造天体,D正确。
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埃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引力吸引,在高速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光迹,C错误。
空间站本身不发光、不发热,并非恒星,A错误。
行星是天然天体,空间站是人造天体,B错误。
故选:D。
“中国天眼”(FAST)在平塘大窝凼,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设备可探测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至今已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发表于《自然》等国际杂志。据此完成11﹣11题。
11.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答案】D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设备可探测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即可观测宇宙,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海尔﹣波普彗星是一颗长周期彗星,1997年4月1日经过近日点,预计下一次经过近日点的日期为4385年12月25日。与其他彗星相比,海尔﹣波普彗星在近日点时彗尾的挥发物为三条,尘埃彗尾背向其运动轨迹,气体彗尾背向太阳,而钠彗尾的方向介于两者之间。如图为海尔﹣波普彗星在近日点时三条彗尾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海尔—波普彗星( )
A.能够发光、发热
B.运行轨道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C.质量、体积比太阳大
D.绕日公转的周期接近2380年
【答案】D
【解答】解:能发过发热的是恒星,彗星本身不发光、发热,A错误。
海尔—波普彗星是在扁长轨道运行,其运行轨道比火星、木星远,运行轨道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是小行星带,B错误。
太阳是恒星,海尔—波普彗星围绕太阳公转,其质量和体积比太阳小,C错误。
1997年4月1日经过近日点,预计下一次经过近日点的日期是4385年12月25日,所以两次近日点的间隔约为一个周期,绕日公转的周期接近2380年,D正确。
故选:D。
13.图中海尔—波普彗星此刻的运动方向为(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由于气体彗尾的方向背向太阳,图示钠彗尾的方向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彗星运动方向与尘埃彗尾方向相反,与选项C方向一致,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海尔—波普彗星是一颗长周期彗星,1997年4月1日经过近日点,预计下一次经过近日点的日期为4385年12月25日。与其他彗星相比,海尔—波普彗星在近日点时彗尾的挥发物为三条,尘埃彗尾背向其运动轨迹,气体彗尾背向太阳,而钠彗尾的方向介于两者之间。如图为海尔—波普彗星在近日点时三条彗尾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海尔﹣波普彗星所在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答案】B
【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该彗星围绕恒星太阳运动,中心天体是太阳,形成太阳系,所以最低级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古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于2024年9月5日在安徽成功举办。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确立生命痕迹探寻为第一科学目标。如图示意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揽星九天”所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属于(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星云
【答案】C
【解答】解:图示火星探测标识的“揽星九天”的中心天体的太阳,太阳本身能发光发热,为恒星,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于2024年9月5日在安徽成功举办。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确立生命痕迹探寻为第一科学目标。如图示意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天问三号探测的天体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答】解: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可知天问三号探测的天体是火星。据图结合信息及距太阳由近到远的八大行星位置关系可知,从甲到辛分别对应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丁为火星,D正确。
甲为水星,乙为金星,丙为地球,ABC错误。
故选:D。
地球是太阳系(直径1~2光年)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2022年,加拿大某研究小组在距地球100光年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充满液态水的海洋星球,该星球被命名为T0I﹣1452b。据估计,T0I﹣1452b的水储量大约占整个星球质量的30%,这说明其表面有极大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17﹣17题。
17.TOI﹣1452b星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C
【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系的直径约为1光年,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TOI﹣1452b距离地球100光年之外,说明TOI﹣1452b星球超出太阳系,但没有超出银河系,所以其属于银河系,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零点,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读“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如图),回答18﹣18题。
18.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答案】C
【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太阳系的直径大约是1光年,比邻距离地球4.2光年,可知地球抵达新家园时已经脱离了太阳系,A、B错误。
地球抵达新家园时虽然脱离太阳系,但是未脱离银河系仍然处于银河系中,不属于河外星系,C正确,D错误。
故选:C。
被称作“超级地球”的岩质行星巨蟹座55e,距地球约41光年,质量是地球的8.8倍,可能有浓厚的大气层。其围绕一个质量小于太阳的壮年期恒星运转,公转周期仅为18小时。完成19﹣19题。
19.与巨蟹座55e属同一级别天体及巨蟹座55e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
A.彗星 太阳系 B.天王星 银河系
C.水星 河外星系 D.火星 地月系
【答案】B
【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巨蟹座55e是绕恒星运转的行星,所以与巨蟹座55e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天王星、水星、火星等行星,彗星和巨蟹座55e不是同一级别天体,A错误。
太阳系的直径大约是1光年 ,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10万光年,巨蟹座55e距地球约41光年,所以巨蟹座55e属于银河系,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经过7个月的飞行抵达火星,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图为“火星与地球部分数据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天问一号”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答案】D
【解答】解:“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在绕火星运转的过程中,与火星构成行星系天体系统,不再属于地月系,D正确。
火星脱离了地月系后,依然处在太阳系,故C错误。
火星在银河系中,故B错误。
火星不会脱离总星系,故A错误
故选:D。
阿联酋航天局近日宣布将开启一段距离50亿公里、为期7年的宇宙探索之旅,其探索者号航天器计划于2028年3月3日发射,并于2035年5月尝试降落在最终目的地——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天体Justitia上。完成下面小题。
21.探索者号航天器的最终目的地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银河系
【答案】C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探索者号航天器计划于2028年3月3日发射,并于2035年5月尝试降落在最终目的地——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天体Justitia上”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区域为小行星带,天体Justitia属于小行星带,小行星带属于太阳系,所以探索者号航天器的最终目的地所属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C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地月系(行星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同一级别,ABD错误。
故选:C。
阿联酋航天局近日宣布将开启一段距离50亿公里、为期7年的宇宙探索之旅,其探索者号航天器计划于2028年3月3日发射,并于2035年5月尝试降落在最终目的地——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天体Justitia上。完成下面小题。
22.天体Justitia环绕太阳运转,Justitia为一颗( )
A.恒星 B.卫星 C.小行星 D.彗星
【答案】C
【解答】解:恒星是自身能发光发热的天体,依靠内部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如太阳。而环绕太阳运转的不是恒星,A错误。
卫星是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比如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环绕地球而非太阳运转,B错误。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符合 Justitia 环绕太阳运转的特征,C正确。
彗星是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天体,有长长的彗尾,通常其轨道偏心率较大,与一般环绕太阳稳定运转的情况不太一样,D错误。
故选:C。
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由于月球背面一直背向地球,嫦娥六号借助“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实现了通信联系。此次登月,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了一面由玄武岩熔断拉丝纺织而成的五星红旗,并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如图是嫦娥六号登月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嫦娥六号绕月球飞行时所属天体系统有( )
①地月系
②太阳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答】解:嫦娥六号绕月球飞行,月球属于地月系,所以嫦娥六号也在地月系内,①正确。
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嫦娥六号随着地月系一起在太阳系中,②正确。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嫦娥六号也属于银河系,③正确。
河外星系是指银河系以外的星系,嫦娥六号在银河系内,不属于河外星系,④错误。
故选:A。
“十字连星”是指太阳、月球及八大行星排在几乎垂直的直线上。图为“十字连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包含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答案】B
【解答】解:图中有太阳、月球及八大行星,包含了地月系、太阳系,其中,地月系级别最低,太阳系级别最高,B正确,A错误。
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可见宇宙,但图中均无显示,CD错误。
故选:B。
“十字连星”是指太阳、月球及八大行星排在几乎垂直的直线上。如图为“十字连星”示意图。据此完成25﹣25小题。
25.图中包含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答案】B
【解答】解:图中包括地月系和太阳系,最高级别是太阳系,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完成26﹣26题。
26.根据天体类型的特点分析,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属于( )
A.星云 B.行星 C.卫星 D.恒星
【答案】C
【解答】解: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围绕地球公转,地球是行星,由于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所以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属于卫星,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预定轨道位于( )
①地月系
②河外星系
③太阳系
④银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答】解:根据生活实际可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围绕行星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不属于河外星系,故①③④正确,②错误。
故选:C。
28.(2024秋 宜章县校级期中)金星表面温度明显高于水星,根据下表有关数据判断,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
行星名称 与太阳距离/(106千米) 公转周期(天) 自转周期(天) 大气及成分 表面温度(K)
水星 57.9 87.9 58.79 极其稀薄氦、汽化钠大气 440
金星 108.2 225.69 243.69 浓密CO2大气 737
A.与太阳的距离 B.大气及成分
C.自转周期 D.公转周期
【答案】B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水星大气及成分为极稀薄氦、汽化钠大气,金星大气及成分为浓密CO2大气,二氧化碳对金星表面起到保温作用,导致表面温度高于水星,B正确。
与水星相比,金星与太阳的距离远,但表面温度却高于水星,所以与太阳的距离远近不是金星的表面温度明显高于水星的原因,故A错误。
公转周期长短主要影响温度的季节变化幅度,自转周期的长短主要影响温度日变化的幅度,故BC错误。
故选:B。
“十字连星”是指太阳、月球及八大行星排在几乎垂直的直线上。图为“十字连星”示意图。完成29﹣29题。
29.图中②、③代表的天体是( )
A.火星、金星 B.金星、火星 C.火星、水星 D.金星、水星
【答案】A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是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地月系,根据八大行星距日远近,可以判定出②是地外行星,且与地球相邻,是火星,BD错误。
③是地内行星,且与地球相邻,是金星,A正确,C错误。
故选:A。
“十字连星”是指太阳、月球及八大行星排在几乎垂直的直线上。如图为“十字连星”示意图。据此完成30﹣30小题。
30.小行星带位于( )
A.⑤与木星之间 B.②与木星之间
C.②与地球之间 D.③与地球之间
【答案】B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的②为火星,小行星带位于②与木星之间,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平均海拔约4000米。目前有总投资近20亿元的9个光学天文望远镜项目落户于此。世界首台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简称AIMS)已运抵冷湖天文观测基地,AIMS望远镜将填补国际上没有中红外波段太阳磁场望远镜的空白,揭开太阳在中红外波段的神秘面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众多光学天文望远镜均落户于赛什腾山的原因是( )
A.基础设施完善 B.降水少、晴天多
C.地形平坦 D.交通便捷
【答案】B
【解答】解: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地形不平坦,且交通相对不便,ACD 错误。
赛什腾山平均海拔约4000米,地处干旱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利于天文观测,这是众多光学天文望远镜落户于此的重要原因,B正确。
故选:B。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我国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发射对我国空间站建造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中国空间站将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图为中国空间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中国空间站可能面临的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有( )
①超强的紫外辐射
②巨大的温度差
③极光的干扰
④耀斑的突然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答】解:中国空间站在宇宙中,由于宇宙空间大气非常稀薄,有超强的紫外线辐射,故①正确。
宇宙空间由于缺少大气层的保温作用,会有巨大的温度差,②正确。
极光主要影响地球的两极地区,对空间站无影响,③错误。
太阳活动时,耀斑爆发带来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影响空间站的安全,故④正确。
故选:B。
“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5月3日成功发射,6月2日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6月4日完成全球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如图示意奔向月球途中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下面小题。
33.“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太阳能帆板呈“十字交叉”形状的原因是( )
A.提高光电转化的效率 B.平衡轨道器和着陆器
C.帆板间不会相互挡光 D.增加太阳能帆板面积
【答案】C
【解答】解:光电转化效率与太阳能帆板的形状无关系,A错误。
由于太阳能帆板不透光,所以会出现阴影,阴影处得不到太阳辐射,“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太阳能帆板呈“十字交叉”能确保在任何太阳角度帆板之间都不会相互遮挡,从而最大限度地接收太阳辐射,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C正确。
平衡轨道器和着陆器、增加太阳能帆板面积都不是太阳能帆板呈“十字交叉”形状的原因,BD错误。
故选:C。
“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5月3日成功发射,6月2日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6月4日完成全球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如图示意奔向月球途中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下面小题。
34.“嫦娥六号”进行“探月”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 )
A.引力较小 B.通讯不畅 C.失重严重 D.天气复杂
【答案】B
【解答】解:在月球背面无法实现与地球之间的电波传输,需要借助中继卫星,传输环节增加可能会导致一定误差,所以嫦娥六号任务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通讯不畅,B正确。
引力较小、失重严重不是最大困难,AC错误。
月球无大气层,没有复杂的天气变化,D错误。
故选:B。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嫦娥六号月球车周身银光闪闪,耀眼夺目,实际上它外面包裹的这一层“白银圣衣”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如图为嫦娥六号落月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嫦娥六号选择在月球背面着陆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背面( )
A.月壤更有科研价值 B.没有太阳辐射干扰
C.有真空和失重环境 D.地形更加复杂多样
【答案】A
【解答】解:月球背面是背向地球而非背向太阳,同样受太阳辐射的影响,B错误。
月球各面都处于真空和失重环境,C错误。
由材料可知,地形更加复杂多样不是此次嫦娥六号着陆月球背面的主要原因,D错误。
由材料“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可知,嫦娥六号选择在月球背面着陆是为采集月壤,月球背面的土壤相比正面更加古老,为研究月球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更具有科研价值,A正确。
故选:A。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嫦娥六号月球车周身银光闪闪,耀眼夺目,实际上它外面包裹的这一层“白银圣衣”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如图为嫦娥六号落月图。读图回答36﹣36题。
36.“嫦娥六号”月球车外面包裹的这一层“白银圣衣”,其主要目的是( )
A.便于光学仪器跟踪和观察
B.吸收月面辐射,提供能源
C.减小温差,保护车内仪器
D.防止雨水对月球车的腐蚀
【答案】C
【解答】解:银色会反射光线,不利于光学仪器跟踪,与不利于吸收月面辐射,AB错误。
由材料“它外面包裹的这一层‘白银圣衣’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联系已学可知,月球没有大气层保护,昼夜温差较大,包裹的“白银圣衣”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降低昼夜温差,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来支持和保护月球车搭载的科学探测仪器,C正确。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没有雨等天气现象,D错误。
故选:C。
37.(2024秋 河北区校级期中)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条件 D.稳定的太阳光照
【答案】C
【解答】解:“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自转停止,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不会发生变化,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停止,昼夜交替的周期将变成365天,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发生很大变化,地表温度在白昼期过高,黑夜期过低,适宜的温度条件将不存在,地表不在适宜人的生存,C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停止,日地距离不会发生变化,B错误。
地球自转与否,太阳均处在壮年期,有稳定的太阳光照,D错误。
故选:C。
38.(2024秋 兰州期中)2023年2月16日,欧洲南天天文台(ESO)宣布,在“伊波赛隆星座”(EpsilonEridani)中,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大约3000光年的类地行星,被命名为“EpsilonEridanib”,该行星位于Y宜居带,被认为是人类未来探索外星生命的一个有希望的目标。该行星有望提供生命繁衍生息的条件,可能是因为( )
A.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
B.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C.该行星体积质量较大,有厚厚的大气层
D.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答案】D
【解答】解:对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知识可知,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是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D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存在生命关系不大,A错误。
行星的外观和所处的位置与存在生命条件无关,B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行星体积质量巨大,则引力较强,不一定适合生物生存,有厚厚大气层,但不一定适合生物的呼吸,C错误。
故选:D。
39.(2024秋 津南区校级期中)图中黑点表示小行星。与地球相比,天体②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答案】D
【解答】解:②根据图中太阳系中小行星带的位置推知,图中②是小行星带向内第三颗行星,应为金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适宜的大气、液态水和适宜的温度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金星上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由于距日较近(与地球相比),表面温度较高,不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也没有大量液态水存在,这些是金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①③正确。
金星属于类地行星,有坚硬的地表,且坚硬地表不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②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星的体积和质量比地球略小,大致处于同等级水平,④错误。
故选:D。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回答40﹣40题。
40.“生命宜居带”往往以某个恒星为参照,这暗示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
【答案】A
【解答】解:恒星本身能发光、发热,向四周辐射能量,所以“生命宜居带”往往以某个恒星为参照,是因为恒星与行星的距离主要影响行星的温度,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A正确。
恒星质量不是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B错误。
图中不能显示行星体积、大气成分对生命的影响,CD错误。
故选:A。
“生命宜居带”(如图)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1.假设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生命物质更有可能出现在( )
A.金星 B.地球 C.木星 D.水星
【答案】C
【解答】解:读图可知,恒星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距恒星的距离越远。水星、金星、地球距离较近,温度可能会太高,不利于生命的存在,ABD错误。
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出现生命的行星比现在的地球距离太阳更远,根据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位置,木星会收到更多太阳辐射,C正确。
故选:C。
“中国天眼”(FAST)在平塘大窝凼,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设备可探测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至今已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发表于《自然》等国际杂志。据此完成42﹣42题。
42.假若FAST接收到来自某星球的地外文明,那么这颗星球应具备存在生命的条件为( )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有固体表面
③有昼夜更替现象
④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⑤有液态水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①⑤
【答案】D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存在生命的条件需要有适合生命生存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①⑤正确。
有固体表面不是存在生命的条件,液体(如水体)也可以存在生命,②错误。
应距恒星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距恒星较近,温度过高不利于生命存在,④错误。
有昼夜更替现象不是存在生命的条件,③错误。
故选:D。
地球是太阳系(直径1﹣2光年)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2022年,加拿大某研究小组在距地球100光年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充满液态水的海洋星球,该星球被命名为TOI﹣1452b。据估计,TOI﹣1452b的水储量大约占整个星球质量的30%,这说明其表面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3.推测TOI﹣1452b星球可能充满液态水的依据是该星球( )
A.体积、质量适宜 B.公转轨道呈椭圆形
C.地表温度适宜 D.与太阳距离适宜
【答案】C
【解答】解: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适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适合生物呼吸,与液态水的形成无关,A错误。
行星与其所绕转的恒星距离适中,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液态水能够孕育生命;因此推测TOI﹣1452b星球可能充满液态水的依据是该星球与其所绕转的恒星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C正确。
行星的公转轨道呈椭圆形与液态水的形成无关,与行星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无关,B错误。
由上面分析可知,TOI﹣1452b星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不是太阳系,D错误。
故选:C。
2019年春节档硬核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比邻星附近。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4.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A.适中的日地距离
B.安全的宇宙环境
C.适宜的温度范围
D.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环境
【答案】C
【解答】解: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意味着地球停止自转,就会存在某一地区长时间受到太阳辐射,温度较高,某一地区长时间接受不到太阳辐射,气温较低,即适宜的温度范围得不到保障,C正确。
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意味着地球停止自转,但此时地球还在原来轨道绕太阳公转,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有适中的日地距离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ABD错误。
故选:C。
被称作“超级地球”的岩质行星巨蟹座55e,距地球约41光年,质量是地球的8.8倍,可能有浓厚的大气层。其围绕一个质量小于太阳的壮年期恒星运转,公转周期仅为18小时。完成下面小题。
45.与地球相比,巨蟹座55e不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原因可能是( )
①大气层过于浓厚
②陨石撞击较多
③适宜的温度范围
④不存在液态水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答】解:巨蟹座55e质量是地球的8.8倍,可能有浓厚的大气层,但是与地球相比,大气层过于浓厚,①正确。
围绕一个质量小于太阳的壮年期恒星运转,气温较低,公转周期仅为18小时,可能不存在液态水,③错误,④正确。
巨蟹座55e大气层过于浓厚,可以减少陨石撞击,②错误。
故选:B。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探测器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的飞行抵达火星,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图1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2为火星与地球数据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6.推测火星大气层比地球稀薄的原因是( )
A.昼夜更替周期长 B.距离太阳近
C.质量与体积小 D.有四季更替
【答案】C
【解答】解:火星的体积和质量较小,产生的引力较小,形成的大气层厚度较薄,C正确。
大气层的厚薄与昼夜更替的周期、距离太阳的远近和有无四季更替无关,ABD错误。
故选:C。
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经过7个月的飞行抵达火星,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图为“火星与地球部分数据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7.科学家推测火星上可能有过生命存在的依据是( )
A.距太阳比地球更远
B.大气层厚度接近地球
C.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差不大
D.有液态水存在的痕迹
【答案】D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适宜的温度、有液态水存在、适宜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远,获得的太阳光照和热量较少,不利于生命存在,不是火星上曾经可能有生命存在的依据,A错误。
相比于地球而言,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更小,引力更小,所以火星的大气层更更薄,B错误。
火星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差不大,表明火星上有四季更替,热量的纬度分布与地球相似,但这不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C错误。
从目前探测发现,火星过去应曾经有液态水存在的痕迹,由此成为火星曾经可能有生命存在的依据,D正确。
故选:D。
连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无数个宜居星球,这些星球都与地球十分相似,很可能就是我们的第二家园。科学家推测其中的“开普勒﹣1860”行星地表存在液态水。据此完成48﹣49题。
48.宜居星球的必备条件包括( )
①与中心天体距离适中
②自转方向需自西向东
③星球质量与体积适中
④中心天体的光热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答】解:与中心天体远近适中,得到的光热适中,利于生命的生存和 繁衍,故①正确。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不是存在生命的必备条件,②错误。
中心天体的光热稳定,宜居星球表面的温度稳定,利于生命的生存和 繁衍,故④正确。
星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形成适宜的大气层,有利于演化为适宜呼吸的大气,是宜居星球必备条件,③正确。
故选:C。
49.“开普勒﹣186f”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主要是因为其( )
A.质量和体积适中 B.有适宜的温度
C.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D.大气厚度适中
【答案】B
【解答】解:液态水存在的环境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因此该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主要是因为该星球与恒星距离适中从而拥有适宜的温度,B正确。
质量和体积适中影响的是大气层的厚度,质量和体积适中、大气厚度适中都不是存在液态水的主要原因,AD错误。
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是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但与可能存在液态水无关,C错误。
故选:B。
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所构成的天体系统。由于地球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完美结合,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如图示意太阳系局部。据此完成50﹣50题。
注:太阳系各天体体积及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50.与S行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优势条件是( )
A.稳定的太阳辐射 B.安全的轨道环境
C.距太阳远近适宜 D.较小的赤道半径
【答案】C
【解答】解:与S行星相比,地球距太阳远近适宜,使地球有适宜的温度,C正确。
较小的赤道半径对是否存在生命没有直接影响,D错误。
地球与S行星都有稳定的太阳辐射、安全的轨道环境,AB错误。
故选:C。
2023年6月17日,中国天文学会公布了IAU(国际天文联合会)采纳的杜鹃座恒星L168﹣9与它的行星L168﹣9b的中国团队命名提案——“丹凤”和“青鸾”。恒星“丹凤”,0.6倍太阳半径,0.6倍太阳质量,表面温度3800K,是一颗颜色很红的恒星。行星“青鸾”,1.4倍地球大小,4.6倍地球质量,公转周期1.4天,距离恒星0.02天文单位(天文单位即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个很热的超级地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1.与行星“青鸾”相比,地球更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
A.地表平均温度更高 B.与恒星距离更远
C.大气层更厚 D.公转周期更短
【答案】B
【解答】解:根据材料可知,“青鸾”距离恒星0.02天文单位,是个很热的超级地球,说明其距离恒星较近,气温较高,而地球距离恒星太阳更远,使得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故地球地表平均温度更低,B正确,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青鸾”的质量为1.4倍地球大小,其引力更强,能吸附更多的大气,该行星可能比地球大气层更厚,C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青鸾”公转周期仅为1.4天,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地球的公转周期更长,使地球具有更适宜的温度变化,D错误。
故选:B。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嫦娥六号月球车周身银光闪闪,耀眼夺目,实际上它外面包裹的这一层“白银圣衣”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如图为嫦娥六号落月图。读图回答52﹣52题。
5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变化比地球大得多的原因是( )
A.月面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很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很弱
B.月面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很弱,夜晚大气逆辐射很强
C.月球没有大气层,白天太阳辐射弱,夜晚月表热量散失慢
D.月球没有大气层,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月表热量散失快
【答案】D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与地球相比,月球体积、质量较小,产生的引力小,没有形成大气层,因此白天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强;夜晚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月表热量迅速散失,因此昼夜温差大,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中国天眼”(FAST)在平塘大窝凼,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设备可探测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至今已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发表于《自然》等国际杂志。据此完成53﹣53题。
53.该地区多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与之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
A.冰斗 B.三角洲 C.峰林 D.风蚀蘑菇
【答案】C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峰林也是流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C正确。
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地貌,D错误。
冰斗是冰川侵蚀地貌,A错误。
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地貌,B错误。
故选:C。
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由于月球背面一直背向地球,嫦娥六号借助“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实现了通信联系。此次登月,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了一面由玄武岩熔断拉丝纺织而成的五星红旗,并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读嫦娥六号登月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54﹣54小题。
54.此次制作五星红旗的原材料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该岩石( )
A.来源于地球岩石圈 B.耐高温低温
C.存在化石 D.层理构造明显
【答案】B
【解答】解:玄武岩是火山喷出冷却凝固形成,岩浆来自于软流层,故A错。
CD有化石和层理结构是沉积岩的特征,CD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玄武岩旗帜展示地是几乎无大气的太空,昼夜温差大,故玄武岩耐高温、低温、强辐射等,故B正确。
故选:B。
55.2023年《问天少年》杂志第6期《你就是个太阳系》一文中用人体结构比例关系来表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间距,形象地展示了太阳与八大行星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代表地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离太阳依次分布的行星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乙代表地球,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23年《问天少年》杂志第6期《你就是个太阳系》一文中用人体结构比例关系来表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间距,形象地展示了太阳与八大行星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56.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 )
①同向性
②共面性
③近圆性
④运动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答】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等特征,①②③正确。
没有运动性特征,④错误。
故选:A。
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于2024年9月5日在安徽成功举办。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确立生命痕迹探寻为第一科学目标。如图示意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7.与金星相比,选择火星探寻生命痕迹的缘由是( )
A.地表土壤肥沃 B.存在海洋湖泊
C.大气相对适宜 D.地质条件稳定
【答案】C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火星的大气成分虽然以二氧化碳为主,不适合人类呼吸,但比金星的大气成分要好得多,金星的大气成分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大量的硫酸,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任何探测器或者人类,故火星大气相对适宜,C正确。
火星的地表土壤并不肥沃,含有许多对生命有害的元素,A错误。
目前火星并无海洋湖泊,B错误。
地质条件稳定相对于金星较不稳定,D错误。
故选:C。
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所构成的天体系统。由于地球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完美结合,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如图示意太阳系局部。据此完成58﹣58题。
注:太阳系各天体体积及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58.小行星带位于( )
A.V行星和E行星轨道之间
B.E行星和F行星轨道之间
C.F行星和J行星轨道之间
D.J行星和S行星轨道之间
【答案】C
【解答】解:根据八大行星距离太阳远近分布规律及图示信息可知,M水星、V金星、E地球、F火星、J木星、S土星、U天王星、N海王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即F行星和J行星轨道之间,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5月3日成功发射,6月2日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6月4日完成全球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此次月壤采样有表取和钻取两种方式,表取采集的是月球表面的土壤,钻取采集的是月球较深层的土壤。下图示意奔向月球途中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下面小题。
59.通过研究表取和钻取的月壤可分别获得月球的( )
A.风化信息、地层信息 B.地层信息、风化信息
C.风力信息、地层信息 D.地层信息、风力信息
【答案】A
【解答】解:表取采集的是月球表面的土壤,表取可以获取表层的风化信息;钻取采集的是月球较深层的土壤,可以获取深层土壤的地层信息,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由于月球背面一直背向地球,嫦娥六号借助“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实现了通信联系。此次登月,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了一面由玄武岩熔断拉丝纺织而成的五星红旗,并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如图是嫦娥六号登月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0﹣60题。
60.强烈的太阳活动可能会造成中继卫星“鹊桥二号”与地球通讯中断,原因是( )
A.高纬出现极光,影响长波通信
B.干扰地磁稳定,影响轨道运行
C.全球气温升高,阻碍信号传输
D.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电子设备
【答案】D
【解答】解:极光现象主要是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层大气碰撞产生的,对长波通信影响较小,且长波通信不是中继卫星与地球通讯的主要方式,A错误。
太阳活动干扰地磁稳定,会产生磁暴现象,但这主要影响的是依靠地磁导航的设备,而非直接导致通讯中断,B错误。
全球气温升高是一个长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与太阳活动造成的通讯中断没有直接关联,C错误。
强烈的太阳活动会喷射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这些粒子流会干扰卫星的电子设备,从而导致中继卫星“鹊桥二号”与地球通讯中断,D正确。
故选:D。专题01 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概念和类型
概念 天体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
类型 天然天体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
人造天体 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空间站、人造卫星等
(2)常见天体
类型 组成物质(或成员) 炽热的气体 观察到的现象
恒星 炽热的气体 ①质量庞大,能自己发出光和热; ②球状或类球状; ③恒星之间相距遥远; ④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是除太阳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星云 气体和尘埃,主要物质是氢 ①呈云雾状,一般星云里会有恒星; ②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行星 如:八大行星 ①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近似球状; ②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卫星 如:月球 ①绕行星运转,本身不发光; ②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但是质量一般不会超过它所绕转的行星
流星体 尘粒和固体块 ①不能自己发光,但进入大气层后,会同大气摩擦产生燃烧发光的现象,即流星现象; ②少数没有烧尽的残体落到地面,叫陨星,其中石质陨星叫陨石,铁质陨星叫陨铁
彗星 凝结成冰的水、尘埃和岩石等 ①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外表; ②绕太阳运行; ③包括彗核、彗发和彗尾,彗发中的气体和尘埃通常在背向太阳的一面形成一条很长的扫帚状彗尾;④大部分彗星运行的轨道是扁长的椭圆形
2天体系统
(1)形成
(2)级别
(3)主要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 组成 具体内容
地月系 ①中心天体:地球。 ②绕转天体:月球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太阳系 ①中心天体:太阳。 ②其他成员: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 ①太阳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 ②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银河系 由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 ①有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 ②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
河外星系 主要由恒星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大多数河外星系由几十亿到上万亿颗恒星组成 ①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河外星系有数百亿个; ②大多数河外星系直径从几千光年到几十万光年不等
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 ①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 ②半径约为137亿光年
知识点二行星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结构特征: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运动特征:地球与其他七颗行星十分相似
(1)结构特征
按照与太阳的距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分类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成员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
表面状态 有固体表面 主要由气体构成 主要由气体构成
表面平均温度 高 中 低
质量 小 大 中
体积 小 大 中
平均密度 大 小 小
卫星数目 少或无 多 较多
有无光环 无 有 有
(2)运动特征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运动方向
共面性→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轨道平面
近圆性→各行星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非常小,轨道近似正圆→轨道形状
2地球的特殊性
表现 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原因 地球上具有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这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自身的体积和质量有关,也与地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有关
3宇宙环境保护
知识点三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条件 原因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 ①日地距离适中; ②公转、自转周期适中
适合生命生存和繁衍的大气 大气厚度、密度适宜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保证了适当的引力,既可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大气层,又不会因引力过大而妨碍地球表面物质的运动
大气成分适宜 ①原始地球大气成分不适合生物生存,经过漫长的演化,地球大气转化为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地球大气高空的氧气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合成臭氧,形成臭氧层,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少受紫外线的伤害
液态水 ①温度适宜,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 ②由于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地球内部温度逐渐升高,不断产生水汽,这些水汽逸出地表,逐渐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汇聚到地表低洼地带,形成原始海洋
知识点四月相
1月相概述
含义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这种月球位相变化叫作月相
形成原因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全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其迎着太阳的半球是亮的,背着太阳的半球是暗的。 ②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向东运行而变化
周期 平均为29.53天,为一个朔望月
图
2月相的观察和规律总结
月相 农历日期 能观测到月相的时间 与太阳升落比较 月出时间 月落时间 目视效果
新月 初一 彻夜不见 几乎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蛾眉月(新) 初二一初六 日落后一段时间内 迟升后落 日出后 日落后
上弦月 初七、初八 上半夜 迟升后落 正午 午夜
满月 十五、十六 彻夜可见 此升彼落 黄昏 清晨
下弦月 廿二、廿三 廿二、廿三 下半夜 早升先落 午夜
蛾眉月 (残) 廿四一三十 日出前一段时间内 早升先落 午夜后 黄昏前
1.(2024秋 普陀区校级期中)如图为天体系统关系示意图,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可观测宇宙 B.乙﹣地月系
C.丙﹣银河系 D.丁﹣太阳系
2.(2024秋 朝阳区校级期中)2019年1月21日出现了本年度首次“超级月亮”,当日还发生了“月全食”,被称为“超级红月亮”。下列天体系统中,包含“红月亮”且级别最高的是( )
A.太阳系 B.地月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等3名宇航员顺利进驻天宫空间站,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天宫空间站与其绕转的天体系统,类似于下列哪个级别的天体系统(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瞿志刚身着新型舱外航天服首次出舱。新型舱外航天服(如图)是一个小型的飞行器,能够为航天员提供在舱外活动8小时的生命保障功能。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绕转地球一圈的时间大约是1.5h。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以下叙述属于天体的是( )
A.地球上的流星雨
B.等待发射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
C.运行中的空间站
D.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火箭发射装置
2023年《问天少年》杂志第6期《你就是个太阳系》一文中用人体结构比例关系来表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间距,形象地展示了太阳与八大行星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5.比图示天体系统高一级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024年11月4日凌晨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地球。在神舟十八号返回舱距地面10公里左右时,返回舱的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打开,伞的面积从几平方米到1200平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体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的
B.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卫星
C.夜晚天空中发亮的天体都是恒星
D.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运动
7.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漂浮在天空中的云
B.红白条纹的神舟大伞
C.在预定轨道运行的神州十八号
D.着陆的神舟十八号返回舱
目前“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探测范围可达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图为“生命宜居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2024秋 贵州校级期中)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我国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发射对我国空间站建造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中国空间站将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图为中国空间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空间站所处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10.(2024秋 盐田区校级期中)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媒体报道了相关事宜,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着陆的返回舱外表看起来“颜值”不是那么高。时隔一个月,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当日,多地网友在夜空中拍到我国空间站过境祖国上空,直呼美极了。读下面两幅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卫星
“中国天眼”(FAST)在平塘大窝凼,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设备可探测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至今已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发表于《自然》等国际杂志。据此完成11﹣11题。
11.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海尔﹣波普彗星是一颗长周期彗星,1997年4月1日经过近日点,预计下一次经过近日点的日期为4385年12月25日。与其他彗星相比,海尔﹣波普彗星在近日点时彗尾的挥发物为三条,尘埃彗尾背向其运动轨迹,气体彗尾背向太阳,而钠彗尾的方向介于两者之间。如图为海尔﹣波普彗星在近日点时三条彗尾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海尔—波普彗星( )
A.能够发光、发热
B.运行轨道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C.质量、体积比太阳大
D.绕日公转的周期接近2380年
13.图中海尔—波普彗星此刻的运动方向为( )
A. B.
C. D.
海尔—波普彗星是一颗长周期彗星,1997年4月1日经过近日点,预计下一次经过近日点的日期为4385年12月25日。与其他彗星相比,海尔—波普彗星在近日点时彗尾的挥发物为三条,尘埃彗尾背向其运动轨迹,气体彗尾背向太阳,而钠彗尾的方向介于两者之间。如图为海尔—波普彗星在近日点时三条彗尾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海尔﹣波普彗星所在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于2024年9月5日在安徽成功举办。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确立生命痕迹探寻为第一科学目标。如图示意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揽星九天”所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属于(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星云
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于2024年9月5日在安徽成功举办。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确立生命痕迹探寻为第一科学目标。如图示意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天问三号探测的天体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地球是太阳系(直径1~2光年)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2022年,加拿大某研究小组在距地球100光年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充满液态水的海洋星球,该星球被命名为T0I﹣1452b。据估计,T0I﹣1452b的水储量大约占整个星球质量的30%,这说明其表面有极大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17﹣17题。
17.TOI﹣1452b星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零点,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读“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如图),回答18﹣18题。
18.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被称作“超级地球”的岩质行星巨蟹座55e,距地球约41光年,质量是地球的8.8倍,可能有浓厚的大气层。其围绕一个质量小于太阳的壮年期恒星运转,公转周期仅为18小时。完成19﹣19题。
19.与巨蟹座55e属同一级别天体及巨蟹座55e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
A.彗星 太阳系 B.天王星 银河系
C.水星 河外星系 D.火星 地月系
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经过7个月的飞行抵达火星,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图为“火星与地球部分数据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天问一号”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阿联酋航天局近日宣布将开启一段距离50亿公里、为期7年的宇宙探索之旅,其探索者号航天器计划于2028年3月3日发射,并于2035年5月尝试降落在最终目的地——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天体Justitia上。完成下面小题。
21.探索者号航天器的最终目的地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银河系
阿联酋航天局近日宣布将开启一段距离50亿公里、为期7年的宇宙探索之旅,其探索者号航天器计划于2028年3月3日发射,并于2035年5月尝试降落在最终目的地——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天体Justitia上。完成下面小题。
22.天体Justitia环绕太阳运转,Justitia为一颗( )
A.恒星 B.卫星 C.小行星 D.彗星
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由于月球背面一直背向地球,嫦娥六号借助“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实现了通信联系。此次登月,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了一面由玄武岩熔断拉丝纺织而成的五星红旗,并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如图是嫦娥六号登月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嫦娥六号绕月球飞行时所属天体系统有( )
①地月系
②太阳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十字连星”是指太阳、月球及八大行星排在几乎垂直的直线上。图为“十字连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包含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十字连星”是指太阳、月球及八大行星排在几乎垂直的直线上。如图为“十字连星”示意图。据此完成25﹣25小题。
25.图中包含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完成26﹣26题。
26.根据天体类型的特点分析,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属于( )
A.星云 B.行星 C.卫星 D.恒星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预定轨道位于( )
①地月系
②河外星系
③太阳系
④银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2024秋 宜章县校级期中)金星表面温度明显高于水星,根据下表有关数据判断,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
行星名称 与太阳距离/(106千米) 公转周期(天) 自转周期(天) 大气及成分 表面温度(K)
水星 57.9 87.9 58.79 极其稀薄氦、汽化钠大气 440
金星 108.2 225.69 243.69 浓密CO2大气 737
A.与太阳的距离 B.大气及成分
C.自转周期 D.公转周期
“十字连星”是指太阳、月球及八大行星排在几乎垂直的直线上。图为“十字连星”示意图。完成29﹣29题。
29.图中②、③代表的天体是( )
A.火星、金星 B.金星、火星 C.火星、水星 D.金星、水星
“十字连星”是指太阳、月球及八大行星排在几乎垂直的直线上。如图为“十字连星”示意图。据此完成30﹣30小题。
30.小行星带位于( )
A.⑤与木星之间 B.②与木星之间
C.②与地球之间 D.③与地球之间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平均海拔约4000米。目前有总投资近20亿元的9个光学天文望远镜项目落户于此。世界首台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简称AIMS)已运抵冷湖天文观测基地,AIMS望远镜将填补国际上没有中红外波段太阳磁场望远镜的空白,揭开太阳在中红外波段的神秘面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众多光学天文望远镜均落户于赛什腾山的原因是( )
A.基础设施完善 B.降水少、晴天多
C.地形平坦 D.交通便捷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我国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发射对我国空间站建造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中国空间站将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图为中国空间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中国空间站可能面临的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有( )
①超强的紫外辐射
②巨大的温度差
③极光的干扰
④耀斑的突然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5月3日成功发射,6月2日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6月4日完成全球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如图示意奔向月球途中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下面小题。
33.“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太阳能帆板呈“十字交叉”形状的原因是( )
A.提高光电转化的效率 B.平衡轨道器和着陆器
C.帆板间不会相互挡光 D.增加太阳能帆板面积
“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5月3日成功发射,6月2日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6月4日完成全球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如图示意奔向月球途中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下面小题。
34.“嫦娥六号”进行“探月”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 )
A.引力较小 B.通讯不畅 C.失重严重 D.天气复杂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嫦娥六号月球车周身银光闪闪,耀眼夺目,实际上它外面包裹的这一层“白银圣衣”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如图为嫦娥六号落月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嫦娥六号选择在月球背面着陆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背面( )
A.月壤更有科研价值 B.没有太阳辐射干扰
C.有真空和失重环境 D.地形更加复杂多样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嫦娥六号月球车周身银光闪闪,耀眼夺目,实际上它外面包裹的这一层“白银圣衣”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如图为嫦娥六号落月图。读图回答36﹣36题。
36.“嫦娥六号”月球车外面包裹的这一层“白银圣衣”,其主要目的是( )
A.便于光学仪器跟踪和观察
B.吸收月面辐射,提供能源
C.减小温差,保护车内仪器
D.防止雨水对月球车的腐蚀
37.(2024秋 河北区校级期中)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条件 D.稳定的太阳光照
38.(2024秋 兰州期中)2023年2月16日,欧洲南天天文台(ESO)宣布,在“伊波赛隆星座”(EpsilonEridani)中,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大约3000光年的类地行星,被命名为“EpsilonEridanib”,该行星位于Y宜居带,被认为是人类未来探索外星生命的一个有希望的目标。该行星有望提供生命繁衍生息的条件,可能是因为( )
A.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
B.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C.该行星体积质量较大,有厚厚的大气层
D.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39.(2024秋 津南区校级期中)图中黑点表示小行星。与地球相比,天体②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回答40﹣40题。
40.“生命宜居带”往往以某个恒星为参照,这暗示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
“生命宜居带”(如图)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1.假设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生命物质更有可能出现在( )
A.金星 B.地球 C.木星 D.水星
“中国天眼”(FAST)在平塘大窝凼,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设备可探测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至今已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发表于《自然》等国际杂志。据此完成42﹣42题。
42.假若FAST接收到来自某星球的地外文明,那么这颗星球应具备存在生命的条件为( )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有固体表面
③有昼夜更替现象
④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⑤有液态水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①⑤
地球是太阳系(直径1﹣2光年)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2022年,加拿大某研究小组在距地球100光年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充满液态水的海洋星球,该星球被命名为TOI﹣1452b。据估计,TOI﹣1452b的水储量大约占整个星球质量的30%,这说明其表面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3.推测TOI﹣1452b星球可能充满液态水的依据是该星球( )
A.体积、质量适宜 B.公转轨道呈椭圆形
C.地表温度适宜 D.与太阳距离适宜
2019年春节档硬核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比邻星附近。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4.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A.适中的日地距离
B.安全的宇宙环境
C.适宜的温度范围
D.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环境
被称作“超级地球”的岩质行星巨蟹座55e,距地球约41光年,质量是地球的8.8倍,可能有浓厚的大气层。其围绕一个质量小于太阳的壮年期恒星运转,公转周期仅为18小时。完成下面小题。
45.与地球相比,巨蟹座55e不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原因可能是( )
①大气层过于浓厚
②陨石撞击较多
③适宜的温度范围
④不存在液态水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探测器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的飞行抵达火星,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图1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2为火星与地球数据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6.推测火星大气层比地球稀薄的原因是( )
A.昼夜更替周期长 B.距离太阳近
C.质量与体积小 D.有四季更替
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经过7个月的飞行抵达火星,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图为“火星与地球部分数据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7.科学家推测火星上可能有过生命存在的依据是( )
A.距太阳比地球更远
B.大气层厚度接近地球
C.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差不大
D.有液态水存在的痕迹
连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无数个宜居星球,这些星球都与地球十分相似,很可能就是我们的第二家园。科学家推测其中的“开普勒﹣1860”行星地表存在液态水。据此完成48﹣49题。
48.宜居星球的必备条件包括( )
①与中心天体距离适中
②自转方向需自西向东
③星球质量与体积适中
④中心天体的光热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9.“开普勒﹣186f”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主要是因为其( )
A.质量和体积适中 B.有适宜的温度
C.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D.大气厚度适中
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所构成的天体系统。由于地球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完美结合,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如图示意太阳系局部。据此完成50﹣50题。
注:太阳系各天体体积及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50.与S行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优势条件是( )
A.稳定的太阳辐射 B.安全的轨道环境
C.距太阳远近适宜 D.较小的赤道半径
2023年6月17日,中国天文学会公布了IAU(国际天文联合会)采纳的杜鹃座恒星L168﹣9与它的行星L168﹣9b的中国团队命名提案——“丹凤”和“青鸾”。恒星“丹凤”,0.6倍太阳半径,0.6倍太阳质量,表面温度3800K,是一颗颜色很红的恒星。行星“青鸾”,1.4倍地球大小,4.6倍地球质量,公转周期1.4天,距离恒星0.02天文单位(天文单位即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个很热的超级地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1.与行星“青鸾”相比,地球更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
A.地表平均温度更高 B.与恒星距离更远
C.大气层更厚 D.公转周期更短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嫦娥六号月球车周身银光闪闪,耀眼夺目,实际上它外面包裹的这一层“白银圣衣”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如图为嫦娥六号落月图。读图回答52﹣52题。
5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变化比地球大得多的原因是( )
A.月面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很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很弱
B.月面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很弱,夜晚大气逆辐射很强
C.月球没有大气层,白天太阳辐射弱,夜晚月表热量散失慢
D.月球没有大气层,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月表热量散失快
“中国天眼”(FAST)在平塘大窝凼,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设备可探测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至今已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发表于《自然》等国际杂志。据此完成53﹣53题。
53.该地区多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与之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
A.冰斗 B.三角洲 C.峰林 D.风蚀蘑菇
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由于月球背面一直背向地球,嫦娥六号借助“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实现了通信联系。此次登月,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了一面由玄武岩熔断拉丝纺织而成的五星红旗,并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读嫦娥六号登月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54﹣54小题。
54.此次制作五星红旗的原材料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该岩石( )
A.来源于地球岩石圈 B.耐高温低温
C.存在化石 D.层理构造明显
55.2023年《问天少年》杂志第6期《你就是个太阳系》一文中用人体结构比例关系来表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间距,形象地展示了太阳与八大行星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代表地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3年《问天少年》杂志第6期《你就是个太阳系》一文中用人体结构比例关系来表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间距,形象地展示了太阳与八大行星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56.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 )
①同向性
②共面性
③近圆性
④运动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于2024年9月5日在安徽成功举办。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确立生命痕迹探寻为第一科学目标。如图示意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7.与金星相比,选择火星探寻生命痕迹的缘由是( )
A.地表土壤肥沃 B.存在海洋湖泊
C.大气相对适宜 D.地质条件稳定
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所构成的天体系统。由于地球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完美结合,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如图示意太阳系局部。据此完成58﹣58题。
注:太阳系各天体体积及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58.小行星带位于( )
A.V行星和E行星轨道之间
B.E行星和F行星轨道之间
C.F行星和J行星轨道之间
D.J行星和S行星轨道之间
“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5月3日成功发射,6月2日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6月4日完成全球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此次月壤采样有表取和钻取两种方式,表取采集的是月球表面的土壤,钻取采集的是月球较深层的土壤。下图示意奔向月球途中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下面小题。
59.通过研究表取和钻取的月壤可分别获得月球的( )
A.风化信息、地层信息 B.地层信息、风化信息
C.风力信息、地层信息 D.地层信息、风力信息
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由于月球背面一直背向地球,嫦娥六号借助“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实现了通信联系。此次登月,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了一面由玄武岩熔断拉丝纺织而成的五星红旗,并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如图是嫦娥六号登月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0﹣60题。
60.强烈的太阳活动可能会造成中继卫星“鹊桥二号”与地球通讯中断,原因是( )
A.高纬出现极光,影响长波通信
B.干扰地磁稳定,影响轨道运行
C.全球气温升高,阻碍信号传输
D.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