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海水的性质
知识点一海水的温度
1含义
2分布规律
维度 区域 变化规律 原因
空间变化 从垂直分 布看 海面至水下1000米 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 太阳辐射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而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越向深处海水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
1000米以下 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从水平分布看 不同纬度海区 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获取的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同纬度海区 表层水温大致相同 同一纬度海区接受的太阳辐射大致相同
时间变化 从季节分布看 同一海区 夏季表层水温普遍高于冬季 夏季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冬季海水热量收入小于支出
3主要影响因素
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深度、纬度、季节、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洋流)等。其中深度主要影响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其他因素主要影响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具体如下图所示:
4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海洋生物分布
影响海洋运输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调节大气温度 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的的气温变化慢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
从全球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从区域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知识点二海水的盐度
1含义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比(指1000克海水
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2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
图示
原因 副热带海域最高 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赤道海域较低 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中高纬度海域低 气温低,蒸发量小;反复结冰融冰
60°N比60°S海域低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3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
海水温度 在外海或大洋 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蒸发量 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
降水量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入海径流 近岸地区 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
洋流 同纬度地带,暖流流经的海域,水温较高,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域,水温较低,盐度较低
海水汇入 有高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高;有低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冰情 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生的海域,盐度较高;有融冰现象发较低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 具体表现
提取资源 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利用海水制碱
从海水中提取镁、溴等资源
影响养殖业 对海水养殖而言,盐度的稳定性极其重要。例如,暴雨会引发养殖场的海水盐度降低,如应对不当,会造成养殖的鱼虾等大量死亡
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将海水淡化,以缓解当地的缺水状况
直接用海水冲厕,将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
知识点三海水的密度
1含义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2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与海水密度的关系 对海水密度的影响
海水温度 负相关 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海水盐度 正相关 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高
深度(压力) 正相关 海水密度随深度(压力)的变化因纬度而异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3分布规律
方向 分布规律
水平方向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垂直方向 中低纬度海区 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
高纬度海区 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特殊情况 某海域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航行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的航行
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军事侦察 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对声波有反射和折射作用。潜艇在此深度范围以下活动,不易被声波侦测到
如图为大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1题。
1.①②③分别表示( )
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盐度、密度、温度
【答案】A
【解答】解:图中①曲线数值大致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大,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曲线;②曲线数值大致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小,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曲线;③曲线数值大致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曲线,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如图为大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③曲线在赤道附近出现一个低值区,其主要原因是( )
A.水温高 B.密度低 C.降水多 D.蒸发强
【答案】C
【解答】解:③曲线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表示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纬度分布,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多,雨水的稀释作用强,盐度出现低值区,C正确。
赤道地区水温高,但如果考虑水温,水温高则蒸发强,不会导致盐度变低,AD错误。
密度低是盐度低的结果,而不是原因,B错误。
故选:C。
集装箱货轮从上海洋山深水港出发,途经新加坡、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洋,穿过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历时近1个月抵达鹿特丹港口(左图)。轮船长期浸泡在海水中易受腐蚀,受腐蚀的程度与海水盐度、水温大致呈正相关。轮船底部外层涂有防腐漆,其高度取决于航行过程中的最大吃水深度(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仅考虑海水密度的影响,轮船设计时防腐漆的高度取决于轮船在( )
A.甲地的吃水深度 B.乙地的吃水深度
C.丙地的吃水深度 D.丁地的吃水深度
【答案】B
【解答】解:集装箱货轮途径甲、乙、丙、丁四地海域时,甲处为上海洋山深水港,乙处为印度洋,丙处为红海,丁处为大西洋。根据材料“由船体钢材长期浸泡在海水中易受腐蚀,其受腐蚀的强弱与海水盐度、水温大致呈正相关”可知,仅考虑海水密度,乙处印度洋海域海水密度最小,由于海水密度越小,吃水深度越大,船舶设计时红色防腐漆的最高位置取决于乙处的平均吃水深度,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14年的“掉深”事故中,中国海军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成功处置事故,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的先例。“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引发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
B.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
C.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
D.水下滑坡、坍塌
【答案】C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浮力大小与海水密度大致呈正相关,如果海水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明显减小,则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从而产生“掉深”现象,C正确。
水下滑坡引起海啸不会导致浮力急剧变化,不是造成“掉深”现象的原因,D错误。
浮力直接与密度相关。深层海水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海水盐度相对稳定,在深海中垂直方向上盐度对密度变化的影响较小,A错误。
温度大致与密度呈负相关,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都会导致密度向下急剧增加,不会产生“掉深”现象,B错误。
故选:C。
在北冰洋加拿大海盆冰下有一个温度较高的暖水团,被称为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海冰厚度和冰洞水道面积是影响次表层暖水团形成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现象持续增强。如图示意加拿大海盆监测点盐度及温度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出现的深度为海平面以下( )
A.10—20m B.40—60m C.100—200m D.200m以下
【答案】B
【解答】解:表层暖水团顾名思义为温度高于周边海水的水层,是在一定的海水水文条件下形成的。因此,根据图的信息可以看出,在深度接近50m﹣100m之间,水温高于上下层,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如图为某月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6﹣6题。
6.该月最可能为(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答案】C
【解答】解:读图可知,该月北印度洋平均水温高于南印度洋,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该海域水温较高,所以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图反映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①盐度②密度③温度 B.①密度②盐度③温度
C.①密度②温度③盐度 D.①盐度②温度③密度
【答案】B
【解答】解:②在副热带海区最高,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减小,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降水少,蒸发大,盐度高,②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A错误,B正确。
③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受纬度因素影响,海洋表面平均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③为海洋表面平均温度,CD错误。
故选:B。
8.与赤道附近大洋表面相比,60°N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B.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D.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大
【答案】A
【解答】解:结合图示信息可知,60°N附近纬度较高,海水温度相对较低(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水温变低),同时60°附近降水相对较多,海水盐度较低。海水表层密度大致由赤道地区向极地地区增加,60°N海域表层海水密度较大。所以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读世界某区域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来自高纬度的冰山春季漂流至乙海域,产生的影响是( )
A.波浪涌动剧烈 B.海面气温升高
C.海水盐度降低 D.海面降水增加
【答案】C
【解答】解:乙海域多冰山,春季气温回升,冰山融化,海水温度降低,海水盐度降低,C正确,B错误。
波浪涌动主要与风有关系,A错误。
冰山对于降水影响小,D错误。
故选:C。
海水的密度越大,海水的浮力越强。经常出海航行的人都知道,轮船的“吃水”(船体在水面以下的深度)在不同海区不同,这与海水的密度有关。如图为世界海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分布图。据此完成10﹣10题。
10.一艘轮船从悉尼(34°S,151°E)驶往我国上海港(30°N,121°E)的过程中,其“吃水”深度( )
A.逐渐变浅 B.逐渐变深
C.先变深后变浅 D.先变浅后变深
【答案】C
【解答】解:由图可知,世界表层海水密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即总体上纬度高、密度大,纬度低、密度小,因此,从悉尼34°S到上海30°N,纬度先减小,后增大,海水密度先减小,再增大,导致轮船吃水深度先变深再变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海水热导率低,导致表层水温与深层水温不一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受海水温度影响较大的人类活动是( )
A.开发沿海潮汐能 B.到钱塘江观大潮
C.海轮顺洋流航行 D.到海滨浴场游泳
【答案】D
【解答】解:开发沿海潮汐能与海水温度无关,故A错误。
到钱塘江观大潮,与水温无关,与水量大有关,故B错误。
海轮顺洋流航行,与洋流方向有关,与水温无关,故C错误。
夏季,海水温度适宜,可以到海滨浴场游泳;冬季水温太低,不适宜游泳,故D正确。
故选:D。
如图为南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12题。
12.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海水( )
A.盐度、温度、密度 B.温度、密度、盐度
C.温度、盐度、密度 D.盐度、密度、温度
【答案】B
【解答】解:据图可知,曲线a随纬度的降低而升高,在赤道处达到最高,说明a曲线受热量变化影响大,应表示海水温度;曲线b在60°S以南地区数值较大,并且随纬度降低而降低,说明该曲线的变化是随着海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应代表密度;而海水的盐度一般在副热带海区最高,从副热带海区向高低纬度同时降低,所以曲线c代表盐度,所以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海水温度、密度、盐度。
故选:B。
如图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据此,完成13﹣13题。
13.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
A.温度 盐度 密度 B.温度 密度 盐度
C.密度 温度 盐度 D.盐度 温度 密度
【答案】A
【解答】解:根据图片,①曲线数值自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为表层海水温度曲线;②曲线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为表层海水盐度曲线;③曲线数值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加,为表层海水密度曲线,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如图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海水性质的不正确叙述是( )
A.受太阳辐射影响,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逐渐降低
B.受降水和蒸发影响,海水盐度的最高值出现在回归线附近海域
C.海水密度变化与海水温度、盐度无关
D.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逐渐增大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太阳辐射差异是导致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原因,读图可以看出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逐渐降低,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回归线附近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海水盐度最高,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表层海水密度变化与温度、盐度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高,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据图可知,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逐渐增大,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2024秋 天河区校级期中)如图示意1979~2018年1﹣3月鄂霍次克海平均海冰浓度(单位面积内海冰覆盖率)分布。有研究发现,冬季鄂霍次克海海冰浓度异常与我国气候变化具有相关性,且具有较为明显的滞后效应。影响1﹣3月鄂霍次克海平均海冰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海水深度
②盛行风向
③海陆分布
④纬度高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3月鄂霍克次海平均海冰浓度呈现出西高东低分布特点,受大陆影响,1﹣3月鄂霍克次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海水温度更低,更易形成海冰,且靠近陆地的海域海水深度浅,更易结冰,平均海冰浓度高,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水深度和海陆分布,①③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3月区域整体均盛行偏北风,近海岸海水偏离海岸,不易结冰,与图示不符,②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区域同纬度的海区其平均海冰浓度差异明显,且140°E不同纬度海冰浓度差异不大,表明与纬度高低关系不大,④错误。
故选:C。
如图为大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能使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增大的因素是( )
A.暖流 B.河流注入 C.降水 D.蒸发
【答案】A
【解答】解:河流注入对海水温度影响不确定,但淡水注入,海水盐度会下降,B错误。
大气降水有可能削弱到达海面的太阳辐射,有可能使海水温度降低,大气降水会稀释海水的盐度,C错误。
海水蒸发会使海水盐度升高,但海水蒸发需要消耗热量,有可能降低海水温度,D错误。
暖流从水温高处流来,暖流流经使得海水温度上升,海水温度上升,蒸发加强,海水盐度升高,A正确。
故选:A。
图为寒带、温带、热带的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据图可以判断( )
A.100米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
B.100米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小
C.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小
D.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
【答案】C
【解答】解:根据图示信息和上题分析可知,寒带100米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小,A错误。
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小,C正确,D错误。
热带100米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B错误。
故选:C。
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如图为某月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18﹣18题。
18.影响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势起伏 C.海陆分布 D.气候差异
【答案】A
【解答】解:据图可知,世界表层海水温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表层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而太阳辐射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世界表层海水温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影响世界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故A正确。
海陆因素、地势起伏、气候差异都不会随纬度而变化,故BCD错误。
故选:A。
挪威北部正常年份海水温度较低,适宜冷水鱼的生长。2024年夏天,挪威北部海水温度异常较高,导致其水产养殖业寄生虫状况严重、产值下降。如图为挪威北部海域位置及周边海水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19﹣19题。
19.挪威北部正常年份海水温度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有暖流流经 B.海陆热力差异大
C.太阳高度角小 D.白昼时间较短
【答案】C
【解答】解:读图可知,挪威北部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因此正常年份海水温度普遍较低,C正确。
沿岸有暖流流经会使海水温度升高,A错误。
海陆热力差异大的结果是海水温度在夏季偏低,冬季偏高,B错误。
夏季挪威北部白昼时间较长,D错误。
故选:C。
海水基本性质包括海水盐度、温度和密度。如图示意全球大洋海水基本性质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图中甲、乙、丙、丁曲线中,代表海洋垂直温度变化规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海洋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是水深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变化大,水深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很小。图中甲曲线符合这一规律,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1.若丙曲线为水平方向的海水温度变化曲线,则其影响因素是( )
A.盐度、密度 B.海陆分布 C.寒流、暖流 D.太阳辐射
【答案】D
【解答】解:读图,若丙曲线为水平方向的海水温度变化曲线,表示全球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是由于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受高纬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D正确。
盐度、密度不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A错误。
海陆分布和寒暖流主要影响同纬度海域的海水温度,BC错误。
故选:D。
2023年11月1日上午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本次考察最突出亮点是建设罗斯海新站。如图为上海至罗斯海新站模拟路线图。据此完成22﹣22题。
22.上海至罗斯海新站沿线海域表层水温变化(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答案】D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科学考察队路径为从上海至罗斯海新站,是由亚热带地区到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途经海域表层水温变化大致是先升后降,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海水热导率低,导致表层水温与深层水温不一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对三个观测站按纬度位置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答案】C
【解答】解: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量总体上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所以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一般随纬度升高而降低;由图可知,海洋表层(0km)水温①地最高,应该纬度最低,③地表层水温最低,应该纬度最高,②地居中,因此图中三地所处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是③②①,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4.(2024秋 阳山县校级期中)图为2020年8﹣11月南海中沙群岛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垂直分布统计图。温跃层是水体以温度分层时温度梯度最大的一层。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径流丰富 B.降水丰富
C.蒸发量小 D.受寒流影响
【答案】B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海域位于中沙群岛附近,年降水量大,表层海水首先接收到雨水,导致表层海水盐度较低,B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中沙群岛岛屿面积较小,地表径流较少,A错误。
表层海水温度较高,蒸发量更大,C错误。
中沙群岛位于南海,该地寒流不明显,D错误。
故选:B。
集装箱货轮从上海洋山深水港出发,途经新加坡、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洋,穿过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历时近1个月抵达鹿特丹港口(左图)。轮船长期浸泡在海水中易受腐蚀,受腐蚀的程度与海水盐度、水温大致呈正相关。轮船底部外层涂有防腐漆,其高度取决于航行过程中的最大吃水深度(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集装箱货轮途经甲、乙、丙、丁四地海域时,仅考虑海水盐度的影响,受腐蚀最严重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C
【解答】解:集装箱货轮途径甲、乙、丙、丁四地海域时,甲处为上海洋山深水港,乙处为印度洋,丙处为红海,丁处为大西洋,其中丙海域盐度最高(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根据材料“船体钢材长期浸泡在海水中易受腐蚀,其受腐蚀的强弱与海水盐度、水温大致呈正相关”可知,仅考虑海水盐度,受到腐蚀最严重的是丙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的马德雷湖(如图)南北长约151km,仅有南北两个缺口与海洋相通,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该湖湖水盐度常年高于墨西哥湾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域封闭交换困难 B.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
C.河流带来盐分较多 D.高盐度海水不断汇入
【答案】A
【解答】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的马德雷湖仅有南北两个缺口与海洋相通,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湖水盐度较高,主要原因在于该湖泊水域较为封闭,仅有两个缺口流动,导致水体交换困难,A正确,D错误。
墨西哥湾暖流主要影响沿岸海水,对陆地湖泊影响较小,B错误。
河流为淡水,携带盐分较少,C错误。
故选:A。
海水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用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来量度。如图为北部湾附近海水表层盐度(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影响图中甲处等盐度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海底地形 B.盛行风向 C.洋流分布 D.陆地径流
【答案】D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红河入海口附近等盐度线向东弯曲凸起,说明该处海水盐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红河入海口,大量陆地径流的汇入会稀释海水盐度,D正确。
该地海水盐度与洋流、海底地形和盛行风关系不大,ABC错误。
故选:D。
28.甲附近海区,海水盐度最低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B
【解答】解:甲附近海区位于红河入海口,当入海径流量最大时该地海水盐度最低;红河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夏季)时降水多,河流入海流量大,甲附近海区盐度最低,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图反映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29﹣29题。
29.通常海水的盐度越高,腐蚀性越强,下列海域对船舶腐蚀最强的是( )
A.波罗的海 B.东海 C.地中海 D.红海
【答案】D
【解答】解:根据“通常海水的盐度越高,腐蚀性越强“”,结合所学知识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是红海,可知红海对船舶腐蚀最强,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读“世界某区域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30﹣30题。
30.影响甲、乙海域海水表层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B.径流 C.纬度 D.降水
【答案】B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乙海域盐度差异主要表现为甲海域盐度低于乙海域盐度,主要是因为甲海域位于河流入海口,有大量的径流注入,淡水稀释作用较强,入海径流是导致甲海域表层盐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若受洋流影响,乙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盐度应较低才对,A错误。
两地相近,纬度、降水差异小,CD错误。
故选:B。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31﹣31题。
31.能正确表示甲海域盐度剖面曲线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处有河流注入,会降低海洋表层海水的盐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受陆地径流影响减小,盐度升高,所以甲海域盐度呈现上低下高的特征,A符合,BCD不符合。
故选:A。
海水的盐度差异会导致海水的密度差异,相邻海域的密度差异会形成密度流,给途径该海域的轮船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32.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丙丁所在的波罗的海是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AB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丁附近注入的河流众多,稀释了丁处的海水盐度,盐度比丙处低,故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是丁,C错误,D正确。
故选:D。
海水的盐度差异会导致海水的密度差异,相邻海域的密度差异会形成密度流,给途径该海域的轮船造成一定的影响。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33﹣33题。
3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与其他三处相比,上题中盐度最低处是因为( )
①地表径流量大
②降水量大
③蒸发弱
④水汽输送量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与其他三处相比,上题中盐度最低处的丁是因为①地表径流量大,众多河流注入;③纬度高,太阳辐射弱,蒸发弱,①③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丁地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东侧,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不大,水汽输送量不大,②④错误。
故选:C。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1﹣3问题。
34.通常海水的盐度越高,腐蚀性越强。下列海域对船舶腐蚀最强的是( )
A.东海 B.地中海 C.红海 D.墨西哥湾
【答案】C
【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是红海。根据材料可知,通常海水的盐度越高,腐蚀性越强,所以红海对船舶腐蚀最强,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亚速海是东欧的一个陆间海,与黑海海峡相通,亚速海盐度极低,平均盐度为9‰﹣11‰,与之相邻的黑海平均盐度为12%﹣22%,亚速海内部盐度在空间和时间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亚速海周边区域夏季降水较多。如图示意亚速海海域。据此完成35﹣36题。
35.亚速海盐度远低于黑海的主要原因有( )
①海域面积小
②海域封闭
③蒸发条件差
④径流数量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答】解:读图可知,与黑海相比,亚速海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条件较差,且入海径流量多,可以稀释海水盐度,因此盐度较低,③④正确。
海域面积小和海域封闭并不能得出亚速海盐度低,①②错误。
故选:D。
36.亚速海海域盐度差异表现为( )
A.夏季低于冬季 B.北方高于南方
C.锡瓦什湾盐度最低 D.河口地区较大
【答案】A
【解答】解:亚速海周边区域夏季降水较多,因此亚速海周边区域河流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径流量大,入海径流多,对海水稀释作用强,盐度低于冬季,A正确。
入海径流大部分从北部注入亚速海,因此盐度北部低于南部,B错误。
锡瓦什湾较为封闭,且距离河流入海口位置较远,盐度较高,C错误。
河口地区入海径流可以稀释海水盐度,因此盐度较低,D错误。
故选:A。
2023年11月1日上午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本次考察最突出亮点是建设罗斯海新站。如图为上海至罗斯海新站模拟路线图。据此完成37﹣37题。
37.若仅考虑海水的盐度,该船途径下列地区吃水最浅的是( )
A.上海沿海 B.澳大利亚东北海域
C.新西兰沿海 D.罗斯海新站沿海
【答案】B
【解答】解:由所学知识可知,表层海水盐度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澳大利亚东北海域位于副热带海区,盐度高;上海沿海、新西兰沿海、罗斯海新站沿海都不位于副热带海区,海水盐度低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域,故ACD错。
由题干信息“一般船舶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可知,澳大利亚东北海域海水盐度高,溶解度大,因此密度也大,海水密度最大的地区为澳大利亚东北海域,船舶吃水最浅的是澳大利亚东北海域,B正确。
故选:B。
如图为南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相比20°S,c曲线数值在赤道海域较低是由于( )
A.赤道海域海水温度较高
B.赤道海域降水较多
C.赤道海域洋流较弱
D.赤道海域较封闭
【答案】B
【解答】解:据图可知,曲线a随纬度的降低而升高,在赤道处达到最高,说明a曲线受热量变化影响大,应表示海水温度;曲线b在60°S以南地区数值较大,并且随纬度降低而降低,说明该曲线的变化是随着海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应代表密度;而海水的盐度一般在副热带海区最高,从副热带海区向高低纬度同时降低,所以曲线c代表盐度;由于赤道海域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较多,从而使得赤道海域盐度较低,B正确。
海水温度高则盐度会增加,所以海水温度高不是影响该海域盐度低的主要因素,A错误。
赤道附近海域有南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洋流较强,C错误。
赤道海域多为大洋,海域较为开阔,D错误。
故选:B。
如图为某月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此完成39﹣39题。
39.导致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表层海水盐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入海径流 B.洋流 C.陆地轮廓 D.气温
【答案】A
【解答】解:结合图示可知长江入海口等盐度线凸向外海,入海口处的海水盐度基本不受陆地轮廓影响,C错误。
该海区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温度差异不大,D错误。
该海区的洋流主要沿海岸线南北运动,与等盐度的凸向不一致,因此洋流不是影响该海域盐度的主要因素,B错误。
长江入海口注入大量淡水,稀释海水,导致该海区海水盐度低,A正确。
故选:A。
图1为某月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读图完成40﹣40题。
40.图2中能够正确表示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的大致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答】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海洋表面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高、低纬递减,并形成马鞍形曲线,赤道附近盐度较低,副热带海区的盐度最高,②为盐度曲线,B正确。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①、③、④曲线不符合马鞍形曲线,ACD错误。
故选:B。
图为波罗的海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41﹣41题。
41.关于波罗的海盐度及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低 河水注入,径流量大
B.低 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C.高 海域封闭,交换量小
D.高 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答案】A
【解答】解:波罗的海地处中高纬度大陆西岸,周边受盛行西风影响大,降水丰富,蒸发较弱,加上河流径流注入量大,海域封闭与高盐度海水交换少,因此该海域盐度低,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42﹣42题。
42.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洋流 洋流 B.纬度 洋流
C.径流 纬度 D.洋流 径流
【答案】D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P地海水盐度向低纬度凸出,与同纬度海域相比,盐度偏低,主要原因是该地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水温较低,海水蒸发较弱,盐度较低;图中Q地海水等盐度线从海岸线向海洋方向的高盐度海区凸出,海水盐度较周围海域盐度低,主要原因是陆地径流注入,淡水对海水盐度稀释作用强,盐度较低,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故选:D。
43.如图示意大西洋沿不同纬度表层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其( )
A.纬度约为20°S B.密度约为1025kg/m3
C.盐度约为37% D.温度约为36.7℃
【答案】B
【解答】解:③曲线数值自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为表层海水温度曲线;②曲线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为表层海水盐度曲线;①曲线数值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加,为表层海水密度曲线。根据图片,赤道以南大西洋表层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在20°N附近地区,该地区海水密度大约为1025kg/m3,B正确,A错误。
根据海水盐度曲线②,20°N附近地区盐度约为37‰,C错误。
根据海水温度曲线③,20°N附近地区海水温度约为22℃,D错误。
故选:B。
44.(2024秋 宁波期中)读世界某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四处海区,表层与深层海水密度差异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答】解:全球深层海水密度均较大,且不同纬度差异很小,故表层与深层海水密度差异主要与表层海水密度有关;差异最大,说明表层海水密度最小,即表层海水温度最高,应为纬度最低的②海区,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海燕—X”水下滑翔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观测设备运载器,可对海洋水下环境进行监测。“海燕—X”在曾母暗沙附近海域开展南海海域水下环境观测作业活动。如图为不同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完成45﹣45小题。
45.上图中反映“海燕—X”作业海区海水密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答】解:通常情况下,在低纬度地区,随深度的密度变化较大,高纬度地区,随深度变化密度变化小,图中①曲线表层海水密度较小,纬度低,且随深度变化最大,应位于低纬地区,①正确,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海燕—X”水下滑翔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观测设备运载器,可对海洋水下环境进行监测。“海燕—X”在曾母暗沙附近海域开展南海海域水下环境观测作业活动。如图为不同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据此完成46﹣46题。
46.下列表示“海燕—x”作业海区表层海水密度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密度小——盐度高 B.密度小——温度高
C.密度大——盐度高 D.密度大——温度高
【答案】B
【解答】解:读图文材料中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可知,该海域位于低纬度,海水的表层密度较小,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该地纬度低,水温高,表层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该海区属于低纬,盐度低,B对,ACD错。
故选:B。
2014年的“掉深”事故中,中国海军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成功处置事故,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的先例。“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引发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7.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等。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B.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加深而迅速减小
C.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幅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D.在低密度层,浮力较小,有利于潜艇的下潜和航行
【答案】A
【解答】解:主要由于温度的变化,使得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加,A正确。
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温度和压力垂直变化,海水密度一般随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大,B错误。
依据题意,潜艇在低密度层航行,浮力减小,则容易出现“掉深“现象,会危及潜艇安全,D错误。
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幅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C错误。
故选:A。
在北冰洋加拿大海盆冰下有一个温度较高的暖水团,被称为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海冰厚度和冰洞水道面积是影响次表层暖水团形成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现象持续增强。如图示意加拿大海盆监测点盐度及温度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8.夏季,冰面以下海水出现密度上小下大的密度跃层,主要是因为上层水体( )
A.温度下降 B.压力减小 C.盐度下降 D.水位升高
【答案】C
【解答】解:夏季,上层水体温度容易上升,A错误。
夏季,冰间水道面积增大,冰融于水后后压力增加,B错误。
夏季,温度升高,冰层融化速度加快,大量淡水进入水面稀释海水盐分,导致表层盐度下降,密度降低容易出现冰面以下海水出现密度上小下大的密度跃层,C正确。
冰川融化,水温升高,并且水位波及全球海洋,仅对北冰洋水位的影响较小,D错误。
故选:C。
海水的密度越大,海水的浮力越强。经常出海航行的人都知道,轮船的“吃水”(船体在水面以下的深度)在不同海区不同,这与海水的密度有关。如图为世界海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分布图。据此完成49﹣49题。
49.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不包括( )
A.温度 B.盐度 C.深度 D.风向
【答案】D
【解答】解:温度对海水密度的影响最为显著,表层海水的密度与水温关系最为密切 ,二者基本呈负相关关系,A正确,不符合题意。
盐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大,B正确,不符合题意。
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的压力增大,密度也会增加,C正确,不符合题意。
风向并不直接影响海水密度,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海水基本性质包括海水盐度、温度和密度。如图示意全球大洋海水基本性质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50﹣50题。
50.推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的变化规律是( )
A.暖流海域较寒流海域大
B.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C.大江大河汇入海域较高
D.高纬度的海域冬低夏高
【答案】B
【解答】解:全球海洋表层水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故海水的密度逐渐增大,B正确。
暖流经过水温高、密度小,寒流经过、水温低,密度大,A错误。
大江大河的汇入海域,江河水稀释海水、盐度低、密度小,C错误。
高纬度海域冬季结冰,因温度低,盐度增加,密度增大,夏季因温度高,密度降低,D错误。
故选:B。
如图1为某月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图2为海水性质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完成51﹣51题。
51.“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钱塘江这种巨大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A.波浪 B.洋流 C.潮汐 D.海啸
【答案】C
【解答】解: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A错误。
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钱塘潮形成与日月引力、秋季盛行东南风、喇叭口状海岸地形有关,海水涌入喇叭状海湾,海水上涨快,潮汐壮观,C正确,BD错误。
故选:C。
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如图为某月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52﹣52题。
52.甲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答案】C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甲洋流为加里福尼亚寒流,寒流对大气有降温减湿的作用,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53﹣53题。
53.乙、丙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
A.乙附近温度升高 B.乙沿岸降水减少
C.丙附近盐度降低 D.丙沿岸湿度减少
【答案】B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乙附近洋流为秘鲁寒流,对流经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使得温度降低,降水减少,A错误,B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丙附近洋流为巴西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使得温度升高,降水增多,CD错误。
故选:B。
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54﹣54题。
54.P、Q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
A.P沿岸降水增多 B.Q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C.Q沿岸降水减少 D.P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答案】D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P地洋流位于北美洲西部沿海,自北向南流动,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使得沿岸地区降水减少,故A选项错误。
由图可知,图中Q地洋流位于南美洲东北部沿海,自南向北流动,是北赤道暖流,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使得流经海域水温升高,故B选项错误。
图中Q地北赤道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使得流经海域降水增多,故C选项错误。
图中P地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使得流经海域水温降低,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的马德雷湖(如图)南北长约151km,仅有南北两个缺口与海洋相通,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5.河流输送的泥沙是帕德雷岛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而对其南北狭长的形态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海啸
【答案】C
【解答】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河流输送的泥沙是帕德雷岛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到达沿海地区,由于流速减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泥沙在此沉积,由于沿岸地区存在墨西哥湾暖流,使得沉积在沿海的泥沙随洋流向北流动,形成狭长分布,C正确。
海浪以及潮汐对其狭长形态也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作用,AB错误。
海啸并不经常发生,因此对其形态影响较小,D错误。
故选:C。
图为波罗的海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56﹣56题。
56.图示区域常见的地理事象有( )
①冬半年有极光现象
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荒漠广布
④水循环较活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答】解:①图示北极圈穿过,冬半年有可能极光现象,故正确。
②该地纬度高,气温低,不可能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符合题意。
③该区域降水多,蒸发弱,气候湿润,荒漠不可能广布,不符合题意。
④该区域河流多,说明水循环较活跃,故正确。
故选:B。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1﹣3问题。
57.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答案】B
【解答】解: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
故选:B。
在北冰洋加拿大海盆冰下有一个温度较高的暖水团,被称为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海冰厚度和冰洞水道面积是影响次表层暖水团形成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现象持续增强。如图示意加拿大海盆监测点盐度及温度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8.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增强的主要原因有( )
①冰层厚度减小,透过的太阳辐射增多
②冰层厚度减小,吸收的大气辐射增多
③冰间水道面积增大,反射率减小
④冰间水道面积减小,水体辐射散失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答】解: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温升高,北冰洋冰层相应融化,水文发生相应改变。冰层厚度因融化而减小,透过的太阳辐射增多,水体增温,表层暖水团增强,①正确。
冰层厚度减小,水下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对大气辐射吸收有限,②错误。
由于冰层融化,冰间水道面积增大,下垫面反射率减小,③正确。
由于冰间水道面积减小,水面扩大,水体辐射散失速度会更快,④错误。
故选:A。
海水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用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来量度。如图为北部湾附近海水表层盐度(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9﹣59题。
59.莺歌海盐场建设属于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 )
A.生物资源 B.空间资源 C.动力资源 D.矿产资源
【答案】D
【解答】解:晒盐是利用的海洋里的海水,海水中含有矿物盐和其他物质,这种属于海洋当中的矿产资源,D正确。
海洋生物资源指的是海洋当中的生物,盐类物质不是生物,A错误。
空间资源指的是建设跨海大桥或者航运,建设人工岛等利用的就是海洋的空间资源,B错误。
海洋的动力资源指的是海浪、潮汐、洋流等,C错误。
故选:D。
挪威北部正常年份海水温度较低,适宜冷水鱼的生长。2024年夏天,挪威北部海水温度异常较高,导致其水产养殖业寄生虫状况严重、产值下降。图为挪威北部海域位置及周边海水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0.挪威水产养殖户应对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可以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将水产养殖区往南方迁移
B.增加养殖网箱的入水深度
C.海洋表面广泛设置遮阴网
D.向养殖海域大量投放冰块
【答案】B
【解答】解:南方纬度更低,海水温度更高,A错误。
1000米深度以内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因此可以增加养殖网箱的入水深度,B正确。
海面辽阔且风力较大,海洋表面广泛设置遮阴网难度较大,C错误。
向养殖海域大量投放冰块会影响海水盐度,可能导致鱼类死亡,D错误。
故选:B。专题08海水的性质
知识点一海水的温度
1含义
2分布规律
维度 区域 变化规律 原因
空间变化 从垂直分 布看 海面至水下1000米 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 太阳辐射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而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越向深处海水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
1000米以下 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从水平分布看 不同纬度海区 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获取的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同纬度海区 表层水温大致相同 同一纬度海区接受的太阳辐射大致相同
时间变化 从季节分布看 同一海区 夏季表层水温普遍高于冬季 夏季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冬季海水热量收入小于支出
3主要影响因素
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深度、纬度、季节、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洋流)等。其中深度主要影响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其他因素主要影响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具体如下图所示:
4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海洋生物分布
影响海洋运输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调节大气温度 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的的气温变化慢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
从全球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从区域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知识点二海水的盐度
1含义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比(指1000克海水
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2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
图示
原因 副热带海域最高 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赤道海域较低 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中高纬度海域低 气温低,蒸发量小;反复结冰融冰
60°N比60°S海域低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3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
海水温度 在外海或大洋 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蒸发量 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
降水量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入海径流 近岸地区 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
洋流 同纬度地带,暖流流经的海域,水温较高,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域,水温较低,盐度较低
海水汇入 有高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高;有低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冰情 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生的海域,盐度较高;有融冰现象发较低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 具体表现
提取资源 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利用海水制碱
从海水中提取镁、溴等资源
影响养殖业 对海水养殖而言,盐度的稳定性极其重要。例如,暴雨会引发养殖场的海水盐度降低,如应对不当,会造成养殖的鱼虾等大量死亡
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将海水淡化,以缓解当地的缺水状况
直接用海水冲厕,将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
知识点三海水的密度
1含义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2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与海水密度的关系 对海水密度的影响
海水温度 负相关 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海水盐度 正相关 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高
深度(压力) 正相关 海水密度随深度(压力)的变化因纬度而异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3分布规律
方向 分布规律
水平方向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垂直方向 中低纬度海区 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
高纬度海区 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特殊情况 某海域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航行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的航行
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军事侦察 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对声波有反射和折射作用。潜艇在此深度范围以下活动,不易被声波侦测到
如图为大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1题。
1.①②③分别表示( )
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盐度、密度、温度
如图为大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③曲线在赤道附近出现一个低值区,其主要原因是( )
A.水温高 B.密度低 C.降水多 D.蒸发强
集装箱货轮从上海洋山深水港出发,途经新加坡、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洋,穿过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历时近1个月抵达鹿特丹港口(左图)。轮船长期浸泡在海水中易受腐蚀,受腐蚀的程度与海水盐度、水温大致呈正相关。轮船底部外层涂有防腐漆,其高度取决于航行过程中的最大吃水深度(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仅考虑海水密度的影响,轮船设计时防腐漆的高度取决于轮船在( )
A.甲地的吃水深度 B.乙地的吃水深度
C.丙地的吃水深度 D.丁地的吃水深度
2014年的“掉深”事故中,中国海军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成功处置事故,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的先例。“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引发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
B.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
C.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
D.水下滑坡、坍塌
在北冰洋加拿大海盆冰下有一个温度较高的暖水团,被称为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海冰厚度和冰洞水道面积是影响次表层暖水团形成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现象持续增强。如图示意加拿大海盆监测点盐度及温度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出现的深度为海平面以下( )
A.10—20m B.40—60m C.100—200m D.200m以下
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如图为某月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6﹣6题。
6.该月最可能为(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图反映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①盐度②密度③温度 B.①密度②盐度③温度
C.①密度②温度③盐度 D.①盐度②温度③密度
8.与赤道附近大洋表面相比,60°N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B.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D.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大
读世界某区域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来自高纬度的冰山春季漂流至乙海域,产生的影响是( )
A.波浪涌动剧烈 B.海面气温升高
C.海水盐度降低 D.海面降水增加
海水的密度越大,海水的浮力越强。经常出海航行的人都知道,轮船的“吃水”(船体在水面以下的深度)在不同海区不同,这与海水的密度有关。如图为世界海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分布图。据此完成10﹣10题。
10.一艘轮船从悉尼(34°S,151°E)驶往我国上海港(30°N,121°E)的过程中,其“吃水”深度( )
A.逐渐变浅 B.逐渐变深
C.先变深后变浅 D.先变浅后变深
海水热导率低,导致表层水温与深层水温不一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受海水温度影响较大的人类活动是( )
A.开发沿海潮汐能 B.到钱塘江观大潮
C.海轮顺洋流航行 D.到海滨浴场游泳
如图为南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12题。
12.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海水( )
A.盐度、温度、密度 B.温度、密度、盐度
C.温度、盐度、密度 D.盐度、密度、温度
如图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据此,完成13﹣13题。
13.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
A.温度 盐度 密度 B.温度 密度 盐度
C.密度 温度 盐度 D.盐度 温度 密度
如图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海水性质的不正确叙述是( )
A.受太阳辐射影响,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逐渐降低
B.受降水和蒸发影响,海水盐度的最高值出现在回归线附近海域
C.海水密度变化与海水温度、盐度无关
D.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逐渐增大
15.(2024秋 天河区校级期中)如图示意1979~2018年1﹣3月鄂霍次克海平均海冰浓度(单位面积内海冰覆盖率)分布。有研究发现,冬季鄂霍次克海海冰浓度异常与我国气候变化具有相关性,且具有较为明显的滞后效应。影响1﹣3月鄂霍次克海平均海冰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海水深度
②盛行风向
③海陆分布
④纬度高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如图为大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能使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增大的因素是( )
A.暖流 B.河流注入 C.降水 D.蒸发
图为寒带、温带、热带的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据图可以判断( )
A.100米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
B.100米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小
C.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小
D.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
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如图为某月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18﹣18题。
18.影响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势起伏 C.海陆分布 D.气候差异
挪威北部正常年份海水温度较低,适宜冷水鱼的生长。2024年夏天,挪威北部海水温度异常较高,导致其水产养殖业寄生虫状况严重、产值下降。如图为挪威北部海域位置及周边海水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19﹣19题。
19.挪威北部正常年份海水温度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有暖流流经 B.海陆热力差异大
C.太阳高度角小 D.白昼时间较短
海水基本性质包括海水盐度、温度和密度。如图示意全球大洋海水基本性质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图中甲、乙、丙、丁曲线中,代表海洋垂直温度变化规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若丙曲线为水平方向的海水温度变化曲线,则其影响因素是( )
A.盐度、密度 B.海陆分布 C.寒流、暖流 D.太阳辐射
2023年11月1日上午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本次考察最突出亮点是建设罗斯海新站。如图为上海至罗斯海新站模拟路线图。据此完成22﹣22题。
22.上海至罗斯海新站沿线海域表层水温变化(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海水热导率低,导致表层水温与深层水温不一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对三个观测站按纬度位置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24.(2024秋 阳山县校级期中)图为2020年8﹣11月南海中沙群岛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垂直分布统计图。温跃层是水体以温度分层时温度梯度最大的一层。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径流丰富 B.降水丰富
C.蒸发量小 D.受寒流影响
集装箱货轮从上海洋山深水港出发,途经新加坡、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洋,穿过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历时近1个月抵达鹿特丹港口(左图)。轮船长期浸泡在海水中易受腐蚀,受腐蚀的程度与海水盐度、水温大致呈正相关。轮船底部外层涂有防腐漆,其高度取决于航行过程中的最大吃水深度(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集装箱货轮途经甲、乙、丙、丁四地海域时,仅考虑海水盐度的影响,受腐蚀最严重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的马德雷湖(如图)南北长约151km,仅有南北两个缺口与海洋相通,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该湖湖水盐度常年高于墨西哥湾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域封闭交换困难 B.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
C.河流带来盐分较多 D.高盐度海水不断汇入
海水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用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来量度。如图为北部湾附近海水表层盐度(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影响图中甲处等盐度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海底地形 B.盛行风向 C.洋流分布 D.陆地径流
28.甲附近海区,海水盐度最低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图反映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29﹣29题。
29.通常海水的盐度越高,腐蚀性越强,下列海域对船舶腐蚀最强的是( )
A.波罗的海 B.东海 C.地中海 D.红海
读“世界某区域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30﹣30题。
30.影响甲、乙海域海水表层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B.径流 C.纬度 D.降水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31﹣31题。
31.能正确表示甲海域盐度剖面曲线的是( )
A.
B.
C.
D.
海水的盐度差异会导致海水的密度差异,相邻海域的密度差异会形成密度流,给途径该海域的轮船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32.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海水的盐度差异会导致海水的密度差异,相邻海域的密度差异会形成密度流,给途径该海域的轮船造成一定的影响。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33﹣33题。
3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与其他三处相比,上题中盐度最低处是因为( )
①地表径流量大
②降水量大
③蒸发弱
④水汽输送量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1﹣3问题。
34.通常海水的盐度越高,腐蚀性越强。下列海域对船舶腐蚀最强的是( )
A.东海 B.地中海 C.红海 D.墨西哥湾
亚速海是东欧的一个陆间海,与黑海海峡相通,亚速海盐度极低,平均盐度为9‰﹣11‰,与之相邻的黑海平均盐度为12%﹣22%,亚速海内部盐度在空间和时间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亚速海周边区域夏季降水较多。如图示意亚速海海域。据此完成35﹣36题。
35.亚速海盐度远低于黑海的主要原因有( )
①海域面积小
②海域封闭
③蒸发条件差
④径流数量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6.亚速海海域盐度差异表现为( )
A.夏季低于冬季 B.北方高于南方
C.锡瓦什湾盐度最低 D.河口地区较大
2023年11月1日上午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本次考察最突出亮点是建设罗斯海新站。如图为上海至罗斯海新站模拟路线图。据此完成37﹣37题。
37.若仅考虑海水的盐度,该船途径下列地区吃水最浅的是( )
A.上海沿海 B.澳大利亚东北海域
C.新西兰沿海 D.罗斯海新站沿海
如图为南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相比20°S,c曲线数值在赤道海域较低是由于( )
A.赤道海域海水温度较高
B.赤道海域降水较多
C.赤道海域洋流较弱
D.赤道海域较封闭
如图为某月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此完成39﹣39题。
39.导致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表层海水盐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入海径流 B.洋流 C.陆地轮廓 D.气温
图1为某月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读图完成40﹣40题。
40.图2中能够正确表示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的大致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为波罗的海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41﹣41题。
41.关于波罗的海盐度及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低 河水注入,径流量大
B.低 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C.高 海域封闭,交换量小
D.高 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42﹣42题。
42.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洋流 洋流 B.纬度 洋流
C.径流 纬度 D.洋流 径流
43.如图示意大西洋沿不同纬度表层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其( )
A.纬度约为20°S B.密度约为1025kg/m3
C.盐度约为37% D.温度约为36.7℃
44.(2024秋 宁波期中)读世界某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四处海区,表层与深层海水密度差异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海燕—X”水下滑翔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观测设备运载器,可对海洋水下环境进行监测。“海燕—X”在曾母暗沙附近海域开展南海海域水下环境观测作业活动。如图为不同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完成45﹣45小题。
45.上图中反映“海燕—X”作业海区海水密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海燕—X”水下滑翔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观测设备运载器,可对海洋水下环境进行监测。“海燕—X”在曾母暗沙附近海域开展南海海域水下环境观测作业活动。如图为不同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据此完成46﹣46题。
46.下列表示“海燕—x”作业海区表层海水密度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密度小——盐度高 B.密度小——温度高
C.密度大——盐度高 D.密度大——温度高
2014年的“掉深”事故中,中国海军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成功处置事故,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的先例。“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引发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7.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等。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B.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加深而迅速减小
C.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幅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D.在低密度层,浮力较小,有利于潜艇的下潜和航行
在北冰洋加拿大海盆冰下有一个温度较高的暖水团,被称为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海冰厚度和冰洞水道面积是影响次表层暖水团形成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现象持续增强。如图示意加拿大海盆监测点盐度及温度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8.夏季,冰面以下海水出现密度上小下大的密度跃层,主要是因为上层水体( )
A.温度下降 B.压力减小 C.盐度下降 D.水位升高
海水的密度越大,海水的浮力越强。经常出海航行的人都知道,轮船的“吃水”(船体在水面以下的深度)在不同海区不同,这与海水的密度有关。如图为世界海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分布图。据此完成49﹣49题。
49.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不包括( )
A.温度 B.盐度 C.深度 D.风向
海水基本性质包括海水盐度、温度和密度。如图示意全球大洋海水基本性质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50﹣50题。
50.推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的变化规律是( )
A.暖流海域较寒流海域大
B.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C.大江大河汇入海域较高
D.高纬度的海域冬低夏高
如图1为某月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图2为海水性质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完成51﹣51题。
51.“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钱塘江这种巨大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A.波浪 B.洋流 C.潮汐 D.海啸
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如图为某月世界海洋表面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52﹣52题。
52.甲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53﹣53题。
53.乙、丙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
A.乙附近温度升高 B.乙沿岸降水减少
C.丙附近盐度降低 D.丙沿岸湿度减少
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54﹣54题。
54.P、Q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
A.P沿岸降水增多 B.Q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C.Q沿岸降水减少 D.P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的马德雷湖(如图)南北长约151km,仅有南北两个缺口与海洋相通,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5.河流输送的泥沙是帕德雷岛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而对其南北狭长的形态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海啸
图为波罗的海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56﹣56题。
56.图示区域常见的地理事象有( )
①冬半年有极光现象
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荒漠广布
④水循环较活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1﹣3问题。
57.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在北冰洋加拿大海盆冰下有一个温度较高的暖水团,被称为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海冰厚度和冰洞水道面积是影响次表层暖水团形成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现象持续增强。如图示意加拿大海盆监测点盐度及温度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8.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团增强的主要原因有( )
①冰层厚度减小,透过的太阳辐射增多
②冰层厚度减小,吸收的大气辐射增多
③冰间水道面积增大,反射率减小
④冰间水道面积减小,水体辐射散失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海水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用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来量度。如图为北部湾附近海水表层盐度(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9﹣59题。
59.莺歌海盐场建设属于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 )
A.生物资源 B.空间资源 C.动力资源 D.矿产资源
挪威北部正常年份海水温度较低,适宜冷水鱼的生长。2024年夏天,挪威北部海水温度异常较高,导致其水产养殖业寄生虫状况严重、产值下降。图为挪威北部海域位置及周边海水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0.挪威水产养殖户应对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可以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将水产养殖区往南方迁移
B.增加养殖网箱的入水深度
C.海洋表面广泛设置遮阴网
D.向养殖海域大量投放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