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古时候,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人们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 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例如,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古代埃及人认为,天像一块的花板,地像一个方盒。俄罗斯人则认为,大地像一块盾牌,由三条巨鲸用背驮着,漂游在茫茫的海洋里。印度人认为驮着这块大地的,不是巨鲸,而是站在海龟背上的三头大象。大象动一动,便引起地震。
19.人类的第一次环球航行选自《世界大发现》,是一篇科普知识文章。1.科学性(科学知识、科学精神)
科普作品的特点:2.历史感(科学技术、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
3.内在美(文字规范简洁、思路严谨)
给下列词语注音并解释:桅帆
阐释
奠基
畏怯
哗变
浩瀚无垠
谬说wéi :帆船的桅杆。chǎndiàn qiè huá yín miù:阐明陈述并解释。: 奠都、奠定基础。 :害怕、胆怯。 :多指军队突然轰闹造反、叛变。:形容广阔无边(多比喻大海或天空):错误的说法。人类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故事(记叙)
“球”形地球的发现和证实 科学知识(说明)课题下方的副标题起到了什么作用?补充说明。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分别为哪几节?第一部分(第1-5段),写远古的错误认识与对此的怀疑——质疑。
第二部分(第6-7段),提出“地圆学说”——发现。
第三部分(第8-14段),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证实。阅读全文,回答问题:第一层(第8-9段),写麦哲伦第一次航行开始。
第二层(第10-11段),回顾麦哲伦制定环球远航计划的过程。
第三层(第12段),写麦哲伦航海的艰难经历。
第四层(第13-14段),写环球航行的重大意义。
再次阅读2—5段,划出其中所提及到的传说。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
2.巨大的盾牌,围绕着海洋。
3.人们发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直的。思考:为什么要写我国及古希腊等地关于地球形状的传说?答:通过传说引出下文人们产生的疑问和发现。同时也暗示了科学探索者要推翻千百年来人们对地球错误认识的不易。那么科学家是怎样推翻的呢?
第二部分中:
一、古希腊哲学家中出现各种学说。
1)柏拉图从理论角度阐释了地是球形。
2)亚里士多德用事实进行论证,成为地球概念的真正奠基者。
二、15世纪初,葡萄牙人胜利进行西非航行。
麦哲伦(1480年-1521年),全名费迪南德·麦哲伦,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险。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队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
但彻底推翻是在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于是,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团队出发了。仔细阅读12节,在环球航行中,麦哲伦经受了那些艰难困苦才证实“地圆学说”?划出依据。
1)进海峡是经受苦难
自然考验:波涛汹涌、水流湍急
人员考验:船员哗变、给养船被叛离去
2)出海峡后面临的生死考验:断粮、坏血病死亡、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而惨遭杀害。答: 第13节。
麦哲伦率领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意义重大,他“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大突破,主观偏见和宗教谬说让位了,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至此宣告结束了。”作者为何要花那么多的笔
墨来详写麦哲伦的事例?
哪一节说明了这一点?请找出。第9段中写道:“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最伟大、最冒险的环球远航开始了。”为什么说这次航行“最伟大、最冒险”?(结合课文具体内容)
最伟大:这次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使主观偏见和宗教谬说让位,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至此宣告结束了。(结合第13小节)
最冒险:从第12小节列出的日期、人数可见:它耗时之长,船员死亡之多,足以说明这次环球航行艰难不易。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怎样的改变?远古时代的错误认识与对此产生的怀疑。柏拉图第一个发表“地球”的概念和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科学地论证了“地圆学说”。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最后证实。要素一:前人基础(第7、8节)
要素二:物质基础(第9节)
要素三:自身基础(第10节)
要素四:敢想敢做(第10、11节)
要素五: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第12节,麦哲伦在环球航行中经受的艰难困苦。) 成功的要素本文围绕“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展开,叙述了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的壮举,使人们不仅了解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结论,而且体会到探险家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敢于质疑、勇于实践、不惜献身
小结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