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06: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题06: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4 12:3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山东省济南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专题06:文学文化常识
(分值:100分,参考时间:45分钟)
学校:_______姓名:_______班级:_______考号:_______
一、选择题(42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计94分)
1.小文在学习时关注了课下注释和课后补白部分,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老舍《济南的冬天》)该句中“小山”会低声说话,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B.动词和名词是我们常见的两类词。“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这句话中,“手指”“花叶”是名词,“搓捻”是动词。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可以分为《言语》《方正》等篇。
D.“吹面不寒杨柳风”语出南宋志南和尚《绝句》,杨柳风是指吹动杨柳的风,是指秋风。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等。
B.“尊”是古代祭祀时重要的礼器,因此又引申出“尊重”义。“尊意”是敬辞,成语“高朋满座”“率先垂范”“不吝赐教”“敝帚自珍”都是敬辞,表示对对方的恭敬。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中的“钻”是动词,“嫩”是形容词,“里”是名词。
D.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话运用了比拟的手法。
3.小文收集的下面四句话,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本店吉日开业,开业当日惠顾的顾客,本店有礼品惠赠。
B.张老师,这是本人近期的拙作,请您斧正。
C.四十岁多点的李老师,正值不惑之年,对事业成功的追求更加坚定。
D.小赵,令尊跟家父是多年好友,家父对他甚是挂念,老人家贵体可好?
4.班级拟邀请任课老师参加此次语文专题活动,小宇拟写了邀请函的正文,你推敲后发现加点词语不妥,建议换成___项的词语( )
贵班拟定于9月9日下午3点30分,在本班教室举行“朋友一生一起走”的语文专题活动,诚邀您参加,敬请前往。
A.我班 光临 B.令班 莅临 C.我班 到来 D.令班 驾临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按盼春、绘春、颂春的思路展开,以诗的笔调描绘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象。
B.《秋天的怀念》饱含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感怀,朗读的感情基调是忧伤深沉的。
C.《论语》是孔子编写的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D.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不同,可以采取精读、略读或浏览的方法。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他的代表作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等。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选自《言语》篇和《方正》篇,这两篇文章的题目是编者加的。
C.《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星汉”指银河;“东风”指春风;“君子”指有才德的人;“菡萏”指荷花;“儿女”是古今异义词,在古代专指儿子和女儿。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荷叶 母亲》的作者是中国作家冰心,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
B.很多经典成语都有自己的出处,如“温故知新”“博学笃志”“择善而从”都出自《论语》。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男子,“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D.古人常以“弱冠”“不惑”“而立”“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
8.下列对于文章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呈现了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令人向往。
B.《秋天的怀念》中作者歌颂了伟大的母爱,也启示我们当面对生命中的残缺遗憾时,要勇敢地“好好儿活”。
C.《散步》描绘了祖孙三代四口人在田野上散步的温馨画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文中写到海伦·凯勒作为家庭教师给予了莎莉文很多帮助。
9.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尊称对方的父亲可用“尊君”“令堂”,谦称自己的父亲可用“家父”“家君”。
B.孔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著的《论语》与《大学》《中庸》《礼记》并称为“四书”。
C.《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写的散文集。
D.《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三国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1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选自《言语》篇和《方正》篇,这两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
B.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如“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就是指王昌龄。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家君”与“尊君”,前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后者尊称对方的父亲。
1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令尊告诉我,你前几天去杭州旅游了。
B.君君请我吃蛋糕,我不好意思的只好笑纳了。
C.吴文对老师说:“这是我的作文,请您拜读并面批。”
D.魏老师,我们全班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和人格魅力。
1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这本书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如“上”“下”“前”“后”“里头”“外边”等,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范围或位置。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C.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的一种修辞手法。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令堂、惠顾、垂询、高寿、贵庚、愚兄、见教是敬辞,家父、舍弟、小女、贤弟、拙见、鄙人、奉劝是谦辞。
13.书海拾贝,研精致思。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作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欧游杂记》,散文集《背影》《踪迹》等。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如尊称别人的父亲令尊、尊君、家君,谦称自己为鄙人、敝人等。
C.《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字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D.《西游记》中,唐僧首先在五行山解救出孙悟空,然后在鹰愁涧收服白龙马,又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最后在流沙河收服沙悟净。
1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 )
A.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职称为“左迁”,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叫“迁客”。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令堂”是尊称自己的父亲,“家君”“家母”是谦称自己的母亲。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中的“匹夫”指的是普通的将士。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春秋》合称为“四书”。
1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无一“秋”字,却描绘出了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准确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C.《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人编写的志人小说集,其内容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与逸事。
D.古代的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分,“令尊”“令堂”是对对方父亲、母亲的敬称,“鄙人”“在下”是对自己的谦称。
16.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
A.明天令尊过生日,请您一定要赏光来寒舍小聚,我将带着全家恭候您的光临。
B.你只管放手干,遇到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C.我已经听懂了您的说明,遇到不会的,我会电话垂询。
D.以上只是本人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1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怀念》课文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中;《散步》以叙述为主,其中穿插了一些写景的句子。两篇文章虽然写法不同,但感情基调却是一样的。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散文诗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而是以散文的形式呈现。
D.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春》与老舍的叙事散文《济南的冬天》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8.下面是小齐同学收集的一组有关交友的名言,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C.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诗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像诗歌那样分行与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以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B.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回忆了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读后令人感伤不已。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20.小陵: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我也来考考你:下面哪句话用词不当呢( )
A.小红迁入新居,亲朋前去贺喜。小红说:“感谢大家光临寒舍!”
B.老同学十年不见,互聊近况,问:“老同学在何处高就啊?”
C.古时候,用“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D.托你的福,我家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21.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语可以为元散曲《天净沙·秋思》配一段凄婉的乐曲进行朗诵。
B.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小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C.小语从《论语》中摘录出成语“博学笃志”,并写下来挂在书房中勉励自己。
D.小语把心爱的小说当作礼物送给朋友,说:“这是我的惠赠,请你惠存!”
22.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代表作品有《新月集》《飞鸟集》《繁星》《春水》等。
B.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为《旧事重提》。我们可借《朝花夕拾》了解鲁迅从青年到中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C.我国古代男子年龄的称谓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是:弱冠、而立、不惑、半百、耳顺、古稀、耄耋、期颐。
D.李白,字子美,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我们学过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3.下列有关文学和语法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他的散文《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秀美山水的热爱之情。
B.“镰刀”“昨天”“里头”都是名词;“走”“能”“去”都是动词。
C.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品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观沧海》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大胜而归的路上。
D.《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曾荣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飞鸟集》等。
24.学校为提升同学们的语文素养,需要在板报中增加文学常识小百科栏目,以下资料有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B.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赞扬孝义的《二十四孝图》,也有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
C.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作家、教育家。
D.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
25.下列敬辞谦辞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还书用语:拙作拜读完毕,完璧归还。
B.情景对话:“令尊贵庚?”“家父今年74岁。”
C.请柬用语:11月19日是小女满月之喜,本人略备薄酒,敬请各位光临。
D.书信用语:毕业之后,学生感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2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事依依》是人民教育家于漪的一篇回忆性文章。
B.古代称谓有谦辞敬辞之分,“令尊”“舍妹”为敬辞,“家君”“愚兄”为谦辞。
C.迁,表示官职调动,古代以右为尊,所以“左迁”表示降职。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他的一首七言绝句。
27.小语同学要整理自己的课堂笔记,请根据《中国历史朝代歌》,帮助他按作品创作的先后顺序给下列作品排序( )
①《观沧海》 ②《论语》 ③《天净沙·秋思》 ④《夜上受降城闻笛》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8.积累文学文化常识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底蕴。下面是小语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人老舍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语言大师,他笔下济南的冬天更有一种纯净的、独特的美,给人一种充满温情和想象的美的享受。
B.敬辞是指恭敬的用语,一般是对他人,如“雅正”“奉还”;谦辞是表谦虚的言辞,一般是对自己,如“敝人”“拙作”。
C.元曲盛行于元代,主要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小令。
D.古代中国的年龄称谓丰富多样,如“而立”是指三十岁,“不惑”是指四十岁,“耳顺”是指五十岁。
29.同学们整理了关于交友之道的成语典故,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音之交:知音也谓知己,指非常了解、能赏识自己的知心朋友。讲述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
B.管鲍之交:本义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后来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
C.刎颈之交:讲述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D.莫逆之交:指年龄、辈分不同但交情深厚的朋友。讲述的是孔融和祢衡的故事 ,形容年龄差异较大的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30.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荷叶·母亲》中,冰心以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其代表诗集还有《繁星》《春水》。
B.不同传统节日习俗各不相同,如重阳节登高、赏菊;中秋节饮桂花酒、赏圆月;元宵节吃元宵、猜字谜。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例如称呼自己为“鄙人”,尊称别人的母亲为“尊君”。
D.归雁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典型意象,是书信的象征,也寄寓着思乡之情。
3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一、三联(即首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令尊、令堂、令郎、令爱是敬辞,家严、家慈、足下、犬子是谦辞。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32.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事依依》中,作者通过对一些常萦绕胸怀而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发了对自然、生活及祖国的热爱之情。
B.冰心的诗歌曾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作品简洁、清新、细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蕴含着深深的哲思,如散文诗《荷叶·母亲》。
C.诗歌类型多样。《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的体裁分别是古体诗、绝句、律诗、元曲。
D.《散步》和《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感伤、压抑的,《秋天的怀念》的感情基调是清新、愉悦的。
33.你的同学小语想加入一个微信群,与志趣相投的同龄学友共同探讨交友问题,若有以下四个微信群,她选哪个最适合?( )
A.不惑岁月 B.豆蔻年华 C.而立之家 D.弱冠一组
34.下面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晋才女谢道韫看到冬日的飞雪,才情大发,一句“柳絮因风起”震惊四座。
B.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中赞颂四季美景“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
C.《金色花》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之手,他的作品有《新月集》《飞鸟集》《樱花赞》等。
D.《论语》是孔子撰写的,它与《大学》《中庸》《诗经》合称“四书”。书中的名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诉我们要珍惜大好时光。
35.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史铁生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B.《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
C.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词总是出现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我们称其为语境。语境对于词的意义起限制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语境有时候会赋予一个词以临时的意义。
D.中国是礼仪之邦,与人交往往往使用谦敬辞。敬辞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如“令爱”“大作”“贤侄”“贵庚”等;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如“舍弟”“拙作”“鄙人”“愚兄”等。
3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同学都知道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孙子、曾子等古代先哲,其中“子”都是他们的名字。
B.我们要了解东汉、魏晋时期一些儿童聪慧机智的故事,可以去阅读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C.我们学习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了解到“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D.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如“龙标”就是指青莲居士李白。
37.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唐三藏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在流沙河又收服沙悟净,从此,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天取经。
B.宋代朱熹将《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C.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通过讲述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对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批判,这篇文章的名字是《二十四孝图》
D.《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美国的海伦·凯勒,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8.有朋自远方来,作为主人,一定热情款待,礼节周到,下面的四个句子中,敬辞谦辞使用准确的是( )
A.欢迎大驾光临,百忙中抽出时间亲临寒舍。
B.感谢您带来的礼物,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就笑纳了。
C.泰山不仅风光雄奇,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您在参观中有什么不太理解的,我可以赐教。
D.这次行程匆匆,我们照顾不周,下次记得带着家父家母一起来共赏佳景。
39.下面相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次北固山下》属于近体诗中的律诗,诗中颔联和颈联的对偶向来为人称道。
B.《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朱自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论语》道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40.小文在阅读时积累的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
B.《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这部作品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作者刘义庆,南宋文学家。
C.“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星汉”指银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降职。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41.下列各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菊”,乃是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意蕴深刻,从古至今常为文人墨客所钟爱。《秋天的怀念》中最后一段写菊,旨在表现蓬勃的生命力,象征母亲深切的期望。
B.古代有不少常见的谦辞和敬辞,如“尊君”“贤弟”“令郎”“高邻”等属于敬辞。“寒舍”“拙见”“惠顾”“高见”等属于谦辞。
C.《观沧海》属于乐府诗;《峨眉山月歌》是绝句;《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这篇作品的具体名称。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42.生活中,许多传统习俗都有美好的寓意。请给下列习俗选择恰当的寓意。(4分)
(1)立夏斗蛋: ________
(2)建筑上雕刻蝙蝠图案:________
(3)给长辈祝寿送松鹤图:________
(4)过年的时候吃年糕:________
A.夏日平安 B.万事如意年年高 C.健康长寿 D.福气已至
43.班级开展了一次语文知识竞赛,小语被下面这个题目难住了,请你帮他选出错误的一项( )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
B.《论语》在东汉被列为“五经”之一,又被列为“四书”之一,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C.谦辞和敬辞在古文中比较常见,我们要学会区分。如“舍弟”“拙作”是谦辞:“高见”“惠赠”是敬辞。
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44.小郡积累了下面文学、文化常识,请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自古就是诗歌之国,体裁百花齐放:汉魏时代有乐府诗,如《观沧海》;唐代有律诗,如《次北固山下》;宋代有小令,如《天净沙·秋思》。
B.“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五十岁称“知天命”,六十岁称“花甲”之年。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文集,《论语》与《大学》《中庸》《尚书》合称“四书”。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是升职的意思,古人尊左卑右,因此升职便是“左迁”。
45.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高见、见教、久仰是敬辞,贤弟、愚见、拙作是谦辞。
C.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D.朗读时,除了把握重音、停连的朗读技巧,语调和节奏的变化也应根据自己的朗读需要和作品的感情基调、思想主题来设计。
46.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极富想象力的作品。小说前七回讲唐僧的身世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华盖集》《热风》和散文集《野草》。
C.“赐教”“高就”“奉陪”是敬辞,“见谅”“小店”“家严”是谦辞。
D.《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等。
二、填空题(6分)
47.谦辞和敬辞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独有的表达方式。下面是小文搜集的一部分谦辞和敬辞,请你将它们分分类,还原到相应位置。
①令堂 ②家父 ③赐教 ④拙著 ⑤寒舍 ⑥高见
谦辞:________ 敬辞: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杨柳风”指春风,而非秋风。志南和尚《绝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的是春日和风,杨柳在春天发芽,故“杨柳风”代指春风。
2.答案:B
解析:“敝帚自珍”是谦辞,指自己的东西虽不好却倍加珍惜,并非敬辞。其他敬辞使用正确。
3.答案:A
解析:“惠顾”“惠赠”均为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为。店主对顾客应说“凡光临的顾客,本店有礼品赠送”,而非“惠赠”。
4.答案:A
解析:“贵班”是对对方班级的敬称,此处指自己班级,应用“我班”;“敬请前往”语气生硬,“光临”更显礼貌,符合邀请函语境。
5.答案:C
解析:《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并非孔子本人编写。
6.答案:D
解析:“儿女”在古代指子侄辈,如《咏雪》中“与儿女讲论文义”即指家中晚辈,并非“儿子和女儿”。
7.答案:D
解析:年龄称谓顺序错误,应为“弱冠(二十)、而立(三十)、不惑(四十)、知天命(五十)、耳顺(六十)”。
8.答案:D
解析:《再塑生命的人》中,莎莉文老师是海伦·凯勒的家庭教师,是莎莉文帮助海伦,而非海伦帮助莎莉文。
9.答案:C
解析:A项“令堂”指对方母亲,“尊君”指对方父亲,“家父”是谦称自己父亲;B项“四书”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不含《礼记》;D项《世说新语》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逸事,非“三国时期”。C项正确,《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10.答案:C
解析:《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并非仅“孔子言行”。
11.答案:A
解析:B项“笑纳”用于请对方接受礼物,自己接受应说“愧领”;C项“拜读”用于读对方作品,老师批阅自己作文应用“批阅”;D项“赏识”多用于上对下,学生对老师应用“敬佩”。A项“令尊”使用正确。
12.答案:D
解析:“愚兄”是谦辞,“贤弟”是敬辞,“奉劝”是敬辞(劝对方),分类错误。
13.答案:D
解析:A项《欧游杂记》是散文集,《踪迹》是诗文集;B项“家君”是谦称自己父亲;C项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D项唐僧收徒顺序正确:五行山收悟空→鹰愁涧收白龙马→高老庄收八戒→流沙河收沙僧。
14.答案:A
解析:B项“尊君”“令堂”是对对方父母的尊称,“家君”“家母”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C项“匹夫”指普通百姓,并非“将士”;D项“四书”不含《春秋》,应为《孟子》。A项“左迁”指降职,汉代以右为尊,表述正确。
15.答案:A
解析:《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散曲(小令),并非“词”。
16.答案:D
解析:A项“令尊”是对方父亲,自己父亲应称“家父”;B项“鼎力相助”是敬辞,用于对方帮助自己,自己帮助对方用“尽力相助”;C项“垂询”是对方询问自己,自己请教应用“请教”。D项“拙见”“抛砖引玉”使用得体。
17.答案:C
解析:A项《秋天的怀念》基调忧伤深沉,《散步》温馨平和,感情基调不同;B项《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D项《济南的冬天》是写景散文,非“叙事散文”。C项对散文诗的定义正确。
18.答案:B
解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虚心向他人学习,与“交友之道”无关,其他三项均涉及交友(A项择友、C项交友重要性、D项友情深厚)。
19.答案:C
解析:李白号“青莲居士”,“香山居士”是白居易的号。
20.答案:D
解析:“令妹”是对对方妹妹的敬称,自己妹妹应称“舍妹”。
21.答案:D
解析:“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送自己礼物,自己送他人应用“敬赠”。
22.答案:B
解析:A项《繁星》《春水》是冰心作品;C项“耳顺”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D项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B项正确,《朝花夕拾》记录鲁迅从青年到中年的生活。
23.答案:B
解析:“能”是情态动词,并非实义动词,其他词性判断正确。
24.答案:B
解析:《二十四孝图》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性,并非“赞扬孝义”。
25.答案:A
解析:“拙作”是谦称自己的作品,还书时应说“大作拜读完毕,完璧归还”,而非“拙作”。
26.答案:B
解析:“舍妹”是谦辞(谦称自己妹妹),并非敬辞。
27.答案:C
解析:②《论语》(春秋)→①《观沧海》(东汉曹操)→④《夜上受降城闻笛》(唐代李益)→③《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
28.答案:D
解析:“耳顺”指六十岁,五十岁称“知天命”。
29.答案:D
解析:“莫逆之交”指情投意合的朋友,与年龄无关;“孔融和祢衡”的故事对应“忘年之交”(年龄差异大而友情深厚)。
30.答案:C
解析:“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敬称,尊称对方母亲应称“令堂”。
31.答案:B
解析:A项律诗中颔联(二联)和颈联(三联)必须对仗,首联可不对仗;C项“足下”是敬辞;D项《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并非亲自撰写。B项正确。
32.答案:D
解析:《散步》基调温馨和睦,《秋天的怀念》基调忧伤深沉,选项中“感伤压抑”与“清新愉悦”颠倒。
33.答案:B
解析:“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符合七年级学生年龄;“不惑”(四十)、“而立”(三十)、“弱冠”(二十)均与“同龄学友”不符。
34.答案:B
解析:A项谢道韫是东晋人;C项《樱花赞》是冰心作品;D项《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四书”不含《诗经》。B项正确,于漪《往事依依》原文表述准确。
35.答案:B
解析:《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并非“孔子及其弟子编撰”。
36.答案:B
解析:A项“子”是对古代男子的尊称,并非名字;C项《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D项“龙标”指王昌龄(曾任龙标尉),“青莲居士”是李白。B项正确。
37.答案:C
解析:《二十四孝图》批判封建孝道,《藤野先生》才是讲述日本留学经历、批判封建思想的文章。
38.答案:A
解析:B项“笑纳”用于对方接受自己礼物;C项“赐教”是请对方指教自己;D项“家父家母”是自己父母,对方父母应称“令尊令堂”。A项“大驾光临”“寒舍”使用得体。
39.答案:D
解析:《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并非道家。
40.答案:B
解析:刘义庆是南朝宋人,并非“南宋”(南宋是朝代名,南朝宋是南北朝时期政权)。
41.答案:B
解析:“惠顾”(对方光临)、“高见”(对方见解)是敬辞,并非谦辞。
答案:(1)A (2)D (3)C (4)B
42.解析:
(1)立夏斗蛋寓意“夏日平安”(A);
(2)蝙蝠谐音“福”,寓意“福气已至”(D);
(3)松鹤象征“健康长寿”(C);
(4)年糕谐音“年年高”,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B)。
43.答案:B
解析:《论语》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并非“战国时期”;且《论语》在宋代被列为“四书”之一,汉代“五经”不含《论语》。
44.答案:B
解析:A项《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C项“四书”不含《尚书》,应为《孟子》;D项“左迁”指降职(汉代以右为尊)。B项年龄称谓正确。
45.答案:B
解析:“贤弟”是敬辞(尊称对方弟弟),并非谦辞。
46.答案:C
解析:A项《西游记》前七回讲孙悟空身世和大闹天宫,八到十二回介绍唐僧身世;B项《野草》是散文诗集;D项《龙须沟》是话剧。C项敬辞与谦辞分类正确。
二、填空题
47.谦辞:②④⑤;敬辞:①③⑥
解析:
谦辞(对自己):②家父(谦称自己父亲)、④拙著(谦称自己作品)、⑤寒舍(谦称自己家);
敬辞(对他人):①令堂(尊称对方母亲)、③赐教(请对方指教)、⑥高见(尊称对方见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