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上海市中考化学新题型市级样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综合应用题
1.可乐是一种全球流行的碳酸饮料,以其独特的甜酸口感和气泡刺激感受到广泛喜爱。以下是C品牌可乐的配料:水、果葡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咖啡因)、食用香精。(H3PO4)为可乐提供酸味,增强饮品的口感层次。
(1)磷属于 (选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3)食品领域作为食品添加剂。此外,它也是生产化肥的重要原料。下列物质中,可作磷肥的是___________。
A.CO(NH2)2 B.Ca(H2PO4)2 C.K2CO3 D.NH3·H2O
(4)牙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根据可乐的配料,分析长期饮用可乐对人牙齿的影响。
可乐生产中对水的净化处理要求严格,确保水质纯净。
(5)水的净化流程中常加入氯化铁。有关氯化铁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不定项)
A.类别:盐
B.颜色:水溶液呈浅绿色
C.性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沉淀
D.用途:使水中的微小悬浮物絮凝成大颗粒沉降
(6)可乐中的水是经软化处理后的软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溶有___________的含量不同。
A.可溶性含钠元素或镁元素的物质 B.可溶性含镁元素或氯元素的物质
C.可溶性含钙元素或镁元素的物质 D.可溶性含钙元素或氯元素的物质
室温环境下,开启从冰柜中取出的可乐,同学们观察到可乐中迅速释放大量气泡。化学学习小组探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回顾教材】
碳酸(H2CO3)是一种二元弱酸,具有弱酸性。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在常温下即可分解。 ——整理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八年级
由于气体的质量较难称量,因此气体的溶解度常用体积来表示,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某气态物质在1体积溶剂(通常指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
【查阅资料】
气体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25℃,101kPa)
溶解度 溶解性
S<1 难溶
1≤S<10 可溶
10≤S<100 易溶
S≥100 极易溶
温度和压强参考数据
项目 数据
可乐储存环境 约3-4℃
常温环境 20-25℃
可乐瓶内的压强 (3-4℃时) 1.6个大气压
(7)写出碳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8)已知在25℃,101kPa时,在1体积水中最多溶解0.759体积二氧化碳。根据气体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表,可知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是___________。
A.难溶 B.可溶 C.易溶 D.极易溶
(9)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影响。分析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可知其溶解度受 (选填“温度”或“压强”)较大,理由是 。
(10)综合教材上的内容和查阅到的资料,从“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和“气体的溶解性”两个角度分析说明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2.化学在疾病治疗领域广泛应用。化学学习小组按照“胃病诊断→药物使用”的研究路径探究胃酸过多症。
【胃病诊断】
感染幽门螺栓杆菌(Hp)是导致胃酸过多的常见原因之一,Hp会在胃内产生尿素酶。如图,“呼气试验”让患者口服含有被标记碳原子的尿素[CO(NH2)2]试剂,当胃内存在Hp,尿素会被尿素酶分解,产生含有标记碳原子的二氧化碳。通过收集患者呼出的气体,检测其中标记二氧化碳的含量,就可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Hp。
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x= 。
(2)13C原子和14C原子在医学上作为示踪原子检验病菌。写出普通碳原子(12C原子)在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时的应用___________,这些原子都是碳原子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相同。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层数 D.电子数
(3)根据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说明碳原子难形成离子的原因。
(4)已知尿素酶在分解尿素的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发生变化,则尿素酶在反应中起到了 作用。
(5)由图可知,感染者服用尿素试剂后,胃液中产生的离子是 。(填写离子名称)
(6)在“14C—呼气试验”中,检验员将受检者呼出的气体通过氢氧化钡吸收液的收集装置。若该受检者感染了Hp,则反应后溶液中含有标记碳原子的物质是 。
【药物使用】
(7)下图是某复方氢氧化铝片的药品说明书。已知正常人胃液每日需要HCl约6.5克~7.3克,某患者每日分泌HCl约8.76克。计算该患者每天至少需服用多少片复方氢氧化铝片。(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复方氢氧化铝片药品说明书 药物名称:复方氢氧化铝片 适应病症: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部不适 药片规格:每片0.5克(其中含0.13克氢氧化铝) 药物用法:咀嚼后服用 药物用量:遵医嘱
实验小组探究影响胃药抗酸效果的因素。小组成员分别取25mL pH=1.20的稀盐酸,加入胃药,充分搅拌,测定一定反应时间后溶液的pH。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有效成分质量/g 胃药种类 反应时间/s 溶液的pH
① 0.5 碳酸氢钠片 60 6.02
② 0.5 碳酸氢钠片 120 6.37
③ 0.5 碳酸氢钠片 180 6.54
④ 0.5 铝碳酸镁片 60 3.93
⑤ 0.5 铝碳酸镁片 120 4.25
⑥ 0.5 铝碳酸镁片 180 4.70
⑦ 0.5 氢氧化铝片 60 1.26
⑧ 0.5 氢氧化铝片 120 1.34
⑨ 0.5 氢氧化铝片 180 1.42
(8)实验过程中,应使用___________测定溶液的pH。
A.pH试纸 B.pH传感器 C.紫色石蕊 D.无色酚酞
(9)探究胃药种类对抗酸效果的影响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_。(不定项)
A.①②③ B.①④⑦ C.④⑤⑥ D.②⑤⑧ E.⑦⑧⑨ F.③⑥⑨
3.氢能是高能清洁燃料,对发展碳中和技术体系与碳中和产业意义重大。开发利用氢能源的核心链条是“制氢→储氢→释氢”。
【制氢】实验室使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制取时,发生装置使用b装置相较于a装置的优点是 。
(3)收集时,使用c装置收集氢气,完成该操作需要添加的导管是 。
(4)欲测定得到氢气的质量,需要的数据有:①广口瓶内排开水的体积;② 。
使用风力、水力及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是实现氢能全过程清洁化的研究方向。电解水的过程中某电极上发生的变化如图。
(5)该电极是 。(选填 “正极”或“负极”)
(6)“阶段三”中,气泡从电极表面脱离后,在溶液中向上运动时,所受压强逐渐减小,体积逐渐增大。气泡体积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不定项)
A.构成气泡的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B.构成气泡的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过程中,温度升高,构成气泡的分子运动速率变大
D.电解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分子不断进入气泡,构成气泡的分子数目增加
【储氢→释氢】化学储氢是利用物质与氢气反应生成储氢材料,再通过改变条件使储氢材料转化为氢气。我们常以质量储氢密度来衡量化学储氢技术的优势。
(7)硼氢化铝[Al(BH4)3]是一种理想的固态储氢材料,其质量储氢密度的计算式为 。
(8)分析比较使用固态储氢材料运输氢气相较于直接运输氢气(将氢气储存在高压罐中)的优势。(提示:在做氢气的燃烧实验时,老师首先进行验纯操作,这是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后到达爆炸极限,遇明火引发爆炸。)(列举2点)
4.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二氧化锰(MnO2)]和氢氧化钾(KOH)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生产流程如下图:
(1)软锰矿中各成分的含量是 (选填“固定的”或“不固定的”)。
(2)混合加热室内,原料发生的变化属于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氧化反应室内,参加反应的氧气体积分数约占进入空气的___________。
A.21% B.78% C.0.94% D.0.03%
(4)除“电解法”外,“通二氧化碳法”也能将K2MnO4转化为高锰酸钾。向K2MnO4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得到高锰酸钾的反应方程式为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分析比较“电解法”相较于“通二氧化碳法”的优势:
①“电解法”将 (填写能量)转化成化学能,其反应条件更易控制,可通过调节电流、电压等参数稳定生产;
②“电解法”的原料利用率高:K2MnO4都能转化为高锰酸钾,锰元素未流失;“通二氧化碳法” ,锰元素被浪费。
此外,“电解法”流程中 可以被循环利用。(不定项)
A.K2MnO4 B.KOH C.N2 D.软锰矿
通过电解得到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钾的混合溶液后,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高锰酸钾:
(5)提纯全程避免高温和强光,防止高锰酸钾受热分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KMnO4K2MnO4+MnO2+O2↑
B.2KMnO4 K2MnO4+MnO2+O2
C.4KMnO42K2MnO4+2MnO+3O2↑
D.2KMnO4K2MnO4+MnO2+O2↑
(6)“操作”指 (选填“过滤”或“蒸馏”)。
(7)结合“降温结晶法”的提纯原理,分析说明提纯高锰酸钾时在“降温结晶”前设计“低温蒸发”这一步骤的目的。
高锰酸钾在实验室里是检验物质的常见试剂。化学学习小组利用维生素C可与高锰酸钾反应使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的原理,探究几种常见水果汁中的维生素C含量:
(8)活性炭能吸附果汁中色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B.活性炭具有致密紧实的结构
(9)分析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填写“正确”或“错误”)
① 滴加4滴柠檬汁后,试管内溶液呈无色; 。
② 四种水果汁中橘子汁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 。
(10)水果汁中的维生素C含量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请你以橘子汁为例,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6年上海市中考化学新题型市级样卷》参考答案
1.(1)非金属元素
(2)+5价或正五价
(3)B
(4)碳酸饮料中的磷酸、碳酸会与牙齿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反应,导致牙齿脱矿、变薄甚至缺损(合理即可)。
(5)ACD
(6)C
(7)
(8)A
(9) 压强 由图可知,当压强较小时,不同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差别不大,但随压强增大时,气体的溶解度会大幅度地增大,所以该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受压强的影响大;
(10)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在常温下即可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且由气体的溶解性可知,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二氧化碳更易释放出;开启可乐后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二氧化碳更易释放出;
2.(1)4
(2) 定义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A
(3)碳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所以碳原子难以形成离子
(4)催化
(5)铵根离子
(6)碳酸钡
(7)解:设所需氢氧化铝的质量为x
需要消耗的HCl质量为8.76g-7.3g=1.46g
x=1.04g
服用片数为
答:该患者每天至少服用8片复方氢氧化铝片。
(8)B
(9)BDF
3.(1)C
(2)可以控制反应发生的速率
(3)导管D
(4)氢气的密度
(5)负极
(6)B
(7)
(8)安全性高、节约低
4.(1)不固定的
(2)物理变化
(3)A
(4) 电能 有生成,部分锰元素未转化为高锰酸钾 AB
(5)D
(6)过滤
(7)低温蒸发可以减少溶剂的量,使溶液达到较高的浓度,这样在后续降温结晶时,高锰酸钾能更多地结晶析出,提高高锰酸钾的产率。
(8)A
(9) 错误 正确
(10)猜想:橘子汁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越长,维生素 C 含量越低。
实验方案:取相同体积的新鲜橘子汁 4 份,分别放置在空气中 0 小时、1 小时、2 小时、3 小时后,然后分别向 4 份橘子汁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0.005%的高锰酸钾溶液,记录使高锰酸钾溶液恰好褪色时所需要的橘子汁的滴数,比较滴数多少,判断维生素 C 含量变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