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福建省龙岩二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说加油机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加油机 B. 空中的云
C. 地面 D. “歼-10”上的飞行员
2.如图所示,已知甲车静止在平直的公路上,乙车在同一公路自西向东运动,先后经过A点和B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直都向西运动
B.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先向西运动,再向东运动
C.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先向东运动,再向西运动
D.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先向西运动,再向东运动
3.如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 朝辞白帝彩云间 B. 千里江陵一日还 C. 两岸猿声啼不住 D. 轻舟已过万重山
4.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 0.1m/s B. 0.5m/s C. 1m/s D. 4m/s
5.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7.2m=7.2×100=720cm B. 7.2m=7.2m×100=720cm
C. 7.2m=7.2×100cm=720cm D. 7.2m=7.2m×100cm=720cm
6.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在如图中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面是某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 身高大约是170mm B. 脉搏每分钟跳动约70次
C. 眨一次眼的时间大约是1min D. 手掌的长度大约是20dm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都相同
C. 由v=得知,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用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
9.4m/s的速度,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个物体的平均速度?( )
A. 飞机 B. 火车 C. 汽车 D. 跑步的人
10.一辆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5s内通过100m的路程,那么这辆汽车在行驶到第10秒的速度为( )
A. 10m/s B. 40m/s C. 20m/s D. 无法确定
11.下列运动物体中速度最大的是( )
A. 褐海燕飞行速度可达5km/min
B. 奔跑中的猎豹可达144km/h
C. 海中的旗鱼,每秒能游30m
D. 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速度可达100km/h
1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行驶,经0.5min汽车的速度达到10m/s,期间汽车共行驶120m,则汽车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10m/s B. 5m/s C. 4m/s D. 无法确定
1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在前一半路程24m内的速度是8m/s,在后一半路程24m内的速度是1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9m/s B. 9.2m/s C. 9.6m/s D. 10m/s
14.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速度之比为3:4,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 2:1 B. 1:2 C. 9:8 D. 8:9
15.如图为物体运动的s t、v t图象,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B.
C. D.
16.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正在进站的火车 B. 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
C. 踢出的足球从空中落下 D. 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1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 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18.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
A. 在0~20 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 s时间内的速度大
B. 在整个40 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在整个4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D. 在20~30 s内物体的速度为40 m/s
19.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丙两车速度相同 B. 只有丙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经过4s,甲车运动在最前面 D.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东运动
20.根据如图所示烟囱中冒的烟和甲、乙两小车上小旗飘动的情况,有关甲、乙两小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小车一定静止 B. 甲、乙两小车一定向左运动
C. 甲、乙两小车一定向右运动 D. 甲小车可能静止,乙小车向左运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21.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单位符号)
(1)课桌的高度约为80 ;
(2)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 ;
(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5 ;
(4)一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3 。
22.单位换算或者填单位:
(1)9×104m=______km=______μm;
(2)144km/h=______m/s。
23.某同学在风速为5m/s的东风天气中匀速直线奔跑时,他感觉到无风,则他在向 (选填“东”或“西”)方奔跑;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0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0m,则它在前3s内通过的路程是 m,在第15s内行驶的速度是 m/s。
24.小新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为了减小______,他用同一把刻度尺的不同部位对硬币的直径测量了4次,测量的数据为2.47cm、2.48cm,2.69cm、2.49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除去错误的数据后,硬币的直径应为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
25.在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中:
(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量程、______和______如图甲所示,小明测得硬币的直径是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是测量______的工具,其读数是______s。
(3)小明同学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铁丝的直径,将细铁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cm,细铁丝的直径是______m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6.如图1所示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__(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
(3)若秒表每格1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小车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做的是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当小车运动了一小段距离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_(填“大”或“小”)。
(6)图2中符合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图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7.司机于上午8点整经过某入口处时,见到路边立有如图所示的标志牌,问:
(1)牌中“80”的含义是______。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需要多少小时到达龙岩?
28.一列长100m的列车,穿过500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30m/s,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多少秒?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C
16.【答案】B
17.【答案】D
18.【答案】C
19.【答案】C
20.【答案】D
21.【答案】cm
mm
dm
m
22.【答案】90;9×1010;
40
23.【答案】西
4.5
1.5
24.【答案】误差 2.69 cm 2.48 cm
25.【答案】分度值;零刻度线;1.04;
时间;217.5;
5.00;1.6
26.【答案】;刻度尺;秒表; 小;长; 0.12;小于; 变速; 大; C
27.【答案】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80km/h
28.【答案】解:火车运行速度v=30m/s,
火车运行路程:
s=L车+L山洞=100m+500m=600m,
∵v=,
∴t===20s。
答: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为20s。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