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法——复句概念、类型及训练题
一、什么是复句?
比较以下几个句子:
1.我吃饭了。
2.我喝汤了。
以上两个句子分别表达了两个意思,是两个单句。
3.我吃饭了,我也喝汤了。
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按一定的事理关系组成的句子,就叫复句。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例1: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依然坚持晨练。
例2: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二、复句构成的特点
1.分句间按一定的关系直接排列好。
2.分句间借助关联词语排列。复句之间经常使用关联词语连接分句,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
例1:她既爱唱歌,又爱跳舞。
例2:因为今天起晚了,所以他上学迟到了。
三、复句中分句间关系的基本类型
1.并列复句:并列复句是由两个或多个意义平等、结构独立的分句组成,分句间无主次之分,仅表示并列、列举或对比等关系的复句类型。
(一)常用关联词语
①单用型:也、又、还、同时、同样
②配对型: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
(二)分句关系分类
①平行并列:分句描述同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示例:他喜欢打篮球,也喜欢踢足球。
②对比并列:分句内容形成对照,常用“不是……而是……”
示例: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2.递进复句:递进复句是后一个分句在意义上比前一个分句更进一层的复句,不仅表示并列,还能体现程度加深、范围扩大或情况更甚的逻辑关系。
常用关联词语
①基本递进:不但(不仅/不光)……而且(还/也)……
示例:他不仅会弹钢琴,而且弹得非常出色。
②衬托递进:尚且……何况(更不用说)……;别说……连……
示例:平时尚且难以买到,何况是节假日呢
③强调递进:甚至、尤其、更
示例:他每天坚一锻炼,甚至在下雨天也不例外。
常用的关联词语:
单用:更、而且、况且、何况、甚至、甚至于、以至、尤其、尚且、反而、并且、还、不但、不仅、不光、
合用:非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不但……反而、尚且……何况、别说……连”等。
3.选择复句:指几个分句分别说明不同情况,从中选定一种的复句,核心是“选其一”或“选优弃劣”
主要分类
1)已定选择:表示已定选择的复句由两个分句构成,说话者在提出的两种情况中已经有所取舍。
①先取后舍。
常用的合用关联词语是:“宁可(宁肯、宁愿)……也不(不、决不)”。
例1.我宁肯轰轰烈烈过几年,也不愿平平淡淡过一辈子。
2.宁可淋雨,也不向他借伞。
②先舍后取。
单用:“还不如、倒不如”;
合用:“与其……不如(宁肯、还不如、倒不如)”。
例1.与其抱怨,不如动手解决。
2.要是白扔一两万块钱给电视台,你还不如拿这钱给咱村办个什么事呢。
2)未定选择
复句的几个分句提出几种情况或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让人从中选择,但说话者并未有所取舍。
未定选择常用关联词语是:
单用:“或者、或是、或、还是”;
合用:“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 是……还是”;“要么……要么”。
例1.你要么别去说,要么就彻底说个明白。
2.晚上,我或者看书,。或者跑步。
常用关联词:
单用:或者 或是 还是
合用: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不是……就是;也许……也许;与其……不如;与其……宁可(宁肯,宁愿);宁可……也不(也要)。
4.因果复句是分句间存在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复句,核心是“因→果”的逻辑关联。
主要分为两类
①说明因果:先讲原因,后说结果,因果关系明确。常用关联词:“因为……所以……”“……因此……”
例:因为天气转凉,所以我添了件外套。
②推论因果:根据已知原因,推断出结果。常用关联词:“既然……就……”“……可见……”
例:既然已经迟到,就不用急着跑了;他每天练习,可见进步很快。
③有些因果复句不用关联词语。
1.村子离县城的医院太远,病人没来得及抢救。
2.他优柔寡断,坐失了难得的良机。
单用:“因为、由于、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既、既然、可见”。
合用:“因为(因)(由于)……所以(才)(就)(于是)(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由于……因此(因而,所以)……;“既然……那么(就、又、便、则、可见)……”。
5.条件复句: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说明该条件下产生的结果的复句,核心是“条件→结果”的依存关系。
主要分为三类:
①充分条件:满足“这个条件”就一定有结果(有它就行)。常用关联词:“只要……就……”。
例: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会慢慢变好。
②必要条件:缺少“这个条件”就没有结果(没它不行)。常用关联词:“只有……才………”“除非……才……”。
例:只有认真备考,才能通过考试;除非下雨,我们才取消野餐。
③无条件:无论什么条件,结果都不变(不管怎样都如此)。常用关联词:“无论……都……”“不管……总……”。
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不会轻易放弃。
单用:才、否则、要不然,一旦,除非,只要,只有。
合用: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总)……;没有……就没有……;无论(不管,不论)……都……;“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不)……。”
6.假设复句:是指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该假设实现后会产生的结果的复句类型,常用关联词语连接,清晰体现“假设-结果”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假设复句可分为两类
①一致假设:假设与结果一致,即假设成立,结果就会出现。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就……"要是……就……"“倘若…….便…….”。
示例: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野餐。
②让步假设:先承认假设的情况存在,结果却与预期相反,有转折意味。常用关联词语有“即使……也……”"哪怕……也......”“就算……还……”。
示例: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坚持完成任务。
单用:如果、假如、假若、倘若、要是、不然、否则、要不然、要不是、假使。
合用:如果(假设、假如、假若、假使、倘若、倘使、要是、若是、若、万一)……就(那就、那么、那、则、便)……”,“即使(即便、就是、就算、纵使、纵然、哪怕)……也(还)……;再……也……;如果说……,那么……。
7.转折复句:后一分句意思与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的复句,核心是“先扬后抑”或“光抑后扬”,用转折关系打破前文预期。
主要分为两类
①重转(转折意味强):前后分句意思反差大,常用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却……”
例:虽然雨下得很大,但是他依然按时到校;尽管任务很难,她却没说过一句放弃。
②轻转(转折意味弱):前后分句意思轻微转折,常用关联词“……不过……”“……只是……”
例:他学习很努力,不过偶尔会偷懒这件衣服很好看,只是价格有点贵。
单用:虽然、虽说是、但是、可是、但、却、而、然而、不过、就是、只是、反而、尽管、固然、只不过;
合用:“虽然(虽、虽是、虽说、虽则、尽管)……但是(可是、然而、却、也、还、而……)”等。
8.承接复句:分句按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依次排列,前后分句有“先后相承”关系的复句,核心是“先做A,再做B”或“先说A,再说B”,动作或情况连贯推进。
主要分为三类
①时间承接:按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常用关联词“首先………然后……”"……接着……”“先………再……”。
例:放学后,我先回家写作业,再帮妈妈做家务;他推开门,接着走进客厅,
最后坐在了沙发上。
②空间承接:按地点转换顺序排列,常用关联词“……就……”"……于是……”(可省略关联词,靠语境体现)。
例:我们先到了公园门口,然后沿着小路走到湖边,最后在柳树下坐了下来。
③逻辑承接: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如因果、条件的连贯)排列,常用关联词……便…” "……从而……”。
例:他认真分析了错题,便总结出了答题规律;我们解决了交通难题,从而加快了项目进度。
承接复句中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后来、然后、接着、继而、终于、刚……就……、首先……然后……”。
有些承接复句不使用关联词语,而是依靠动作或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分句的语序。
1.他轻轻推开门,蹑手蹑脚地溜了出去。
2.医生掏出听诊器,把冰凉的听筒贴在我的胸脯上。
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
“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
“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
“即使”配“也”是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
“只有”“只要”讲条件。
练习题
判断下列句子复句类型,填在括号内。
1.妹妹一边唱歌,一边跳着舞。( )
2.除非你亲自去,否则这事办不成。( )
3.他不是忘记带作业,就是作业没写完。( )
4.这道菜味道很好,只是稍微有点咸。( )
5.因为坚持晨练,所以爷爷的身体很硬朗( )
6.我们先完成小组讨论,然后汇总大家的意见。( )
7.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8.既然你已经决定了,就按计划执行吧。( )
9.即使遇到台风,航班也不会轻易取消。
10.只要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郊外野餐。( )
11.倘若你愿意帮忙,这件事就好办多了。(
12.尽管任务难度很大,队员们却出色地完成了。( )
13.他打开书包,拿出课本,接着开始预习新课。( )
14.就算任务再紧急,也要保证工作质量。
15.我们先去超市买食材,然后回家做饭。( )
16.虽然这次考试没考好,但他没有灰心丧气。( )
17.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
18.因为今天降温,所以妈妈让我多穿了件衣服。( )
19.周末,我要么去图书馆看书,要么去公园散步。( )
20.如果明天放假,我们就去看电影。( )
二、关联词补全+类型判断
1.( )天气晴朗,我们( )去爬山。( )
2.( )这次失败了,( )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周末,我( )在家写作文,( )去参加书法班。( )
4.( )你已经理解了知识点,( )可以尝试做难题了。( )5.他( )整理好书桌,( )拿出习题册开始做题。( )6.( )付出双倍努力,( )能赶上班级进度。( )
答案:判断下列句子复句类型,填在括号内。
1.妹妹一边唱歌,一边跳着舞。( 并列复句 )
2.除非你亲自去,否则这事办不成。( 条件复句 )
3.他不是忘记带作业,就是作业没写完。( 选择复句 )
4.这道菜味道很好,只是稍微有点咸。( 转折复句 )
5.因为坚持晨练,所以爷爷的身体很硬朗。(因果复句 )
6.我们先完成小组讨论,然后汇总大家的意见。( 承接复句 )
7.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选择复句 )
8.既然你已经决定了,就按计划执行吧。( 因果复句 )
9.即使遇到台风,航班也不会轻易取消。(假设复句)
10.只要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郊外野餐。( 条件复句 )
11.倘若你愿意帮忙,这件事就好办多了。(假设复句)
12.尽管任务难度很大,队员们却出色地完成了。( 转折复句 )
13.他打开书包,拿出课本,接着开始预习新课。( 承接复句 )
14.就算任务再紧急,也要保证工作质量。(假设复句)
15.我们先去超市买食材,然后回家做饭。( 承接复句 )
16.虽然这次考试没考好,但他没有灰心丧气。( 转折复句 )
17.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条件复句 )
18.因为今天降温,所以妈妈让我多穿了件衣服。( 因果复句 )
19.周末,我要么去图书馆看书,要么去公园散步。( 选择复句 )
20.如果明天放假,我们就去看电影。( 假设复句 )
二、关联词补全+类型判断
1.(只要)天气晴朗,我们(就)去爬山。(复句类型:充分条件复句)
2.(虽然)这次失败了,(但是)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复句类型:重转转折复句)
3.周末,我(要么)在家写作文,(要么)去参加书法班。(复句类型:取舍未定选择复句)
4.(既然)你已经理解了知识点(就)可以尝试做难题了。(复句类型:推论因果复句)
5.他(光)整理好书桌,(然后)拿出习题册开始做题。(复句类型:时间承接复句)
6.(只有)付出双倍努力,(才)能赶上班级进度。(复句类型:必要条件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