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第六单元
2025-2026学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山
火
日
月
快速地认出象形文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到的。
“汉字源头”的甲骨文,它的发明创造当然离不开我们中华民族古代“仓颉 jié”们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汉字”由此产生。而“联想”和“想象”这两种思维方式在造字过程中的巧妙运用功不可没!
方法指导
(一)什么是联想和想象呢?
1. 联想
(1)联想的定义是什么?
(2)观察下面的词语,你能联想到什么?
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是由此想到彼。
示例:
玫瑰— 爱情 柳枝— 离别 康乃馨— 母亲 鸽子 —和平
牡丹 —富贵 白色— 纯洁 明月—思乡 天空—自由
(3)联想的分类:
①相似联想:抓住事物的相似性进行联想。(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②相关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例:由眼前的荷花想起江南采莲旧事)
③相反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它的反面。(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因果联想:由因而果,由果而因。(例:一片叶子落下来 —秋天到了;树生病了)
相似联想
相关联想
因果联想
相反联想
蘑菇、亲人的爱、
老师的爱
有伞不被雨淋
雨伞的来历 (鲁班发明);与雨伞相关的人、物、事(买卖伞的人、歌曲、故事白蛇传)
伞阻隔了人与雨水的亲近,
父母的溺爱
练习:你由“伞”联想到了什么
2. 想象
(1)想象的定义是什么?
想象,基于实有的材料,运用合理的虚构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想象:真相(实)→假象(虚)
(2)运用想象的诗句 有哪些?
示例: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②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③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二)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区别: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事物。想象是在实有材料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联想是客观实际,是由此到彼的过程,特点是实的,想象是人脑主观创造的,特点是虚的。
联想
想象
存在
存在
存在
不存在
实写
虚写
联想想到的是客观实际,是从此及彼的过程。
想象是人脑主观创造出来的;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丰富的联想,不仅使文章内容丰富饱满,行文挥洒自如,而且还能激发读者在语言之外的联想和想象。
比如由江南的冬雪联想到北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风雪奇景,再联想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雪霁红梅图。联想丰富的文章能够带给读者更多的审美体验。
想象和联想有怎样的作用呢?
想象,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对已有的生活表象进行分解、重组和变形,然后在头脑中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新形象、新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想象可以使文章具有奇幻、浪漫的色彩,从而增加阅读趣味;就像万花筒,每一次转动,经过重组和折射,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令人爱不释手。神奇的想象,也能使读者借此超越平凡的生活表象,在神奇瑰丽、天马行空的精神世界中释放情感、憧憬遐思。
一、联想要自然恰切。
联想到的事物与其触发点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或有相似性,或有相关性,或存在着因果联系。
比如《荷叶·母亲》中,作者由荷叶对红莲的庇护,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这是基于相似性做岀的合理联想;如果联想到环境保护,联想到助人为乐,就显得牵强附会了。
运用想象和联想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二、想象要合情合理。
想象所展示的未必是现实生活中有的,但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要符合事物的特点和发展的规律,符合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虚构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但却是在真实生活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有着现实生活的影子。比如他身上有着猴子的特点:长毛,有尾巴,机灵,顽皮。
三、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文贵于有创新。联想和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想象作文也要力求有新意。
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的感受。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鸟倦也是人倦,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流露。
一个“驮”字一方面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通过“妆”和“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平添情趣与生气。
想象新颖
诗人对于秋晚江上的描绘,不仅形象生动,也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拟人的修辞,生动传神的细节,不仅有画面感,诗中的形象也很突出,同时很好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这样新颖的想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作实践
(一)故事接龙:“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要求:
小组游戏
同学们分组围坐,由第一个同学写一句话作为故事的开头,比如:“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其他同学依次写下去。一圈写不完,可以接着再写,直到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写完后可由一个同学朗读故事,同组的其他同学提出修改建议。最后推选出一个同学,让他根据大家的建议修改故事并定稿。
提示:不管前一同学的话多么荒诞离奇,都要想办法使情节发展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故事才能精彩。
示例一:
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路上,我捡到了一颗蛋,敲开以后发现是一只小恐龙。 我惊奇地发现,这个小恐龙,并不是一般的小恐龙,它特别的神奇。它并不像动画片里的那样会
飞上天。它非常胆小,连老鼠都怕。我跟着它走在路上,看见它遇见一只猫后立刻像老鼠一样
向墙角躲去。突然,前面出现了一只大怪兽,它把猫抓住了。小恐龙被大怪兽吓到了。它躲在一 旁思考着要不要去救那只猫,想去却又害怕,内心十分纠结。
示例二:
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我正走在校园里,突然“啪”的一声,一个东西不偏不倚地砸在我头上,接着我就闻到了腥腥的味道。是什么恶心的东西正顺着我的脑袋往下流 我用手一摸,天哪,居然是一个摔破的鸟蛋!从哪里来的鸟蛋呢 我抬头搜寻着。
哦,在我头顶的大杨树上,站着一只硕大无比的鸟,一身黝黑的羽毛,爪子又大又锋利,眼 睛像熟透的西红柿,尾巴像扫帚。它正怒视着我。我有些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问这只鸟:“请 问这蛋是你的吗 ”“哼,当然是我的,你弄碎了我的蛋,我要把你带回我的窝里,做我的午餐。” 大鸟凶相毕露,恶狠狠地将大爪子伸向了我,眼看着就要抓住我的头了。“不!救命啊!”我惊 恐地喊起来。
(二)你有没有憧憬过未来的生活 你觉得,十年以后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做什么 又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呢 请以《十年后的我》为题 , 发挥想 象 , 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5 0 0 字。
提示:
(1)可以大胆想象 , 但要结合你性格发展的逻辑。不仅要想象自己的生活,还要想象十年后社会的发展,因为这是十年后你所生活的环境。
(2)不要只是概括地叙述 , 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故事, 通过一件或几件小事,结合语言、动作等人物描写 , 具体地展现你的性格、心态 ,以增加文章的真实感。
范文示例:
十年后的我
“亲爱的主人,今天是2034年10月13日。”电子表将我从睡梦中唤醒,窗帘自动拉开,露出了蔚蓝的大海。我洗漱完毕,踏上传送带,径直出门。
我从小就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从2024年我迁居海边至今,科技在这十年突飞猛进,可国际科技委员会关于海洋污染治理的讨论还在继续,“把受污染的海变回澄澈的蓝”成为首要任务。
我,如愿当上了一名海洋导游。面前这一望无际的蓝色的海域,实则是用全息投影技术形成的幻象,真正的大海被核污水染得黑如炭灰。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带领客人看“海”, 这里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复原蓝海的地区,游客数不胜数,每个游客到此都会感叹一句:“原来这就是海呀!”
走下传送带,我带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进入海底隧道。隧道壁是透明的,游客能看见珊瑚丛中彩鱼游动,水草摇曳。“导游姐姐,这些鱼是真实存在的吗 ”一个稚嫩的小女孩的声音突然响起。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小女孩妈妈接过了话茬:“是啊,而且和你在视频里 看到的一模一样,妈妈小时候常在海边捕鱼。”“那我可以像它们一样到海里游泳吗 ”“不能。”妈妈一口否决。小女孩的脸上写满了失望:“视频里都是骗人的吧。”隧道里的人都沉默了。
我沉默片刻,说道:“当年,这里游鱼成群;如今,海水染色,物种变异。我多希望能再次看到那美丽的海。可惜很多人早已把保护生态环境忘得一干二净。”隧道内的游客听了, 无不唏嘘长叹,看着这片“海”,眼中满是心疼和懊悔。
日落时分,工作结束,我回到小屋,心潮澎湃,便拿起笔在纸上写道:
我的心中有一片海,阳光下晶蓝似玉。我的眼前有一片海,被私心染成墨黑。我多想回到从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点评:
十年前的“我”,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十年后的“我”,如愿成为一名海 洋导游,却只能每天带游客看海的幻象。开篇幻想十年后的情况,再用插叙交代十年间的变迁, 接着回到十年后在隧道中看“海”的场景。结尾升华了主题,也凸显了“我”对大海的怀念与热爱。
本节课我们区分了联想与想象的概念,明确了联想与想象要注意的要点,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 继续关注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它们可以为你的文章插上翅膀,到达更高的境界;它们也可以让你的思维更加开阔,让你享受思想漫游的无限乐趣。
1. 观察下面四幅图片后, 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 用一句有逻辑的话描绘一个包含下图的画面。
示例:大山里面有一座房子, 房子里住着一位老人, 这位老人每天早上都出门去种树。
2 .完成《十年后的我》作文,依次进行同桌、小组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