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二节 欧姆定律回顾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表一:表二:课前导入(1)掌握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两个变形公式的含义;
(3)会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当电阻R一定时,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
当电压U一定时,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一、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说明:
1)欧姆定律揭示了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三个物理量对应于同一时刻、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欧姆定律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新知探究IRU=U=IR(必须对应于同一段电路)一、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公式:变换公式:新知探究例1:某实验中测得一个未知电阻的电压为4.8V,流过的电流是320mA,求该电阻的阻值。
注意:
(1)欧姆定律公式当中的三个物理量,只有知道其中的两个,才能够求出第三个。
(2)公式当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是针对同一个导体在同一时刻的。
(3)若是求U和R,公式应该变形为U=IR,R=U/I解:R=U/I=4.8V/0.32A=15 ?应用举例一、欧姆定律新知探究 测量电阻的方法:从公式R=U/I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求导体的电阻,只需要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出该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求出该导体的阻值了。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对公式R=U/I理解:只是一个计算式,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不能单纯理解成正比或反比(没有物理意义!!)。拓展延伸一、欧姆定律新知探究 例2: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Ω,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对于式子U=IR的理解:只是数值关系而已,电压并非与电流、电阻成正比。其实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在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是导体的电阻却不为零的。解:U=IR= 0.45A× 6.3Ω=2.835V应用举例一、欧姆定律新知探究1、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的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假如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为多少?
问题分解:?????
①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的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这个电阻值为多大?
②把①中电阻的电压变为10 V,它的电流应为多大?
你还能怎样解答呢?解:R=U/I=4V/2A=2 ?解:I=U/R=10V/2 ? =5A挑战自我一、欧姆定律新知探究2、在一个10Ω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假如把这个电压加在20Ω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
问题分解:?????
①在一个10Ω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电压U应为多大?
②把①中的电压加在20Ω的电阻上,它的电流应为多大?
你还能怎样解答呢?解:U=IR= 2A× 10Ω=20V解:I=U/R=20V/20 ? =1A挑战自我一、欧姆定律新知探究 车床照明灯的电压是36V,它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阻是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解题步骤:
(1)画电路图
(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求解二、欧姆定律的应用新知探究 答:车床照明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1.2A.R=30Ω I=?U=36 V二、欧姆定律的应用新知探究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R=20ΩAR′I=0.6A二、欧姆定律的应用新知探究解:U=IR=0.6A×20Ω=12V灯泡两端的电压是12V。答:二、欧姆定律的应用新知探究 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得它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18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0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AV二、欧姆定律的应用新知探究答: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为1222Ω=1222Ω解:二、欧姆定律的应用新知探究(1)“诗行”格式,即左端对齐
(2)写公式、代数据、得结果(“三步走”)二、欧姆定律的应用新知探究格式:
(1)“诗行”格式,即左端对齐
(2)写公式、代数据、得结果(“三步走”)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课小结1、给某导体两端加上6V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2A,当电压变为3V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是__A2、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45201随堂练习随堂练习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500mA,此导体的电阻为_____Ω。切断电源后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此时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Ω。444、由欧姆定律 可导出变形式 ,对 此表达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跟电压、电流无关
D、导线的电阻在电流减小到零时非常大C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