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3张PPT。你知道我是谁吗?旅鼠之谜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贼眉鼠眼 鼠目寸光
抱头鼠窜 胆小如鼠
鼠肚鸡肠 獐头鼠目
鼠窃狗盗 投鼠忌器
…… “鼠”字成语积累 北极旅鼠 大家好!我就是可爱的旅鼠宝宝。我生活在北极的冻土地,靠吃苔类植物和草生活。我们的体形是椭圆的,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短小,耳朵也很短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我也会勃然大怒,奋力反击。爱斯基摩人称我为来自天空的动物,斯堪的纳维亚人称我为“天鼠”。地球的北极,面积约四千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二百多万此地无老虎,
我才是大王雪地霸主:北极熊主要天敌众多的北极动物警觉地注视周围的动静 旅鼠的食量惊人,一顿可吃相当于自身重量两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广,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几乎所有的北极植物均在其食谱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们戏称旅鼠为“肥胖忙碌的收割机”。旅鼠的天敌颇多,像猫头鹰、贼鸥、雪鹗、北极狐、北极熊等均以旅鼠为食。一对雪鹗和它们的子女一天就可吃掉100只旅鼠。甚至于草食性的驯鹿,也会对旅鼠大开杀戒,用蹄将其踩死,然后吃掉。与这些霸主,绅士相比,我们实在貌不惊人。但我们延续生命的能力,为了种族生存的惊天动地的壮举,在北极动物圈内,谁能与我们相比?旅鼠之迷位梦华 教学目标:
速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要点;
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启示;
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的写法的不同。 位梦华 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作者简介 位梦华是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人之一,是中国科学家中的第一个并且八次进入北极的人,也是第一个在北极过冬的并第一个和爱斯基摩人交朋友的人 。 1982年10月去南极探险考察,1991年他独闯北极,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1993年再次深入北极。1995年他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进入北极中心地区,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
速读课文,发现并解决生字词!给下列蓝色字注音
媲( )美 挑衅( )
迷惘( ) 笃( )信
啮( )齿 滑稽( )
徘徊( ) 逃窜( )pìxìnwǎngdǔnièjīhuáicuàn 给红色的字注音:①媲美
②挑衅
③笃信
④迷惘
⑤啮齿
⑥苔藓 (pì)
(xìn)
(dǔ)
(wǎng)
(niè)
(tái xiǎn)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这一篇科学小品 ,介绍了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体会。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本文介绍了北极旅鼠的哪些奥秘?内容研讨 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第一大奥秘: 繁殖能力惊人 第二大奥秘: 第三大奥秘: 旅鼠之谜 旅鼠的繁殖时间为每年3月到8、9月间。假设两只旅鼠一年可生7窝旅鼠,每窝12只;再假设这12只旅鼠为6公6母,它们20天后又可繁殖。依此下去,试计算,一年后这个旅鼠之家大概会有多少只旅鼠?旅鼠之谜(一) 旅鼠繁殖能力惊人 ,为动物世界之最. 一对旅鼠 ,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 。 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
鼠,一年有过百万后代。密度达250只/公顷。 ……第一大奥秘旅鼠之谜 你认为旅鼠这种繁殖速度是好事还是坏事?旅鼠之谜 面对“鼠口过盛”这一问题,假如你是一只旅鼠领袖,你会怎么合理解决?你知道旅鼠是怎么解决的吗?内容研讨 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第一大奥秘: 繁殖能力惊人 第二大奥秘: 繁殖过多时,旅鼠就会有许
多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
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
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第三大奥秘: 你们来吃我啊!!
我不怕你们!!!旅鼠的繁殖具有周期性,当繁殖过多时,就会有自杀行为。(如停止进食、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改变毛色吸引天敌等等) 第二大奥秘内容研讨 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第一大奥秘: 繁殖能力惊人 第二大奥秘: 繁殖过多时,旅鼠就会有许
多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
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
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第三大奥秘: 死亡大迁移 第三大奥秘死亡大迁移旅鼠之谜(三) 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 葬身大海.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迁移”。只往西、往北,往海里猛冲死亡 群体抱团直奔大海,纷纷跳入自溺身亡。探究阅读商讨以下材料,两者有何共同之处?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 当旅鼠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旅鼠就焦躁不安起来,它们集合起来向着大海进发,沿途更多的旅鼠加入进来,浩浩荡荡,几百万只旅鼠把地皮都盖上了。且这时候旅鼠变得非常疯狂,看到什么咬什么,看到狐狸咬狐狸,看到人咬人,看到汽车咬汽车。一到达海边,它们就毫无畏惧跳下去,几百万只旅鼠抱在一起像座小山一样,在那翻滚,翻滚,最后全军覆沒。
材料二: 旅鼠大量死亡的低峰年,正是北极狐数量高峰年,当它们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就会得一种怪病,叫做“疯舞病”。得了这种病的狐狸,就会到处乱闯乱撞,甚至胆敢进攻过路的狗和狼;又或者拼命地跳舞,直到累死为止。(文末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你觉得人类该学习旅鼠的什么呢?)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殖下去!旅鼠的奇特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从课文内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也不因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会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A.篇末写丹尼斯说的话,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材料1: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 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 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肌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
材料2: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口基金组织已把1999年6 月16日定为“60亿人口日”。专家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将达到90—100亿。
B.对旅鼠之谜人们已经研究了好几个世纪 , 但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 由此联想开去,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人类无法解释, 有待继续探究 .C.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对于旅鼠, 自有一批动物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E.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地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你认为本文的写法有什么独特之处? 记叙的框架。本文具备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了一支旅鼠;经过:丹尼斯给我讲旅鼠的种种奥秘;结果:丹尼斯针对旅鼠的奇特行为发表他的感想。
说明的内容。如把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秘的话筛选出来,连接起来,是一篇完整地介绍旅鼠知识的说明文。
对话的方式。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通俗亲切。我不仅是忠实的听者,而且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也有作用,又问有答,反复解开疑问。
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 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识,兼有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因此,本文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杂交体,它的优点是既给人以知识又使人读来饶有兴趣。文体特点:本文与一般的说明文有什么不同?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有一天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我”捉到一只旅鼠。“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三大奥秘。丹尼斯就旅鼠奇特的行为发表了他的感想。记叙的六要素1、记叙文:通篇都是对话形式,有记叙的六要素。时间——有一天。
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
事件的起因——我捉了一只旅鼠。
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
结果——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自己的感想。2、说明文:讲的是旅鼠的知识,运用了说明方法。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写作手法: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第一代(一对旅鼠,一年有七代子孙)
第二代(详)
第三代,第一、二胎(详);……
第四代,第一胎(详);第二至七胎概说总数
第五、六、七、八代只说总数,
最后是祖孙八代的总数。作者是怎样说清一对旅鼠一年繁殖的数量?详略有度对话 有详有略, 丹尼斯讲述前两个奥秘之后, “我”的反应比较少, 第三大奥秘之后,写了反复的谈论 , “我” 一而再, 再而三地发问 ,谈兴前所未有, 一问一答之间 , 实际上也是反复制造悬念,反复解开悬念 , 最后却又是 “一大难解之谜 ”,让读者也陷入迷惘的深思中 . 结尾又有丹尼斯发人深思的感慨和让人始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 又庄又谐.结局有趣而隽永 .心理 好奇怀疑惊叹惊讶沉思疑问惊吓思索“我”的心理活动的发展也是波澜起伏,很好地衬托了旅鼠的 “奇”. 清楚明白,可信度高.(1)使用了数据来加以说明 如写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量,使用数据既能说明旅鼠的繁殖快,多;同时又很清楚准确 ,让人信服. 一.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仓皇逃窜 紧追不舍 神秘莫测
B.急中生智 前仆后继 有兴趣
C.喃喃自语 汹涌澎湃 全军 没
D.难以 信 小心翼翼 鼠目寸光A饶绕复覆致置二.为下列文段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
实际上, 旅鼠 每年都大量繁殖, 有节制的, 有丰年和歉年之分.
A.不是 而是 并且B.不是 而是 而且
C.并非 而是 并且D.并非 而是 而且C三.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
1.旅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 .
主语:
谓语:
宾语:
2.有一天, 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上徘徊 .
主语:
谓语:旅鼠是动物我徘徊想一想,本文和一般的说明文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 1、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主要是动、植物)也有许多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或了解说一段话,介绍这种生物的奇异表现,能说出原因的请说出原因。
2、对于旅鼠的三大奥秘,请你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的假说。 拓展延伸结束语: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人类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人类探索大自然未知领域的探索史和奋斗史。
提出一个又一个疑问是不可怕的,因为,只有先提出疑问,才会有后来的解答疑问的办法,这是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话:“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
谋篇布局, 波澜起伏.结构: 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 , 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 , 其他两大奥秘虽然还是一团谜 ,但总与繁殖有关 .三大奥秘 ,一个比一个神秘莫测 ,第二,第三大奥秘都是自杀行为 ,但是第三大奥秘比第二大奥秘更神秘 .所以结构上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 认真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看看你有什么体会,课下写出来,与同学们交流。橡树之谜
1972年的那个严寒的冬季,我带着几位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上海知青,进入到原始森林的深处去“观光”。为了躲避一只受惊扰而突然从冬眠中醒来的暴跳如雷的熊,我们在惊慌中拼命奔逃,等我喘着大气停下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成了孤身一人,而且在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中迷失了方向。干粮断绝两天之后,我疲惫地走进了一片低矮而密集的橡树林,只觉得眼前突然一亮:我终于见到了完整的太阳(在以红松、白桦等高大树种为主的林海深处,不仅看不到完整的太阳和月亮,连星星也难以见到)。 我见到了完整的太阳,心中也升起了生命的希望,因为我知道,橡树的果实——橡子,是可以食用的。小时候,我曾吃过橡子面制作的食品,不仅耐饥饿,口感也不错。 我急不可耐地寻找橡子,遗憾的是树上的橡子大部分已被鸟儿或松鼠吃掉了,只留下空空荡荡的壳……我蹲在地上扒开积雪,掘地三尺地搜寻,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我绝望地在一棵枯死的橡树旁坐下了。一阵紧似一阵的寒风吹得饥肠辘辘的我一阵紧似一阵地颤抖,我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副空空荡荡的躯壳,我已两天两夜没吃东西了! 在绝望中,对生命的渴望使我又做着最后的努力,我用匕首剥刮枯死的橡树树皮,想用它们燃起一堆驱散严寒的篝火……就在这时,意外的惊喜发生了:被剥去树皮的光溜溜的树干上出现了许多小洞,而每个小洞中都镶嵌着一粒橡子!饱满成熟的、珍珠般闪亮的橡子! 我近乎疯狂地用锋利的匕首在小洞上挖了起来……真是大自然的恩赐,每个小洞都是鬼斧神工,不大不小,不深不浅,刚好镶进一粒同样大小的橡子(现在回想起来,那树干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干枯的橡树皮和橡子壳在篝火中欢快地跳跃,映红了白茫茫的冰天雪地……我用烤熟的橡子驱散了绝望,恢复了体力,然后依靠北斗星认准了方向,最终走出了原始森林。 我回到了连队(连队已准备为我开追悼会了),同伴们听了我的奇遇之后都感到很惊奇。这个谜也从此在我的内心深处沉淀下来,久久没有解开。 直到前不久,我遇到一位研究寒带原始森林的专家,才知道救了我生命的不是任何神灵,而是森林中常见的啄木鸟。专家说,啄木鸟与许多在寒带森林定居的鸟类和动物一样,每年秋季都要为自己贮藏食物过冬,为了不使贮藏的食物被其他鸟儿或动物抢掠和盗走,它便在树干上啄洞,然后把食物贮藏在洞中…… 我惊呆了,好半天黯然无语:当年拯救了我生命的,竟是一只啄木鸟! 当然,那专家还告诉我:“啄木鸟贮藏食物时不仅要挑选好几棵树,甚至还会挑选好几棵不同形状和不同种类的树……你只是吃掉了贮藏在一棵树上的橡子。它也许会挨几天饿,但不会饿死……”森林专家还说,“啄木鸟贮藏食物只挑选枯死了的树……它们甚至比我们人类更懂得保护养育了它们的大森林……” 啊,我的橡树林,我的啄木鸟,你们现在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