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2张PPT。这是什么?13《旅鼠之谜》 位梦华 正在觅食的旅鼠 警惕的旅鼠变成桔红色的旅鼠,以便吸引天敌北极旅鼠 旅鼠是一种极普通、可爱
的小动物,常年居住在北极,毛
色灰黑。体形椭圆,四肢短小,
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
长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
很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
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它也会
勃然大怒,奋力反击。 旅鼠的食量惊人,一顿可吃相当于自身重量两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广,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几乎所有的北极植物均在其食谱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们戏称旅鼠为“肥胖忙碌的收割机”。警觉地注视周围的动静 旅鼠的天敌颇多,像猫头鹰、贼鸥、雪鹗、北极狐、北极熊等均以旅鼠为食。一对雪鹗和它们的子女一天就可吃掉100只旅鼠。甚至于草食性的驯鹿,也会对旅鼠大开杀戒,用蹄将其踩死,然后吃掉。地球的北极,面积约四千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二百多万旅鼠的故乡北极草地点终年冰雪覆盖,最低气温零下70多度北冰洋的上冰山美丽的北极光午夜太阳众多的北极动物此地无老虎,
我才是大王雪地霸主:北极熊旅鼠的主要天敌海豹海象北极绅士与这些霸主,绅士相比,我们旅鼠实在貌不惊人。但我们延续生命的能力,为了种族生存的惊天动地的壮举,在北极动物圈内,谁能与我们相比?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1998年,位梦华第六次进入北极考察,成为第一位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作者:位梦华作者简介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 地质学家. 曾任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队长。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 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这一篇科学小品 ,介绍了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体会。1. 把握课文内容, 了解旅鼠的有关知识.
2. 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
3.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 学习目标1.给下列红字注音。
媲美 挑衅
迷惘 笃信
啮齿 滑稽
徘徊 逃窜 (pì) (xìn)
(wǎng) (dǔ)
(nìe) (jī)
(huái) (cuàn) 一、预 习 苔藓
前赴后继táixiǎnfù仓皇( )逃窜:
媲( )美:
幼崽( ):
喃喃( ):
膨胀( ):cāng huáng匆忙而慌张地逃跑
pì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z?i幼小的动物.nán象声词, 连续不断
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
péng zhàng物体的长度或体积增大.
收敛( ):
啮( ):
挑衅( ):
笃( )信:
鼠目寸光:li?n减弱或消失.niè咬.xìn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dǔ忠实地信仰比喻眼光短 ,见识浅 .笃:忠实,全心全意。解释下列词语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旅鼠三大奥秘第一大奥秘繁殖力惊人 旅鼠的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 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有过百万后代。密度达250只/公顷。 第二大奥秘自杀定数量 自杀方式:①停止进食;②挑衅天敌;③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毛色变成橘红色的旅鼠你们来吃我啊!!
我不怕你们!!!第三大奥秘死亡大迁移旅鼠的三大奥秘1.繁殖力惊人;
2.自杀定数量;
3.死亡大迁移。思考旅鼠的自杀行为能给人类什么启示材料:
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
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
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
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
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
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
增加10 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
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
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的宇宙的质量!……
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将造
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启示思考:作者写作本文只是向人们介绍旅鼠的奥秘吗?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控制人口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主题:你从文中获得哪些启发?1.人类应控制人口增长,以求和谐发
2.自然界还有许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3.科学研究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4.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
二、文中多次写到“我”听了丹尼斯介绍之后的反应,找出对“我”的反应描写的词语,思考一下“我”的反应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提示:怀疑 惊讶 迷惘 猜测 疑惑 推动情节的发展谈一谈 本文的结构运用的是什么方法?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
这样的形式比较灵活,结构分明,条理清楚,容易介绍说明,读者比较好理解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有一天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我”捉到一只旅鼠。“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三大奥秘。丹尼斯就旅鼠奇特的行为发表了他的感想。讲故事1. 用记叙的框架, 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 .可见, 这是一篇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 但它讲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生活故事不一样 ,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 .
通篇都是作者和丹尼斯的对话 ,在通俗亲切的对话中介绍科学知识. 所以这篇文章既有记叙文的特征, 又具有说明文的特征 , 是一种跨文体的文体 .
如把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秘的话筛选出来,连接起来,是一篇完整地介绍旅鼠知识的说明文。记叙和说明相结合,使文章知识性和趣味性兼有。2.谋篇布局, 波澜起伏.结构: 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 , 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 , 其他两大奥秘虽然还是一团谜 ,但总与繁殖有关 .三大奥秘 ,一个比一个神秘莫测 ,第二,第三大奥秘都是自杀行为 ,但是第三大奥秘比第二大奥秘更神秘 .所以结构上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有详有略, 丹尼斯讲述前两个奥秘之后, “我”的反应比较少, 第三大奥秘之后,写了反复的谈论 , “我” 一而再, 再而三地发问 ,谈兴前所未有, 一问一答之间 , 实际上也是反复制造悬念,反复解开悬念 , 最后却又是 “一大难解之谜 ”,让读者也陷入迷惘的深思中 . 对话 又有丹尼斯发人深思的感慨和让人始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 又庄又谐.结局有趣而隽永 .结尾心理 好奇怀疑惊叹惊讶沉思疑问惊吓思索“我”的心理活动的发展也是波澜起伏,很好地衬托了旅鼠的 “奇”. 3.清楚明白,可信度高.(1)使用了数据来加以说明 如写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量,使用数据既能说明旅鼠的繁殖快,多;同时又很清楚准确 ,让人信服. 一对旅鼠一年有七代子孙 ,
作者一代一代说下来 ,总体上
看, 是详细说明, 详说中也有
略说 , 第二代详说 , 第三代,
第一胎,第二胎详说, 其他几
胎就不再一一详说 ,就是一,
二两胎, 仔细比较 ,详细的程度也有差别, 第四代,
详说第一胎的 ,第二胎到第七胎
就概说总数 ,至于第五代 ,第六
代, 第七代, 第八代都只说总数,
最后是祖孙八代的总数.可见,
作者的写法是逐步展开, 有详有
略的.让人觉得烦而不乱 .
(2)本文中介绍旅鼠的丹尼斯是纽约动物协会的成员, 由他来介绍, 知识的可信度高.本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 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 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 可见,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要格, 应该努力创新, 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 怎样才能吸引读者 ,让人喜欢 .小结拓展延伸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身上也有一
些奇异的现象,你能不能举出几种动物的例子? 会走路的树 南美洲生长着一种即有趣又奇特的植物,名叫
卷柏。每当气候干旱,严重缺水的时候,它会自己
把根从土壤里拨出来,摇身一变,让整个身体卷缩
成一个圆球状。又轻又圆,只要稍有一点儿风,它
能随风在地面上滚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
圆球就迅速的打开,恢复“庐山真面目”。根重新再
钻到土壤里,暂时安居下来。如果,它又感到水分
不足,住得不称心如意时,它又继续的拨起根来,
再过旅游的生活。
卷柏就是这样旅游着,有水就住下,无水就滚
走,所以难怪有人称它是植物王国中的“旅游者”。谜会走路的树 卷柏谜吃人树 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的地方,有一种会吃人的树。
它的形状象一棵巨大的菠萝,高约10尺,树干
呈圆筒状,枝条如蛇样,因此当地人称它为“蛇树”。
这种树极为敏感,当鸟儿落在它的枝条上,很快就
会被它抓住而不见了。
美国植物学家里斯尔曾在1937年亲身感受到蛇
树的威力:他无意中一只手碰到树枝时。手很快就
被缠住。结果费了很大力气才挣脱出来,但手背的
皮肤被拉掉一大快肉。吃人树
蛇树谜光 棍 树 有一种树,不论全年任何季节,都呈现光秃秃的形象,不要以为这是枯树,实际上它是生机蓬勃的,这种树名叫“光棍树”,产于非洲的沙漠地区。
???? 原来非洲的荒漠地带气候炎热干燥,长期无雨,光棍树便适应这种自然环境,没有叶子,便减少蒸腾,节省水分,用绿色的茎与条代替叶的功能,而叶就在这情况下退化了。这种光棍树也有自我保护作用,使一些吃叶的动物见到光秃秃的枝桠而不去光顾,减少
了被动物吃掉的机会。
???? 其实,这种光棍树的嫩枝正常地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吸取阳光的营养来壮强自己。那些看似枯萎的枝干,其实正是生机蓬勃的。光棍树 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或搜集到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