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1~6的表内乘法 单元知识清单讲义
一、单元知识框架
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
二、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01:同数连加的应用
1.含义:当多个相同的数进行相加时,就属于同数连加。
知识点02:初步认识乘法意义
1.定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一种简便运算。
2.乘法算式各部分: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积。例如在3×4=12中,3和4是因数,12是积。
知识点03:5的乘法口诀
1.口诀内容: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2.编制依据:是根据5的连加结果编制的。比如“二五一十”,就是因为5+5=10;“三五十五”是因为5+5+5=15。
3.特点: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都相差5。
知识点04:2的乘法口诀
1.口诀内容: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2.编制依据:由2的连加得到,“一二得二”是因为1×2=2,也就是2个1相加;“二二得四”是因为2×2=4,即2个2相加。
知识点05:3的乘法口诀
1.口诀内容: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2.编制依据:根据3的连加编制,“二三得六”是因为2×3=6,也就是2个3相加(3+3=6);“三三得九”是因为3×3=9,即3个3相加(3+3+3=9)。
知识点06:4的乘法口诀
1.口诀内容: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2.编制依据:基于4的连加,“三四十二”是因为3×4=12,即3个4相加(4+4+4=12);“四四十六”是因为4×4=16,即4个4相加(4+4+4+4=16)。
知识点07:乘加、乘减
1.运算顺序:在乘加、乘减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者减法。
2.意义:乘加、乘减算式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稍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直接用单一的乘法或者加法、减法解决,需要结合乘法和加减法来处理。
知识点08:6的乘法口诀
1.口诀内容: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2.编制依据:由6的连加结果编制而成,“三六十八”是因为3×6=18,即3个6相加(6+6+6=18);“五六三十”是因为5×6=30,即5个6相加(6+6+6+6+6=30)。
3.特点: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6。
三、重难点题型精讲
题型1:同数连加的应用
【例1】(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求4个3相加的和,下面的列式中不对的是( )。
A.3+3+3+3 B.3×4 C.4+4+4
【分析】本题考查对同数连加以及乘法意义的理解,需要明确4个3相加的正确列式形式,然后判断每个选项是否符合。
【详解】
分析选项A:3+3+3+3,很明显是4个3依次相加,符合“4个3相加的和”的要求,所以该列式是对的。
分析选项B:根据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4个3相加可以用乘法算式3×4表示,所以该列式是对的。
分析选项C:4+4+4,这里是3个4相加,而不是4个3相加,不符合题目要求,所以该列式是不对的。
答案是C。
【练1】(24-25二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4+4+4+4+4+4=24,在这个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 ),相同加数的个数是( )个。
【分析】本题考查对同数连加算式中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个数的认识,需要明确在加法算式里,重复相加的那个数就是相同加数,数出有几个这样的数就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详解】
在4+4+4+4+4+4=24这个算式中,重复相加的数是4,所以相同的加数是4。
仔细数一下,一共有6个4相加,所以相同加数的个数是6个。
故本题的答案是:4;6。
【练2】 (24-25二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判断题:5个加数都是4,它们的和是9。( )
【分析】本题考查同数连加的应用,通过将相同的加数相加来计算和,判断题目说法是否正确。
【详解】
因为有5个加数,且每个加数都是4,那么它们的和就是4 + 4 + 4 + 4 + 4。
按照同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依次相加可得:4+4 = 8,8 + 4 = 12,12 + 4 = 16,16 + 4 = 20,和为20,不是9,所以该说法错误。
【答案】×。
题型2:初步认识乘法意义
【例2】(25-26二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看图填空,写算式。
加法算式: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意义,即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需要先确定图中相同加数的个数以及这个相同的加数,然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详解】
观察图形可知,有5串樱桃,每串有3个樱桃。所以是5个3。
加法算式:因为是5个3相加,所以加法算式为3+3+3+3+3=15。
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的意义,5个3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3×5=15或者5×3=15。
【答案】5;3;3+3+3+3+3=15;3×5=15(或5×3=15)
【练3】(25-26二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1)3+3+3+3+3=___________
(2)8+8+8+8+8=___________
(3)1+1+1+1+1+1=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意义,即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对于每个加法算式,需要确定相同的加数以及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将其改写成乘法算式。
【详解】
(1)3+3+3+3+3
这个加法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3,一共有5个3相加。
根据乘法的意义,可改写成乘法算式3×5或者5×3。
(2)8+8+8+8+8
这里相同的加数是8,有5个8相加。
所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为8×5或者5×8。
(3)1+1+1+1+1+1
相同的加数是1,一共有6个1相加。
因此改写成乘法算式是1×6或者6×1。
【答案】
(1)3×5(或5×3);
(2)8×5(或5×8);
(3)1×6(或6×1)。
【练4】(24-25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判断:“2和5相乘”和“2个5相乘”都可以用算式2×5表示。( )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意义,需要明确“2和5相乘”与“2个5相乘”的不同含义,从而判断能否用同一算式表示。
【详解】
“2和5相乘”,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为2×5。
“2个5相乘”,表示的是5×5,而不是2×5。
所以“2和5相乘”和“2个5相乘”不能都用算式2×5表示,该说法错误。
【答案】×。
题型3:5的乘法口诀
【例3】(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看图列式计算。
算式:( )×( )=( )
读作:( )
【分析】本题考查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需要先确定图中相同加数的个数以及这个相同的加数,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并正确读出。
【详解】
观察图形可知,有3把香蕉,每把有5根香蕉。所以是3个5。
列算式:根据乘法的意义,3个5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5×3=15或者3×5=15。
读算式:5×3=15读作“5乘3等于15”;3×5=15读作“3乘5等于15”。
【答案】3;5;5;3;15(或3;5;15);5乘3等于15(或3乘5等于15)
【练5】(25-26二年级上·全国·阶段练习)下面有4个小朋友,每人分3个苹果和2个梨,一共需要多少个水果?
【分析】本题考查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可先算出每个小朋友分得水果的数量,再利用5的乘法口诀求出4个小朋友一共需要水果的数量。
【详解】
首先,计算每个小朋友分得的水果数,每人分3个苹果和2个梨,那么每个小朋友分得的水果数为3+2=5(个)。
然后,因为有4个小朋友,根据5的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可得一共需要的水果数为4×5=20(个)。
【答案】一共需要20个水果。
【练6】 (24-25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王师傅锯一根木头,如果锯断一次需要5分钟,那么把这根木头锯成4段一共需要几分钟?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应用,需要先确定锯成4段需要锯的次数,再用次数乘以每次锯断需要的时间。
【详解】
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需要锯的次数是4-1=3次。
已知锯断一次需要5分钟,那么总共需要的时间为3×5=15分钟(根据5的乘法口诀“三五十五”)。
【答案】一共需要15分钟。
题型4:2的乘法口诀
【例4】(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2×6=( ),表示( )个( )相加的和是( ),计算时用到的口诀是“( )”。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意义以及2的乘法口诀的应用,需要明确乘法算式中因数的含义,以及对应的乘法口诀。
【详解】
计算2×6,根据乘法的意义,它表示6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
根据2的乘法口诀“二六十二”,可得2×6=12。
所以2×6=12,表示6个2相加的和是12,计算时用到的口诀是“二六十二”。
【答案】12;6;2;12;二六十二。
【练7】(23-24二年级上·重庆丰都·期末)在括号里面填上相同的数,使算式成立。
( )×( )=( )+( )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用相同加数×个数或个数×相同加数。题目也就是2个数的和等于2个数的积。只有2和2的和与2乘2的积相等,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填写如下:
2×2=4;2+2=4
【答案】2×2=2+2
【练8】(23-24二年级上·重庆云阳·期末)判断:两个数的积总是比这两个数的和更大。( )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和加法的大小比较,通过举例来判断该说法是否正确。
【详解】
例如1和2,它们的积是1×2=2(根据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它们的和是1+2=3。
此时积2小于和3,所以“两个数的积总是比这两个数的和更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题型5:3的乘法口诀
【例5】(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3×3表示的是( )。
A.3加3的和 B.3个3相加的和 C.3个3相乘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意义,需要明确3×3所表示的加法含义,从而判断选项。
【详解】
分析选项A:3加3的和,列式为3+3,与3×3表示的意义不同,所以A选项错误。
分析选项B:根据乘法的意义,3×3表示3个3相加的和,所以B选项正确。
分析选项C:3个3相乘,列式为3×3×3,和3×3意义不同,所以C选项错误。
【答案】B。
【练9】 (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3+3+3+3=( )×( )=( ),算式中一个乘数是( ),另一个乘数是( ),积是( )。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意义以及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需要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明确乘数和积。
【详解】
3+3+3+3表示4个3相加,根据乘法的意义,可改写成乘法算式3×4或者4×3。
计算3×4=12(或4×3=12)。
在乘法算式3×4=12中,一个乘数是3,另一个乘数是4,积是12;在4×3=12中,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12。
【答案】3;4;12(或4;3;12);3;4;12(或4;3;12)。
【练10】 (24-25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如果☆+☆+☆+☆=◇+◇,△=◇+◇+◇,那么△=( )个☆。
【分析】本题考查等量代换,结合3的乘法口诀来找出△与☆的数量关系。
【详解】
已知☆+☆+☆+☆=◇+◇,也就是4个☆等于2个◇,那么2个☆就等于1个◇(根据乘法意义,2×2=4,1×2=2,从数量倍数关系分析)。
又因为△=◇+◇+◇,把◇=2☆代入,可得△=2☆+2☆+2☆=6☆(这里2×3=6,运用了3的乘法口诀“二三得六”的思路,计算3个2是多少)。
【答案】6。
题型6:4的乘法口诀
【例6】 (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下面的算式中,积是12的是( )。
A.2+6 B.3×4 C.9+3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意义以及积的概念,需要判断每个选项的运算类型和结果,找出积为12的选项。
【详解】
分析选项A:2+6是加法运算,结果是8,不是积,所以A选项不符合。
分析选项B:3×4是乘法运算,根据4的乘法口诀“三四十二”,结果是12,积为12,所以B选项符合。
分析选项C:9+3是加法运算,结果是12,但不是积,所以C选项不符合。
【答案】B。
【练11】(24-25·河北廊坊·期末)一根绳子对折后是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12米。( )
【分析】本题需要根据绳子对折的情况,分析绳子原来的长度。
【详解】
绳子对折后是4米,对折意味着把绳子平均分成了2段,每段长4米。
那么绳子原来的长度应该是2×4=8米,而不是12米,所以该说法错误。
【答案】×。
【练12】(25-26二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每个盒子可以装4个乒乓球,如果用4个这样的盒子来装18个乒乓球,结果是( )。
A.正好装满 B.没有全部装满 C.装不下这些乒乓球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应用,利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4个盒子能装乒乓球的总数,再与18比较。
【详解】
每个盒子装4个乒乓球,4个盒子能装的乒乓球数为4×4=16(个)(根据4的乘法口诀“四四十六”)。
因为16<18,所以4个盒子装不下18个乒乓球。
【答案】C。
题型7:乘加、乘减
【例7】(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看图列式计算。
( )×( )+( )=( )
( )×( )-( )=( )
【分析】本题考查乘加、乘减算式的列写,需要先确定相同数量的组以及每组的数量,再根据多余或缺少的部分列出算式。
【详解】
观察图形可知,有3组气球,每组3个,还有1组2个气球。
列乘加算式:先算3组,每组3个的气球数量,即3×3,再加上最后一组的2个,所以算式为3×3+2=9+2=11。
列乘减算式:可以把最后一组也看成3个气球,这样就有4组,每组3个,即3×4,但实际上最后一组多算了1个,所以减去1,算式为3×4-1=12-1=11。
【答案】3;3;2;11;3;4;1;11。
【练13】(25-26二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看图列式计算。
( )
【分析】本题考查乘加、乘减算式的列写,需要先确定相同数量的组、每组的数量以及多余或缺少的部分,从而列出正确的算式。
【详解】
观察图形可知,有4组菠萝,每组3个,还有1组2个菠萝。
列乘加算式:先算4组,每组3个的菠萝数量,即3×4,再加上最后一组的2个,所以算式为3×4+2=12+2=14(个)。
也可以列乘减算式:把最后一组看成3个菠萝,这样就有5组,每组3个,即3×5,但实际上最后一组多算了1个,所以减去1,算式为3×5-1=15-1=14(个)。
【答案】3×4+2=14(个)(或3×5-1=14(个))。
【练14】(24-25二年级上·福建龙岩·期末)看图列式计算。
【分析】本题考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需要先分析图形的组成,确定相同数量的部分和多余(或缺少)的部分,再列出算式。
【详解】
观察图形可知,有3行,每行5个阴影正方形,还有1行6个阴影正方形。
用乘加计算:先算3行,每行5个的阴影正方形数量,即3×5=15,再加上最后一行的6个,算式为3×5+6=15+6=21(个)。
用乘减计算:把每一行看成6个阴影正方形,这样就有4行,每行6个,即4×6=24,但实际上多算了3个,所以减去3,算式为4×6-3=24-3=21(个)。
【答案】3×5+6=21(个)(或4×6-3=21(个))。
题型8:6的乘法口诀
【例8】(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同学们参加健身操比赛,站成6排,每排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健身操比赛?
【分析】本题考查6的乘法口诀的应用,需要根据排数和每排的人数,利用乘法计算总人数。
【详解】
已知同学们站成6排,每排有5人,求总人数就是求6个5是多少。
根据乘法的意义,可列式为5×6或者6×5。
根据6的乘法口诀“五六三十”,可得5×6=30(人)或者6×5=30(人)。
【答案】一共有30人参加健身操比赛。
【练15】(25-26二年级上·全国·阶段练习)摆4幅下边的图形需要( )块拼板。
【分析】本题考查6的乘法口诀的应用,需要先确定摆一幅图形所需的拼板数,再计算摆4幅所需的拼板数。
【详解】
观察图形可知,摆一幅这样的图形需要6块拼板。
那么摆4幅这样的图形需要的拼板数就是4个6,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为6×4或者4×6。
根据6的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可得6×4=24(块)或者4×6=24(块)。
【答案】24。
【练16】(23-24二年级上·山东烟台·期末)判断题:6+4与6×4的意义不同,结果也不相同。( )
【分析】本题考查加法和乘法的意义以及计算结果,需要分别分析6+4和6×4的意义和结果。
【详解】
意义:6+4表示把6和4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6×4表示4个6相加或者6个4相加,二者意义不同。
结果:6+4=10,6×4=24,二者结果也不同。
所以“6+4与6×4的意义不同,结果也不相同”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
四、变式训练巩固
一、填空题
1. (23-24二年级上·山西晋中·期中)有2种不同的果盘,小果盘每盘可以装4个苹果,大果盘每盘可以装6个苹果。
(1)用一个大果盘和一个小果盘共可以装( )个苹果。
(2)用4个大果盘可以装( )个苹果。
【分析】
(1)本题考查加法运算,需要将大果盘和小果盘装的苹果数相加。
(2)本题考查乘法运算,用大果盘的个数乘以每盘装的苹果数即可。
【详解】
(1)已知小果盘每盘装4个苹果,大果盘每盘装6个苹果,那么一个大果盘和一个小果盘共装的苹果数为4+6=10(个)。
(2)有4个大果盘,每盘装6个苹果,那么总共装的苹果数为4×6=24(个)。
【答案】
(1)10;(2)24。
2. (23-24二年级·江苏泰州·期末)爷爷买了一筐苹果,个数比20多,比30少,4个4个地数多2个,5个5个地数少3个,一共有( )个苹果。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口诀的应用,需要根据苹果个数的范围以及数的规律来确定个数。
【详解】
因为苹果个数比20多,比30少,4个4个地数多2个,5个5个地数少3个,也就是5个5个地数多2个。
在20到30之间,4的倍数多2的数有22、26;5的倍数多2的数有22、27,共同的数是22,所以一共有22个苹果。
【答案】22。
3. (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6+6+6+6=( )×( )
(2)5+5+5-5=( )×( )
【分析】
(1)本题考查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本题考查乘法的意义,先对加法部分进行分析,再结合减法改写。
【详解】
(1)6+6+6+6表示4个6相加,根据乘法的意义,可改写成乘法算式6×4或者4×6。
(2)5+5+5-5=5+5,表示2个5相加,根据乘法的意义,可改写成乘法算式5×2或者2×5。
【答案】
(1)6;4(或4;6)。
(2)5;2(或2;5)。
4. (24-25二年级·山东济宁·期中)( )里最大能填几?
( )×6<19 13>4× ( )
32>( )×6 ( )×5<30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口诀的应用,需要根据乘法口诀找出满足不等式的最大整数。
【详解】
求( )×6<19中括号里最大能填的数
根据6的乘法口诀,3×6=18,4×6=24,因为18<19,24>19,所以括号里最大能填3。
求13>4×( )中括号里最大能填的数
根据4的乘法口诀,3×4=12,4×4=16,因为13>12,13<16,所以括号里最大能填3。
求32>( )×6中括号里最大能填的数
根据6的乘法口诀,5×6=30,6×6=36,因为32>30,32<36,所以括号里最大能填5。
求( )×5<30中括号里最大能填的数
根据5的乘法口诀,5×5=25,5×6=30,因为25<30,30=30,所以括号里最大能填5。
【答案】3;3;5;5。
5. (24-25二年级·辽宁鞍山·阶段练习)有一些巧克力,比30多,比40少,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这些巧克力有( )块。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口诀的应用,需要找到一个数,它在30到40之间,且是两个相同数的乘积。
【详解】
因为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所以想乘法口诀,两个相同数相乘的结果在30到40之间的,根据“六六三十六”,6×6=36,36在30到40之间,所以这些巧克力有36块。
【答案】36。
二、选择题
6. (24-25二年级·湖南长沙·期中)二(2)班有4个小组,每组有6人,列式解决的问题是( )。
A.全班有多少人? B.每组有多少人? C.4组有多少人? D.无法确定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意义,根据小组数量和每组人数,判断可解决的问题。
【详解】
已知二(2)班有4个小组,每组有6人,那么4×6表示的是4个6相加,也就是全班的总人数。
选项A是求全班有多少人,符合;选项B每组人数已知是6人,不需要计算;选项C“4组有多少人”表述不准确,实际就是全班人数。所以列式解决的问题是全班有多少人。
【答案】A。
7. (24-25二年级上·湖南长沙·期末)每两面旗隔6米,从第1面旗到第6面旗隔( )米。
A.30 B.36 C.42
【分析】本题考查间隔问题,需要先确定间隔数,再计算总距离。
【详解】
从第1面旗到第6面旗,间隔数是6-1=5个。
已知每两面旗隔6米,那么总距离为5×6=30米。
【答案】A。
8. (24-25二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末)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佩戴香囊是端午节习俗之一,美丽的香囊就藏在24处,从0点开始跳,( )找不到香囊。
A.每次跳6格 B.每次跳4格 C.每次跳5格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口诀的应用,判断每次跳的格数能否跳到24。
【详解】
选项A:每次跳6格,6×4=24,能跳到24。
选项B:每次跳4格,4×6=24,能跳到24。
选项C:每次跳5格,5×4=20,5×5=25,20<24<25,跳不到24。
所以每次跳5格找不到香囊。
【答案】C。
9. (24-25二年级·广东东莞·期中)选项中能表示下图小鸟总数的算式是( )。
A.3×6=18 B.2×5+6=16 C.5+2×6=17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和加法的混合应用,需要先分析图中小鸟的分组情况,再列出正确的算式。
【详解】
观察图形可知,有2组,每组5只小鸟,还有1组6只小鸟。
那么小鸟的总数为2×5+6=10+6=16(只)。
选项A:3×6=18,与实际总数不符;选项B:2×5+6=16,符合;选项C:5+2×6=17,与实际总数不符。
【答案】B。
10. (24-25二年级上·北京平谷·期中)与6×5的积不相等的算式是( )。
A.6×4+6 B.6×6-6 C.6+6+6+6+6+6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的意义以及乘加、乘减运算,需要分别计算每个选项的结果,与6×5=30比较。
【详解】
选项A:6×4+6=24+6=30,与6×5的积相等。
选项B:6×6-6=36-6=30,与6×5的积相等。
选项C:6+6+6+6+6+6=36,与6×5=30的积不相等。
【答案】C。
三、计算题
11. (24-25二年级上·山东青岛·期中)直接写得数。
4×4= 2×6= 27+30= 2×5+16=
1×5= 3×4= 49-26= 3×6-8=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口诀、加减法运算以及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按照相应的计算规则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
4×4:根据乘法口诀“四四十六”,可得4×4=16。
2×6:根据乘法口诀“二六十二”,可得2×6=12。
27+30:27加30,个位7+0=7,十位2+3=5,结果是57。
2×5+16:先算乘法,根据乘法口诀“二五一十”,2×5=10,再算加法10+16=26。
1×5:根据乘法口诀“一五得五”,可得1×5=5。
3×4: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可得3×4=12。
49-26:个位9-6=3,十位4-2=2,结果是23。
3×6-8:先算乘法,根据乘法口诀“三六十八”,3×6=18,再算减法18-8=10。
【答案】16;12;57;26;5;12;23;10。
12. 看图列出算式计算(乘加或乘减)。
列式: (个)
【分析】本题考查乘加混合运算,需要先确定相同数量的部分和多余的部分,再列出算式计算。
【详解】
观察图形可知,有3串珠子,每串6个,还有1串3个珠子。
先算3串,每串6个的珠子数量,即3×6,再加上最后一串的3个,所以算式为3×6+3=18+3=21(个)。
也可以把最后一串看成6个珠子,这样就有4串,每串6个,即4×6,但实际上最后一串多算了3个,所以减去3,算式为4×6-3=24-3=21(个)。
【答案】3×6+3=21(或4×6-3=21)。
四、解答题
13.(25-26二年级上·全国·阶段练习)
(1)买6辆需要多少元?
(2)买6架和1瓶,一共需要多少元?
【分析】
(1)本题考查乘法的应用,已知每辆小汽车的价格,求买6辆的总价,用单价乘以数量即可。
(2)本题考查乘加混合运算的应用,需要先求出6架飞机的价格,再加上1瓶墨水的价格。
【详解】
(1)已知每辆小汽车3元,买6辆需要的钱数为3×6=18(元)。
(2)已知每架飞机6元,买6架飞机需要6×6=36(元)。
又已知每瓶墨水4元,所以买6架飞机和1瓶墨水一共需要36+4=40(元)。
【答案】
(1)买6辆小汽车需要18元。
(2)一共需要40元。
14. (25-26二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元旦到了,同学们为了装扮教室,做了两种颜色的金鱼灯笼,一种有4盏,另一种有6盏;还做了6种不同颜色的莲花灯笼,各有4盏。请你根据所给的算式提问题。
(1)提问:_______________
4+6=10(盏)
(2)提问:_______________
6×4=24(盏)
【分析】
(1)本题考查加法的意义,算式4+6是将两种金鱼灯笼的数量相加,所以要根据加法的含义提问题。
(2)本题考查乘法的意义,算式6×4表示6个4相加,结合题目中莲花灯笼的情况提问题。
【详解】
(1)已知有两种颜色的金鱼灯笼,一种有4盏,另一种有6盏,4+6表示把这两种金鱼灯笼的数量合起来,所以问题是:两种颜色的金鱼灯笼一共有多少盏?
(2)已知做了6种不同颜色的莲花灯笼,各有4盏,6×4表示6个4是多少,也就是6种莲花灯笼的总数,所以问题是:莲花灯笼一共有多少盏?
【答案】
(1)两种颜色的金鱼灯笼一共有多少盏?
(2)莲花灯笼一共有多少盏?
15. (25-26二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如图,玩具加工厂组装3种车。
(1)6辆 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请列出算式计算)
(2)要组装3辆小汽车和5辆三轮车,准备30个车轮够吗?
【分析】
(1)本题考查乘法的应用,需要先确定每辆粉色小车的车轮数,再计算6辆的车轮总数。
(2)本题考查乘加混合运算以及数的大小比较,需要先分别计算出3辆小汽车和5辆三轮车的车轮数,再求和,最后与30比较。
【详解】
(1)观察图形可知,每辆粉色小车有2个车轮。
那么6辆粉色小车的车轮总数为2×6=12(个),或者6×2=12(个)。
(2)计算3辆小汽车的车轮数:每辆小汽车有4个车轮,所以3辆小汽车的车轮数为3×4=12(个)。
计算5辆三轮车的车轮数:每辆三轮车有3个车轮,所以5辆三轮车的车轮数为5×3=15(个)。
计算总共需要的车轮数:将两者相加,12+15=27(个)。
比较车轮数:因为27<30,所以准备30个车轮够。
【答案】
(1)2×6=12(个)(或6×2=12(个))。
(2)准备30个车轮够。
16. (25-26二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每4人坐1辆观光车,坐了6辆,还有1个空位,一共有多少人?
【分析】本题考查乘法和减法的混合应用,先求出\(6\)辆观光车满员时的人数,再减去空位数,即可得到总人数。
【详解】
每辆观光车坐4人,6辆观光车满员时的人数为4×6=24(人)。
因为还有1个空位,所以实际的总人数为24-1=23(人)。
【答案】一共有23人。
17. (24-25二年级上·山东德州·期中)如图,每两棵树之间间隔2米,王杰从第1棵树走到第7棵树一共走了多少米?
【分析】本题考查间隔问题,需要先确定从第1棵树到第7棵树之间的间隔数,再根据间隔距离计算总距离。
【详解】
从第1棵树走到第7棵树,间隔数是7-1=6个。
已知每两棵树之间间隔2米,那么总距离为6×2=12米。
【答案】一共走了12米。第二单元 1~6的表内乘法 单元知识清单讲义
一、单元知识框架
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
二、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01:同数连加的应用
1.含义:当多个相同的数进行相加时,就属于同数连加。
知识点02:初步认识乘法意义
1.定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一种简便运算。
2.乘法算式各部分: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积。例如在3×4=12中,3和4是因数,12是积。
知识点03:5的乘法口诀
1.口诀内容: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2.编制依据:是根据5的连加结果编制的。比如“二五一十”,就是因为5+5=10;“三五十五”是因为5+5+5=15。
3.特点: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都相差5。
知识点04:2的乘法口诀
1.口诀内容: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2.编制依据:由2的连加得到,“一二得二”是因为1×2=2,也就是2个1相加;“二二得四”是因为2×2=4,即2个2相加。
知识点05:3的乘法口诀
1.口诀内容: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2.编制依据:根据3的连加编制,“二三得六”是因为2×3=6,也就是2个3相加(3+3=6);“三三得九”是因为3×3=9,即3个3相加(3+3+3=9)。
知识点06:4的乘法口诀
1.口诀内容: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2.编制依据:基于4的连加,“三四十二”是因为3×4=12,即3个4相加(4+4+4=12);“四四十六”是因为4×4=16,即4个4相加(4+4+4+4=16)。
知识点07:乘加、乘减
1.运算顺序:在乘加、乘减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者减法。
2.意义:乘加、乘减算式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稍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直接用单一的乘法或者加法、减法解决,需要结合乘法和加减法来处理。
知识点08:6的乘法口诀
1.口诀内容: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2.编制依据:由6的连加结果编制而成,“三六十八”是因为3×6=18,即3个6相加(6+6+6=18);“五六三十”是因为5×6=30,即5个6相加(6+6+6+6+6=30)。
3.特点: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6。
三、重难点题型精讲
题型1:同数连加的应用
【例1】(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求4个3相加的和,下面的列式中不对的是( )。
A.3+3+3+3 B.3×4 C.4+4+4
【练1】(24-25二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4+4+4+4+4+4=24,在这个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 ),相同加数的个数是( )个。
【练2】 (24-25二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判断题:5个加数都是4,它们的和是9。( )
题型2:初步认识乘法意义
【例2】(25-26二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看图填空,写算式。
加法算式: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
【练3】(25-26二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1)3+3+3+3+3=___________
(2)8+8+8+8+8=___________
(3)1+1+1+1+1+1=___________
【练4】(24-25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判断:“2和5相乘”和“2个5相乘”都可以用算式2×5表示。( )
题型3:5的乘法口诀
【例3】(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看图列式计算。
算式:( )×( )=( )
读作:( )
【练5】(25-26二年级上·全国·阶段练习)下面有4个小朋友,每人分3个苹果和2个梨,一共需要多少个水果?
【练6】 (24-25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王师傅锯一根木头,如果锯断一次需要5分钟,那么把这根木头锯成4段一共需要几分钟?
题型4:2的乘法口诀
【例4】(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2×6=( ),表示( )个( )相加的和是( ),计算时用到的口诀是“( )”。
【练7】(23-24二年级上·重庆丰都·期末)在括号里面填上相同的数,使算式成立。
( )×( )=( )+( )
【练8】(23-24二年级上·重庆云阳·期末)判断:两个数的积总是比这两个数的和更大。( )
题型5:3的乘法口诀
【例5】(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3×3表示的是( )。
A.3加3的和 B.3个3相加的和 C.3个3相乘
【练9】 (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3+3+3+3=( )×( )=( ),算式中一个乘数是( ),另一个乘数是( ),积是( )。
【练10】 (24-25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如果☆+☆+☆+☆=◇+◇,△=◇+◇+◇,那么△=( )个☆。
题型6:4的乘法口诀
【例6】 (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下面的算式中,积是12的是( )。
A.2+6 B.3×4 C.9+3
【练11】(24-25·河北廊坊·期末)一根绳子对折后是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12米。( )
【练12】(25-26二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每个盒子可以装4个乒乓球,如果用4个这样的盒子来装18个乒乓球,结果是( )。
A.正好装满 B.没有全部装满 C.装不下这些乒乓球
题型7:乘加、乘减
【例7】(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看图列式计算。
( )×( )+( )=( )
( )×( )-( )=( )
【练13】(25-26二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看图列式计算。
( )
【练14】(24-25二年级上·福建龙岩·期末)看图列式计算。
题型8:6的乘法口诀
【例8】(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同学们参加健身操比赛,站成6排,每排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健身操比赛?
【练15】(25-26二年级上·全国·阶段练习)摆4幅下边的图形需要( )块拼板。
【练16】(23-24二年级上·山东烟台·期末)判断题:6+4与6×4的意义不同,结果也不相同。( )
四、变式训练巩固
一、填空题
1. (23-24二年级上·山西晋中·期中)有2种不同的果盘,小果盘每盘可以装4个苹果,大果盘每盘可以装6个苹果。
(1)用一个大果盘和一个小果盘共可以装( )个苹果。
(2)用4个大果盘可以装( )个苹果。
2. (23-24二年级·江苏泰州·期末)爷爷买了一筐苹果,个数比20多,比30少,4个4个地数多2个,5个5个地数少3个,一共有( )个苹果。
3. (25-26二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6+6+6+6=( )×( )
(2)5+5+5-5=( )×( )
4. (24-25二年级·山东济宁·期中)( )里最大能填几?
( )×6<19 13>4× ( )
32>( )×6 ( )×5<30
5. (24-25二年级·辽宁鞍山·阶段练习)有一些巧克力,比30多,比40少,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这些巧克力有( )块。
二、选择题
6. (24-25二年级·湖南长沙·期中)二(2)班有4个小组,每组有6人,列式解决的问题是( )。
A.全班有多少人? B.每组有多少人? C.4组有多少人? D.无法确定
7. (24-25二年级上·湖南长沙·期末)每两面旗隔6米,从第1面旗到第6面旗隔( )米。
A.30 B.36 C.42
8. (24-25二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末)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佩戴香囊是端午节习俗之一,美丽的香囊就藏在24处,从0点开始跳,( )找不到香囊。
A.每次跳6格 B.每次跳4格 C.每次跳5格
9. (24-25二年级·广东东莞·期中)选项中能表示下图小鸟总数的算式是( )。
A.3×6=18 B.2×5+6=16 C.5+2×6=17
10. (24-25二年级上·北京平谷·期中)与6×5的积不相等的算式是( )。
A.6×4+6 B.6×6-6 C.6+6+6+6+6+6
三、计算题
11. (24-25二年级上·山东青岛·期中)直接写得数。
4×4= 2×6= 27+30= 2×5+16=
1×5= 3×4= 49-26= 3×6-8=
12. 看图列出算式计算(乘加或乘减)。
列式: (个)
四、解答题
13.(25-26二年级上·全国·阶段练习)
(1)买6辆需要多少元?
(2)买6架和1瓶,一共需要多少元?
14. (25-26二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元旦到了,同学们为了装扮教室,做了两种颜色的金鱼灯笼,一种有4盏,另一种有6盏;还做了6种不同颜色的莲花灯笼,各有4盏。请你根据所给的算式提问题。
(1)提问:_______________
4+6=10(盏)
(2)提问:_______________
6×4=24(盏)
15. (25-26二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如图,玩具加工厂组装3种车。
(1)6辆 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请列出算式计算)
(2)要组装3辆小汽车和5辆三轮车,准备30个车轮够吗?
16. (25-26二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每4人坐1辆观光车,坐了6辆,还有1个空位,一共有多少人?
17. (24-25二年级上·山东德州·期中)如图,每两棵树之间间隔2米,王杰从第1棵树走到第7棵树一共走了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