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8课 中华少年(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六上第8课 中华少年(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6:09:0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八课《中华少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过程与方法
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教学重点】
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教学难点】
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课件出示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到今天祖国的骄傲。
师问: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骄傲呢?
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上海世博会,悬浮列车,中国的国球——乒乓球,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等等,来拓展学生们的思路。
师小结: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身边平凡而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们,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好听
的歌曲吧,(课件播放音乐视频)
师小结:身为中国人,我们被称为中华儿女,我们应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自然也要为我们的
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一篇爱国味很浓的文章。
2. 板书课题《中华少年》。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
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3.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百折不回 莽莽 立地顶天 艳阳天 强悍 蹒跚学步
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A.男女齐读
B.同桌互读
4.多音字
课件出示多音字:劲 哈 纤
A.教师领读
B.男女比读
5.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和简介:笔名少白,1939年生,湖南宁乡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
有儿童诗集《长胡子的娃娃》《捎给爱美的孩子》;童话集《大尾巴奇遇记》《傻熊多多的故事》
等。
三、精读领悟
1.学习第一节
(1)老师先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让学生跟着老师找到断句和需要重读的地方,同时引导学生
找到第一节中的比喻句。
指生回答比喻句。“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是蓝天下翱翔的雏鹰”“是
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课件出示问题:作者用什么比喻中华少年?为什么这样比喻?
同时展示什么是雪莲,什么是乳燕,什么是雏鹰,什么是山丹丹,当大家不光从听觉上去感受,
还要从视觉上去感受。
师引导学生先从雪莲、乳燕、雏鹰和山丹丹的特点入手去考虑。雪莲多为白色,乳燕可以和人
类近距离生活,雏鹰英武胆大,山丹丹的生命力极强。
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雪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呈椭圆形,花瓣薄而狭长。作者把中华少年比喻成雪莲,
是在比喻他们的纯洁;乳燕,是刚出生的燕子,把中华少年比喻成乳燕,是在比喻他们的勇敢
乐观;雏鹰是小老鹰,把中华少年比喻成雏鹰,是在比喻他们抱负远大;山丹丹是多年生的草
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红色,鳞茎可以吃因其花色鲜红,生命力极强收到人们的喜爱,把中
华少年比喻成山丹丹,是在比喻他们的热烈顽强,非常形象。
作者以此比喻中华少年,预示着他们将植根于祖国的沃土,是祖国的希望。
(2)指生再次朗读第一节,引导学生找到这节中,除了比喻还有哪些修辞手法。并在书中勾画
出来。
指生回答,
师做提示,分号是排比句常用的一种符号。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
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叫对偶。
引导学生找出属于对偶的句子。
课件出示第一小节的内容,展示出哪句是排比,哪句是对偶,让同学们更好的感受对偶句的特
点。
师小结:第一节中有三个分号,所以前四句话是排比,而且每个排比中的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都是先说从,再说我是,所以这四句又是对偶。
师问:那这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从四个比喻的喻体去考虑。
师小结:这一节还运用了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铿锵有力地表达了中华少年内心的自豪,节
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3)思考问题:第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师重点朗读第一节的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吧中华少年与祖国联系起来去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师小结:第一节是全诗的总起,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为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
2.学习第二节
指生朗读第二节,课件出示词语的解释
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立地顶天:通常作“顶天立地”,诗歌是为了押韵而变换。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文中
指中华少年像昆仑山那样雄伟豪迈。
师问:第二节主要写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黄河、昆仑、北国的雪和南疆的红棉的图片,让同学们去感受祖国的锦绣山川。从而
理解这句话“龙的故土,民族的摇篮,锦绣山川,我们的家园。”
师小结:因为家园就是哺育孩子的,所以文中把祖国比喻家园,把中华少年比喻成孩子,所以
祖国的锦绣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
3.学习第三节
指生朗读第三节,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师提示参考前面第一节中讲到的修辞手法。
师小结:诗人在这里也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高度概括了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最具代表性的悠
久历史和英雄人物。是祖国悠久的文化、英雄人物的光芒陶冶滋润着中华少年。
师问:你能找出第三节中出现了哪些中国的悠久历史和英雄人物吗?
课件出示:水浒,三国,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女娲,大禹,雷锋的图片,
师问:你对它们的故事了解多少呢?
举手回答,知道哪个说哪个的,激发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回顾。
师小结:关于水浒,大家应该都知道梁山108条好汉,个个都勇猛威武;三国写了魏蜀吴三国
的故事;枫桥的钟声是指寒山寺的钟声,大漠孤烟是指塞外大漠的奇特景观,有句诗这样写到:
“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就是在描写枫桥和大漠;
关于女娲,可能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的故事了;大禹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三过家门而不入;雷锋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螺丝钉精神,雷锋精神。这些都体现了祖国悠
久的历史文化,是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
4.学习第四节
指生朗读第4节,师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
在我们心田。”
师引导学生理解东方之美,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
东方之美是指中国的文化,龙的传人指中国人,五千年文化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师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师小结:这句话的意思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她哺育了
我们,培养了我们。这句话是本节的小结,也是对第二、三、四小节的一个概括。
课件出示思考:第四节主要讲了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本节中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举手回答并说出端阳和中秋时的饮食特点
课件出示端阳及粽子,师解释端阳就是我们常说的端午节,有吃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
课件出示中秋即月饼的图片,师解释中秋时吃月饼,代表团团圆圆。
课件出示敖包会及敖包的图片,师解释敖包是蒙古族人做路标和界标的堆子,用石头、土、草
等堆成。敖包会是人们在敖包里里的一种聚会。
课件出示献哈达即哈达的图片,师解释哈达是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
巾或纱巾,多为白色,也有黄、蓝等颜色。献哈达表达了人们之间的敬意。
师小结:本节主要写了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和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
5.学习第五节
指生朗读第五节
(1)课件出示第一句话“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
师问:这句话如何理解?
引导学生把这句话分成两部分,前半句和后半句各怎样理解。
举手回答——过渡句
师小结:对,这一句是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是承上,后半句是启下,说明下文
要介绍祖国经历的灾难。
(2)师问:那中国经受过怎样的灾难呢?
指导学生再次朗读本节的二、三句话,找出里面介绍的中国遭受的灾难。
指生回答:“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师问: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呢?
师解释黄河和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以母亲般博大的胸怀,养育着芸芸众生,护佑
着万物生灵。黄河纤夫是在黄河边裸膀露背奋力拉纤的纤夫。长城是秦始皇用来抵御外敌的坚
固堡垒。(结合课件解释)
引导学生从老师节讲解中感受中国遭受的灾难。
师小结:“黄河纤夫”代表着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旧中国的中华儿女,他们辛劳,却摆脱不了悲
苦的命运。而同样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长城,在落后的旧中国却依然没能挡住外国列强的侵略。
这句话写出了我们古老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3)课件出示问题:面对中国遭受的灾难,中国是怎样做的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解释“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 象征中国共产党,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1921年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召开。从此中国共产党唤醒民众,领导全国人民推翻
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国从灾难中醒过来了,开始反击了。
师问:东方雄狮喻指什么呢?
生其声回答:中国
师小结:非常正确,东方雄狮喻指中国,噩梦喻指中国所遭受的灾难,说明中国人民不再处于
灾难中,已经奋力反抗,走向强大。
(4)师朗读最后一句,同时给同学们解释“春天的故事”
课件出示图片,“春天的故事”是一首歌曲的名字,描述了改革开放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故事。
师问: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由于同学们对改革开放不了解,所以这里老师和同学一起分析。
师小结:前半句讲改革开放的号角在中华大地吹响;后半句讲中华儿女用智慧和勤劳建设祖国,
中华大地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崭新的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所以第五节通过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告诉中华少年要继承先辈的志愿,要为做过的强大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6.学习第六节
有感情朗读第六节
课件出示:“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
师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小结:历史的重任落在中华少年的肩头,“我们”立志要谱写更加壮丽的诗篇。
小调动:怎么样,你们是不是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呢?
展开讨论,自由发言。
7.学习第七节
有感情朗读第七节
(1)课件出示词语解释:“阳关道”指有光明前途的道路。“艳阳天”指顺利的境遇。
师问:“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本体和喻体都指什么?
生举手回答:比喻,本体是长辈留下来的优越的生活条件,喻体是蜜罐温床。
师小结:这三句前面都用了不字,中华少年不去依赖这些,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实现自己
的理想。
(2)课件出示:“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
心把世界相连。”
师问:这几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举手回答:排比
指生朗读前面的四个“不”字句,引导学生回答出前后形成了对比。
体会中华少年,不怎么样,要怎么样。
师小结:这是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四个排比句和前面
的四个“不”字句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押韵,读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中华少年的爱国之
心,自豪之情尽情流露。
8.学习第八节
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节
师引导学生,结合诗的第一节,体会最后一节。
课件出示问题:最后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师小结:本节总结全诗,说明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少年一定能继往开
来,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同时也给中华少年以动力,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最后两句“这就是我的中华!这就是中华
的少年!”点题,再次回到文章的主题。
9.活动拓展
朗读比赛
先播放课件的朗读音频,然后出示比赛要求:
1.请你听完朗读音频后,先同桌,后小组,进行比赛。
2.要求朗读流利,感情表达丰富。
四、课堂总结
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热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的自豪之情,
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定决心。
五、课堂练习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巍峨——(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耸 ) 萦绕——( 围绕 )
峻拔——( 挺拔 ) 强悍——( 强壮 )
刚劲——( 刚健 ) 铭记——( 牢记 )21教育网
2.组词
璀( 璀璨 ) 萦( 萦绕 ) 俊( 英俊 )
催( 催促 ) 索( 思索 ) 峻( 峻峭 )21cnjy.com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本诗。
2. 学完本诗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板书设计】
总起 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
8.中华少年 分述 哺育、滋润、滋养、激励、铿锵誓言
总结——民族团结,共同开创祖国明天
【教学反思】
《中华少年》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8课,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热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定决心。
作为中华少年的同学们,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诗的学习,要激发起他们的爱国热情,以及建设中华的决心,所以本诗在讲授时,多采用同学有感情朗读的形式,让他们在阅读中去体会中华少年的自豪和决心,在阅读中去感受自己的责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八课《中华少年》一课一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áo bāo h dá m ng m ng qiáng hàn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 ( ) ( ) ( ) 21cnjy.com
b i zhé bù huí pán shān wēi é lì dì d ng tiān21·cn·jy·com
( ) ( ) ( ) ( )
二、组词。
敖( ) 蹒( ) 峨( )
傲( ) 满( ) 饿( )
莽( ) 悍( ) 萦( )
蟒( ) 焊( ) 索( )
三、填写同音字组词。
  hàn (  )接  (  )水  干(  )  强(  )
jùn (  )主  (  )峭  英(  )  (  )工
四、解释下列词语。
 (1)百折不回:
(2)立地顶天:
(3)蹒跚学步:
(4)强悍: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巍峨——( ) 刚劲——( ) 强悍——( )
峻拔——( ) 萦绕——( ) 铭记——( )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纯洁——( ) 热烈——( ) 复苏——( )
七、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劲 哈
( )( ) ( )( )
( )( ) ( )( )
纤 相
( )( ) ( )( )
八、填字组词。
  (   )学语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步   (   )圆月   (   )昆仑
  翱翔的(   )  纯洁的(   )  璀璨的(   )  崭新的(  )21教育网
九、课内阅读
从巍峨峻拔的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走来,
     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
     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
     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
     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
     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
     我们是中华的少年!www.21-cn-jy.com
1.找出本节的比喻句,勾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节除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有了( )和( )的修辞手法。
3.作者为什么用“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来比喻中华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
祖国是什么?
  有一天,孩子仰起花一般好看的脸,问白鸽。
 白鸽从天边飞回,从四面八方衔来了答案。2·1·c·n·j·y
太阳回答: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松涛回答:是飞越群山的巍峨的长城!
   稻穗回答:是等待开镰的金色丰收。
   晓风回答:是边防战士挺拔的身影。
   浪花回答:是乘风破浪竞渡的龙舟。
   星星回答:是中秋佳节团圆的月饼!
   青松回答:是精神抖擞开屏的孔雀。
   大海回答:是吹拂大地温暖的春风!
   孩子笑了,他抚摸着白鸽,用他的心说了一句:
    “祖国是开着花的希望!祖国是唱着歌的黎明!”
   白鸽扑棱扑棱翅膀,衔着孩子的心愿飞走了,
   显然,它将把一个最美的答案写上蓝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本文综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白鸽要写上蓝天的“最美的答案”是什么?
3.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4. 请你也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说祖国是什么。
《中华少年》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敖包 哈达 莽莽 强悍 百折不回 蹒跚 巍峨 立地顶天
解析:本题考查了课文中重点词语的书写。
二、组词。
敖包 蹒跚 巍峨 莽莽 强悍 萦绕
骄傲 装满 饥饿 蟒蛇 焊接 思索
解析:本题考查了形近字的组词,注意萦和索的书写。
三、填写同音字组词。
  焊 汗 旱 悍
郡 峻 俊 竣
解析:本题考查了同音字的掌握,注意区别并组词。
四、解释下列词语。
(1)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2)立地顶天:通常作“顶天立地”,诗歌是为了押韵而变换。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本文指中华少年像昆仑山那样雄伟豪迈。   
(3)蹒跚学步: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    
(4)强悍:强壮勇猛。  
解析:本题考查了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高耸 挺拔 刚健 围绕 强壮 牢记
解析:巍峨的意思是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所以近义词是高耸;峻拔的意思是高耸挺拔,所以
近义词是挺拔;刚劲的意思是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所以近义词是刚健;萦绕比喻声音在什么
东西周围旋转、回复,所以近义词是围绕;强悍的意思是勇猛无所顾忌,所以近义词是强壮;铭
记的意思深深地记在心里,所以近义词是牢记。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肮脏 冷淡 萧条
解析:纯洁的意思是形容纯粹清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污点,没有私心,所以反义词是肮脏;热烈是兴奋激动,所以反义词是冷淡;复苏起伏的意思是唤起,振奋,所以反义词是萧条。
七、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jìng 刚劲 h 哈达 qiàn 纤夫 xiāng 互相
jìn 劲头 hā 哈欠 xiān 纤细 xiàng 相貌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的掌握与组词。
八、填字组词。
牙牙 蹒跚 皎皎 莽莽 雏鹰 雪花 诗篇 画卷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课文中固定词语搭配的掌握。
九、课内阅读。
1.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我是蓝天下翱翔的雏鹰;我是黄河边鲜嫩
的山丹丹。
2.排比 对偶
3.因为在这里,“雪莲”喻纯洁,“乳燕”喻勇敢乐观,“雏鹰”喻抱负远大,“山丹丹”喻热烈
顽强。作者以此比喻中华少年,预示着他们将植根于祖国的沃土,是祖国的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本节诗中比喻的理解。
十、课外阅读
1.拟人 比喻 排比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方法的掌握。
2.祖国是开着花的希望!祖国是唱着歌的黎明!
3.比喻句:大海回答:是吹拂大地温暖的春风。
拟人句:显然,它把一个最美的答案写上蓝天。
4.例如:祖国是伟大的母亲。
解析:此题答案不唯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2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上册
中华少年
激趣导入
奥运冠军
长城
北京奥运会
神七
中国骄傲
初读感知
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文章的主要内容?
初读感知
百折不回
莽莽
蹒跚学步
强 悍
艳阳天
立地顶天
词语赏析
zhé
mǎng mǎng
dǐng
pán shān
yàn yáng
qiáng hàn
初读感知

hǎ 哈达
hā 哈欠
jìn 劲头
jìng 刚劲

qiàn 纤夫
xiān 纤细

多音字赏析
初读感知
笔名少白,1939年生,湖南宁乡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儿童诗集《长胡子的娃娃》《捎给爱美的孩子》;童话集《大尾巴奇遇记》《傻熊多多的故事》等。
作者简介
李少白
精读感悟
作者用什么比喻中华少年?为什么这样比喻
第一节
雪莲
乳燕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呈椭圆形,花瓣薄而狭长。
喻纯洁
喻勇敢乐观
精读感悟
喻抱负远大
喻热烈顽强
作者以此比喻中华少年,预示着他们将植根于祖国的沃土,是祖国的希望。
雏鹰
山丹丹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红色,鳞茎可以吃因其花色鲜红,生命力极强收到人们的喜爱。
精读感悟
排比
第一节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呢?
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
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
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从苍苍莽莽的草原走来,
我是蓝天下翱翔的雏鹰;
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
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对偶
铿锵有力地表达了中华少年内心的自豪,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精读感悟
第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全诗的总起,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为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
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精读感悟
百折不回:
词语解释
第二节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立地顶天:
通常作“顶天立地”,诗歌是为了押韵而变换。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文中指中华少年像昆仑山那样雄伟豪迈。
精读感悟
祖国的锦绣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
第二节主要写了?
黄河
昆仑
北国的雪
南疆的红棉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高度概括了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最具代表性的悠久历史和英雄人物。是祖国悠久的文化、英雄人物的光芒陶冶滋润着中华少年。
精读感悟
第三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三节
对偶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水浒
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
三国
枫桥的钟声
大漠的孤烟
女娲
大禹
雷锋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这句话是本节的小结,也是对第二、三、四小节的一个概括。
第四节
精读感悟
思考
第四节主要讲了什么?
端阳
中秋
精读感悟
主要写了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和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
敖包:蒙古族人做路标和界标的堆子,用石头、土、草等堆成。
哈达: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也有黄、蓝等颜色。
敖包会
献哈达
精读感悟
“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这句话如何理解?
第五节
这一句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承接前四节,“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启下,说明下文要写祖国经历的灾难。
精读感悟
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中国经受过怎样的灾难呢?
那面对中国遭受的灾难,中国是怎样做的呢?
精读感悟
东方雄狮——中国
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
“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
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精读感悟
描述了改革开放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故事。
精读感悟
“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这句话告诉我们:
历史的重任落在中华少年的肩头,“我们”立志要谱写更加壮丽的诗篇。
第六节
精读感悟
词语解释:
“阳关道”指有光明前途的道路。
第七节
“艳阳天”指顺利的境遇。
“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
比喻,指的是优越的生活条件。
精读感悟
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
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
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这是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四个排比句和前面的四个“不”字句形成鲜明对比,中华少年的爱国之心,自豪之情尽情流露。
排比
精读感悟
第八节
最后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本节总结全诗,说明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少年一定能继往开来,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活动拓展
朗读比赛
要求:
1.请你听完朗读音频后,先同桌,
后小组,进行比赛。
2.要求朗读流利,感情表达丰富。
课堂总结
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热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的自豪之情,
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定决心。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巍峨——( ) 萦绕——( )
峻拔——( ) 强悍——( )
刚劲——( ) 铭记——( )
刚健
高耸
围绕
挺拔
强壮
牢记
课堂练习
2.组词
璀( ) 萦( ) 俊( )
催( ) 索( ) 峻( )
催促
萦绕
思索
英俊
峻峭
璀璨
作业布置
1. 背诵本诗。
2.学完本诗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板书设计
总起
8.




分述
总结——民族团结,共同开创祖国明天
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
哺育、滋润、滋养、激励、铿锵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