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国家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国家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09 17:0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第4课
国家产生与早期发展
【目标要求】
1.知道夏朝建立标志着国家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分封制及其作用。
2.通过分析夏商西周灭亡原因,认识人心向背的重要影响。
3学会从夏商西周的历史条件出发理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历史结论。
【课堂热身】
活动1:初读正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1.对象:
、亲属,以及一些
和臣服的旧邦首领
2.重要的封国:鲁、齐、燕、晋、宋
3.作用:诸侯国如同屏障藩篱,捍卫着周王朝的安宁,有效地管理和开发所辖地区。
活动2:组内交流、检查、质疑。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活动1
夏朝建立与国家产生
1.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夏朝的历史地位:
(2)勾划出其依据(词语)。
2.教师给学生讲述世纪与年代的换算关系,并且完成下列练一练。
(1)公元前2070年:
世纪
(2)2070年:
世纪
(3)646年:
世纪
(4)27年:
世纪
3.
结合教材,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尧舜禹,
公天下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1)材料中的“子”是谁?“禹传子”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禹传子”意味着什么?
你认为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为什么
活动2:商周更替
1.找一找
商朝最后迁都时间:约公元前
世纪;人物
;地点
(今
)。
2.看一看(1)观察20页插图,图片反映了商代哪些手工业部门发达?说明商朝哪个(如:政治、经济、军事或文化等)领域的繁荣?
(2)观察21页商朝略图
,并完成商朝势力范围填空题

东至:
南至:
西至:
北达:
(3)结合前面(1)(2)问,概括出商朝的强盛表现在:
广大,
繁荣;
探究二:阅读教材“分封制”子目,观察24页地图,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1)上述材料叙述的是一项什么制度?开始实行这项制度的人是谁?
材料二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三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2)阅读课本,结合材料说明分封的对象是什么人?其目的何在?
(3)当时有哪些主要诸侯国(在24页的地图上圈出主要的诸侯国)?
你知道它们都分布在今天的哪些地方吗?
材料四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材料五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4)根据材料四,说明西周时期周天子的地位怎样?
(5)阅读课本,结合材料说说受封的诸侯有哪些权力和义务?此时期诸侯国与中央政权有何关系?
材料六
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6)结合材料说明分封制有何弊端?这最终导致我国历史上哪一分裂历史时期形成?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重大事件
亡国国君
灭亡原因
启示

 
 
阳城
 
 
 
 

 
 
 
 
 
 
 
西周
 
 
 
 
周幽王
 
 
【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夏代的起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起始年距今年(公元2016年)时间为(

A.5000年
B.4086年
C.2070年
D.2016年
2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3.下列内容中,标志着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给舜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位给启
D.成汤打败夏桀
4.人们常说“故土难离”,但商朝前期由于政治动乱和水患却几次迁都,直至约公元前1300年后才稳定下来,当时的商王是


A.成汤
B.纣王
C.启
D.盘庚
5.商朝的建立是通过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交战的地点是


A.涿鹿
B.鸣条
C.牧野
D.殷
6.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A.黄帝
B.禹
C.汤
D.纣
7.成语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通过成语“反戈一击”,我们可了解下列哪朝的历史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8.《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
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
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9.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
C.巩固周王的统治
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10.《荀子》一书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B.周王的亲族
C.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D.周王的姻亲
11.山东省常被人们称为齐鲁大地,这起源于(

A.大汶口文化
B.甲骨文记载
C.西周分封
D.古代地名
12.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封建制的法规
B.禅让制的规则
C.分封制的义务
D.世袭制的传统
13.“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A.实行世袭制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些地名的由来从历史上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请回答:
(1)材料中这些地名的由来与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有关?
(2)西周的周王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3)受封的诸侯有哪些义务?
第4课
国家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课堂热身】
夏朝:
21

第一个
国家
王位世袭制
商朝:
成汤
14

商纣王
西周:
周武王姬发
牧野
镐京
子弟
功臣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活动1
夏朝—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1、(1)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还修筑了城堡和宫殿
2、(1)公元前21世纪
(2)21世纪
(3)7世纪(4)1世纪
3、(1)“子”是启
;
“禹传子”是指禹死后,启继承最高统治者的位置;
“禹传子”意味着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从整个历史发展历程来看,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人类由原始社会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活动2商朝的盛衰
1、(1)鸣条之战
(2)
14
商王盘庚

今河南安阳西北
2、(1)青铜冶铸、玉器制作
;
经济领域
(2)东至:
大海
南至:
长江流域
西至:
渭水上游
北达:
辽河一带
(3)势力范围广大,经济繁荣
探究二:西周分封制
(1)分封制
周武王姬发
(2)子弟、亲属、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
(3)鲁、齐、燕、晋、宋等

齐鲁在今山东一带、燕在今北京一带、晋在今山西一带、宋在今河南江苏山东三省交界
(4)周天子权力很大,地位很高
(5)权力:根据周王的授予,国君享有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义务: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
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关系:诸侯们享受权利,克尽义务,中央政权就巩固,反之就衰亡。
(6)
各地诸侯擅自分封,最终导致诸侯混战;春秋战国
【课堂小结】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重大事件
亡国国君
灭亡原因
启示

约公元前
21世纪

阳城
启继父位
夏桀
①客观:统治者暴政
得民心者得天下,

约公元前
16世纪
成汤
 殷
牧野之战
商汤灭夏
商纣王
②主观:
重视生产,
关心百姓
失民心者失天下。
西周
约公元前
11世纪
周武王(姬发)
镐京
盘庚迁殷
周幽王
重用贤人,
除暴君得民心
 
【达标检测】
1.B
2.A
3.C
4.D
5.B
6.D
7.C
8.C
9.C
10.B
11.C
12.C
13.B
14.
(1)西周的分封制;
(2)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巩固西周的统治。
(3)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建立时间:约公元前
世纪;建立者:

历史地位:中国
奴隶制王朝,其建立标志
产生;
重大事件:启继父位(
取代禅让制);
亡国国君:夏桀。
3.衰亡:(1)战役:
之战;(2)国王:
夏朝
商朝
建立时间:约公元前
16世纪;
建立过程:鸣条之战
灭夏;
重大事件:约公元前
世纪盘庚迁
(都城稳定,国力日益强盛);
亡国国君:







早期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
11世纪;
2.建立过程:
领导
之战,灭亡商朝;
3.
都城:
(今陕西西安西)。
建立
西周
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