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苏教版(2024)专项02 填空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妈妈买了3千克枇杷和一些樱桃,给了奶奶2千克樱桃后,剩下的樱桃的质量是枇杷的3倍。妈妈一共买了( )千克樱桃。
2.“天宫课堂”激发了同学们对航天知识的兴趣。70名师生要去航天科普馆参观,已经去了30人,剩下的平均分成5组前往,每组有( )人。
3.四(1)班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体育老师把四(1)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进行接力比赛,平均每个小组有( )人。列出综合算式是 。
4.三(2)班男生有18人,女生比男生多2人,求三(2)班一共有多少人?
应先算出( ),再用( )算式算出三(2)班全班共( )人。
5.小虎在计算18-□÷2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了,结果得数是5,这道题的正确的得数是( )。
6.计算时,应该先算( )法,后算( )法,结果是( )。
7.书架的上层有48本书,下层有30本书,要使两层书架上的书变得同样多,应从上层拿( )本放到下层。
8.小明每天看5页书,从第1页开始看,看了4天,第5天他应该从第( )页开始看。
9.计算80-35÷5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计算(5+4)×6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的得数是( )。
10.明明在计算12- ×2时,由于先算了减法,得到的结果是16,正确的结果是 。
11.在计算24+18÷2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12.27比4个6多( );要让算式35-15÷5先算减法,后算除法,这个算式应变成( )。
13.计算(45-12)÷3时,应先算( )法,结果是( );如果去掉小括号,结果是( )。
14.要使算式64÷8×1先算乘法再算除法,加上小括号后的算式是( );要使算式30+25÷5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加上小括号后的算式是( )。
15.计算48+36÷4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计算(48+36)÷4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16.①2×14+25;②12÷3×12;③3+13×3;④22×4-46;⑤96—32×2;⑥22×2÷4.上述算式中,先算乘法的是 。(填序号)
17.算式98-455的一个运算符号被墨水挡住了。如果墨水挡住的是“+”,那么这个算式的结果是( );如果墨水挡住的是“÷”,那么这个算式的结果是( )。
18.算“24点”游戏规则:把所给的四个数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使得计算的结果为24。注意每个数只能用一次!请你用“3、4、7、9”这四个数算得24,列出的算式是( )。
19.
在甲商店买酸奶,每盒( )元,在乙商店买酸奶,每盒( )元。
20.一个双层书架,下层书的本数是上层书的5倍。如果从下层搬60本到上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正好相等。原来上层有图书( )本,下层有图书( )本。
21.小苗看一本105页的连环画,第一天看1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二天看了( )页,还剩( )页没看。第三天应从第( )页看起。
22.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这时每段长51厘米,原来这根绳子长( )厘米。
23.先画再填。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要摆( )组,是( )个( ),一共是( )个。
24.“341×□”(□为一位数),如果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填( );如果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填( )。
25.12是3的( )倍,12的3倍是( )。比13的2倍少4的数是( )。
26.文艺组有8名同学,英语组的人数比文艺组的3倍少5人,英语组有( )人,英语组比文艺组多( )人。
27.口算43×2,先算( ),再算( ),最后算( )。
28.25×8的末尾有( )个零,251×4的中间有( )个零。
29.计算173×3时,其中的7×3=21表示21个 。(填“一”“十”或“百”)
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一句流传甚广的经典名言,表达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张乐乐把这句名言默写了3遍,他一共写了 个字。
31.李奶奶每分钟心跳次数约为80次,她3分钟心跳次数约为 次。
32.口算300×4时,可以想( )个百乘4是( )个百,也就是( )。
33.小辉周末到泳道长50米游泳馆游泳。他半小时游了4个来回,一共游了( )米。
34.先摆一摆,再填空。
摆4个,的个数是的3倍。要摆( )个。
35.如图的涂色部分表示213,长方形表示( )。
36.用3、5、7、8这四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乘一位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要使积最大,这道算式是( );要使积最小,这道算式是( )。
37.把3、4、5、8这四个数字写成一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其中积最大的乘法算式是( ),积最小的乘法算式是( )。
38.算式125×8的积的末尾有( )个0,580×6的积的末尾有( )个0。
39.小军在长60米、宽28米的游泳池的泳道里游了4个来回,他一共游了( )米。
40.225×4的积是( )位数,积的末尾有( )个0。要使□18×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41.实验小学三(1)班男生1分钟跳绳的成绩,结果如下。(单位:个)
89 102 134 75 68 37 145 97 51 165
45 85 128 92 66 79 137 77 91 108
(1)三(1)班男生一共有( )人,1分钟跳绳的最好成绩是( )个,最差成绩是( )个,这两个成绩相差( )个。
(2)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三年级男生1分钟跳绳在116个及以上为优秀。这个班男生有( )人的成绩为优秀。
42.下面是二(2)班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
兴趣小组 乐器小组 棋类小组 书法小组 绘画小组
人数 9 12 6 8
(1)参加书法小组的和参加乐器小组的一共有( )人。
(2)参加绘画小组的比参加棋类小组的少( )人。
(3)你最喜欢的项目是( )。
43.收集整理。
下面是二年级(1)班小朋友最喜欢的水果的统计情况。
喜欢西瓜的有( )人,喜欢( )的人数最少,喜欢( )和( )的人数一样多。
44.数据整理: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统计如下:红色11人,黄色20人,蓝色18人,( )色人数最多,( )色人数最少。
45.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统计如下:
跳绳:正正正 足球:正正 篮球:正
(1)喜欢跳绳的比足球多( )人。
(2)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
46.王老师为了解一3班同学最喜欢的节日情况,把全班同学分类,记录如下。
春节:√√√√√√√√√√√√
元宵节:□□□□□□□□□
中秋节:△△△△△△△△△△△△
重阳节:○○○○○○○
(1)根据上面的分类记录填一填。
春节 元宵节 中秋节 重阳节
( )人 ( )人 ( )人 ( )人
(2)最喜欢( )和最喜欢( )的人数同样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最喜欢春节的比最喜欢元宵节的多( )人。
47.学校春季运动会要统计各班参赛人数,二(1)班用画“正”字记录跳绳比赛人数,共写了4个“正”字,参赛人数是( )人。
48.以下是二(2)班同学对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的调查数据。
课外活动 跳绳 踢毽子 拍皮球 丢手绢
人数 10 6 9 7
从数据可知,最喜欢( )的同学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同学人数最少。
49.二(1)班投票选班级班牌的颜色(下图),我认为选择( )色最合适。
颜色 红 黄 蓝 白
人数 4 5 16 2
50.下面是六(1)班同学五一假期期间最想去游玩的风景区投票的统计情况(每人只能投一票)。
六(1)班同学最想去游玩的风景区统计表:
风景区 普者黑 坝美 舍得草场 南国草原 人工湖
人数 21 13 10 10 6
(1)全班共有( )人。
(2)这个班最有可能去( )风景区游玩。
(3)最想去普者黑风景区的人数比最想去人工湖的人数多( )人。
(4)这个班最想去( )风景区和( )风景区的人数相同,都是( )人。
51.二年级每个班要在“花中四君子”中选出一种花作为“班花”,下面是涵涵统计的全班同学最喜欢的“班花”的投票情况。
梅花: 兰花:△△△△△△△△
翠竹: 菊花:√√√√√√
(1)把得票情况填入下表。
“班花” 梅花 兰花 翠竹 菊花
票数
(2)最喜欢菊花的学生比最喜欢梅花的少 人。
(3)涵涵班一共有 人;得票最多的是 ,得票最少的是 。
52.在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中,张老师统计了二(1)班学生最喜欢的图书情况如图。
(1)二(1)班学生最喜欢绘本的有( )人,最喜欢历史的有( )人。
(2)如果张老师打算给二(1)班购买一些书,根据调查结果,多买( )更合理。
53.三(1)班准备开联欢会,老师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的水果情况,调查当天有2名同学请假。调查完后,老师决定购买喜欢人数前三的水果,也就是草莓、菠萝、桔子。调查情况如下表:
种类 苹果 草莓 香蕉 桔子 菠萝
人数 2 20 0 7 14
这2名学生没有参与投票,( )老师买水果的种类。(填“影响”或“不影响”)
54.希望小学和幸福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眼睛近视人数情况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希望小学 12 16 21 27 34 58
幸福小学 10 11 18 28 41 63
(1)幸福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一共有( )人眼睛近视。
(2)希望小学和幸福小学( )年级学生眼睛近视人数相差最大,相差( )人;希望小学和幸福小学( )年级学生眼睛近视人数相差最小,相差( )人。
55.幸福小区倡导每个家庭争做环保卫士。下面统计的是明明家、小华家、飞飞家一周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
(1)将记录结果填在下表中。
家庭 明明家 小华家 飞飞家
塑料袋数量 ( )个 ( )个 ( )个
(2)这一周( )家用的塑料袋最多。( )家用的塑料袋最少。
56.下图是二(2)班三位候选人竞选班长的得票情况表,( )当选为班长。有2名同学因缺勤没参加投票,如果他们投票,结果( )改变(填“会”或“不会”)。
候选人 李红 赵志 邓萍
票数 12 24 8
57.下面是调查二(1)班同学喜欢的饮料情况。
饮料名称 牛奶 橙汁 芒果汁 草莓汁
人数 √√√√√ √√√√√ 正正正 正丅 ○○○ ○○ △△△△△ △△△△
(1)把上图的记录结果填到下表中。
饮料名称 牛奶 橙汁 芒果汁 草莓汁
人数
(2)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
(3)调查这天,有3名同学请假了,二(1)班共有( )人?
58.二(2)班准备去春游,下面是同学们最想去的地方的统计情况。
(1)根据统计情况完成下表。
科技馆:正正T;动物园:正正正;东湖:正下;植物园:正正
目的地 科技馆 动物园 东湖 植物园
人数 ( ) ( ) ( ) ( )
(2)二(2)班想去( )的人数最多、想去( )的人数最少,想去科技馆的比想去东湖的多( )人,他们最有可能去( )玩。
59.下图是格力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星期( )和星期( )销售量相同。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销售量(台) 20 25 25 30 35 45 40
60.二(2)班同学准备去春游,下面是同学们最想去的地方的统计情况。
磨山:正正 动物园:正正 东湖:正一 植物园:正
(1)根据统计情况完成下表。
目的地 磨山 动物园 东湖 植物园
人数/人
(2)根据以上信息,想一想,填一填。
①二(2)班想去( )的人数最多,想去( )的人数最少。
②想去动物园的比想去东湖的多( )人。
③估计一下,他们最有可能去( )玩。
61.下图中橡皮的长度是( )毫米;铅笔的长度是( )厘米,也是( )分米。
62.哪根彩带最长,哪根最短?最长的画“ ”,最短的画“△”。
63.( )毫米 ( )厘米( )毫米
64.下面是云霞山景区的旅游景点分布图。
观景台到听雨阁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听雨阁到五峰山、五峰山到奇石崖、奇石崖到竹海的路程大约各是多少千米?估一估,填一填。
65.为了全面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学校每年要举行一次体质健康检查,三年级的小宇同学在体检中量得身高1米5分米,他的身高还可以表示为( )米。
66.10枚1元硬币叠起来的厚度大约是20毫米。( )枚这样的硬币叠起来的厚度大约是2分米。
67.
图中,长尾夹子长( )毫米,铅笔长( )分米。
68.小明晨练时,沿500米的小路跑了3个来回,他跑了( )米,就是( )千米。
69.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40米,可以写成( ),半个小时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 )米,合( )千米。
70.学校操场跑道每圈是200米,聪聪绕着操场的跑道跑了3圈,再跑( )米就是1千米了。
71.有两条彩纸,如图这样把这两条彩纸部分粘在一起合成一条彩纸,现在彩纸长( )毫米。
72.一根彩带长20分米,第一次剪去10厘米,第二次剪去2分米,一共剪掉了( )分米,还剩( )分米。
73.华华身高1米38厘米,同同身高139厘米,蓝蓝身高14分米,她们三人中,( )最高。
74.我走一步大约长( )厘米,沿着客厅的长边走,我走了( )步,客厅大约长( )。
75.一根木棒长4分米,把3根这样的木棒钉在一起,如图所示,这3根木棒钉在一起后长是( )分米。
76.张奶奶每天围绕小区的正方形花坛走10圈,正好是1千米。这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77.学校足球社团有38人,书法社团的人数比足球社团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书法社团最少有( )人,最多有( )人。
78.小青从图书馆借来一本400页的科幻小说,每天看25页,已经看了4天,已经看了( )页,第5天应从第( )页开始看起。
79.89×7的积是( )位数,307×8的积是( )千多;500×6的末尾有( )个0;501×2积的中间有( )个0。
80.小强家离学校有520米,一天早晨他从家出发去学校,走了120米才想起来美术用品没有带,于是回家去拿。他早晨到校一共要走 米。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11
【分析】已知妈妈买了3千克枇杷,剩下的樱桃是枇杷的3倍。用枇杷的质量乘3,先求出剩下的樱桃质量,再加上给奶奶的2千克,即可求出妈妈一共买的樱桃质量。
【解析】3×3+2
=9+2
=11(千克)
妈妈一共买了11千克樱桃。
2.8
【分析】首先用总人数减去已经去的人数,计算出剩余的人数,然后将剩余人数平均分成5组,每组人数用除法计算。
【解析】(70-30)÷5
=40÷5
=8(人)
即每组有8人。
3.7 (20+15)÷5=7
【分析】先用四(1)班的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求出四(1)班的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分的组数就可求出平均每个小组的人数。列综合算式时需要先算加法,后算除法,因此需要在加法部分加上小括号。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20+15=35(人)
35÷5=7(人)
综合算式:(20+15)÷5=7
所以,四(1)班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体育老师把四(1)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进行接力比赛,平均每个小组有7人。列出综合算式是(20+15)÷5=7。
4.女生人数 18+(18+2) 38
【分析】男生有18人,女生比男生多2人,应该先用18+2算出女生有多少人,再与男生人数相加可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解析】应先算出女生人数,再用18+(18+2)计算;
18+(18+2)
=18+20
=38(人)
所以三(2)班全班共38人。
5.14
【分析】因为计算顺序错误,先算减法,后算除法,结果得数是5,所以18-□=5×2=10,即□=18-10=8,据此把□的值代入原来的算式,按照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的顺序,即可求出正确的结果。
【解析】18-□=5×2
18-□=10
□=18-10
=8
18-8÷2
=18-4
=14
小虎在计算18-□÷2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了,结果得数是5,这道题的正确的得数是14。
6.除 乘 42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计算 时: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所以,结果为42。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36÷6×7
=6×7
=42
计算时,应该先算除法,后算乘法,结果是42。
7.9
【分析】根据题意,从上层拿书放到下层时,上层的本数减少的同时,下层本数会增加相同的本数;所以,要使两层书架上的书变得同样多,只需从上层拿出两层书架相差本数的一半放到下层即可。据此解答。
【解析】(48-30)÷2
=18÷2
=9(本)
所以,要使两层书架上的书变得同样多,应从上层拿9本放到下层。
8.21
【分析】先用5乘4,求出4天共看了多少页,再加上1,即可求出第5天他应该从第几页开始看。
【解析】5×4+1
=20+1
=21(页)
所以第5天他应该从第21页开始看。
9.除 减 加 乘 54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计算80-35÷5时,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计算(5+4)×6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据此解答。
【解析】80-35÷5
=80-7
=73
(5+4)×6
=9×6
=54
所以,计算80-35÷5时,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计算(5+4)×6时,应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的得数是54。
10.
4【分析】根据题意,由于先算了减法,即把算式看成了(12-□)×2,结果是16;可以先用16除以2,得到12减□的差,再用12减它们的差,得到□中的数;再按照正确的算式12-□×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求到正确的结果。据此解答。
【解析】12-16÷2
=12-8
=4
12-4×2
=12-8
=4
所以,正确的结果是4。
11.除 加 33
【分析】一个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由题意得,计算24+18÷2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据此解答。
【解析】24+18÷2
=24+9
=33
在计算24+18÷2时,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结果是33。
12.3 (35-15)÷5
【分析】先用6乘4,求出4个6是24,再用27减去24,即可求出第一空的答案;
要让算式35-15÷5先算减法,后算除法,就必须给减法算式加上小括号,即可以先算35-15=20,再算20÷5=4,据此列综合算式。
【解析】27-6×4
=27-24
=3
27比4个6多3;要让算式35-15÷5先算减法,后算除法,这个算式应变成(35-15)÷5。
13.减 11 41
【分析】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如果去掉括号,有乘除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分别算出结果即可。
【解析】(45-12)÷3
=33÷3
=11
45-12÷3
=45-4
=41
计算(45-12)÷3时,应先算减法,计算结果是11;如果去掉小括号,计算结果是41。
14.64÷(8×1) (30+25)÷5
【分析】在四则运算中,没有括号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所以要改变运算顺序,让原本后算的运算先算,就需要给这部分运算加上小括号。
【解析】原本的运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再算乘法。现在要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所以给加上小括号,得到。
原本的运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现在要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所以给加上小括号,得到。
15.除 加 57 加 除 21
【分析】四则运算的顺序:如果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含有两级运算:当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据此解答。
【解析】计算48+36÷4,根据运算顺序,既有加法又有除法,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先计算除法部分:。再计算加法部分:,结果是(57)。
计算(48+36)÷4,算式有括号,按照运算法则,应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再计算括号外的除法:,结果是(21)。
16.①③④⑤⑥
【分析】根据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解答即可。
【解析】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②先算除法,再算乘法;③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④先算乘法,再算减法;⑤先算乘法,再算减法;⑥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先算乘法的是:①③④⑤⑥
17.
58;89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算式,从左往右计算除结果;
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解析】
所以结果分别是58和89。
18.4×(9-7)×3=24
【分析】把“3、4、7、9”这4个数用运算符号(可以有括号)连接起来,使得运算的结果为24。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没有括号时,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按从左往右顺序计算,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解析】4×(9-7)×3
=4×2×3
=8×3
=24
即算“24点”游戏规则:把所给的四个数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使得计算的结果为24。注意每个数只能用一次!请你用“3、4、7、9”这四个数算得24,列出的算式是4×(9-7)×3=24(答案不唯一)。
19.7 8
【分析】甲店现在每箱56元,一箱有8盒酸奶,用56除以8即可求出一盒的价格;
乙商店买8盒送1盒,即花了72元实际得到9盒酸奶,用72除以9即可解答。
【解析】56÷8=7(元)
72÷(8+1)
=72÷9
=8(元)
在甲商店买酸奶,每盒7元,在乙商店买酸奶,每盒8元。
20.30 150
【分析】根据题意,如果从下层搬60本到上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正好相等,则下层比上层多(60×2)本图书,下层书的本数是上层书的5倍,则下层比上层多上层书本数的(5-1)倍,用多的本数除以倍数,即可求出上层有多少本图书;用上层图书的本数乘5即可求出下层图书的本数。
【解析】(60×2)÷(5-1)
=120÷4
=30(本)
30×5=150(本)
一个双层书架,下层书的本数是上层书的5倍。如果从下层搬60本到上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正好相等。原来上层有图书30本,下层有图书150本。
21.20 75 31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小苗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小苗第二天看了(10×2)页。这本连环画的总页数减去第一天和第二天看的页数和,可以算出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第一天和第二天看的页数和加1页,就是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
【解析】10×2=20(页)
10+20=30(页)
105-30=75(页)
30+1=31(页)
小苗看一本105页的连环画,第一天看1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二天看了20页,还剩75页没看。第三天应从第31页看起。
22.204
【分析】对折一次后是2段,再对折就是4段,用段数乘每段的长度即可求出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
【解析】2×2=4(段)
4×51=204(厘米)
原来这根绳子长204厘米。
23. 4 4 3 12
【分析】
第一行摆1组(每组3个),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则第二行需要摆的组数为:1×4=4(组),每组有3个,4组的总数量为:4×3=12(个)。
【解析】4×3=12(个)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要摆4组,是4个3,一共是12个。
24.2 3
【分析】先估算,341接近350,350×3=1050,积是四位数。350×2=700,积是三位数。据此算出341×2和341×3的结果。然后再填空。
【解析】341×2=682,积是三位数。
341×3=1023,积是四位数。
所以,341×□,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2;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3。
25.4 36 22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12是3的几倍列式为12÷3;求一个数的倍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12的3倍列式为12×3;比13的2倍少4的数列式为13×2-4。
【解析】12÷3=4
12×3=36
13×2-4
=26-4
=22
12是3的4倍,12的3倍是36。比13的2倍少4的数是22。
26.19 11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文艺组人数的3倍,即用8人乘3;再减去少的5人,即得到英语组的人数;最后用英语组的人数减文艺组的人数,即得到英语组比文艺组多的人数。据此解答。
【解析】8×3-5
=24-5
=19(人)
19-8=11(人)
所以,英语组有19人,英语组比文艺组多11人。
27.2×3=6 2×40=80 80+6=86
【分析】口算43×2,把43分成40加3,分别和2相乘,把所乘得的积相加即可解答。
【解析】口算43×2,先算2×3=6,再算2×40=80,最后算80+6=86。
28.2/两 2/两
【分析】根据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计算出结果,再确定积的末尾有几个零,积的中间有几个零。
两位、三位数乘一位数时: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位或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乘完个位乘十位、再乘百位),每次乘得结果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末尾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解析】25×8=200
251×4=1004
25×8的末尾有(2)个零,251×4的中间有(2)个零。
29.十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先用三位数的个位与一位数相乘,再用三位数的十位与一位数相乘,接着用三位数的百位与一位数相乘,最后将三次乘得的积相加,依此判断。
【解析】计算173×3时,7在十位上,因此其中计算的“7×3=21”,表示21个十。
30.36
【分析】由题意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一共有12个字。张乐乐把这句名言默写了3遍,直接用12乘3即可算出张乐乐一共写了多少个字。
【解析】12×3=36(个)
故张乐乐一共写了36个字。
31.240
【分析】由题意得,李奶奶每分钟心跳次数约为80次,求她3分钟心跳次数约为多少次,直接用80乘3即可解答。
【解析】80×3=240(次)
李奶奶每分钟心跳次数约为80次,她3分钟心跳次数约为240次。
32.3 12 1200
【分析】300×4,3在百位上,表示3个百,3个百乘上4就是12个百,12个百为1200,由此求解。
【解析】300×4=1200
口算300×4时,可以想3个百乘4是12个百,也就是1200。
33.400
【分析】4个来回,也就是2×4=8个50米,用50乘8可算出一共游了多少米。
【解析】50×(2×4)
=50×8
=400(米)
所以一共游了400米。
34.见详解
【分析】
根据题意,摆出的个数是的3倍,即摆4个,摆12个;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用的个数乘3,即可解答。
【解析】
摆4个,的个数是的3倍。要摆12个。
35.852
【分析】由图可知,左右两边的两个小三角形拼在一起与涂色的三角形一样大,那么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涂色部分的4倍,如果涂色部分表示213,求长方形用213×4,即可解答。
【解析】213×4=852
所以长方形表示852。
36.753×8=6024 578×3=1734
【分析】要使组成的两个数相乘积最大,那么需要将较大的两个数,一个作为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另一个作为一位数,剩下的两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在三位数的十位和个位上,可以试算一下853×7以及753×8,再进行比较即可;同理,将四个数中较小的两个数,一个为三位数的首位,一个为另一个乘数,另外两个数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在三位数的十位、个位上,可以试算一下378×5和578×3,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据此解答。
【解析】853×7=5971
753×8=6024
378×5=1890
578×3=1734
6024>5971,1734<1890。
用3、5、7、8这四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乘一位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要使积最大,这道算式是753×8=6024;要使积最小,这道算式是578×3=1734。
37.543×8 458×3
【分析】积最大要组成最大的三位数,要满足最高位最大之后,其次下一位也最大即可。可以将四个数字分别抽出一个,剩下的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与之相乘比较结果积最大即可。
积最小要组成最小的三位数,要满足最高位最小之后,其次下一位也最小即可。可以将四个数字分别抽出一个,剩下的三个数字组成最小的三位数与之相乘比较结果积最小即可。
【解析】由分析得:
543×8=4344;843×5=4215;853×4=3412;854×3=2562
4344>4215>3412>2562
故积最大的乘法算式是543×8。
458×3=1374;358×4=1432;348×5=1740;345×8=2760
1374<1432<1740<2760
故积最小的乘法算式是458×3。
38.3/三 1/一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据此解答。
【解析】125×8=1000,580×6=3480
算式125×8的积的末尾有3个0,580×6的积的末尾有1个0。
39.480
【分析】根据题意,在游泳池的泳道里游了4个来回,则游了(4×2)个游泳池的长度,再乘游泳池的长度即可求出一共游了多少米。
【解析】60×(4×2)
=60×8
=480(米)
小军在长60米、宽28米的游泳池的泳道里游了4个来回,他一共游了480米。
40.三 2 4
【分析】先计算出225×4的积,再判断是几位数,末尾有几个0;要使□18×3的积是四位数,可以在□里填1、2、3、4…算出乘积,看最小能填几。
【解析】225×4=900,所以积是三位数;积的末尾有2个0;
118×3=354
218×3=654
318×3=954
418×3=1254
所以要使□18×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4。
41.(1) 20 165 37 128
(2)5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有几个成绩就是有多少个男生;整理数据,观察发现找出这个班男生1分钟跳绳的最好成绩和最差成绩;二者相减即可算出差值;
(2)根据题意,找出三年级男生1分钟跳绳在116个及以上的人数即可。
【解析】(1)37<45<51<66<68<75<77<79<85<89<91<92<97<102<108<128<134<137<145<165
165-37=128(个)
三(1)班男生一共有20人,1分钟跳绳的最好成绩是165个,最差成绩是37个,这两个成绩相差128个。
(2)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三年级男生1分钟跳绳在116个及以上为优秀。这个班男生有5人的成绩为优秀。
42.(1)15
(2)4
(3)绘画
【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参加书法小组的人数+参加乐器小组的人数=参加书法和乐器小组的总人数,列出算式算出答案即可解答;
(2)根据减法的意义,参加棋类小组的人数-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参加绘画小组比参加棋类小组少的人数,列出算式算出答案即可解答;
(3)从乐器、棋类、书法、绘画四个兴趣小组随意选择一个喜欢的即可,如喜欢绘画。
【解析】(1)6+9=15(人)
所以,参加书法小组的和参加乐器小组的一共有15人。
(2)12-8=4(人)
所以,参加绘画小组的比参加棋类小组的少4人。
(3)最喜欢的项目是绘画。(答案不唯一)
43.5 梨子 苹果 香蕉
【分析】根据题意,依次数出喜欢每种水果的人数,“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人,再比较大小即可得出人数最少和人数一样多的。
【解析】由分析得:
喜欢苹果的有10人;喜欢橘子的有8人;喜欢梨子的有4人;喜欢香蕉的有10人;喜欢西瓜的有5人。
10=10>8>5>4;
则喜欢西瓜的有5人,喜欢梨子的人数最少,喜欢苹果和香蕉的人数一样多。
44.黄 红
【分析】根据2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位数越多的数越大;位数相同时,十位上越大的数越大;十位上的数相同时,个位上越大的数越大。把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即可解答。
【解析】11、20、18三个数位数都相同,十位上1=1<2,所以20是三个数中最大的一个;
11和18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1<8,则11<18,则11是三个数中最小的。
11<18<20,则黄色人数最多,喜欢红色人数最少。
45.(1)5
(2)跳绳
【分析】(1)依次数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人;根据减法的意义,喜欢跳绳的人数-喜欢足球的人数=喜欢跳绳比喜欢足球多的人数;
(2)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找到人数最多的即可。
【解析】(1)喜欢跳绳的有15人;喜欢足球的有10人;喜欢篮球的有5人;
15-10=5(人)
喜欢跳绳的比足球多5人。
(2)15>10>5
最喜欢跳绳的人数最多。
46.(1)12;9;12;7
(2)春节;中秋节;重阳节;3
【分析】(1)一个一个地数,最后数到几就是几。
(2)找出人数一样的两个节日即可。
比较各种人数的大小即可。
用最喜欢春节的人数减最喜欢元宵节的人数即可。
【解析】(1)根据上面的分类记录填一填。
春节 元宵节 中秋节 重阳节
12人 9人 12人 7人
(2)7<9<12=12
12-9=3(人)
最喜欢春节和最喜欢中秋节的人数同样多。最喜欢重阳节的人数最少。最喜欢春节的比最喜欢元宵节的多3人。
47.20
【分析】根据题意,“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人,一个“正”字代表5人,4个“正”字代表的人数,也就是4个5的和,用乘法计算。
【解析】5×4=20(人)
学校春季运动会要统计各班参赛人数,二(1)班用画“正”字记录跳绳比赛人数,共写了4个“正”字,参赛人数是20人。
48.跳绳 踢毽子
【分析】根据题意,比较喜欢每种课间活动的人数,找到人数最多和最少的即可。10以内数从大到小关系为:10>9>8>7>6>5>4>3>2>1,由此比较。
【解析】10>9>7>6
从数据可知,最喜欢跳绳的同学人数最多,最喜欢踢毽子的同学人数最少。
49.蓝
【分析】根据题意,比较选择每种颜色的人数,选择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就用哪种颜色。
【解析】16>5>4>2
选择蓝色的人数最多,我认为选择蓝色最合适。
50.(1)60
(2)普者黑
(3)15
(4) 舍得草场 南国草原 10
【分析】(1)将最想去各景区的人数相加,就是总人数;
(2)比较最想去各景区的人数,哪种人数最多就最有可能去哪个景区游玩;
(3)根据减法的意义,最想去普者黑风景区的人数-最想去人工湖的人数=最想去普者黑比最想去人工湖多的人数;
(4)最想去舍得草场和南国草原的都是10人。
【解析】(1)21+13+10+10+6=60(人)
全班共有60人。
(2)21>13>10=10>6
这个班最有可能去普者黑风景区游玩。
(3)21-6=15(人)
最想去普者黑风景区的人数比最想去人工湖的人数多15人。
(4)10=10
这个班最想去舍得草场风景区和南国草原风景区的人数相同,都是10人。
51.(1)12;8;13;6;
(2)6;
(3)39;翠竹;菊花
【分析】(1)依次数出喜欢每种花的数量,填表即可。“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票;
(2)根据减法的意义,最喜欢梅花的人数-最喜欢菊花的人数=最喜欢菊花比最喜欢梅花少的人数;
(3)将喜欢每种花的人数相加就是总人数;比较喜欢每种花的人数,即可得出票数最多和最少的。
【解析】(1)表格填写如下:
“班花” 梅花 兰花 翠竹 菊花
票数 12 8 13 6
(2)12-6=6(人)
最喜欢菊花的学生比最喜欢梅花的少6人。
(3)12+8+13+6=39(人)
13>12>8>6
涵涵班一共有39人;得票最多的是翠竹,得票最少的是菊花。
52.(1) 7 2
(2)故事书
【分析】(1)涂色的每个格代表1人,则依次数出最喜欢绘本和最喜欢历史的有几个格,也就是有几人;
(2)数出喜欢每种图书的人数,比较人数的多少,最喜欢哪种图书的人数最多就多买哪种书。
【解析】(1)二(1)班学生最喜欢绘本的有7人,最喜欢历史的有2人。
(2)最喜欢故事书的有9人;最喜欢百科的有5人;
9>7>5>2
如果张老师打算给二(1)班购买一些书,根据调查结果,多买故事书更合理。
53.不影响
【分析】判断两名未参与投票学生是否影响购买水果种类,关键在于分析补票后“喜欢人数前三”的水果是否会发生变化,需从现有数据排名和极端补票情况进行推理。
【解析】20>14>7>2>0
当前喜欢人数前三的水果依次为草莓、菠萝、桔子 ,第四名苹果和第五名香蕉与第三名桔子的差距分别为5人和7人。
若两人均投票给苹果:2+2=4(人),仍低于桔子的7人,不影响前三排名。
若两人均投票给香蕉:0+2=2(人),仍为最后一名,不影响前三。
若两人均投票给桔子:7+2=9(人),仍为第3名,不改变前三格局。
综上,这2名学生没有参与投票,不影响老师买水果的种类。
54.(1)171
(2) 五 7 四 1
【分析】(1)将幸福小学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眼睛近视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幸福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一共有多少人眼睛近视。
(2)将希望小学、幸福小学每个年级眼睛近视人数相减,将所得的差值进行比较,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10+11+18+28+41+63=171(人)
所以幸福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一共有171人眼睛近视。
(2)一年级:12-10=2(人)
二年级:16-11=5(人)
三年级:21-18=3(人)
四年级:28-27=1(人)
五年级:41-34=7(人)
六年级:63-58=5(人)
7>5=5>3>2>1
所以希望小学和幸福小学五年级学生眼睛近视人数相差最大,相差7人;希望小学和幸福小学四年级学生眼睛近视人数相差最小,相差1人。
55.(1)7;10;9;
(2)小华;明明
【分析】(1)一个一个地数,最后数到几就是几个。
(2)将数量进行比较即可。9以内数的大小关系为:0<1<2<3<4<5<6<7<8<9。
【解析】(1)将记录结果填在下表中。
家庭 明明家 小华家 飞飞家
塑料袋数量 7个 10个 9个
(2)7<9<10
这一周小华家用的塑料袋最多。明明家用的塑料袋最少。
56.赵志 不会
【分析】从表格可知每位候选人的票数,谁的票数高,谁就当选,再求出第一名和第二名的票数差距,如果大于2,则缺勤的人参与投票不会改变结果,若小于2,则可能改变投票结果。
【解析】24>12>8,所以赵志票数最多,则赵志当选为班长;
24-12=12(票),12票>2票,所以赵志和李红两人的票数相差超过2票,所以缺勤的2名同学参加投票,结果不会改变。
57.(1)10;22;5;9
(2)橙汁;芒果汁
(3)49
【分析】(1)一个一个地数,最后数到几就是几。
(2)将各类人数作比较即可。整数的大小比较:比较数的大小,先看位数的多少,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高位上的数大则这个数大,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3)将各类人数和请假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一共的人数。
【解析】(1)
饮料名称 牛奶 橙汁 芒果汁 草莓汁
人数 10 22 5 9
(2)5<9<10<22
最喜欢橙汁的人数最多,最喜欢芒果汁的人数最少。
(3)10+22+5+9+3=49(人)
二(1)班共有49人。
58.(1)12;15;8;10
(2)动物园;东湖;4;动物园
【分析】(1)一笔一笔的数,最后数到几就是几人,正字的每一笔表示一人。
(2)比较各类人数即可,最有可能去想去的人数最多的地方。
用想去科技馆的人数减想去东湖的人数即可求出想去科技馆的比想去东湖的多多少人。
【解析】(1)
目的地 科技馆 动物园 东湖 植物园
人数 12 15 8 10
(2)8<10<12<15
12-8=4(人)
二(2)班想去动物园的人数最多、想去东湖的人数最少,想去科技馆的比想去东湖的多4人,他们最有可能去动物园玩。
59.二 三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格力空调在星期二和星期三都卖了25台,所以星期二和星期三销售量相同。
【解析】格力空调在星期二和星期三都卖了25台,所以星期二和星期三销售量相同。
60.(1)10;14;6;9
(2)动物园;东湖
8
动物园
【分析】(1)正字每一笔表示一人,数一数即可求解。
(2)20以内的数从小到大排列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比较即可求解。
用想去动物园的人数减想去东湖的人数即可求出想去动物园的比想去东湖的多多少人。
最有可能去想去的人最多的地方玩。
【解析】(1)根据统计情况完成下表。
目的地 磨山 动物园 东湖 植物园
人数/人 10 14 6 9
(2)6<9<10<14
①二(2)班想去动物园的人数最多,想去东湖的人数最少。
14-6=8(人)
②想去动物园的比想去东湖的多8人。
③估计一下,他们最有可能去动物园玩。
61.22 10 1
【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取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据此可求出物体的长度。最后根据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换算成毫米、分米作单位即可。
【解析】13厘米2毫米-11厘米=2厘米2毫米
2厘米2毫米=22毫米
上图中橡皮的长度是22毫米;铅笔的长度是10厘米,也是1分米。
62.图见详解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把8分米和7分米9厘米换算成厘米后再比较大小。得出最长的彩带和最短的彩带。据此解答。
【解析】8分米中有8个1分米,也就是8个10厘米为80厘米,则8分米=80厘米;
7分米中有7个1分米,也就是7个10厘米为70厘米,70+9=79(厘米),则7分米9厘米=79厘米;
因为82厘米>80厘米>79厘米,所以82厘米>8分米>7分米9厘米。
所以,第二根彩带最长,第三根彩带最短。
63.40 2 6
【分析】(1)直尺测量第一个物体,第一个物体左端对齐零刻度线,另一端对齐在直尺的刻度线“4”上,表示第一个物体为4厘米长,再根据1厘米=10毫米,进行单位换算;
(2)直尺测量第二个物体,第二个物体左端对齐零刻度线,另一端对齐在直尺的刻度线“2”和“3”之间的第6个刻度线上,每个小格代表1毫米,即6毫米,再加上前面的2厘米,所以第二个物体为2厘米6毫米长。
【解析】(1)因为1厘米=10毫米,4厘米里面有4个1厘米,也就是4厘米里面有4个10毫米,所以4厘米=40毫米;
(2)
64.见详解
【分析】由题意得,观景台到听雨阁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把这个距离作为标准,听雨阁到五峰山的距离大约有2个这样的距离,所以听雨阁到五峰山的距离大约是2千米;五峰山到奇石崖的距离大约有2个这样的距离,所以五峰山到奇石崖的距离大约是2千米;奇石崖到竹海的距离大约有3个这样的距离,所以奇石崖到竹海的距离大约是3千米;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65.1.5
【分析】1米=10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一份是0.1米,也就是1分米,所以5分米是5个0.1米,即0.5米;再把1米和0.5米相加即可。
【解析】5分米=0.5米
1+0.5=1.5(分米)
所以他的身高还可以表示为1.5米。
66.100
【分析】根据题意,将目标厚度换算为毫米,再计算出硬币的数量即可。根据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换算即可。
【解析】2分米=20厘米=200毫米;
200毫米里面有10个20毫米;
1个20毫米里面有10枚1元硬币,2个20毫米里面有20枚1元硬币……10个20毫米里面有100枚1元硬币。
因此,100枚这样的硬币叠起来的厚度大约是2分米。
67.15 1
【分析】测量物体长度时,将物体的一端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物体与直尺要放平不要倾斜,物体另一端与直尺所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若测量时,物体的一端未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则用测量结束的刻度-测量开始的刻度=物体的长度;
根据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单位变换一致后即可解答。
【解析】长尾夹子首端:3厘米;3厘米=30毫米;
末端:4厘米5毫米;4厘米5毫米=40毫米+5毫米=45毫米;
45-30=15(毫米)
铅笔首端:5厘米;
末端:15厘米;
15-5=10(厘米)
10厘米=1分米
图中,长尾夹子长15毫米,铅笔长1分米。
68.3000 3
【分析】根据题意,一条小路长500米,一个“来回”是指从起点跑到终点再返回起点,就是2个500米,沿500米的小路跑了3个来回,总路程就是500乘2,再乘3;再根据1千米=1000米,把米换算成千米;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500×2×3
=1000×3
=3000(千米)
3000千米=3千米
小明晨练时,沿500米的小路跑了3个来回,他跑了3000米,就是3千米。
69.340米/秒/340m/s 612000 612
【分析】速度的写法是把长度单位写在前面,然后斜线,后面写时间单位;1分=60秒,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据此求出半小时传播的距离;根据1千米=1000米,据此进行单位换算。
【解析】根据分析:
每秒340米可以写成340米/秒;
30×60=1800(秒)
340×1800=612000(米)
612000÷1000=612(千米)
综上可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40米,可以写成340米/秒,半个小时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612000米,合612千米。
70.400
【分析】学校操场跑道每圈是200米,聪聪绕着操场的跑道跑了3圈,根据乘法的意义,用200乘3,先算出聪聪跑了多少米;由于1千米=1000米,因此用1000米减去聪聪跑的米数,即可求出再跑多少米就是1千米。
【解析】200×3=600(米)
1千米=1000米
1000-600=400(米)
即学校操场跑道每圈是200米,聪聪绕着操场的跑道跑了3圈,再跑400米就是1千米了。
71.227
【分析】根据题意,题目已给出两条彩纸的原始长度和部分叠在一起合成的长度,需要首先计算两条彩纸原始长度总和,再减去部分叠在一起的长度,得到现在彩纸的总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解析】122+138-33
=260-33
=227(毫米)
则现在彩纸长227毫米。
72.3 17
【分析】10厘米=1分米。由题意得,一根彩带长20分米,第一次剪去10厘米,第二次剪去2分米,可以先把10厘米转化为1分米,然后直接用1分米加上2分米即可算出一共剪掉了多少分米。接着用20分米减去前面的得数即可算出还剩多少分米。
【解析】10厘米=1分米。1+2=3(分米),20-3=17(分米)
一根彩带长20分米,第一次剪去10厘米,第二次剪去2分米,一共剪掉了3分米,还剩17分米。
73.蓝蓝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根据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首先统一单位,14分米=140厘米,再进行比较即可。
【解析】1米=100厘米,1米38厘米=138厘米
1分米=10厘米,14分米=140厘米
140厘米139厘米138厘米
14分米139厘米1米38厘米
蓝蓝同同华华
华华身高1米38厘米,同同身高139厘米,蓝蓝身高14分米,她们三人中,蓝蓝最高。
74.40 15 600厘米
【分析】小学生一步大约长40厘米,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每步长度乘步数,即得家里客厅大约长多少厘米。
【解析】40×15=600(厘米)
我走一步大约长40厘米,沿着客厅的长边走,我走了15步,客厅大约长600厘米。
75.11分米
【分析】首先求出3根木棒的总长度:3×4=12(分米),按照图中的钉在一起,需要减去两个重叠部分的长度,两个重叠部分的长度为:5×2=10(厘米),根据1分米=10厘米,将10厘米转换为1分米,然后用3根木棒的总长度减去重叠部分的长度,即可求得钉在一起后的长度;据此解答。
【解析】3×4=12(分米)
5×2=10(厘米)
10厘米=1分米
12-1=11(分米)
即一根木棒长4分米,把3根这样的木棒钉在一起,如图所示,这3根木棒钉在一起后长是11分米。
76.100 625
【分析】根据1千米=1000米,先求出正方形花坛一圈的长度,即正方形的周长;
根据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求出边长;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析】1千米=1000米
1000÷10=100(米)
100÷4=25(米)
25×25=625(平方米)
这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100米,面积是625平方米。
77.77 113
【分析】书法社团的人数比足球社团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利用38乘2,38乘3求出书法社团的人数范围,最多就是接近38乘3的积,且小于它,最少就是接近38乘2的积,且大于它。
【解析】38×2=76(人)
76+1=77(人)
114-1=113(人)
38×3=114(人)
所以书法社团最少有77人,最多有113人。
78.100 101
【分析】用每天看的页数乘看的天数,即可求出已经看的页数,第5天应从已看的页数的下一页开始看起。
【解析】25×4=100(页)
100+1=101(页)
因此,已经看了100页,第5天应从第101页开始看起。
79.三 两 3/三 2/两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据此解答。
【解析】89×7=623,积是三位数;307×8=2456,即积是两千多。
500×6=3000,积的末尾有3个0;501×2=1002,积的中间有2个0。
89×7的积是三位数,307×8的积是两千多;500×6的末尾有3个0;501×2积的中间有2个0。
80.76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强平时走的距离就是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今天比平时多走了两个120米,利用乘法和加法进行计算即可。
【解析】120×2+520
=240+520
=760(米)
因此他早晨到校一共要走760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