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苏教版(2024)专项05 应用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声乐班共有63人,______,书法班每班有26人。书法班每班人数比声乐班平均每班多多少人?(先补充一个合适的条件,再解答)。
2.豆豆说:我收集了6套动物卡片。丁丁说:如果你给我2套,那么我的动物卡片数量是你的5倍。丁丁原来有多少套动物卡片?
3.一共有58粒纽扣。
(1)若张阿姨钉了4件这样的衣服,李阿姨钉衣服用了12粒扣子,则她们一共用了多少粒纽扣?
(2)若要钉8件这样的衣服,则会剩多少粒纽扣?
4.一种饮料每箱有8瓶,批发时每瓶5元,出售时每瓶7元。王叔叔卖出一箱饮料,能赚多少元?
5.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招募了一批志愿者,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其中有男队员32人,将女队员分成了3组,每组8人,这个志愿者服务队一共有队员多少人?
6.哥哥有28张画片,弟弟有4张画片,哥哥的画片数是弟弟的多少倍?如果哥哥拿4张给弟弟,现在哥哥的画片数是弟弟的多少倍?
7.北海路小学开展“童心向党,初心向阳”,聆听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三(1)班有32人,三(2)班有40人。每排坐9人,一共能坐满几排座位?
8.一般情况下,鸡的寿命是7年,熊的寿命是鸡的4倍,熊的寿命比狗的寿命的2倍还多了2年,狗的寿命是多少年?
9.新庄小学劳动体验基地养了36只白兔,12只黑兔。如果一个兔笼里养6只兔,_______________?(先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再解答。)
10.同学们把在劳动实践基地采摘的葡萄装进纸箱,每箱装6串,已经装了11箱,还剩60串没有装。采摘的葡萄一共能装多少箱?
11.青山小学的“耕种园”里种了30棵辣椒,还种了4行番茄,_________________。种的辣椒比番茄多多少棵?(先补充一个合适的条件,再解答。)
12.一位顾客预订了80个蛋糕,已经烤好24个。如果每次烤8个,剩下的还要烤多少次?
13.把一根竹竿插入池底,有148厘米是干的。如果把竹竿倒过来再次插入池底,这时还有40厘米是干的,这根竹竿长多少厘米?
14.有12名同学包了一辆汽车到森林公园,租车费大家平摊。临上车时又来了3名同学同去,这样租车费就由15人平摊。因此原来的12名同学每人比原计划少出1元钱。租车费是多少元?
15.三(1)班有42人,其中有30人参加了长跑比赛。这个班女生有20人,男生中有5人没有参加长跑比赛,那么女生中有多少人没有参加长跑比赛?
16.甲买了3千克苹果,2千克梨;乙买了3千克苹果,4千克梨;丙买了4千克苹果,3千克梨。甲花了19元,乙花了23元,丙花了多少元?
17.某停车场收费规定:小轿车前2小时收费5元,以后每小时收费4元。一辆小轿车离开停车场时,付了17元,小轿车停车几小时?
18.乐乐同学在县图书馆借了一本共150页的历史故事书,看了6天后还剩80页。如果她要在规定期限内准时归还,而不必交延时服务费,接下来乐乐平均每天最少要看几页?
图书馆借阅规定: (1)借阅期限:10天。 (2)超过10天的,从第11天起,每天每册收取5角延时服务费。
19.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同学们在研学基地学习古法造纸,三年级学生共同制作了32张纸,四年级学生造纸的数量是三年级学生的3倍。
(1)两个年级一共造纸多少张?
(2)四年级比三年级多造纸多少张?
20.中国是茶的故乡。潮州工夫茶闻名遐迩,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叔叔来自潮州,非常喜欢喝茶。今天他买了一套新茶具,1个茶壶48元,5个茶杯一共45元。1个茶壶和1个茶杯要多少元?
21.剪纸是我国的一项传统艺术。王奶奶非常热爱剪纸。春节快到了,她准备剪60个窗花,已经剪了28个。她打算4天剪完剩下的窗花,平均每天要剪多少个?
22.贵州糯米饭是一道颇具特色的民间小吃,软糯可口,深受大家的喜爱。某餐馆的糯米饭套餐24元1份,王阿姨买了2份套餐,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23.制作糖人是我国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林师傅要做55个糖人,已经做好了23个,_____________,平均每小时要做多少个糖人?(先补充一个合适的条件,再解答)
条件:
解答:
24.国庆节期间,小刚一家开车从沿河县城到重庆自驾游,共用了4小时。他们第一小时行驶89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他们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5.《海底两万里》是小学四年级必读经典书目之一,阳光书店7月份平均每天销售132本,8月份平均每天销售168本。8月份比7月份多销售了多少本?
26.为保护环境,三(2)班的同学们利用休息日收集矿泉水瓶。男生收集了78个,女生收集了86个,每4个矿泉水瓶可以卖1元,卖出这些矿泉水瓶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27.随着5G网络的发展以及短视频的兴起,团购的形式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某烤肉店除了原有团购套餐外,在某短视频平台还推出一种新的团购套餐,聪聪一家十口(6名成人、4名儿童)怎样消费最便宜?最少需要多少元?
28.夏天来了,青少年宫组织30名学生去“重庆市奉节县兴隆镇高炉尚露营基地”露营。基地对外出租帐篷,大帐篷每顶住4人,租金100元,小帐篷每顶住2人,租金60元,青少年宫怎样租帐篷最省钱?
29.四年级26位师生去水上乐园划船。请设计最省钱的租船方案,并算出租船的价钱。
每条大船限乘6人,租金90元; 每条小船限乘4人,租金72元。
30.下边图片是某风景区的购票指南。8个大人带着6个儿童去购票,怎么购票最合算?
散客 成人150元/人 儿童80元/人 团队 10人以上(包括10人) 100元/人
31.刘师傅师徒两人加工零件,刘师傅每小时可以加工16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7个零件,某一天上午他们连续加工了4小时,这天上午他们一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32.《三字经》是我国儿童启蒙的经典之作。暑假期间,少儿书店共卖出《三字经》141本。如果每卖一本收入6元,该书店卖出的这些书,共收入多少元?
33.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之一。扎染工作坊的张师傅一天可以制作14条方巾,照这样计算,他5天可以制作多少条这样的方巾?
34.为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练习。操场上有27人在跳绳,踢毽子的人数是跳绳人数的3倍,跳绳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35.《朗读者》栏目的热播,激发了学生们的读书热情。可可准备了600个字的文章与大家分享,如果她每分钟读73个字,从上午8:43到上午8:52,她能读完这篇文章吗?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36.京沪高速铁路连接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全长1318千米。一列复兴号列车从北京南站开往上海虹桥站,平均每小时行驶340千米,4小时能到达吗?
37.我国古代就有“站七坐五盘三半”之说。例如:“站七”就是以头长为一个单位,人的身高一般为七个单位(见图),张叔叔头长26厘米,他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38.二年级举办美术作品展,其中贝壳画有6幅,树叶画的幅数是贝壳画的4倍。树叶画有多少幅?(先画出表示树叶画幅数的直条,再解答。)
贝壳画
树叶画
39.张阿姨和高阿姨在钟山风景区拍摄的短视频发布后都获得了很多点赞,下面是她们获得的点赞情况。张阿姨和高阿姨一共获得了多少个点赞?
40.张老师为奖励孩子们,准备一些钢笔和铅笔。其中钢笔和铅笔的数量如图,张老师准备了多少支铅笔?
41.一根红丝绳制作中国结,每个中国结需要105厘米,编了8个同样的中国结后还剩60厘米。
(1)一共用去了多少厘米?
(2)这根红丝绳原来长多少米?
42.王师傅需要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周加工了总数的一半多20个,第二周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少10个,最后剩下160个,第三周加工完。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43.有甲、乙两个油罐,如果每分钟放油5千克,甲油罐102分钟放完油,乙油罐90分钟放完油。如果从甲油罐向乙油罐注油,需要多少分钟两罐油相等?
44.欣欣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操场上正好站成了一个长方形队形,竖着数有8行,林林排在其中的一行,从左往右数他排在第15位,从右往左数他排在第7位。你知道欣欣小学三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吗?
45.周日,小宇在图书馆看完书后回家,走到路程的一半时,发现水杯落在图书馆,于是他返回图书馆拿上水杯后再回家。已知小宇家离图书馆800米,那么小宇看完书回家一共走了多少米?
46.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成年人的标准是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若李阿姨一年(365天)的食盐摄入量是2000克,她的食盐摄入量是否符合健康标准?
47.学校准备为体育节购买一批体育器材。商店举行“迎新年”促销活动,满600元立减80元。已知篮球每个89元,足球每个115元,王老师准备买篮球和足球各3个,需要付多少元钱?
48.实验小学学生参加古筝兴趣小组的有35人,比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多3人,参加合唱兴趣小组的人数是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3倍。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参加合唱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49.“玉爪金膏霜满背,九月阳澄蟹正肥”,阳澄湖大闸蟹又名金爪蟹,产于苏州阳澄湖。每逢秋风送爽,菊花盛开之际,正是苏州金爪蟹上市的旺季。黄阿姨买了5只金爪蟹,平均每只128元,她一共要付多少元?
50.张叔叔和李叔叔每天从家到公司都需要6分钟。张叔叔步行上班,平均每分钟走61米,李叔叔骑自行车上班,平均每分钟骑行314米。张叔叔家和李叔叔家分别离公司有多远?
51.为了了解全班同学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情况,小宇设计了如下两种调查表。你觉得可以使用哪一种调查表?为什么?
调查表一 你每天都会阅读课外书吗?(在最符合的选项后面画“√”) 会 不会 不确定 调查表二 你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是多少?(在最符合的选项后面画“√”) 30分以下 30分~60分 60分以上
52.为了解全班同学体育锻炼的情况,小明提出了三个问题:
(1)你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吗?
(2)你每天大约用多长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3)体育锻炼时,你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
根据小明提出的这三个问题,分别设计调查表,记录数据,并分类整理。
53.将5个同样的乒乓球分别标上1,2,3,4,5,然后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小组合作,每次从袋子里任意摸出2个球,记录这2个球上的数相加的和,再放回袋子里,重复做30次。一共出现了多少种不同的和?按和的大小重新整理得到的数据,能发现什么?
摸球结果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下面是临湖山庄停车场某天的停车情况记录。
轿车 正正正 停车不足2小时 正正
中巴车 正正 停车2~4小时 正正正
大客车 正 停车超过4小时 正
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完成下表。
车辆种类 合计 轿车 中巴车 大客车
辆数/辆
停车时间 合计 不足2小时 2~4小时 超过4小时
辆数/辆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55.为了选择合适的秋游地点,婷婷在三年级二班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先完成统计表,再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动物园 √√√√√√√√√√
游乐场 √√√√√√√√
科技馆 √√√√√√√√√√√
南山公园 √√√√√√√√√√√√√√√
三年级二班同学选择秋游地点情况统计表
月 日
地点 合计 动物园 游乐场 科技馆 南山公园
人数
(1)选择去哪里的人数最多?选择去哪里的人数最少?选择去这两个地点的人数相差多少?
(2)你建议三年级二班同学去哪里秋游?
56.为了解全班同学做家务的情况,小华设计了下面的调查表。
调查表
你是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天天做 经常做 偶尔做 从来不做
还可以怎样调查全班同学做家务的情况?先在小组里讨论,设计调查表,再利用调查表收集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三年级( )班同学做家务情况统计表
月 日
合计
人数
57.三年级一班同学调查全班每人最喜欢的一项球类运动,收集的数据整理如下。
乒乓球 羽毛球 篮球 排球 足球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1)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三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的球类运动统计表
种类 合计 乒乓球 羽毛球 篮球 排球 足球
人数/人
(2)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最喜欢哪种球类运动的人数最多?
58.王老师调查了三年级一班全班同学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收集数据整理如下。(每人选一部)
《》: 《米奇妙妙屋》:
《猫和老鼠》: 《魔豆传奇》:
(1)根据记录的数据完成下表。
动画片 《》 《米奇妙妙屋》 《猫和老鼠》 《魔豆传奇》
人数
(2)最喜欢看《猫和老鼠》和《魔豆传奇》的一共有多少人?
(3)三年级一班一共有多少人?
59.下面是三(1)班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图书情况。
(1)完成统计表。
(2)男生喜欢( )书的人数最多,女生喜欢( )书的人数最多。
(3)喜欢童话书的一共有( )人。
(4)这个班一共有( )人。
60.三(6)班同学要购买校服,已知身高在125厘米以下(含125厘米),适合小码校服;身高在126厘米~135厘米,适合中码校服;身高在136厘米以上(含136厘米),适合大码校服。老师对全班同学身高进行调查、统计如下面表格所示。
身高/厘米 125厘米以下(含125厘米) 126厘米~135厘米 136厘米以上(含136厘米)
人数/人 7 22 13
(1)穿大码的有( )人,穿中码的有( )人,穿小码的有( )人。
(2)穿( )码的人数最多,穿( )码的人数最少,相差( )人。
(3)你还发现了什么信息?(至少写出一条)
61.某地区去年九月份的降水量是72毫米,十月份的降水量比九月份少9毫米,十一月份的降水量比九月份少46毫米。十月份和十一月份的降水量各是多少毫米?
62.小明家、小林家和学校都在香山路上,小明家在学校的西面,到学校的路程是800米,小林家到学校的路程是200米。小明家到小林家的路程可能是多少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63.童童拿了一根断了一段的直尺量圆珠笔的长度,圆珠笔的一端放在直尺的2厘米处,另一端恰好到比16厘米多5小格的刻度上,这支圆珠笔有多长?
64.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元旦期间,张阿姨买了一些南京云锦送给朋友,店员用一根彩带捆扎礼品盒,捆扎一个礼品盒需要8分米的彩带,捆扎完5个礼品盒后,彩带还剩200厘米。这根彩带原来长多少米?
65.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学校举办了“包粽子”比赛。给一个粽子打结需要长7分米的彩带。一根6米长的彩带最多可以给多少个粽子打结?还剩多少分米?
66.小丽家、小明家和学校在一条直线上,小丽家距离学校3千米。画出小丽家可能的位置,并计算小明家和小丽家之间的距离。
67.现有一块长4米,宽8分米的地面,如果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满地面,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如果每块地砖18元,铺好这块地面一共要用多少钱?
68.距离入场还有几分钟,一家人来到电影院休息区,休息区是一个长方形,小刚长走了16步,宽走了12步,小刚走一步约50厘米。小刚绕着休息区外围走一圈需要走多少米?这个休息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9.一根木头长3米,把它锯成同样长的若干段,一共锯了5次,每段长多少分米?如果把它锯成6分米长的小段,每锯一次3分钟,全部锯完要用多少分钟?
70.学校图书馆的书架每一层长6分米,管理员王老师先在同一层放了4本5厘米厚的《新华字典》,这一层还能放几本5厘米厚的《汉语成语大词典》?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声乐班平均分成7个班;17人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补充声乐班的班级数量以计算平均每班人数,进而求与书法班每班人数的差值。例如:声乐班平均分成7个班;先求63除以7,求出声乐班每班的人数,再用26减去声乐班每班的人数,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补充条件:声乐班平均分成7个班。(答案不唯一)
26-63÷7
=26-9
=17(人)
答:书法班每班人数比声乐班平均每班多17人。
2.18套
【分析】豆豆给了丁丁2套后还剩6-2=4套,此时丁丁的数量是豆豆的5倍,用4×5求出丁丁现在的数量,再减去豆豆给的2套求出原来的套数。
【解析】(6-2)×5
=4×5
=20(套)
20-2=18(套)
答:丁丁原来有18套动物卡片。
3.(1)28粒
(2)26粒
【分析】(1)用每件衣服钉的纽扣数乘衣服件数求出张阿姨用的扣子数,再加上李阿姨用的扣子数即可;
(2)用每件衣服钉的纽扣数乘衣服件数求出总扣子数,再用58减去总扣子数即可。
【解析】(1)4×4+12
=16+12
=28(粒)
答:她们一共用了28粒纽扣。
(2)58-4×8
=58-32
=26(粒)
答:会剩26粒纽扣。
4.16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先用出售时每瓶的价钱7元减批发时每瓶的价钱5元,得到每卖出一瓶饮料赚的钱数;再用每瓶赚的钱数乘一箱的瓶数8瓶,即得到王叔叔卖出一箱饮料能赚的钱数;也可分别计算出批发一箱8瓶需要的钱数,和出售一箱8瓶得到的钱数,再相减。据此解答。
【解析】方法一:
(7-5)×8
=2×8
=16(元)
方法二:
8×7-5×8
=56-40
=16(元)
答:王叔叔卖出一箱饮料,能赚16元。
5.56人
【分析】已知男队员32人,女队员分成3组,每组8人,先用3乘上8计算女队员总人数,再将男女队员人数求和,即可得知这个志愿者服务队一共有队员多少人。
【解析】32+3×8
=32+24
=56(人)
答:这个志愿者服务队一共有队员56人。
6.7倍;3倍
【分析】哥哥有28张画片,弟弟有4张画片,求哥哥的画片数是弟弟的多少倍,就是求28里面有多少个4,用28除以4即可;如果哥哥拿4张给弟弟,则哥哥张数减少4张,弟弟的张数增加4张,由此求出现在哥哥和弟弟画片的张数,再用现在哥哥的张数除以弟弟的张数即可求解。
【解析】28÷4=7
(28-4)÷(4+4)
=24÷8
=3
答:哥哥的画片数是弟弟的7倍,哥哥拿4张给弟弟之后哥哥的画片数是弟弟的3倍。
7.
8排
【分析】把三(1)班和三(2)班人数相加求出总人数,再除以每排的人数即可求出坐满几排。
【解析】(32+40)÷9
=72÷9
=8(排)
答:一共能坐满8排座位。
8.13年
【分析】鸡的寿命是7年,熊的寿命是鸡的4倍,也就是7的4倍,即7×4=28(年),熊的寿命比狗的寿命的2倍还多了2年,用熊的寿命减去2年,就正好是狗的寿命的2倍,然后再除以2即可。
【解析】(7×4-2)÷2
=(28-2)÷2
=26÷2
=13(年)
答:狗的寿命是13年。
9.一共需要多少个兔笼;8个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白兔36只,黑兔12只,每个兔笼养6只。需要提出一个合理的问题并解答。由于题目涉及总数量的分配,因此问题应围绕总兔数所需的兔笼数量展开。先计算总兔数,再除以每个兔笼的容量,即可得到答案。
【解析】提出问题: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一共需要多少个兔笼?
(36+12)÷6
=48÷6
=8(个)
答:一共需要8个兔笼。(答案不唯一)
10.21箱
【分析】已知每箱装6串葡萄,还剩60串没有装,根据除法的意义,求60串里面有几个6串,就可以装几箱,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0÷6=10(箱)。已经求出剩下的葡萄能装10箱,又已知已经装了11箱,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已经装的箱数和剩下能装的箱数加起来,就是一共能装的箱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60÷6=10(箱)
10+11=21(箱)
答:采摘的葡萄一共能装21箱。
11.每行番茄有5棵;10棵
【分析】要想求种的辣椒比番茄多多少棵,需要知道辣椒和番茄各自的总棵数,已知辣椒种的总棵数,缺少番茄种的总棵数,又已知番茄种的行数,如果添加番茄每行种的棵数,根据乘法的意义,用种番茄的行数乘每行的棵数,即可求出种的番茄总棵数;然后再与种辣椒的总棵数作差,即可求出种的辣椒比番茄多多少棵;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知,需要补充条件:每行番茄有5棵。
30-5×4
=30-20
=10(棵)
答:种的辣椒比番茄多10棵。(答案不唯一)
12.7次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位顾客预订了80个蛋糕,已经烤好24个。先用80减去24,求出剩下的个数,再除以8,就是剩下的还要烤几次,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80-24)÷8
=56÷8
=7(次)
答:剩下的还要烤7次。
13.256厘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水的深度=148-40=108(厘米),再根据“竹竿的长度=水深+露出水面的148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48-40+148
=108+148
=256(厘米)
答:这根竹竿长256厘米。
14.60元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12人每人比原计划少出了1元钱,共少了12元,这12元也就是增加的3名同学付的车费。所以,实际平均每人付出车费12÷3=4(元)。由此可知,租车费是15×4=60(元),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1×12÷3×15
=12÷3×15
=4×15
=60(元)
答:租车费是60元。
15.7人
【分析】全班42人,其中有30人参加了长跑,可得出42-30=12(人)没参加长跑,又由男生有5人没参加长跑可得出女生中有12-5=7(人)没有参加长跑比赛。
【解析】42-30-5
=12-5
=7(人)
答:女生中有7人没有参加长跑比赛。
16.26元
【分析】甲跟乙买的水果相比甲比乙少买了一些梨,因此甲比乙少花的钱除以少买的梨等于梨的价格,梨的价格乘甲买的梨的数量等于甲买梨花的钱,甲花的总钱数-甲买梨花的钱=甲买苹果花的钱,甲买苹果花的钱÷甲买的苹果数=苹果的价格,丙买的苹果的数量乘苹果的价格+丙买的梨的数量乘梨的价格=丙花的钱数
【解析】梨的价格:
4-2=2(千克)
23-19=4(元)
4÷2=2(元)
苹果的价格
(19-2×2)÷3
=(19-4)÷3
=15÷3
=5(元)
丙花的钱:
5×4+3×2
=20+6
=26(元)。
答:丙花了26元。
17.5小时
【分析】根据题意,用付款的金额减去前2小时收费的5元,得到超过2小时的收费。算出结果除以4,就是2小时外又停了几小时。再加上2小时,就是小轿车停车几小时。
【解析】(17-5)÷4
=12÷4
=3(小时)
3+2=5(小时)
答:小轿车停车5小时。
18.80÷(10-6)=20(页)
【分析】由题意可知,乐乐还剩80页历史故事书没看,图书馆借阅期限是10天,先用借阅期限10天减已经看的天数,求出剩下的借阅天数,再用剩下的页数除以剩下的借阅天数,即可求出乐乐平均每天最少要看的页数。
【解析】80÷(10-6)
=80÷4
=20(页)
答:乐乐平均每天最少要看20页。
19.(1)32+32×3=128(张)
(2)32×3-32=64(张)
【分析】(1)根据题意,已知三年级学生共同制作了32张纸,四年级学生造纸的数量是三年级学生的3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用32×3即可求出四年级学生造纸的数量,再加上三年级制作的张数,即可求出两个年级一共造纸多少张。
(2)用四年级造纸的张数减去三年级的即可求出四年级比三年级多造纸多少张。
【解析】(张)
(张)
答:两个年级一共造纸128张;四年级比三年级多造纸64张。
20.57元
【分析】已知5个茶杯一共45元,根据除法的意义,用5个茶杯需要的总钱数除以5,即可求出1个茶杯的价钱,再加上1个茶壶的价钱,即可求出1个茶壶和1个茶杯要多少元。
【解析】48+45÷5
=48+9
=57(元)
答:1个茶壶和1个茶杯要57元。
21.8个
【分析】先用窗花总数减去已经剪的个数,求出剩下的个数,再除以4,求出平均每天要剪多少个。
【解析】(60-28)÷4
=32÷4
=8(个)
答:平均每天要剪8个。
22.52元
【分析】由题意得,餐馆的糯米饭套餐24元1份,王阿姨买了2份套餐,可以先用24乘2算出2份套餐需要多少钱。王阿姨付了100元,直接用100减去前面的得数即可算出应找回多少元。
【解析】100-24×2
=100-48
=52(元)
答:王阿姨买了2份套餐,付了100元,应找回52元。
23.剩下的要4个小时完成;8个
【分析】可以填剩下的要4个小时完成,先用总数减去已经做好的,计算出剩余的糖人个数,然后再除以剩下要完成的时间,即可解题。合理即可。
【解析】条件:剩下的要4个小时完成;
(55-23)÷4
=32÷4
=8(个)
答:平均每小时要做8个糖人。
24.86千米
【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需要先求出总路程和总时间,再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总路程为第一小时行驶的路程加上后三小时行驶的路程,题目中明确说明共用了4小时,即总时间为4小时。
【解析】(89+3×85)÷4
=(89+255)÷4
=344÷4
=86(千米)
答:他们平均每小时行驶86千米。
25.1116本
【分析】根据题意,明确7月份和8月份每个月都有31天,因此8月份平均每天销售的本数×8月份的天数-7月份平均每天销售的本数×7月份的天数=8月份比7月份多销售的本数,依此列式并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简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168×31-132×31
=(168-132)×31
=36×31
=1116(本)
答:8月份比7月份多销售了1116本。
26.41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用加法求出男生、女生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然后用矿泉水瓶的总个数÷4=可以卖的总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解析】(78+86)÷4
=164÷4
=41(元)
答:卖出这些矿泉水瓶一共可以收入41元。
27.选择新团购套餐消费最便宜,最少需要980元。
【分析】按照题目中给的三个方案,首先按照门店价格计算出6名成人和4名儿童一共需要多少钱;其次按照原团购套餐价格10人共需要多少钱;最后按照新团购套餐价格先计算出6名成人可以带3名儿童,剩下1名儿童,按照门店价格进行计算;在计算出这三个方案分别需要多少钱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析】门店价格:
(元)
原团购套餐:(元)
新团购套餐:(人)
(元)
由于
答:聪聪一家十口选择新团购套餐消费最便宜,最少需要980元。
28.租7顶大帐篷,1顶小帐篷。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两种帐篷的租金除以可以住的人数,求出人均租金是多少元,尽量租便宜的,用学生的人数除以便宜的帐篷可以住的人数,求出的商即为租的顶数,如果有余数,则看余数是否正好可以租另一种帐篷,或者少租一顶便宜的多租一顶贵的,用每种帐篷的租金乘租的顶数,相加即可求出一共需要花多少钱,据此即可求出青少年宫怎样租帐篷最省钱。
【解析】大帐篷:100÷4=25(元)
小帐篷:60÷2=30(元)
25元<30元,尽量租大帐篷。
30÷4=7(顶)……2(人)
剩余2人正好可以租一定小帐篷。
7×100+60×1
=700+60
=760(元)
答:租7顶大帐篷,1顶小帐篷最省钱。
29.租3条大船2条小船最省钱;414元
【分析】根据题意,首先分别用除法计算,求出大船和小船的人均费用,进行比较,选择更划算的,应尽量多租;总人数26人,尝试不同的租船方法,最后根据大船和小船的租金,分别求出各个方案的总价;最后选出最省钱的租船方案,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90÷6=15(元)
72÷4=18(元)
大船更划算,应尽量多租大船。
26÷6=4(条)2(人)
租4条大船1条小船。
90×4+72
=360+72
=432(元)
26-3×6
=26-18
=8(人)
8÷4=2(条)
租3条大船2条小船。
3×90+2×72
=270+144
=414(元)
414<432
答:租3条大船2条小船最省钱;租船的价钱是414元。
30.8个大人和2个儿童合起来买团队票,剩下的4名儿童买儿童票最划算。
【分析】根据题意,共有三种购票方案。第一种大人买成人票,儿童买儿童票,需要8张成人票和6张儿童票。第二种大人和儿童合起来买团队票,一共需要14张团队票。第三种8个大人和2个儿童合起来买团队票,剩下的4名儿童买儿童票。需要10张团队票和4张儿童票。然后算出三种购票方案各需要多少元,再比较最合算的方案。
【解析】第一种买8张成人票和6张儿童票。
8×150+6×80
=1200+480
=1680(元)
第二种买14张团队票。
14×100=1400(元)
第三种10张团队票和4张儿童票。
10×100+4×80
=1000+320
=1320(元)
1320<1400<1680
答:8个大人和2个儿童合起来买团队票,剩下的4名儿童买儿童票最划算。
31.
92个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刘师傅每小时可以加工16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7个零件,某一天上午他们连续加工了4小时,先分别用乘法计算刘师傅和徒弟4小时加工的零件数,再相加求和;也可以先用16加上7,求出他们每小时的工作总量,再乘4,就是一共加工的零件数量;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方法一:
16×4+7×4
=64+28
=92(个)
方法二:
(16+7)×4
=23×4
=92(个)
答:这天上午他们一共加工了92个零件。
32.846元
【分析】由题意得,暑假期间少儿书店共卖出《三字经》141本,每卖一本收入6元,求这个书店一共收入多少元,直接用141乘上6即可解答。
【解析】141×6=846(元)
答:该书店卖出的这些书,共收入846元。
33.70条
【分析】由题意得,扎染工作坊的张师傅一天可以制作14条方巾,求他5天可以制作多少条这样的方巾,就是求5个14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4×5。
【解析】14×5=70(条)
答:张师傅5天可以制作70条方巾。
34.108人
【分析】已知跳绳人数为27人,踢毽子人数是跳绳的3倍。先用跳绳的人数乘3,计算出踢毽子的人数,再将跳绳和踢毽子的人数相加,得到总人数。
【解析】27×3+27
=81+27
=108(人)
答:跳绳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108人。
35.
能读完。
【分析】根据题意,首先计算可可的阅读时间,从8:43到8:52共9分钟;接着计算她9分钟能读的字数:用73×9算得9分钟可以读多少字,再与600字进行比较,大于600字则能读完,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从8:43到8:52,经过时间为:8:52-8:43=9(分钟);
73×9=657(字)
657>600,因此可可能在规定时间内读完文章;
答:她能读完这篇文章。
36.能到达
【分析】由题意得,一列复兴号列车从北京南站开往上海虹桥站,平均每小时行驶340千米,可以先用340乘4算出它4小时可以行驶的路程,然后再与1318千米比较大小即可。
【解析】340×4=1360(千米)
1360>1318
答:4小时能到达。
37.182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站七”就是以头长为一个单位,人的身高一般为七个单位,张叔叔头长26厘米,他的身高就有7个26厘米,据此计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26×7=182(厘米)
答:他的身高是182厘米。
38.画图见详解
24幅
【分析】已知树叶画的幅数是贝壳画的4倍,那么表示树叶画数量的线段长度应该是表示贝壳画数量线段长度的4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表示树叶画数量的线段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的长度都和表示贝壳画数量的线段长度相等。
题目中说树叶画的幅数是贝壳画的4倍,也就是求4个6是多少。用乘法来计算树叶画的数量就是6×4。
【解析】
6×4=24(幅)
答:树叶画有24幅。
39.84个;
【分析】观察线段图可知,张阿姨获得的点赞数量是21个,高阿姨获得的点赞数量是张阿姨获得的点赞数量的3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张阿姨拍的短视频获得的点赞数量乘3,求出高阿姨拍的短视频获得的点赞数量。再将两人拍的短视频获得赞的数量相加,据此解答。
【解析】21+21×3
=21+63
=84(个)
答:张阿姨和高阿姨一共获得了84个点赞。
40.60支
【分析】根据题意,钢笔有18支,铅笔的支数比钢笔的3倍多6支,也就是18的3倍,再加上6支,即18×3+6。
【解析】18×3+6
=54+6
=60(支)
答:张老师准备了60支铅笔。
41.(1)840厘米
(2)9米
【分析】(1)每个中国结需要105厘米,编了8个同样的中国结,一共用去了8个105厘米,即105×8;
(2)用去的加上剩下的,求出这根红丝绳原来长度,再根据1米=100厘米将单位化成米表示的数。
【解析】(1)105×8=840(厘米)
答:一共用去了840厘米。
(2)840+60=900(厘米)
900厘米=9米
答:这根红丝绳原来长9米。
42.640个
【分析】倒过来想,先减去10个,再乘2,求出第一周加工后剩下的个数;然后加上20,求出总数的一半,再乘2算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据此解答。
【解析】160-10=150(个)
150×2=300(个)
300+20=320(个)
320×2=640(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640个。
43.6分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甲油罐每分钟放油5千克,102分钟放完,先用102乘5,求出总油量;乙油罐每分钟放油5千克,90分钟放完,用90乘5,求出乙油罐总油量;甲油罐总油量减去乙油罐的总油量,就是甲油罐比乙油罐多的油量;注油过程中,甲油罐每分钟减少5千克油,乙油罐每分钟增加5千克油,所以两罐油量差每分钟减少:5+5=10(千克)。用甲油罐比乙油罐多的油量除以10,就是需要多少分钟两罐油相等;据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102×5-90×5)÷(5+5)
=(510-450)÷10
=60÷10
=6(分)
答:需要6分钟两罐油相等。
44.168名
【分析】从左往右数他排在第15位,从右往左数他排在第7位,由此可知15加7再减1,即可求出一行有21人,因为竖着数有8行,即共有8行,21乘8即可求出总人数。
【解析】15+7-1
=22-1
=21(名)
21×8=168(名)
答:欣欣小学三年级一共有168名学生。
45.1600米
【分析】小宇先走了总路程的一半,返回又走了总路程的一半,一共多走了1个总路程,即他一共走了2个总路程。用小宇家到图书馆的距离乘2,即是小宇一共走的路程。
【解析】
答:小宇看完书回家一共走了1600米。
46.365×5=1825(克)
1825<2000
她的食盐摄入量不符合健康标准。
【分析】由题意得,健康成年人的标准是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先用乘法计算出一年365天的食盐摄入量,再与2000进行比较即可。
【解析】(克)
答:她的食盐摄入量不符合健康标准。
47.532元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用每个篮球和每个足球的钱数乘3个,求出购买篮球和购买足球的钱数,再把购买篮球和购买足球的钱数相加,求出应付的钱数,再用应付的钱数与600元比较,大于600元,用应付的钱数减去80元,就是实际需要付的钱数。
【解析】89×3=267(元)
115×3=345(元)
267+345=612(元)
612-80=532(元)
答:需要付532元钱。
48.32人;96人
【分析】根据题意,用古筝兴趣小组的人数减去古筝兴趣小组比舞蹈兴趣小组多的3人,求出舞蹈兴趣小组的人数,再乘3,即可求出合唱兴趣小组的人数。
【解析】舞蹈:35-3=32(人)
合唱:32×3=96(人)
答: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有32人,参加合唱兴趣小组的有96人。
49.640元
【分析】由题意得,黄阿姨买了5只金爪蟹,平均每只128元,直接用128乘5即可算出黄阿姨一共要付多少元。
【解析】128×5=640(元)
答:她一共要付640元。
50.张叔叔366米;李叔叔1884米
【分析】根据题意,用张叔叔每分钟步行的米数乘步行时间就是张叔叔家离公司多远。
用李叔叔每分钟骑行的米数乘骑行的时间就是李叔叔家离公司多远。
【解析】6×61=366(米)
6×314=1884(米)
答:张叔叔家离公司366米,李叔叔家离公司1884米。
51.我觉得可以选择调查表二。因为通过调查表二可以了解到全班每个同学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
【分析】为了解全班同学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情况,应选择能直接反映实际阅读时间的调查表;调查表一通过“你每天都会阅读课外书吗?”仅能反映看或者不看,无法得知实际阅读时长;调查表二通过“30分以下、30~60分、60分以上”分类统计时间,能明确展示每位同学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因此,应使用调查表二。
【解析】我觉得可以选择调查表二。因为通过调查表二可以了解到全班每个同学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
52.三个问题的调查表设计及数据整理如下:
(1).问题(1)统计结果:经常(5)人,偶尔(8)人,不锻炼(2)人。
(2).问题(2)统计结果:30分钟以内(10)人,30-60分钟(4)人,60分钟以上(1)人。
(3)问题(3)统计结果:跑步(6)人,跳绳(3)人,篮球(5)人,其他(1)人。
【分析】本题旨在通过设计合理的调查表来收集全班同学体育锻炼的相关信息,包括是否经常锻炼、锻炼时长以及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以便后续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解析】(1)设计第一个问题的调查表:
全班同学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一)
是否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是 否
(2)设计第二个问题的调查表:
全班同学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二)
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长 0—30分钟 31—60分钟 61—90分钟 90分钟以上
(3)设计第三个问题的调查表:
全班同学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三)
喜欢的运动项目 篮球 足球 跑步 跳绳 其他
通过以上三个不同的调查表,可以全面地收集全班同学体育锻炼的相关信息,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再根据调查表统计人数并整理人数。
(1).问题(1)统计结果:经常(5)人,偶尔(8)人,不锻炼(2)人。
(2).问题(2)统计结果:30分钟以内(10)人,30-60分钟(4)人,60分钟以上(1)人。
(3)问题(3)统计结果:跑步(6)人,跳绳(3)人,篮球(5)人,其他(1)人。
53.7种,发现中间的和出现的次数较多。
【分析】从5个球中任意摸出2个球,可以通过列举的方法找出所有组合:当第一个球取1时,与其他球的组合有(1,2)、(1,3)、(1,4)、(1,5)。当第一个球取2时(为避免重复,不再考虑与1的组合),组合有(2,3)、(2,4)、(2,5)。当第一个球取3时,组合有(3,4)、(3,5)。当第一个球取4时,组合有(4,5)。把这些组合相加,看有几种和即可,再统计出现同种和的次数发现中间的和出现的次数较多。
【解析】1+2=3,1+3=4,1+4=5,1+5=6
2+3=5,2+4=6,2+5=7
3+4=7,3+5=8
4+5=9
答:一共出现了7种不同的和,其中5、6、7各出现了两次,可以发现中间的和出现的次数较多。
54.表格见详解;问题见详解;轿车
【分析】根据题干部分统计的正字,一个正字是五画,代表的是数量5,据此数出统计出的正字的笔画数,即为对应的数量,再把轿车、中巴车、大客车的数量相加,即可求出这一天停车的总数量。再按照停车的时长,统计正字的笔画数,即为对应车的数量,最后把3种停车时长的车的数量相加,即可求出车的总辆数。可以提问哪种类型的车停的数量最多,比较三种车的数量,再根据比较结果解答。
【解析】18+12+6
=30+6
=36(辆)
12+15+9
=27+9
=36(辆)
车辆种类 合计 轿车 中巴车 大客车
辆数/辆 36 18 12 6
停车时间 合计 不足2小时 2~4小时 超过4小时
辆数/辆 36 12 15 9
这个停车场这一天哪种车停放的数量最多?
18>12>6
答:这个停车场这一天轿车的停放数量最多。
55.(1)南山公园,游乐场,7人;
(2)建议三年级二班同学去南山公园秋游,因为选择南山公园的人数最多。
【分析】(1)通过观察秋游地点后面对号数量可以得知,有10人选择动物园,8人选择游乐场,11人选择科技馆;15人选择南山公园,将4个地点的选择人数相加,据此填写统计表;通过大小比较即可得知选择去哪里的人数最多或最少,然后将这两个数进行减法运算,差值就是两个地点的人数相差多少;
(2)根据同学对秋游地点的选择进行建议,合理即可。
【解析】(1)10+8+11+15
=18+11+15
=29+15
=44(人)
根据分析填表如下:
地点 合计 动物园 游乐场 科技馆 南山公园
人数 44 10 8 11 15
15>11>10>8
15-8=7(人)
所以选择去南山公园的人数最多,选择去游乐场的人数最少,选择去这两个地点的人数相差7人。
(2)建议三年级二班同学去南山公园秋游,因为选择南山公园的人数最多。
56.44;15;12;15;2
【分析】调查方法:采用举手统计法,让全班同学根据实际情况举手,分别统计每个选项的人数。
假设我们按照调查表进行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如下:天天做的有15人;经常做的有12人;偶尔做的有15人;从来不做的有2人。
【解析】15+12+15+2
=27+15+2
=42+2
=44(人)
那么完成的三年级(1)班同学做家务情况统计表如下:
三年级(1)班同学做家务情况统计表
8月31日
合计 天天做 经常做 偶尔做 从来不做
人数 44 15 12 15 2
具体数据根据实际调查结果而定。(答案不唯一)
57.(1)见详解;(2)43人;足球
【分析】(1)根据题干的统计,数一数喜欢每个球类运动的有多少人,再完成统计表。
(2)在(1)中已经求出合计的人数,即为这个班的总人数。比较喜欢每个项目的人数,根据比较结果解答。
【解析】(1)
种类 合计 乒乓球 羽毛球 篮球 排球 足球
人数/人 43 10 7 9 3 14
(2)14>10>9>7>3
答:这个班一共有43人,最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
58.(1)见详解
(2)20人
(3)45人
【分析】(1)由题意得,最喜欢看《》的有17人,最喜欢看《米奇妙妙屋》的有8人,最喜欢看《猫和老鼠》的有11人,最喜欢看《魔豆传奇》的有9人。据此将统计表补充完整。
(2)由(1)可知,最喜欢看《猫和老鼠》的有11人,最喜欢看《魔豆传奇》的有9人。求最喜欢看《猫和老鼠》和《魔豆传奇》的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计算。
(3)求三年级一班一共有多少人,直接把喜欢看各个动画片的人数全部加起来即可。
【解析】(1)
动画片 《》 《米奇妙妙屋》 《猫和老鼠》 《魔豆传奇》
人数 17 8 11 9
(2)11+9=20(人)
答:最喜欢看《猫和老鼠》和《魔豆传奇》的一共有20人。
(3)17+8+11+9
=25+11+9
=36+9
=45(人)
答:三年级一班一共有45人。
59.(1)表格见详解;
(2)科技;童话
(3)15;
(4)42
【分析】(1)从表格中找到数据直接填入对应的位置即可;
(2)把男生喜欢图书的人数进行比较,再把女生喜欢图书的人数进行比较,数值最大的就是人数最多的;
(3)把男生和女生童话书喜欢的人数相加,即为喜欢童话书的总人数;
(4)男生的总人数和女生的人数相加即为总人数。
【解析】(1)统计表如下:
(2)11>5>2
所以男生喜欢科技书的人数最多;
13>8>3
所以女生喜欢童话书的人数最多;
(3)(人)
所以喜欢童话书的一共有15人;
(4)男生总人数:(人)
女生总人数:(人)
(人)
所以这个班一共有42人。
60.(1)13;22;7;(2)中;小;15;(3)见详解
【分析】(1)从统计表中观察125厘米以下(含125厘米),适合小码校服是7人;身高在126厘米~135厘米,适合中码校服是22人,身高在136厘米以上(含136厘米),适合大码校服是13人。
(2)三类人数比较找出穿什么码的人数最多,穿什么码的人数最少,两个人数相减即为所求。
(3)老师对全班同学身高进行调查、统计可以知道三(6)班有多少名同学,把统计表中的三类人数相加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析】(1)即穿大码的有(13)人,穿中码的有(22)人,穿小码的有(7)人。
(2)22>13>7
22-7=15(人)
穿(中)码的人数最多,穿(小)码的人数最少,相差(15)人。
(3)22+13+7=42(名)
发现三(6)班有42名同学。(答案不唯一)
61.
十月份63毫米,十一月份26毫米
【分析】已知十月份的降水量比九月份少9毫米,十一月份的降水量比九月份少46毫米。我们还知道九月份的降水量是72毫米。那么,分别用九月份的降水量减去减少量,即可求出十月份和十一月份的降水量。
【解析】72-9=63(毫米)
72-46=26(毫米)
答:十月份降水量是63毫米,十一月份降水量是26毫米。
62.图见详解;600米或1000米
【分析】第一种情况,小明家和小林家都在学校的一边,此时小明家和小林家相距(800-200)米;
第二种情况,小明家和小林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此时小明家和小林家相距(800+200)米;据此画图并计算即可。
【解析】第一种情况如图所示:
800-200=600(米)
第二种情况如图所示:
800+200=1000(米)
答:小明家到小林家的路程可能是600米或1000米。
63.14厘米5毫米
【分析】根据题意,物体的一端没有和0刻度线对齐,用结束的刻度减开始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在刻度尺上1大格表示1厘米,1小格表示1毫米,1厘米=10毫米,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开始刻度是2厘米
结束的刻度是16厘米5毫米
16厘米5毫米-2厘米=14厘米5毫米
答:这支圆珠笔的长度是14厘米5毫米。
64.6米
【分析】由题意得,捆扎一个礼品盒需要8分米的彩带,捆扎完5个礼品盒后,彩带还剩200厘米。可以先用8分米乘5算出捆扎5个礼品盒用了多少分米的彩带,然后根据10分米=1米将其单位转化为多少米。接着根据100厘米=1米将200厘米转化为多少米。最后再把用去的彩带长度再加上剩下的彩带长度即可算出这根彩带原来长多少米。
【解析】5×8=40(分米)
10分米=1米,所以40分米=4米。
100厘米=1米,所以200厘米=2米。
4+2=6(米)
答:这根彩带原来长6米。
65.8个;4分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1米=10分米,则6米=60分米;用60分米长的彩带除以打一个结需要的7分米,得出的商就是需要打结的粽子数,余数就是还剩的分米数;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得:
60÷7=8(个)……4(分米)
答:一根6米长的彩带最多可以给8个粽子打结;还剩4分米。
66.画图见详解;4千米或2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丽家可能在学校的右侧,也可能在学校的左侧,依此画图。
当小丽家在学校的右侧时,小明家和小丽家的距离=1000米+3千米;当小丽家在学校的左侧时,小明家和小丽家的距离=3千米-1000米;1千米=1000米,依此计算。
【解析】1000米=1千米
画图如下:
3+1=4(千米)
3-1=2(千米)
答:小明家和小丽家之间的距离是4千米或2千米。
67.20块;360元
【分析】4米=40分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把数据代入分别求长方形地面和正方形地砖的面积,再用地面的面积除以地砖的面积即等于需要地砖的块数;每块地砖的价钱乘地砖的块数即等于铺好这块地面一共需要的钱,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4米=40分米
(40×8)÷(4×4)
=320÷16
=20(块)
18×20=360(元)
答:需要这样的地砖20块,铺好这块地面一共要用360元钱。
68.28米;48平方米
【分析】小刚长走了16步,宽走了12步,小刚走一步约50厘米,据此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步数乘一步大约得长度,先算出这个休息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再根据1米=100厘米,把这个休息区的长和宽的单位化为米;然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求出这个休息区的周长,也就是小刚绕着休息区外围走一圈需要走多少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数据即可求出这个休息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据此解答。
【解析】16×50=800(厘米)
800厘米=8米
12×50=600(厘米)
600厘米=6米
(6+8)×2
=14×2
=28(米)
8×6=48(平方米)
答:小刚绕着休息区外围走一圈需要走28米;这个休息区的面积是48平方米。
69.5分米;12分钟
【分析】根据1米=10分米,先将3米换算成分米为单位,锯了5次则分成了(5+1)段;先用总长度除以每段的长度求出段数,段数-1即为锯的次数,再乘3即为全部居然需要用的时间。
【解析】3米=30分米
30÷(5+1)
=30÷6
=5(分米)
30÷6=5(段)
5-1=4(次)
3×4=12(分钟)
答:一共锯了5次,每段长5分米;如果把它锯成6分米长的小段,每锯一次3分钟,全部锯完要用12分钟。
70.8本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先将书架的长度转化为以厘米为单位,再用书架的长度减去4本《新华字典》的厚度,最后用剩下的长度除以《汉语成语大词典》的厚度即可。
【解析】6分米=60厘米
60-4×5
=60-20
=40(厘米)
40÷5=8(本)
答:这一层还能放8本5厘米厚的《汉语成语大词典》。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换算和四则运算,需要熟记1分米=10厘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