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卷二
(限时:50分钟 总分: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鸬鹚又称鱼鹰,擅长通过捕鱼获取食物,这主要体现了生物( )
A. 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生活需要营养
D.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 如图为双目显微镜下被放大100倍的黑藻叶表皮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第2题图
A. 制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
B. ①是细胞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调节亮度调节旋钮可以使视野变亮
D. 若放大40倍,视野中细胞数目会变少
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是灰松鼠的主要食物来源,每年3、4月份开始结果,其枝头裸露的胚珠(如图)在成熟后形成“白果”,但“白果”并非真正的果实。请完成3~4题。
第3~4题图
3. 和灰松鼠相比,银杏细胞中特有的结构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壁 D. 细胞核
4. 结合图中信息判断银杏属于( )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5. 怀牛膝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其根呈圆柱形,茎有棱角,节部膨大,状似牛的膝盖。从结构层次的角度来看,怀牛膝的根茎属于(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6. 成年雄鹿的鹿角每年都会脱落并重新长出,春季时以每天平均2.5厘米的速度生长。下列关于鹿角再生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只涉及细胞分裂过程
B. 鹿角再生过程受到细胞膜的调控
C. 新生鹿角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
D. 新鹿角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同
7. “光伏养羊”是一种将光伏发电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创新生态农业模式,在光伏发电园区内放养羊群,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这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
8. 肺泡灌洗技术是治疗重症肺炎的手段之一,灌洗时从口腔插入的纤维管在到达肺部前不会经过( )
A. 咽 B. 喉 C. 食管 D. 气管
9. 血气分析通过测定溶解在人体血液中的气体来直接反映肺换气功能,通常采用的是动脉血,血气分析采血时穿刺的血管可能是( )
A. 上臂桡动脉 B. 上臂毛细血管
C. 下肢股静脉 D. 肺动脉
10. 心脏发生功能性障碍会导致血液不能充分泵出心脏,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为此类心脏病患者带来希望。下图为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安装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第10题图
A. 心脏泵安装在心脏的左心室处
B. 心脏中的血液只能单向流动
C. 流出管与心脏的主动脉相连
D. 人工心脏内的血液可能是静脉血
11. 康康利用废弃物制作了泌尿系统的部分结构模型,其中能模拟将原尿中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的结构是 ( )
第11题图
A. 注射器 B. 滤纸 C. 打孔水管 D. 矿泉水瓶
12. 18~45岁的高度近视患者在经过医疗评估后,可在眼球内植入微型透镜来矫正视力。如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2题图
A. ②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会导致近视
B. 该微型透镜不能改变③对光线的折射能力
C. 光线通过微型透镜等的折射在④上形成视觉
D. 所有近视患者都可植入微型透镜来矫正视力
13. 人工耳蜗是一种医疗设备,植入后可以帮助听力障碍人群重获新“声”,其主要功能是( )
A. 收集声波并引起鼓膜振动
B. 将鼓膜的振动传递到内耳
C. 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D. 传导神经冲动形成听觉
肌萎缩侧索硬化(俗称“渐冻症”)由传出神经元病变引起,患者会出现肌肉萎缩、无力等症状。医生常通过叩击患者膝盖下方韧带进行该疾病的检查。请完成14~15题。
14. 在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下列反射属于人类特有反射的是( )
A. 患者触碰针尖时缩手
B. 叩击患者小腿时自然抬起
C. 患者听从医生指导配合检查
D. 患者看到强光后眨眼
15. 若某人患有渐冻症,医生叩击其膝盖下方韧带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有感觉,小腿可以抬起
B. 有感觉,小腿不能抬起
C. 无感觉,小腿可以抬起
D. 无感觉,小腿不能抬起
16. 在“创意模型,巧手生趣”课外活动中,生物学小组的同学们用一些生活用品和废旧材料制作了如图关节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16题图
A. 自行车旧轮胎模拟的结构是关节腔
B. 海绵模拟的结构增加关节的牢固性
C. 在运动过程中两根木棍起动力作用
D. 在海绵间隙加入肥皂液可减小摩擦
17. 《北欧植物学报》刊登了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新发现的渑池天仙子,其果实为卵圆形,成熟时开裂露出种子进行繁殖。下列与该繁殖方式相同的是( )
A. 月季枝条扦插 B. 青稞播种
C. 马铃薯块茎繁殖 D. 苹果树嫁接
18. 拟南芥的早花和晚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早花植株自交后产生大量子代,其中一部分为早花,一部分为晚花,若用R、r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拟南芥早花为显性性状
B. 亲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是RR和Rr
C. 子代中早花和晚花的比例为2∶1
D. 子代中早花的基因组成一定是RR
19.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人类活动对维护生态安全有利的是( )
A. 植树造林 B. 焚烧垃圾
C. 围湖造田 D. 喷农药灭虫
20.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方法,也是青少年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不利于健康的是( )
A. 积极锻炼,提升免疫力 B.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
C. 不吃早餐,增加学习时间 D. 劳逸结合,兴趣广泛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除注明外,每空1分。
黄瓜喜温湿、不耐寒、不耐旱,在我国种植广泛。黄瓜果实脆嫩多汁,爽脆可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具有保健功效,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请完成21~22题。
21. (7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在学校的试验田种植黄瓜。过程记录如下:
(1)【整地和栽培】施适量的有机肥、过磷酸钙,翻耕作畦并覆盖地膜。整地和栽培过程中,施肥可以为黄瓜植株提供 ,覆盖地膜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 。栽培温度要求最低夜温为5 ℃,可以有效促进 作用,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2)【栽培密度】行距80厘米,株距25~30厘米。合理密植可以提高黄瓜植株对 的利用效率,起到增产作用。
(3)【萌发和生长】萌发时,黄瓜种子结构中的 发育成新植株的幼体。
(4)【开花和结果】黄瓜的花分为雄花和雌花两种,其中能够结果的是 。主蔓结果后,去掉所有的侧枝,能使更多的 转运到黄瓜果实中,提高产量。
22. (6分)市场上常见的黄瓜大多为栽培型黄瓜,有郑黄2号、洛蔬2号等不同的品种,都广受消费者喜爱。
第22题图
(1)洛蔬2号品种的黄瓜有长圆形和柱圆形两种形状,这种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在黄瓜栽培大棚中,有时会看到蚯蚓钻出,蚯蚓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着 的角色。
(3)蚜虫是黄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害虫,可人工饲养和释放以蚜虫为食的瓢虫、草蛉等昆虫,从而起到防治作用。请据此写出一条食物链: 。
(4)将瓜蔓绑在架子上可使黄瓜植株受光均匀,调节其生长。科研人员对黄瓜的绑蔓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图中数据,“S”形绑蔓能够显著增产的原因是 (2分)。
23. (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年2月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学校是儿童青少年聚集场所,指导家校共同做好人腺病毒感染、支原体肺炎等春季呼吸道疾病校园防控工作。肺炎支原体(如图)感染人体后会引发支原体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全身疲乏无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第23题图
材料二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感染很重要。支原体肺炎可通过飞沫传播,其预防措施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类似,如少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经常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手部等。
(1)由材料一可知,肺炎支原体是支原体肺炎的 。当肺炎支原体进入人体呼吸道后,部分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消灭,这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角度分析,支原体肺炎患者使用过的口罩、卫生纸等属于 。材料二中画线部分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结合肺炎支原体的结构图分析,青霉素不能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原因是 。
24. (6分)暴饮暴食或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会损伤胃黏膜,易引发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类型,也是一种多发疾病。一般症状表现为长期、节律性腹痛,有些患者会伴有反酸、上腹胀、便血等。下图为十二指肠溃疡示意图。
第24题图
(1)十二指肠位于消化道中 的前段,其肠黏膜防御功能减弱,导致受到胃液的侵蚀形成溃疡。
(2)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吃饭时,食物会刺激胃分泌胃液,过多的胃液进入十二指肠后刺激溃疡,会使人体在 处形成痛觉。
(3)十二指肠溃疡严重时,肠黏膜下分布的 (填血管类型)出血,血液流入消化道后出现便血情况,此情况可通过输液治疗,进入人体循环系统的药物成分最少流经心脏 次才能到达溃疡处。对于一般的患者,可通过服用黄芪建中汤等中药进行治疗,这些药物成分主要在 处被吸收,发挥温养脾胃等功效。
(4)请你从饮食习惯的角度,为预防十二指肠溃疡提出一条建议: 。
25. (6分)我国是蔬菜大国,但蔬菜在运输过程中折损率较高,腐烂的蔬菜废弃物易为病害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提供条件。研究发现在蔬菜废弃物中放入蚯蚓可生产蚯蚓堆肥,实现蔬菜废弃物处理资源化。据此,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项目式学习。
【饲养蚯蚓】
(1)同学们对外卖盒子进行扎孔处理,确保土壤具备充足的 ,将土壤填充到外卖盒子中并用水浇湿,使土壤达到松软程度。
(2)将蚯蚓投放至外卖盒子中,随后在其上方均匀铺撒蔬菜废弃物,并覆盖一层纸板。最后将盒子密封,放置于 (填“明亮”或“黑暗”)环境处。
【探究不同的肥料对鸡毛菜生长的影响】
发酵40天,蚯蚓堆肥制作成功,同学们研究其对鸡毛菜生长的影响,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实验步骤 甲 乙 丙
① 取30 kg土壤并平均分成3等份,分别放入3个规格大小一致的泡沫箱内;挑选数量相等、饱满的鸡毛菜种子,均匀地撒播在3个泡沫箱内的土壤表层,株距为5 cm;3个泡沫箱统一放置于环境条件完全相同的地方
② ? 施加畜禽粪便 施加蚯蚓堆肥
③ 在鸡毛菜种植后的第25天分别测定株高
第25题图
(3)该实验的变量是 ,步骤②中“?”处应为 。
(4)研究过程中,要保证甲、乙、丙三组的环境条件完全相同,其目的是 。
(5)从实验结果来看,蚯蚓堆肥对鸡毛菜的生长具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综合检测卷二
1. C 2. C 3. C 4. C 5. C 6. D 7. B 8. C 9. A
10. D 【解析】由题图可知,心脏泵安装在心脏的左心室处,能辅助心脏高效地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位,且人工心脏的流出管与心脏的主动脉相连,A、C正确;心脏中有瓣膜,保证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B正确;主动脉、左心室、左心房内均流动脉血,人工心脏代替了左心室的功能,其内部的血液是动脉血,D错误。
11. C 【解析】模型中注射器模拟肾动脉,滤纸模拟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打孔水管模拟肾小管,矿泉水瓶模拟膀胱。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因此模拟将原尿中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的结构是打孔水管,故选C。
12. B 【解析】题图中①是睫状体,②是角膜,③是晶状体,④是视网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会使物像落到视网膜前方,导致近视,A错误;由图可知,该微型透镜放置在③晶状体前,没有改变晶状体的曲度,因此不能改变③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B正确;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④视网膜是物像形成的部位,C错误;分析题干可知,并不是所有近视患者都可以通过植入微型透镜来矫正视力,D错误。
13. C 14. C 15. B 16. D 17. B
18. A 【解析】一对早花植株自交后产生的子代中出现晚花,所以晚花为隐性性状,早花为显性性状,A正确;子代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子代中有基因组成为rr的晚花,则自交亲代的基因组成为Rr×Rr,B错误;题中的早花自交,遗传图解如下:
由图解可知,子代中早花和晚花的比例为3∶1,子代中早花有RR和Rr两种基因组成,C、D错误。
19. A 20. C
21. (1)无机盐 温度 呼吸 (2)光(或光能)
(3)胚 (4)雌花 营养物质(或有机物)
22. (1)变异 遗传(或基因) (2)分解者 (3)黄瓜→蚜虫→瓢虫(或黄瓜→蚜虫→草蛉) (4)“S”形绑蔓能够提高叶片的气孔导度和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1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所以能够增产(1分)(合理即可)
【解析】(1)洛蔬2号品种的黄瓜有长圆形和柱圆形两种形状,这种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基因)多样性。(2)蚯蚓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并从中获取有机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3)蚜虫是黄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害虫,可人工饲养和释放以蚜虫为食的瓢虫、草蛉等昆虫,从而起到生物防治作用。据此可写出食物链为黄瓜→蚜虫→瓢虫、黄瓜→蚜虫→草蛉。(4)研究表明,进行“S”形绑蔓,能够显著增产。分析数据可知,“S”形绑蔓能够提高叶片的气孔导度和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越大,叶片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就越多,从而使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光合速率增强,所以能够增产。
23. (1)病原体 非特异性 (2)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3)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所以青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没有治疗效果
24. (1)小肠 (2)大脑皮层 (3)毛细血管 2(或两) 小肠 (4)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或尽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合理即可)
【解析】(1)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由图可知,十二指肠连接着胃的末端,处于小肠的前段。(2)人体的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过多的胃液刺激溃疡后,会使人体在大脑皮层处形成痛觉。(3)肠黏膜下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当十二指肠溃疡严重时,会损伤到这些毛细血管,导致其出血。输液时,药物首先进入静脉,通过上腔静脉流到右心房,进入右心室,再经肺动脉到达肺部进行气体交换,之后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左心室,最后通过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十二指肠溃疡处。因此最少流经心脏2(两)次才能到达溃疡处。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中药中的药物成分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后,主要在小肠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4)由题干可知,暴饮暴食或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会损伤胃黏膜,易引发消化性溃疡。因此从饮食习惯的角度,可通过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尽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措施来预防十二指肠溃疡。
25. (1)空气(或氧气) (2)黑暗 (3)不同的肥料(或肥料、肥料类型,合理即可) 不施加肥料 (4)控制单一变量(或保证单一变量) (5)促进
【解析】(1)蚯蚓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将外卖盒子扎孔,使其能透过空气,为蚯蚓提供充足的空气(氧气),保证蚯蚓正常呼吸。(2)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因此在饲养蚯蚓的过程中,要将蚯蚓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3)由题干可知,该实验探究不同的肥料对鸡毛菜生长的影响,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的肥料。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组别是实验组,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的组别是对照组。乙组和丙组均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为实验组,则甲组应为对照组,因此步骤②中的“?”处应为不施加肥料。(4)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设计实验时,除施加肥料不同外,甲、乙、丙三组提供的环境条件均完全相同,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5)由题图可知,第25天测量的数据中,施加蚯蚓堆肥的鸡毛菜株高大于不施加肥料和施加畜禽粪便的鸡毛菜株高,说明蚯蚓堆肥对鸡毛菜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