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卷一(七年级上册)
(限时:50分钟 总分: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生物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包含生物的是( )
A. 腐烂的树桩上长出真菌
B. 水稻在阳光下生长
C. 馒头上长出“白毛”
D. 岩洞里的钟乳石慢慢长大
2025年2月2日是第29个世界湿地日,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河南梁园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调查与保护”的实践活动。请完成2~3题。
2. 同学们将梁园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中杜仲的茎做成临时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第2题图
A.①④ B. ②⑥ C. ③⑥ D. ②⑤
3. 在观察杜仲茎横切临时切片时,同学们发现杜仲茎由表皮、多个薄壁细胞和维管束等组成,由此判断杜仲茎属于(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4.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需将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细胞A移到视野中央,玻片移动的正确方向是 ( )
第4题图
A. 向左上方移动 B. 向右下方移动
C. 向左下方移动 D. 向右上方移动
5. 康康观察彩椒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内细胞重叠,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重新盖盖玻片 B. 用镊子将材料展平
C. 用碘液染色 D. 滴一滴清水
6. 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后,康康用超轻黏土等材料制作了一个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 ①代表液泡,③代表细胞核
B. 该模型还缺少的结构是细胞壁
C. 可用刷有绿色颜料的太阳能板对叶绿体进行改进
D. 细纱网能比超轻黏土更好地展示细胞膜的功能
7. 科研人员在治理被杉叶蕨藻入侵的海域时,需要寻找同类单细胞生物进行研究对比。下列生物符合要求的是( )
A. 海带 B. 衣藻
C. 水绵 D. 紫菜
8. 股骨又名大腿骨,能够支撑人体,与股骨功能类似的植物组织是 ( )
A. 保护组织 B. 分生组织
C. 机械组织 D. 输导组织
9. 3D打印能辅助完成使用金属、塑料等材料定制牙科、骨科植入物和人工肝脏等。下列与人工肝脏所代替的结构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10. 康康成功养护了鸟巢蕨盆栽,他提供的环境条件最可能是( )
A. 寒冷 B. 干燥 C. 温暖 D. 阴湿
11. 郑州植物园中的秤锤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春季进入盛花期,入秋时秤砣似的果实缀满枝头,据此推断秤锤树属于( )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12. 外来入侵物种会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区域内生物的多样性。下列外来入侵物种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
A. 尼罗罗非鱼 B. 红耳彩龟
C. 枣实蝇 D. 美洲牛蛙
13. 美洲大蠊(如图)身体呈红褐色,翅发达,喜湿热环境,通常夜间活动,觅食时会将病菌传播到人类的食物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第13题图
A. 体表无外骨骼 B. 属于环节动物
C. 被美洲大蠊污染的食物可食用 D. 可利用生物天敌来防控
爪哇犀,别名小独角犀,栖息于雨林和沼泽中。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幼犀哺乳期为1~2年。爪哇犀视力不佳,但有敏锐的嗅觉和听力。请完成14~15题。
14. 下列关于爪哇犀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属于两栖动物 B. 胎生、哺乳
C. 用肺呼吸 D. 体温恒定
15. 康康在调查爪哇犀时,总结了“犀科”的物种,其中与爪哇犀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第15题图
A. 印度犀 B. 白犀 C. 黑犀 D. 苏门答腊犀
16. 蜡样芽孢杆菌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降解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改善生态环境。该菌属于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
A. 分裂生殖 B. 繁殖速度快 C. 由单个细胞构成 D. 无成形的细胞核
17. 2023年7月,“豫赤芝1号”灵芝通过农作物品种鉴定,成为河南省首个药用真菌新品种。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菌体由许多菌丝构成 B. 可通过孢子繁殖
C. 自身可合成有机物 D. 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
18. 2025年3月4日是第八个“国际HPV知晓日”,旨在提高公众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认知,保护女性健康。下列关于人乳头瘤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18题图
A. 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B. 其遗传物质储存在①中
C. HPV不能独立存活 D. HPV对人类只有害处
19. 鱼缸中鱼类粪便较多时,可以加入适量的腐生细菌,一段时间后鱼类粪便逐渐消失。下列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 被鱼类当作食物吃了 B. 被腐生细菌分解了
C. 被水草根部吸收了 D. 被砂石吸附并掩埋了
20.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是康康学习完动物类群后做的归纳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鲤鱼的鳃有利于其在水中呼吸
B. 青蛙湿润的皮肤能够辅助呼吸
C. 麻雀突出的胸骨能为飞行提供动力
D. 蜥蜴体表的鳞片能减少水分散失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除注明外,每空1分。
21. (6分)研究人员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首次用人体细胞成功制造出3D打印心脏。这颗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与真实的心脏十分相似,甚至能像真实的心脏一样跳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图中序号)。
第21题图一 第21题图二
(1)研究人员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一个干细胞的完整分裂过程,若在观察过程中切换了高倍镜导致视野变暗,应调节图一中的[⑥]遮光器和[ ] 。
(2)3D打印心脏所用的“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由干细胞经人工诱导后通过细胞分裂、[ ] 形成的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在此过程中,遗传物质 (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3)3D打印心脏跳动利用的能量来自心肌细胞中的 (填细胞结构)分解 释放的能量,研究人员期望未来能够通过这项技术打印肝、肾等人体 (填结构层次)。
22. (6分)世界首例使用体细胞繁育的北极狼“玛雅”亮相哈尔滨极地公园,它的诞生是野生和濒危动物保护及繁殖方面的一个突破。如图是“玛雅”的诞生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2题图
(1)“玛雅”的诞生需克服重重技术难关,实现从 到生物体的这一过程;“玛雅”的诞生过程属于 生殖。
(2)诞生的“玛雅”与 (填字母)动物的特征最相似,这说明 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3)克隆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请你谈谈发展该技术的优缺点: (2分)。
23.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南部,素有“森林海洋,天然氧吧”之美誉。主要保护对象包括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保护区内有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云豹、金钱豹、林麝(shè)、巨蜥、蟒,4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材料二 林麝体形似小山羊,前肢短,后肢长,外观无尾,是麝科、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哺乳动物,以树叶、地锦草、嫩芽、细枝、苔藓等为食。怀孕期6.5个月,每胎1~2仔,以乳汁哺育幼崽。因季节和栖息环境不同,毛色有一定的变化,有灰褐、深褐等色型。
(1)材料中画线部分的生物共同点是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 ,林麝喜食的苔藓植物用 繁殖后代。
(2)材料中提及的生物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3)林麝以乳汁哺育幼崽,因此属于 动物,这种特点的优势是 。
(4)20世纪,人类的偷猎活动使得林麝数量锐减,在多方努力下,其数量有所回升。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对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是 。
24. (6分)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为积极响应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阳光中学组织同学们前往动物园进行研学旅行。
(1)老师提示同学们按照动物所属类群的顺序参观: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请以正门处的“ ”为起点,在导航图中用箭头标出研学路线。
(2)康康对参观的蟾蜍、乌龟和天鹅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比较,三种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 ,但蟾蜍的受精方式不同,属于 受精。
(3)讲解员在介绍大熊猫时提到,体表被毛,用 呼吸。科学家推测大熊猫的祖先曾以肉食为主,依据是其牙齿有[ ] ([ ]内填图中序号)的分化。
(4)很多野生保护动物由于栖息地被破坏或被偷猎者捕杀导致数量减少,被安置在动物园。为保护野生动物,请写出一个方案: 。
25. (6分)黄精和铁棍山药具有润肺益气、补脾养胃的功效。基于传统药食同源理念,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了“黄精—铁棍山药酸奶”项目式学习,旨在优化发酵工艺。
活动一:“黄精—铁棍山药酸奶”基础工艺探究
(1)小组选用乳酸菌作为发酵菌种,该菌通过 增殖。
(2)制作前需对发酵容器进行高温蒸汽灭菌并照射紫外线30分钟,目的是 。
(3)将黄精浆、铁棍山药泥与鲜牛奶按比例混合,巴氏杀菌后冷却至42 ℃,加入乳酸菌,此操作相当于微生物培养中的 过程。需在 (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恒温42 ℃发酵8小时,再冷藏12小时以改善口感。
活动二:黄精浆添加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4)在其他物质添加量相同的条件下,探究不同黄精浆添加量对酸奶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第25题图
当黄精浆添加量为 %时,酸奶的感官评分最高,综合品质最优。若要进一步优化工艺,可探究 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阶段检测卷一(七年级上册)
1. D 2. A 3. C 4. B 5. B 6. A 7. B 8. C 9. C 10. D 11. D 12. C 13. D 14. A 15. A
16. D 17. C
18. C 【解析】病毒很小,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可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A错误;题图中①是蛋白质外壳,②是遗传物质,B错误;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C正确;HPV还可以用于疫苗的研究或制备,造福于人类,对人类并非只有害处,D错误。
19. B 20. C
21. (1)⑦反光镜 (2)⑨细胞分化 没有 (3)线粒体 有机物 器官
【解析】题图一中①是目镜,②是镜筒,③是转换器,④是物镜,⑤是通光孔,⑥是遮光器,⑦是反光镜;题图二中⑧表示细胞分裂过程,⑨表示细胞分化过程。(1)若在观察过程中切换了高倍镜导致视野变暗,应调节⑥遮光器和⑦反光镜,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野变亮。(2)题图二中,干细胞经过⑧细胞分裂过程后细胞数量增多,经过⑨细胞分化过程后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变化。3D打印心脏所用的“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由干细胞经人工诱导后通过细胞分裂、⑨细胞分化形成的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在此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3)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3D打印心脏跳动利用的能量来自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肝、肾等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器官。
22. (1)细胞 无性 (2)A 细胞核 (3)优点:克隆技术有助于快速繁育优质的动、植物品种(或保护濒危物种;可应用于医学领域等,合理即可)(1分);缺点:大量克隆某种动物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性影响(或克隆技术的滥用可能导致生物武器等危险事物的出现等,合理即可)(1分)
23. (1)脊柱 孢子 (2)科 (3)哺乳 能够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4)能够增强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或有助于维持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合理即可)
24. (1)
(2)卵生 体外 (3)肺 ②犬齿 (4)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或积极参与野生动物的宣传和保护等,合理即可)
【解析】(1)蟾蜍属于两栖动物,龟属于爬行动物,天鹅属于鸟,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因此同学们的研学路线是正门→蟾蜍馆→龟馆→天鹅湖→大熊猫馆,绘图见答案。(2)两栖动物(蟾蜍)、爬行动物(乌龟)和鸟(天鹅)的生殖方式均为卵生,但两栖动物(蟾蜍)的受精方式属于体外受精。(3)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用肺呼吸,生殖发育特点为胎生、哺乳。题图乙中①是门齿,②是犬齿,③是臼齿。②犬齿是重要的捕食工具,能刺入猎物身体,便于抓捕和撕咬,由此推测大熊猫的祖先曾以肉食为主。(4)很多野生保护动物由于栖息地被破坏或被偷猎者捕杀导致数量减少,被安置在动物园。为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可以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积极参与野生动物的宣传和保护等。
25. (1)分裂 (2)防止杂菌污染(或杀灭杂菌)
(3)接种 无氧 (4)6 发酵温度(或发酵时间;铁棍山药泥添加量等,答出1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