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地理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地理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24 13:5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宜居星体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一定区间范围,行星在该范围内拥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下表示意目前人类探测到的位于宜居星体带的部分行星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母恒星 行星
名称 主要特征 名称 与地球距离 体积或质量
比邻星 红矮星,亮度很暗 比邻星b 约4.2光年 质量约为地球的3倍
开普勒—452 类似太阳的恒星 开普勒—452b 约1400光年 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
开普勒—186 温度略低于太阳 开普勒—186f 约500光年 类地行星
1.恒星开普勒—452所在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相比,比邻星b与其母恒星之间( )
A.距离更近 B.距离更远 C.距离相等 D.无法判断
太阳系八大行星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下图示意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若太阳系中某行星具有“固体岩石外壳、稀薄大气层、表面环形山密布”的特征,其最可能是( )
A.金星 B.土星 C.火星 D.天王星
4.图中属于巨行星的有( )
A.ad B.ce C.dh D.ef
5.假设要在金星与火星建立科考站,需克服的共同极端环境是( )
A.极端暴雨天气 B.液态水缺乏 C.频繁的地震 D.沙尘暴肆虐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等自然地理过程的主要能量来源。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受纬度、海拔、天气等因素影响,各地分布不均。下表示意我国拉萨、成都、上海三个城市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千卡/平方厘米·年)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纬度 年太阳辐射总量 平均海拔/m 年平均降水/mm
拉萨 30°N附近 202 3650 412
成都 30°N附近 88 500 1280
上海 31°N附近 113 2.19 1004
6.拉萨年太阳辐射总量远超成都和上海,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地形②降水量③纬度位置④空气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与成都相比,上海市发展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
A.劳动力丰富廉价 B.可利用土地广阔
C.太阳能资源较丰富 D.水能资源充足
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图中时间表示距今年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未知岩层所属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三叠纪 B.泥盆纪 C.侏罗纪 D.二叠纪
9.图示未知岩层形成时期( )
A.是重要的铁矿形成期 B.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C.形成了现代基本地貌 D.早期鱼类大量繁衍
10.图示白垩纪碎屑岩中可能发现大量( )
A.恐龙化石 B.被子植物化石 C.三叶虫化石 D.早期人类化石
月全食是太阳、地球、月球排成一条直线时产生的奇观。2025年9月8日凌晨,一场全程肉眼可见的月全食在我国境内出现。如图示意延迟摄影拍摄的月全食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太阳作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地月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2.9月8日凌晨月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亮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9月8日当天的月相应是( )
A.新月 B.蛾眉月 C.下弦月 D.满月
2025年8月25日,位于日本鹿儿岛县和宫崎县交界地区的新燃岳火山喷发,火山烟尘最高达到5500米,火山灰随风向西南方向扩散,在宫崎县小林市、鹿儿岛县雾岛市等地落下。如图为此次火山爆发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火山喷发物从地下喷出后,影响的外部圈层数量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5.此次火山喷发,滚热的火山灰随着风扩散,落在了其他地区,其( )
A.说明地球上各个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水圈
C.说明地球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D.表示地球圈层物质运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
如图示意地质学家在某地发现的地层分布,该地层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质活动,致使地层分布发生错动。该地层中皆有不同化石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剖面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顺序,由早至晚排列正确的是( )
A.黑色页岩层→红色砂岩层→黄土层 B.黑色页岩层→黄土层→红色砂岩层
C.黄土层→黑色页岩层→红色砂岩层(河湖沉积) D.红色砂岩层→黑色页岩层→黄土层
17.黑色页岩层中煤炭形成的古地理环境特征是( )
A.寒冷干燥,森林繁盛 B.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C.浅海环境,藻类繁多 D.火山频发,土壤肥沃
18.图示地层序列反映的当地古地理环境变迁可能是( )
A.沼泽→河湖→冰川 B.湖泊→沼泽→沙漠
C.盆地→山地→平原 D.苔原→温带草原→热带雨林
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的活动会经历两个极端:极小期和极大期。在极小期,太阳的活动相对较平静,太阳黑子较少;而到了极大期,太阳活动就会比较频繁,太阳黑子数量猛增,太阳风暴会频繁出现。2024年10月,NASA宣布太阳活动正式进入了有记录以来的第25个极大期。2024—2025年,太阳活动频繁,引发地球强烈地磁暴,全球卫星导航误差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造成全球卫星导航误差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宇宙射线损坏卫星传感器 B.太阳风削弱卫星太阳能供电
C.高能粒子喷发扰动电离层 D.太阳辐射干扰地面基站信号
20.此次太阳活动极大期期间,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加拿大魁北克(52°N)出现极光 ②信鸽归巢率上升 ③全球农业歉收率提高 ④空间站宇航员暂停舱外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1.为应对太阳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航天工程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为所有卫星加装反光涂层 B.所有卫星采用有线传输信号
C.提升卫星抗辐射加固等级 D.减少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数量
2025年9月,我国“探索二号”科考船在南海开展地球深部探测活动,发现部分海域莫霍面深度仅10km,明显低于大陆处的深度。此次探测活动中,“探索二号”利用了北斗导航系统,精准定位了海底传感器;并采用高分七号遥感卫星,检测海面微形变,精度可达毫米级;最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集成数据生成三维数据模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我国南海海域莫霍面深度较浅,反映的地球圈层特征是( )
A.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 B.全球各处地壳厚度均匀
C.岩石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D.海拔越低,地壳越厚
23.下列选项中与检测海面微形变使用同种地理信息技术的是( )
A.定位地震灾害中受灾人员位置 B.定期获取农田农作物长势情况
C.统筹管理高峰期道路通行车辆 D.整合相关数据后绘制旅游地图
24.若要预警南海海啸(由地震、火山喷发引起的灾害),最有效的监测手段是( )
A.北斗卫星系统发布疏散指令 B.RS识别海面温度异常升高
C.GIS统计历史海啸发生频率 D.GNSS实时监测海底地壳位移
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为30千米,此次地震是缅甸近200年以来最大地震,泰国曼谷、中国云南西部均有明显震感。截至29日,强震已导致曼德勒市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中国政府已于29日派遣中国救援队赴缅甸实施国际救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此次地震震源所在圈层( )
A.属于液态圈层 B.位于莫霍面以上 C.横波不能到达 D.位于古登堡面以下
26.此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自震源处向上传播过程中,波速变化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会减小 B.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会增大
C.横波的传播速度会突然减小,纵波的传播速度会突然增大
D.横波的传播速度会突然增大,纵波的传播速度会突然减小
地球的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示意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图中①②③为地球的外部圈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下列要素全部属于③圈层的是( )
A.氮气、臭氧 B.鲸鱼、松树 C.降雨、岩石 D.湖泊、海洋
28.地球外部各圈层( )
A.大气圈以适合动物呼吸的氧气为主体 B.水圈是指地表液态水体的总称
C.相互联系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D.生物圈大量渗透于岩石圈底部
29.②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 B.生物 C.土壤 D.水
新生代是地球最近的显生宙地质时代。研究表明,新生代全球气候整体呈现变冷趋势:始新世全球年均温比现代高约10℃,南极无永久冰盖;渐新世南极冰盖开始形成;第四纪大冰期北半球出现大规模冰川。如图示意中生代和新生代时期气温和降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新生代时期,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
A.鱼类与蕨类植物 B.哺乳动物与裸子植物
C.鸟类与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
31.与始新世相比,第四纪( )
A.气候干冷,且波动较频繁 B.气候干冷,变化幅度较大
C.气候暖湿,冰盖厚度加大 D.气候暖湿,冰川快速退缩
32.新生代气候环境变化直接影响生物演化的典型例证是( )
A.三叶虫在新生代灭绝 B.古棕熊为适应冰期环境演化为北极熊
C.恐龙因小行星撞击灭绝 D.人类祖先学会使用工具进行捕猎
怒江上游那曲流域发育典型的Ⅴ形谷地貌,谷坡陡峭,在河流距源头120km处发育有瀑布。如图示意怒江Ⅴ形谷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V形谷与瀑布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堆积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34.图示道路沿河流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免洪涝灾害 B.缩短道路长度 C.降低工程难度 D.减少环境破坏
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上发育有大量沟脊相间的侧积体地貌。侧积体是河流周期性洪泛的产物,由坝脊和坝洼组成,坝脊是泥沙在流速减缓时形成的弧形沙坝,而坝洼是由洪水期对早期沉积物的冲刷作用形成,随后在洪峰衰减时被细粒悬移质填充。下图示意密西西比河下游河漫滩某侧积体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密西西比河的坝脊属于( )
A.流水侵蚀地貌 B.流水沉积地貌 C.海浪堆积地貌 D.风沙沉积地貌
36.对密西西比河的坝脊和坝洼的形态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①坝脊高凸,坝洼低平 ②坝脊低平,坝洼高凸 ③坝脊与坝洼相间分布并呈条带状平行于河岸 ④坝脊与坝洼相间分布并呈条带状垂直于河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7.除了坝脊和坝洼以外,密西西比河该河段还可能发育的地貌是( )
A.河流阶地 B.溶蚀洼地 C.河漫滩 D.V形谷
2025年6月,武夷山脉北麓遭遇持续性强降雨,位于该地的某镇背靠陡坡,坡体多风化岩石残积层。7日14时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发出预警:INSAR(一种遥感测量技术)显示该镇陡坡坡体前缘位移速率达12cm/d;无人机航测发现陡坡出现新裂缝群;雨量站实时数据突破红色预警阈值。在监测系统发出预警后,当地政府当即疏散危险区居民,8日凌晨发生高位碎屑流冲毁坡脚3幢房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本次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河流侧蚀掏空坡脚 B.强降雨入渗软化岩土
C.道路开挖破坏稳定性 D.地震引发岩体破裂
39.监测预警中体现“形变分析+影像监测”的地理信息技术组合是( )
A.遥感卫星与无人机航测 B.GNSS与数字高程模型
C.遥感卫星与GIS叠加分析 D.地面传感器与北斗监测
40.该案例对灾害防治的启示是( )
A.禁止山区居民点建设 B.降低预警响应雨量标准
C.全面硬化潜在滑坡面 D.多源监测数据融合决策
二、综合题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5年3月,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报告:太阳活动第25个周期峰年持续增强,X级耀斑爆发频率达近十年峰值;3月15日发生太阳风,以800km/s速度冲向地球;地磁KP指数于4月17日达8(强磁暴级别),漠河地区出现极光。如图示意太阳X级耀斑爆发图。
(1)除耀斑外,太阳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 ,该标志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而太阳风主要发生在 层。
(2)太阳活动目前正处于第25个周期,时间跨度从2019年至2030年,其周期大约是 年,推测第26个周期时间跨度是 。
(3)指出强烈的地磁暴对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3年长江上游水库蓄水后,长江中下游大多数江心洲面积出现萎缩。下图分别示意长江荆江段位置以及荆江段某江心洲不同年份面积变化。
(1)图示江心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与江心洲成因相同的流水地貌还有 等。
(2)简述2002-2019年图示江心洲面积变化特点,并推测导致其面积变化的可能原因。
(3)荆江段河道弯曲,表明该河段地势较 ,受流水裁弯取直影响,河流两岸多 (填地貌名称)。
三、填空题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5年8月,我国“地壳一号”万米钻探机在四川盆地钻获年龄达5.4亿年的寒武纪变质岩基底。岩芯显示:10.3km处发现蛇绿岩套(洋壳残片);7.8km深处存在煤系地层;浅层(深度<3km)砂岩中含恐龙化石。
材料二:监测发现,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地震频次增加且震源深度集中在5~10km。
(1)四川盆地岩芯发现了洋壳碎片,可以表明地质时期四川盆地曾为 环境。
(2)恐龙化石所在砂岩属于 (填地质年代)地层,其上覆较新岩层可能含有 (填典型动物类型)化石。
(3)三峡水库诱发的地震震源位于 圈(填地球圈层名称),主要是因为大量水体的荷载导致 (填地球内部圈层)应力失衡,地震频发。
参考答案
1.C 2.A 3.C 4.D 5.B
6.A 7.C 8.B 9.D 10.A
11.A 12.C 13.D 14.B 15.C
16.A 17.B 18.A 19.C 20.D
21.C 22.A 23.B 24.D 25.B
26.A 27.D 28.C 29.B 30.D
31.A 32.B 33.D 34.C 35.B
36.A 37.C 38.B 39.A 40.D
41.(1) 太阳黑子 光球 日冕
(2) 11 2030年~2041年
(3)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航空航天活动受威胁;导航系统误差变大;异常天气增多影响生产生活等。
42.(1) 流水沉(堆)积 河漫滩、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
(2)变化特点:面积整体呈减小趋势;北侧(或东北侧)面积减小幅度明显大于其他岸线。
原因:人类采砂活动,导致北侧泥沙淤积快速减少;水库蓄水后,荆江段河流含沙量减少,泥沙淤积减少;荆江段上游水土保持能力增强,河流泥沙淤积减少;水库泄洪,导致流水侵蚀增强,泥沙沉(堆)积减少等。
(3) 平坦(或低平) 牛轭湖
43.(1)海洋
(2) 中生代 哺乳动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