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破土之声
—新乐初绽的文明开萌
欣赏音乐片段
感受时代风格
新音乐初放
学 堂 乐 歌
学堂乐歌的产生
学堂乐歌是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西学东渐产生的。1898年,在变法维新思潮的影响下,创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的潮流逐渐兴起,中国的现代教育也由此开始,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重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学堂乐歌之父
认真聆听并为歌曲划分乐段
黄 河
A 段
B 段
黄 河
A 段
旋律有什么特点?
多以什么节奏为主?
旋律平稳,较多使用同音重复、级进,兼有跳进。
多使用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
节奏自由奔放,不受节拍规律约束,将三拍子节奏纳入到四四拍子中。
黄 河
B段
采用重复的节奏型,运用模进的旋律发展手法
音高变化:出现全曲最高音
杨 度词
沈心工曲
大跳音程:小六度
主音
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
黄 河
西学东渐
洋为中用
是最早国人自己作词作曲的学堂乐歌之一
中国近代音乐先驱
旋律相同 节拍不同
《老六板》是我国汉族民间器乐曲,为古老的民间丝竹乐曲调
比较
两个谱例有什么关系?
朗读
读歌词,他的声腔韵律和我们文学中的哪一类有联系?
古诗词
观察
旋律中出现了哪些音?
1 2 3 5 6
宫商角徵羽
《祖国歌》开创了用音乐塑造民族认同的先河,他的成功传播,证明了音乐在塑造集体记忆和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力量。
合作探究
两首作品在音乐要素的运用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作品 节奏 旋律 调式 曲式
《祖国歌》
《我和我的祖国》
小组讨论:
两首作品在音乐要素的运用和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
均匀、稳定,一字一音,具有行进感
刚直线条,棱角分明,战斗性
五声徵调式,表达激昂的爱国情怀
结构方正,分节歌,易于传唱
三拍子,舞曲风格
波浪线,抒情绵长
自然大调,明亮温暖,抒发爱国情怀
主歌+副歌的二段体,增强情感的层次性
从唤醒民众的学堂乐歌,到娓娓动听的祖国赞歌,在音乐要素的碰撞中折射出中国从要“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精神史诗。每个时代都有独特旋律。
音乐,反映社会风貌,传递大众心声,是时代精神的回响,在那个时代更是彰显了一种文明开萌。
情感升华
作品展示
小结:
20世纪初,在民族危机、西学东渐背景下产生了我国的学堂乐歌,这一时期的学堂乐歌以“选曲填词”为主要方式,以“集体歌唱”为形式,以开启民智、救亡图存为宗旨,将西方音乐的基本元素系统地引入中国教育体系和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精神内涵和音乐形式上的探索,为20世纪中国音乐的专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1.自学李叔同《春游》三声部。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早期
“学堂乐歌”的认识。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