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_二__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语文园地三 课型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 序号
教材分析 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遵循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汉字,关注汉字的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点掌握 “左右” 结构汉字(涵盖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等类型)的书写要点。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阅读任务群 1.在书写练习中,结合对左右结构汉字的观察与分析,思考不同部件搭配对字形美观的影响,同时通过书写带有左右结构的字词,加深对汉字意义的理解。 2.喜欢阅读童话、儿歌,能提取信息并讲述故事;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 喜欢汉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左右结构)。
阅读与鉴赏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动词)。 2.借助图画阅读。 3.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看图说话,能描述图画的主要内容,说出图画背后的关联。 喜欢阅读童话、儿歌等,根据提示提取文本显性信息,愿意向他人讲述读过的故事。
表达与交流 1. 看图说话,描述图画内容
2. 完整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见闻 朗读课文时注意语气、语调和节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简单评价他人朗读。
梳理与探究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在探究活动中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提问,能用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1.一年级已经积累了很多动词和动宾短语,学习了音序查字法,字词障碍可以自行扫除,能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2.对古诗和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具备初步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1.同音字、形近字在实际运用中容易混淆。 2.在表达时,语言可能不够连贯、有条理。 1.通过对比、归类、游戏等方式强化对同音字的区分。 2.提供“先…然后…最后…”等句式支架,辅助学生有序表达。
课时目标 1.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自主认读“弹、钢、琴”等易错字;通过形近字比较区分“园—圆”“近—进”等易混淆字;知道“弹、捏、滑、滚”等字与动作有关,“钢、铁、环”等字与材质或物品有关。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本课词语和古诗,注意语气和节奏。 2. 通过“读—圈—说”学习支架,提取并梳理动词短语的结构特点,能自主说出短语的意思;体会“荡、滚、滑”等动词使用的准确性,并能仿照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3.梳理动词短语所表示的不同活动类型,并能分类归纳;思考这些活动还可以在哪些场景中进行,状态是怎样的。 4.通过自主朗读、配乐读、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小儿垂钓》和故事《闻鸡起舞》,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和勤奋努力的精神;了解课余活动的丰富多彩,初步形成乐于表达、认真做事的态度。 任务一:走进“语言加油站” 分类比较并梳理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生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任务二:漫步“日积月累园” 正确为句子添加标点符号,并读出不同语气。能体会动词的准确使用,并仿照例句运用积累的词语说话 任务三:参与“口语交际场” 说出《小儿垂钓》中孩童的地点与状态,想象并描述孩童在其他自然环境中的状态,感受童趣。有条理地讲述手工作品的制作步骤和感受。说出祖逖、刘琨的品质,并简单评价。
课时驱动 任务 童年探索号专列出发啦! 同学们,欢迎来到“语文园地三——自然乐园”!在这里,汉字是种子,词语是花朵,句子是小路,故事是藏在树林里的宝藏。今天,我们将化身“自然小探秘家”,去发现乐园中的种种奥秘,并和大家分享我们的收获。 预设: 字词花园:采撷语言的种子(任务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积累宝库:收藏自然的馈赠(任务二:积累与感悟) 表达舞台——分享我的自然发现(任务三:表达与交流)
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 (强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1 知识积累与运用 任务一——字词花园:采撷语言的种子 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自主认读“弹、钢、琴”等易错字;通过形近字比较区分“园—圆”“近—进”等易混淆字;知道“弹、捏、滑、滚”等字与动作有关,“钢、铁、环”等字与材质或物品有关。 活动1:认读词语并造句 学生认读“弹钢琴、捏泥人、滚铁环”等词语。 任选1-2个词语说一句话,鼓励使用“还会”“还喜欢”等连接词。 拓展类似词语:折飞机、踢毽子、练书法等。 预设: 观察发现:“这些词语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联系生活:“‘滚铁环’‘捏泥人’这些游戏你见过或玩过吗?谁能来描述一下?” 迁移运用:“你能仿照这样的结构,再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吗?” 活动2:书写规范字 教师示范书写“图、尼、铁、环”等字,讲解结构要点。 预设: “‘环’字的‘王’字旁最后一笔为什么是‘提’,而不是‘横’?” 引导理解偏旁变形规律 学生练习书写,注意笔画顺序和结构比例。 活动3:区分同音字 对比“园/圆、支/只、近/进、坐/座”的用法。 “通过这几组同音字的比较,你觉得区分它们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总结:字形不同,字义不同,用法不同 2.完成填空练习,巩固理解。 活动4:巧加标点 1.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朗读。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标点的语气和停顿。 预设:“假如你是提问的同学,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是什么树呢?’这句话?” 引导理解问号与语气的关系 活动5:积累好词好句 1.学生朗读并积累描写自然现象的两字词、四字词和名言警句。 2.与同桌分享自己喜欢的词句。 评价维度星级能正确认读词语并造句☆书写工整,结构合理☆能正确区分并运用同音字☆能正确添加标点并朗 读
☆
环节2 积累与感悟 环节3 表达与交流 任务二——积累宝库:收藏自然的馈赠 活动1:诗词小达人 1.朗读古诗《小儿垂钓》,注意节奏和字音。 2.借助插图理解诗意,说说古诗描写了什么情景。 预设:学生初读后提问:“蓬头稚子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遥招手’而不说话?” 理解诗意后,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层的问题:“你觉得这个小男孩可爱吗?为什么?”“从这首诗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比如自己专注做一件事时不希望被打扰的感受)来讨论和解决问题,体会童真童趣和专注的品质。 3.尝试背诵或表演古诗内容。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儿在湖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苔藓地上,绿草掩映他的身影。听到路人问话,他远远地摆摆小手,生怕把鱼儿吓跑而不敢回答问话的人。 任务三:表达舞台——分享我的自然发现 活动1:手工作品展 学生活动:介绍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 提出问题: 在倾听同伴介绍时,鼓励学生就感兴趣或不清晰的步骤提问 介绍者也需要预设听众可能的问题,并尝试在介绍中解答。 表扬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并引导介绍者清晰、有条理地回应问题,提升表达的针对性和完整性。 环节2:故事讲解员 学生活动:朗读《祖逖和刘琨》的故事,画出体现人物品质的语句。 提出问题: 初读时提问:“祖逖为什么睡不着?”“闻鸡起舞是什么意思?” 精读后引导提问:“他们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如果没有刘琨,祖逖还能坚持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引导:将学生的问题归类(关于内容、关于人物、关于道理),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依据来解答问题,深刻理解“志向、勤奋、坚持”等品质。 评价维度星级朗读流畅、停顿合理☆能理解诗意并表达☆能结合内容说出儿童性格☆
教师巡视、按标准指导学生学习。 评价维度星级能积累并尝试运用好词好句☆表达真实感受☆能认真倾听,积极与同伴交流、分享☆
写字指导 复习并运用“三看”(看结构、看占位、看关键笔画)的观察方法,学习书写本课生字。 2.重点掌握“铁”(左右结构)、“环”(左右结构)、“连”(半包围结构)、“起”(半包围结构)的写法,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对汉字形体美的欣赏能力 评价维度星级坐姿、卧姿正确☆笔画正确,间架结构匀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童年探索号’专列在‘自然乐园’中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旅行!在字词花园里,我们采摘了动宾短语的种子,区分了同音字的双胞胎,还让标点符号在句子中安了家。在积累宝库中,我们遇见了《小儿垂钓》里那位专注可爱的孩子,感受到了古诗中的童真童趣。在表达舞台上,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手工作品,讲述了《闻鸡起舞》的励志故事,明白了志向和坚持的力量。希望你们带着今天的发现和收获,继续去探索语文和自然的无限奥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句子创作家:从“字词大练兵”中任选3个词语,每个词语造一个完整的句子。 【发展性作业】(课外拓展练兵) 把《闻鸡起舞》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聊一聊“什么是志向”。【综合性作业】(深化思维迁移) 【综合性作业】(深化思维迁移) 自然观察笔记: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祖逖和刘琨一样“勤奋”的自然现象或动植物。比如,每天准时升起的太阳、坚持不懈向上爬的藤蔓、反复冲刷礁石的海浪……
请选择一种你观察到的“自然界的勤奋者”,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为你《自然乐园》的探索手册再添上精彩的一页。
课后反思 有学生问题解决的问题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