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猫》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猫》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4 16:3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猫训练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郑振铎,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阅读语段后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猫》一文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由于偏见,“我”对第三只猫的态度截然不同。“我”喜爱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因此_____它们的亡失。
而第三只猫肥胖、忧郁、lǎn duò,因此“我”在芙蓉鸟遇害时_____,yuān wang 这只猫是凶手并在事后_____。明白真相后,“我”追悔莫及,遭受了良心的谴责,以至于最后决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词语。
①忧郁( ) ②谴责( )
③ lǎn duò( ) ④ yuān wang( )
3、请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只填序号)
A. 妄下断语 B. 畏罪潜逃 C. 怅然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 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B. 目前, “智慧桂林” 城市免费 WIFI 的热点数已逾 9000 个左右。
C.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 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 我市将通过实施老城区特色街区改造工程, 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陕西等地有一种神秘的野猫……荒漠猫,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荒漠猫是我国猫科动物中的特有种。荒漠猫外形酷似家猫,但其体形更大。荒漠猫的额头、脸颊以及腿部有略明显的深棕色斑纹,腹部的毛颜色较浅。②荒漠猫很喜欢栖息在海拔不高、有灌草丛的平原地区。③但它们为了躲避夏季的炎热,也会迁徙到海拔更高的山区, ____。
5、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词性角度看,第② 句中加点的“栖息”是____词。
7、将合适的语句填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 有季节性迁徙的习性 B. 有不常住在一个地方的习性
8.邻居王大娘家的大花猫找不到了,王大娘十分焦急,她的心情恰似郑振铎先生在《猫》中丢失第二只猫时的心境。根据王大娘的描述可知,大花猫的毛色为白棕相间,眼睛是琥珀色的,脖子上还系着一个红色小铃铛。若你确定看到过大花猫,请你描述大花猫的细节特征,并根据下图告知王大娘它所在的位置。
9.为有效推进《西游记》阅读计划,马老师设计了一个“聚会”学习情境,请你按要求完成练习。
(1)本次聚会邀请了许多《西游记》中的动物朋友,请你补全嘉宾名单。
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角色 ①__________ ___ 牛魔王 虎力大仙 ②_______ 东海龙王 蟒蛇精
生肖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角色 蟒蛇精 ③_________ 羊力大仙 孙悟空 昴日星官 哮天犬
(2)在聚会上,猪八戒和孙悟空聊得不亦乐乎。
猪八戒:猴哥猴哥,动物有这么多种,为啥吴承恩非要把俺写成一只猪呢?
孙悟空:呆子!吴承恩可不是敷衍了事,读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把你写成一只猪是有理由的。(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猪八戒:原来是这样,那我也明白为啥吴承恩会将你设定为猴子了。(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原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零零……”猪八戒的电话响了,原来是沙师弟打来的。
沙和尚:大师兄、二师兄,我也好想来参加你们的聚会呀!
猪八戒:沙师弟呀!这是我们动物朋友的聚会,你不是我们的同类,没法邀请你呀!
孙悟空:师弟别急,我有办法了,我让我的朋友想想,你最适合变成哪种动物,然后你再化身前来!
(结合具体情节,选择一种最符合沙和尚形象的动物并简要分析)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郑振铎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⑤!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 小猫呢 ”地查问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的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李妈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妈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
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午饭时,张妈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 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925年11月7日于上海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第一只猫的特点的?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 这句话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文用第一人称来叙事,有何好处
本文一共写了三次养猫,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 为什么要重点写第三只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咪 咪
季羡林
1 八年以前,我养了一只小猫,取名咪咪。
2 她大概是一只波斯混种的猫,一身白毛又长又厚,冬天胖得滚圆。她的额头上有一块黑黄相间的花斑,尾巴则是黄的,总之,她长得非常逗人喜爱。因为我经常给她些鱼肉之类的东西吃,她就特别喜欢我。
3 有几年时间,她夜里睡在我的床上。每天晚上,只要我一铺开棉被,盖上毛毯,她就急不可待地跳上床去,躺在毯子上。我躺下不久,就听到她打呼噜——我们家乡话叫“念经”——的声音。半夜里,我在梦中往往突然感到脸上一阵冰凉,是小猫用舌头来舔我了,有时候还要往我被窝儿里钻。偶尔有一夜,她没有到我床上来,我顿感空荡寂寞,半天睡不着。等我半夜醒来,脚头上沉甸甸的,用手一摸,毛茸茸的一团,心里有说不出来的甜蜜感,再次入睡,如游天宫。早晨一起床,吃过早点,坐在书桌前看书写字。
这时候咪咪绝不再躺在床上,而是一定要跳上书桌,趴在台灯下面我的书上或稿纸上,有时候还要给我一个屁股,头朝里面;有时候还会摇摆尾巴,把我的书页和稿纸摇乱。过了一些时候,外面天色大亮,我就把咪咪和另外一只纯种“国猫”——名叫虎子的有着黑色斑纹的“土猫”放出门去,到湖边和土山下的草坪上去吃点青草,就地打几个滚儿,然后她们就跟在我身后散步。我上山,她们就上山;我走下来,她们也跟下来。
猫跟着人散步是极为稀见的,因此我们成了朗润园一景。这时候,几乎每天都会碰到一位手提鸟笼遛鸟的退休工人,我们一见面,就相对大笑一阵:“你在遛鸟,我在遛猫,我们各有所好哈!”我的一天,往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其乐融融,自不在话下。
【批注一】第③段主要写了“我”和“咪咪”相处的温馨场景。
4 大概在一年多以前,有一天,咪咪忽然失踪了。我们全家都有点儿着急。我们左等右等,左盼右盼,望穿了眼睛,只是不见。在深夜,在凌晨,我走了出来,瞪大了双眼,尖起了双耳,希望能在朦胧中看到一团白色,希望能在万籁俱寂中听到一点儿声息。然而,一切都是枉然。这样过了三天三夜,一个下午,咪咪忽然回来了,雪白的毛上沾满了杂草,变得灰扑扑的,完全是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
【批注二】画线句体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她一头闯进门,直奔猫食碗,狼吞虎咽,大嚼一通,然后跳上壁橱,藏了起来,好半天不敢露面。从此,她似乎变了脾气,拉尿不知,有时候竟在桌子上撒尿和拉屎。她原来是一只规矩温顺的小猫咪,完全不是这样子的。我们都怀疑,她之所以失踪,是被坏人捉走了的,想逃跑,受到了虐待,甚至受到捶挞,好不容易逃出了魔掌,逃了回来,心理上受到了剧烈的震动,才落了一身这样的坏毛病。
5 我们看了心里都很难受。一只纯洁无辜的小动物,竟被折磨成这个样子,谁能无动于衷呢?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我是最喜爱这个小东西的,心里像是结了一个大疙瘩,然而却是爱莫能助,眼睁睁地看她在桌上的稿纸上撒尿。但是,我绝不打她。我一向主张,对小孩子和小动物这些弱者,动手打就是犯罪。我常说,一个人如果自认还有一点力量、一点权威的话,就应当向敌人和坏人施展,不管他们多强大。向弱者发泄情绪,算不上英雄汉。
【批注三】“大疙瘩”一词含义丰富。
6 我所能做的,就是替她打扫“战场”,陪她安度余生。北望云天万里,我为咪咪祝福……
【批注四】“我”为“咪咪”祝福什么呢?
(选自《中国散文网》,有删改)
15、小语结合【批注一】的提示,认真阅读了第③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中“我”和“咪咪”相处的具体场景。
(1)每天晚上,“咪咪”跳上床陪“我”睡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西反复揣摩第④段中的画线句,从“瞪大了双眼,尖起了双耳”这些细节描写中,可以体会出“我”当时的心理状态是( )
A. 紧张和焦虑 B. 兴奋和期待
C. 愤怒和失望 D. 平静和放松
17、【批注三】指出了“大疙瘩”一词含义丰富,于是小琳结合上下文,说了说自己对这个词语的具体理解。请你将其写出来。
小文反复朗读了文章结尾“北望云天万里,我为咪咪祝福……”。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解答【批注四】的问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只不抓耗子的猫
张洁
①我常对人说,我们家的猫出身于书香门第。只要书橱上的玻璃门没有拉严,它肯定会跳进去,挨着个儿把每本书嗅一遍,好像它能把书里写的事,嗅个一清二楚。
②每当我付案写作的时候,它不是在我的稿纸上走来走去,便是安静地蹲在我的稿纸旁,看我写作,两个眼珠子随着我的笔尖移来移去,好像能看懂那些字妙……
③妙它是一只记性和悟性都不差的猫。第一次接来我家时,一进家门,我就把它在一个装了煤灰的纸盒子里放了放,它便领悟那是给它准备的厕所,当即举行了开幕典礼。它的下巴齐着纸盒的边沿,只露出小脑袋和竖着的尾巴,然后神色庄重地撒了第一泡尿。我们被它那专注、严肃而又认真的神情逗得哈哈大笑,它却不为所动,眼睛眨也不眨,依旧瞧着正前方。之后,只要纸盒里换了新的煤灰,它准跳进去撒尿,哪怕刚刚上过厕所斋。
④斋它听得出家里每個入的脚步声,尽管我们走路很轻,每次我们还在门外楼梯上路步的时候,它便早早守在门旁。它会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蹲在窗台上,看窗外的飞鸟、风中抖动的树叶、院子里嬉戏的孩子。邻家的一只猫……那时,它甚至显得忧郁和凄迷语……
⑤语文逢到我写作累了,或是心绪不好的时候,就和它玩上一阵,那是我一心一意、死心塌地的休息文。
⑥文但是它长大了,越来越淘气,过去我们认为万无一失的地方,现在都不安全子。你前脚出门,它后脚就干坏事:绞断毛线,踹碎瓷器,把眼镜、笔、手表、钥匙,不知叼到什么地方去,害得你一通好找,或是在我那唯恐别人乱动的书桌上驰骋一番……然而,只要一听见我们的脚步声,它便立刻回到窝里,没事人似的假寐起来。
⑦我们就说:“这猫太闹了,非把它给人不可。”不过说说而已,并不当真。最后促使我下决心的原因,是它终于咬碎了一份我没留底稿的文章。于是我们决定把它送给邻居。
⑧它像有第六感,知道大难临头,不知躲进哪个旮旯儿,怎么找也找不到。最后是我费了好大劲儿才把它引了出来,因为它平时最听我的招呼。
⑨它走了,连同它的窝、它的厕所,一起搬走了。
⑩屋里安静了,-所有怕碰、怕磕、怕撕的东西,全都安全地待在它们该待的地方,然而我们都感到缺了点什么。
那一整天,我心里都很不是滋味。老在想它,我感到自己“出卖”了它。
12 第二天一早,母亲终于耐不住了,去领养它的邻居家看看情况如何。邻居抱怨说,一进他们家,它就不见了。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已经二十四小时没吃没喝了。
可它听见母亲说话的声音,立刻从遁身之处钻了出来:母亲抱住了它,心疼地说:“我们不给了。’
母亲抱着它和它的窝、它的周所又回来了。一进家门,它在沙发上,床上、书桌上、柜橱上,跳上跳下,猛一通疯跑。母亲一面给它煮猫鱼,一面叨叨说:“他们连人都喂不好,还能喂好猫?以后就是送人,也得找一家疼猫的。”
现在,七十多岁的母亲,依旧为买猫鱼而四处奔波,我们家里依旧有一股煮猫鱼的奥味儿。它依旧不断惹我们生气,生气之后我们依旧会说:“这猫太闹了,非把它送人不可。”
可我知道,除非它自己不愿在我们家待下去,不然,它会老死在我们家了。
19.在作者眼中,“它是一只记性和悟性都不差的猫”。请细读第③至⑧段,概括出三个可以表现这一点的内容:
(1)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20.有人认为,第⑨、⑩两段显得有点啰嗦,可以和第①段合并,改为:“它走了。屋里安静了。但那一整天,我心里都很不是滋味。老在想它,我感到自己‘出卖’了它。”你同意这一看法吗 请简述理由。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21.第5段中连用了四个“依旧”,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以下对上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文题为“一只不抓耗子的猫”,突出作者一家和猫的情感不是建立在所求所获上。
B.当猫被送走后,我们都感到“缺了点什么”,可见猫已经成为我们家庭的重要组成。
C.当猫再次被抱回来后,在家里各处跳跃疯跑,显示出的是久别重逢后的兴奋和喜悦。
D.文末,作者预测猫的结局。认为一切将完全由猫自己决定,言语中透出了一丝无奈。
答案
1.郑振铎选集 2.yù qiǎn 懒惰 冤枉 3.C A 4.C 5.将省略号改为破折号。6.动 7.A
8.示例:王大娘,您别急!我看到的那只猫毛色为白棕相间,白色部分干净蓬松,棕色斑块错落有致,看上去十分漂亮。它琥珀色的眼睛水汪汪的,就像两颗宝石。它的脖子上还系着一个醒目的红色小铃铛。它刚才在我们所在位置的东南方向,具体在⑤号楼南侧的草坪上,您赶紧过去看看吧!9.(1)金鼻白毛老鼠精 玉兔精 白龙马 (2)①示例:你贪吃、懒惰,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困难时,你多次想要散伙,你的性格特征和好吃懒做的猪一样,所以吴承恩把你的形象设计成一只猪。②你在如来佛祖的手掌上撒尿等行为体现了你的调皮捣蛋、不懂规矩,你的性情和活泼好动的猴子一样,所以吴承恩把你的形象设计成一只猴子。
(3)示例:牛。因为沙和尚忠心耿耿,在取经路上,他一直肩挑重担,没有半句怨言;在师兄闹矛盾时,他总是从中调停;在师父遇难时,他挺身而出,拼命解救。沙和尚就像默默耕耘的牛。
10、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在内容上交代了“我”家养的猫的结局,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在结构上起着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11、从毛色、形态、性情和动作等方面来写。“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形象地写出了第一只猫的毛色和形态;“很活泼”的性情和“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扑抢“红带”或“绳子”的动作,都写出了猫的活泼的特点。
12.将猫称为伴侣,说明“我”对它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免不了为它的不幸而难过。“酸辛”,既有对小猫死去的惋惜,也有失去小猫的痛苦。
13.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我”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我”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制造者。用第一人称叙述,可以极其自然地借“我”之口,抒发真实感情,揭示作品主题,引起读者共鸣。
14、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也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因为写第三只猫最能表现主旨。
15.(2)每天早晨,“咪咪”跳上书桌陪“我”工作。(3)天色大亮,“咪咪”和“虎子”陪“我”到朗润园去散步。
16.A
17.示例:“咪咪”可能是被坏人捉了去,受到虐待,导致大小便不受控制,作者却无能为力、爱莫能助。同时,他认为一个人向弱者发泄情绪,算不上英雄汉。可见“大疙瘩”一词,不仅表现出作者既伤心又愤怒的心理,还饱含着他对“咪咪”的喜爱和怜悯之情。
18.作者在“咪咪”健康时,与“咪咪”相处得十分幸福、温馨;在“咪咪”受到伤害后,又急又气,对“咪咪”不离不弃,还为她打扫“战场”,要陪她安度余生。所以作者既是祝福“咪咪”早点恢复健康,快点改掉现在的“坏习惯”;也是祝福所有像“咪咪”一样的宠物,既能在健康时得到宠爱,也能在伤病时得到关爱,主人能对他们不离不弃;更是在祝福所有弱小的动物和生命都能被人类温柔对待,获得人类真正的呵护与尊重。
19、(1)能够马上领悟哪里是它的厕所
(2) 听得出家里每个人的脚步声
(3)看着窗外的一景一物会有触动(5)会在“我”累的时候陪伴“我”;
(4)淘气后懂得假装没事;
(5)能够感受到自已要被送走
20、不同意(1)从内容上看,原文中“它走了”,还提到它的窝和厕所,足见作者对猫的关注;“屋里安静了”一段则写出一切归位后,作者家人反而觉得失落的复杂情感; (2) 从结构上看这两段都是独立成段的,强调了作者一家人其实对猫非常关注在意。(暗示后文猫的回归。)
21、连用四个“依旧”写出了虽然养猫不易、也会有抱怨,但我们一家和猫相处的方式并没有变化 ,强调了我们一家对猫的接纳,以及彼此情感的深厚。
2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