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导学用合一学案及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导学用合一学案及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5 11:35: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导学用合一学案
张彦华 编写
【导入学习】
一、情境导入
契丹属东胡族系,辽朝的契丹人或“称辽为轩辕后”“国家系轩辕黄帝之后”;或自称“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权建立后,李元昊曾遣使上表宋朝,自称族出拓跋鲜卑,而历史上北魏鲜卑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子“昌意”的后裔,这显然是将自己的出身塑造为黄帝后人。继辽朝之后统治北方草原直达淮河流域的女真族,属于肃慎族系,建立政权后亦自称为黄帝之后,“本朝绍高辛,黄帝之后也”,并欲“为黄帝立庙”。
——摘编自杨逍《辽宋夏金时期的华夷一体意识与中国认同》
思考:辽夏金统治者对于自己族属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说明了什么?
二、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业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概述辽、夏、金、元的时空分布,说明辽夏金元时期中国疆域的演变:
2.能够运用相关考古材料及文献记载,描述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兴亡、制度建设、经济发展和文化变化的基本史实;
3.能够知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史实,分析政权变化对当时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关系变化的影响,理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统一多民族中国发展的推动作用。
【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
1.快速阅读教材第一目“辽与西夏”,概括两个民族政权的政治统治及与北宋关系的特点,简析两个政权建立的背景和对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2.快速阅读教材第二目“金朝入主中原”,梳理金朝统治的历史线索,简析金入主中原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3.快速阅读教材第三目“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和第四目“元朝的民族关系”,梳理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的历史线索,概述元朝为巩固大一统国家采取的重要举措,简析元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二、自主检测
1.宋真宗时,名臣王旦曾对皇帝说:“国家纳契丹和好以来,河朔生灵,皆得安堵,虽每岁遗赠,较之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在此,王旦认为澶渊之盟
A.给北宋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B.从根本上解决了宋的边患
C.基本上维持了宋辽的和平 D.有利于宋辽双方经济往来
2.契丹建国后,先后征服了奚、乌古、黑车子室韦、鞑靼、甘州回鹘和渤海等,后又获得了幽云十六州。为了有效统治辽阔的疆域,契丹采取的策略是
A.民族分化 B.因俗而治 C.军事管制 D.民族同化
3.北宋中期,司马光在《塞上》一诗中吟道:“未得西羌灭,终为大汉羞。惭非班定远,弃笔取封侯。”同时代的苏轼也曾写下了“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蠕。……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镮。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的诗句。二人诗中的“西羌”是指
A.女真政权 B.契丹政权 C.吐蕃政权 D.西夏政权
4.《宋史·夏国传上》记载西夏的官制:“其官分文武班……自中书令、宰相、枢(密)使、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这表明西夏中央官制的突出特点是
A.实行蕃汉分治制度 B.突出党项主导地位
C.建立蕃汉两套系统 D.照搬唐宋政治制度
5.下表是金进入中原地区后采取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
时间 措施
1137年 开始采用汉人的历法
1138年 开始实行科举取士制度
1139年 采用了汉人的朝廷礼仪制度
1140年 开始祭孔并建立太庙
1150年 解除女真对汉人服饰的禁令
A.适应了女真与汉人交融的历史趋势 B.促进了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发展
C.瓦解了女真族传统的猛安谋克制度 D.扭转了宋金对峙初期的军事颓势
6.12世纪后期,金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进入了鼎盛时期。当时在位的金朝皇帝是
A.海陵王 B.金章宗 C.金熙宗 D.金世宗
7.为了有效管辖辽阔的疆域,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其中,今天的山东、山西两省,在元朝时属于
A.中书省直辖 B.山东行省 C.江淮行省 D.河南江北行省
8.元朝从建立到灭亡,历时不足百年。导致元朝灭亡的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分化,民族矛盾尖锐 B.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地方权重,统一帝国瓦解 D.军事征服,国家认同困难
【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互查、讨论并纠正完善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及自主检测答案,搜集新发现问题并进行交流。
2.班级交流:展示各组为解决的问题并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应用学习】
1.史书记载,“契丹小儿初读书,先以俗语颠倒其文句而习之”,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契丹儿童便念成“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这反映出当时的
A.民族交融 B.宋辽和战 C.政权更迭 D.重文轻武
2.内蒙古赤峰的宁城和松山辽墓中分别出土了有汉族文化特征的铜香炉和鸳鸯三彩壶。这些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民族文化的交融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国内贸易的兴盛
3.右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农业生产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的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
4.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儒家思想的正统性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D.民族隔阂完全消失
5.据统计,金代担任中央六部尚书的高官共227人,其中女真族97人,汉族108人,契丹族13人,渤海(粟末靺鞨)9人。这一现象
A.削弱了女真政权的统治基础 B.反映了金接受先进制度的努力
C.缘于境内民族发展的不平衡 D.推动了“中华一体”历史的进程
6.《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7.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由此可知,行省制度
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 B.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
C.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
8.下图是汉、元两代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域图。汉代主要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元代此举目的在于
A.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 B.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
C.配合郡国制度设计的需要 D.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
9.下面三幅中国古代政区图(局部)所反映出的中国历史发展趋势是
A.国家由分裂到走向统一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C.地方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君主专制的建立和不断加强
10.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元朝时期,各族之间的通婚很普遍。这些现象反映了
A.文化昌盛 B.中央集权加强
C.江南地区开发 D.民族交融发展
【巩固学习】
一、以时间先后为序,列出本课的大事年表。
二、根据本课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知识图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4张PPT)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张彦华15936298237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01
情境导入
02
学习目标
03
自主学习
04
合作学习
05
应用学习
06
巩固学习
情境导入
契丹属东胡族系,辽朝的契丹人或“称辽为轩辕后”“国家系轩辕黄帝之后”;或自称“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权建立后,李元昊曾遣使上表宋朝,自称族出拓跋鲜卑,而历史上北魏鲜卑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子“昌意”的后裔,这显然是将自己的出身塑造为黄帝后人。继辽朝之后统治北方草原直达淮河流域的女真族,属于肃慎族系,建立政权后亦自称为黄帝之后,“本朝绍高辛,黄帝之后也”,并欲“为黄帝立庙”。
——摘编自杨逍《辽宋夏金时期的华夷一体意识与中国认同》

辽、夏、金统治者对于自己族属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说明了什么?
思考
目标展示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业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概述辽、夏、金、元的时空分布,说明辽夏金元时期中国疆域的演变:
2.能够运用相关考古材料及文献记载,描述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兴亡、制度建设、经济发展和文化变化的基本史实;
3.能够知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史实,分析政权变化对当时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关系变化的影响,理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统一多民族中国发展的推动作用。
组内合作
1.互查、讨论并纠正完善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及自主检测答案。
2.搜集各个小组成员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并进行交流。
自学提纲
1.快速阅读教材第一目“辽与西夏”,概括两个民族政权的政治统治及与北宋关系的特点,简析两个政权建立的背景和对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2.快速阅读教材第二目“金朝入主中原”,梳理金朝统治的历史线索,简析金入主中原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3.快速阅读教材第三目“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和第四目“元朝的民族关系”,梳理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的历史线索,概述元朝为巩固大一统国家采取的重要举措,简析元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自主检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D C A D A B
班级合作
1.各个小组展示本组在自主学习和自学过程中发现得而未能解决的新问题,提交班级讨论。
2.采用“问题展示——抢答——质疑——纠正完善”的程序解决问题。
应用学习
1.任务:独立完成应用学习栏目中的练习题
2.时间:7分钟
组内合作
1. 展示合作学习练习答案
2.各小组围绕答案展开讨论,解决做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D A C B B D
巩固学习
一、以时间先后为序,列出本课的大事年表。
二、根据本课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知识图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