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物种的多样性(共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6物种的多样性(共计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9-29 12:11:05

文档简介

2.6 物种的多样性(1)
1.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基本特点的是(C)
A.个体微小
B.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C.具有鞭毛
D.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2.下列全部是单细胞植物的一组是(B)
A.衣藻、草履虫 B.小球藻、衣藻
C.小球藻、变形虫 D.变形虫、草履虫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生物是(C)
A.草履虫 B.水绵
C.衣藻 D.变形虫
4.观察衣藻和草履虫的临时装片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的原因是(D)
A.不便于对光
B.不便于调节粗、细准焦螺旋
C.不便于画生物图
D.容易使装片里的水溢出,从而影响观察
5.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应在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是为了(B)
A.供草履虫附着
B.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C.为草履虫提供食物
D.有利于草履虫呼吸
6.1945年夏天,一架横渡太平洋的客机不幸中途失事。跳伞到一个荒无人迹的孤岛上的乘客们从海边捞取藻类植物充饥而得以生还,请猜测他们所吃的藻类可能是(D)
A.小球藻和衣藻  B.衣藻和硅藻
C.水绵和衣藻  D.海带和紫菜
7.如图是两种单细胞生物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第7题)
(1)甲是草履虫,乙是衣藻。
(2)因为乙在结构上有[12]细胞壁,体内还有[11]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它是一种单细胞植物。
(3)甲通过结构[6]口沟从外界摄取食物,形成[3]食物泡,所以它是一种单细胞动物。
8.如图是某水域三种单细胞藻类一年内群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图(分别用Ⅰ、Ⅱ、Ⅲ表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第8题)
A.藻类Ⅰ的数量总是最多
B.8月份水温较高,最适宜三种藻类的生长
C.三种藻类对季节变化的反应几乎相同
D.4月份三种藻类合计的数量最多
【解】 三种藻类对季节变化反应不同。藻类Ⅰ从4月份起明显减少,5月份后少于藻类Ⅱ;藻类Ⅱ随温度升高而增多,藻类Ⅲ数量变化不明显。4月份三种藻类的总量最多。
9.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小明同学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加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9题)
(1)含好氧的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__表__(填“表”或“底”)层吸取。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__C__。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
(3)用镊子夹取一点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如下(填“有利”“有害”或“既无利也无害”):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害刺激。
③若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则该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既无利也无害。
【解】 (1)好氧的草履虫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取材。(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因此在实验中要将该物质放在培养液的一边,并连通载玻片上的两个液滴,通过观察草履虫对该物质的反应(是躲避该物质还是趋向该物质)来判断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利还是有害。(3)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放置该物质,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草履虫趋向该物质),而1号载玻片液滴中的草履虫无此反应,则说明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草履虫逃避该物质),而1号载玻片液滴中的草履虫无此反应,则说明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害刺激;若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既不趋向也不逃避),则说明该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既无利也无害。